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鶴年知道火候已到,連忙施法定住雲霞,又取出淨水缽盂與青空羽枝,用羽枝蘸取缽中無垢真水往上潑灑。


    頓時煙走霞飛,騰起陣陣彩霧,其中靈紋明滅。一連九次,雲霞不停變幻,直到九次之後,終於不再發生反應。


    趙鶴年伸手一召,雲霞化為一條五色彩帛落在趙鶴年手中。他見此也不由滿心歡喜,將彩帛托起,其上經緯排布,編織靈紋,五色毫光陣陣,寶篆光輝閃閃,端的華美無比。


    他用神識默察,這件陣圖已經成就一件上品法器,不過他也全不著惱,不說陣圖難得,再說此物用法特殊,若是論起功用,恐怕靈器也不及它。


    仔細往陣圖篆文看去,方才還不能察覺,此時靈光激發,方才辨明這上麵分明生出五個雷文雲篆,分別是金木水火土,五字又生五色毫光,對應東方青色,南方赤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中央黃色。


    陣圖之中孕育一團灰白精氣,這才是陣圖中樞。隻有混同五氣,陣圖才能五行生克。日後若想成就此寶,還需收納五行精氣,方能大顯神威。


    趙鶴年看過一陣,便將陣圖收入袖中。邁步走下法壇,悠悠出了洞門。


    此時已是過去一年有餘,再見洞外風光,隻見豔陽升空,光輝奪目。正是:


    日升月降時如飛,歲往年來實難追。


    性命難抵風霜矬,萬事到頭莫後悔。


    他騰起神光,落於清和殿。殿前兩個銀甲力士見到來人,連忙見禮。趙鶴年對一旁力士說道:“喚和風、和雨前來見我。”便自入殿中法台坐下。


    不一時,和風、和雨來至殿中,見禮已畢。趙鶴年掃視二人兩眼,見二人眉間已有靈光,便知他二人已至藏書閣選了修行法訣。問道:“我閉關年餘,峰中可有何事?”


    和風迴道:“半月前葉道長與沈道長前來拜訪,因老爺正在關中,隻留下書信一封,正要奉與老爺拆閱。”他將書信取出,奉與趙鶴年。


    趙鶴年取出書信拆開,信中言道,原來數月前葉清自東海凝煞返迴,途中經過一座島嶼,忽聞清香馥馥,氣朗神清,又見此島峰如棱柱,形如矢簇,氣勢不凡,知曉定有異寶遮藏。於是降下虹光尋找,果然在島上尋見一株春景玉樹,於是將此樹挪迴門中,邀請至交好友前往觀賞。


    他看時間定在下月初三,左右還有半月,正好新近出關,也好一見同輩氣象,於是便在宮中等候時間。


    初三那日,趙鶴年備好兩樣禮品,一株四百年的黃精與一株三百年赤參,踏起虹光便往霧幽峰門下淙泉峰而去。


    趙鶴年一路行來,值役弟子見他腰懸寶籙,不敢上前阻攔,一路徑自來至淙泉峰山門,忙有看門力士、迎客道童接住。


    見到趙鶴年降下,內中忙有一個道童出列。道童十四五歲年紀,頭挽道髻,身穿道服,腰纏一條黃色絲絛,臂彎搭著一柄銀絲拂塵,倒有幾分出塵之氣。


    來至趙鶴年身前,執禮問道:“小人和津,見過道長,敢問道長自何處而來?”


    趙鶴年迴道:“貧道乃是太乙峰趙鶴年,來赴你家真傳玉樹之會。”


    道童聞言,知曉敢以一峰自稱,又有寶籙隨身,定是真傳無疑。又是事先知曉赴會名單,於是忙道:“趙真傳請隨小人前往”。說完拋出一隻青葉法器,飄搖迎風而起。


    趙鶴年掃視兩眼,見這道童不過煉竅之境,與他峰中如今和風等人差相仿佛。禦器而行,實在緩慢。


    不過他也未露不耐之色。瞥眼往山中看去,隻見:三條流珠壁掛,兩岸金閣聳峙。碎玉流金,光芒閃爍;霧飛虹光,異彩紛呈。陣陣清香飄玉峰,朵朵紅雲駐金頂。仙山常有雲蹤現,寶島但逢客臨門。


    他望見前方不遠處一座玉台騰起陣陣紅雲,飄來陣陣香風,知曉玉樹定在那處。果然和津領著趙鶴年直往玉台落去。


    露風玉台之上已經開辟一處移栽春景玉樹的所在,以玉膏堆積,圍欄格擋,正中一顆丈許高的寶樹綻放陣陣紅光。此時已有數人正在台上觀賞。


    忽聽天中風響,幾人轉頭看去,其中一人笑道:“趙師兄來了。”


    葉青笑道:“聽聞趙師弟迴山已是一年有餘,此時看去,果然罡煞混同,神光內斂,竟然已將神光摶煉如意,怕是已走在我等之前了。”


    韓誠不由微微挑眉,倒也未說出口。旁邊一人卻是一聲冷笑道:“似他這等俗世出身,哪裏知曉根基作用,若是道基不能深種,來日必定潦倒收場,又說什麽走在眾人之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空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子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子魚並收藏空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