趙鶴年迴至清和殿,喚來和風、和雨二人,交代道:“我奉門中派遣,前往西南邊地,若遇來人拜訪,便言我要數月方迴。若是恩師出關,飛書速報我知”。又從囊中取出一隻傳訊飛劍交給和風。當日執事堂派人祝賀,其中便有傳訊金劍三隻。


    交代完畢,揮退二人,便於法台坐定,又取出三朵托舉金蓮祭煉。這寶花乃是靈根一類,其中並無禁製,隻是一股精純靈機。越是祭煉長久,越是應變通靈。若是煉至最後,隻是一道靈氣,隨心而現,覆護周身。他不知此行是否遇著危機,未雨綢繆總是不差。


    三日之期,轉眼已至。趙鶴年踏光來至遇真宮,早有童子領進殿中。見禮已畢,白曇清道:“師弟可曾準備妥當?”


    趙鶴年迴道:“愚弟已經準備妥當,隨時可以出發”。


    白曇清一敲座前玉罄,忙有童子進殿施禮道:“老爺可有吩咐?”


    白曇清道:“且召葉讓四人進殿”。童子連忙領命出去。


    不一時,有四人進殿。三男一女,皆是道裝打扮。


    四人進殿施禮,口稱“上師”。


    白曇清指著趙鶴年說道:“這位乃是天蕩峰趙真傳,你等見過。”


    四人連忙施禮道:“見過趙真傳。”


    趙鶴年在座前略一頷首,道:“今番有勞四位。”


    四人連道:“不敢。”


    白曇清道:“此次下山,你等四人皆需聽從趙師弟調遣,若是不遵號令,事後必定嚴加懲處。若是立下功勞,本座自也論功行賞。”


    四人連忙俯身道:“謹遵上師法諭。”


    白曇清揮退四人,獨留趙鶴年道:“此次下山,務必小心行事。西南乃是三洲交匯,魚龍混雜。縱然我派威視四境,但是龍不壓蛇,宵小之輩混跡江湖,亡命之徒奔走其中,切莫輕信輕言,也莫恃強鬥狠,若遇強敵速速撤離,諸事留待日後處置。”


    趙鶴年聽他言語關切,也是感激,應道:“師兄之言愚弟銘記。”


    白曇清從袖中取出二物,乃是一隻玉符與一隻寶匣。白曇清道:“這隻玉符名為遁空符,佩戴可以隱身藏形,捏碎可以化光逃遁,此符乃是天一院密授,今賜你防身。另外這隻寶匣之中正是你所求太虛神鐵,份量也足夠你煉製法寶。”


    趙鶴年忙將二物接過,端詳遁空玉符,隻見其:青玉作底,朱砂繪紋。正刻符籙,背按星辰。層層雲圖,道道法痕。正是:仙家親授青玉牌,玄宗煉成玄妙寶。


    白曇清笑道:“你可路上再看”。


    趙鶴年拱手拜謝,白曇清囑托再三,親送趙鶴年出殿,門前四人正在等候。白曇清道:“師弟且去,早日歸山,以免為兄心中懸掛。”


    趙鶴年等五人施禮告別,化光而起,出了巍嶼山,一路往西南而去。


    西南四平府乃是三洲交界之地,雖說關禁嚴防,軍容整齊,但是防不住術法之輩,隻是懾於天都派威勢,不敢為非作歹,倒是大多隱跡軍中,托身官府,追逐那世俗名利。畢竟:仙家飄渺難得見,人間富貴眼底收。


    趙鶴年五人踏光而行,不一日來至四平府城外,五人落下雲光。趙鶴年對四人說道:“不知四人如何稱唿,日後之事還得勞煩幾位。”


    四人忙道:“有勞真傳下問”。四人各說名姓。


    為首一人,四旬上下,身穿灰袍,頭挽道髻,腰束絲絛,頷下五柳長髯,麵上常帶笑顏,自稱“葉讓”。


    第二人,三十餘歲,身高九尺,濃眉大眼,黑發短髭,身穿藍袍,腰纏玉帶。自稱“劉禮”。


    第三人,二十餘歲,三旬未滿,頭戴純陽巾,身穿褚黃袍。自稱“何路”。


    最後一人,乃是女修。頭梳疊雲髻,發插飛鳳簪,身穿繡羅裙。麵容清秀,舉止端莊。自稱“沈茹”。


    趙鶴年點頭道:“諸位道友,塵世自有法度,我等久居山林,不通俗世人情,未免驚擾百姓,宜當收斂術法。不如步行進城,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四人得了白曇清吩咐,一切以趙鶴年為首,自然毫無異義。於是五人邁步進城,守城軍士見此情形,連忙上前查看碟文,隻是五人皆是世外之人,哪裏有此俗物,不由麵麵相覷。


    趙鶴年也曾穿州過府,連忙取出道官文書。軍士自然不敢阻攔,放了眾人進城。


    趙鶴年笑道:“出家人摒棄外緣,拋棄得越多,反而約束越多,到底是塵網重重難躲避,隻得將身走一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空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子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子魚並收藏空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