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鶴年在老漢家中坐了半日,直到未時雨勢方才止住,轉為綿綿細雨。趙鶴年心中不知為何,甚是不安,於是便向老兩口辭別,老漢夫婦皆是好言相勸,趙鶴年笑道:“生死禍福自有天定,小道乃是修行之人,自會趨吉避兇之術”,不顧老漢夫婦勸阻,便往山中走去。


    卻不是往白元縣方向,而是向著煞氣來源方向而去,足踏飛舟,行不多時,越過數道山梁。忽見前方一片黑雲壓來,趙鶴年極目遠望,這黑雲分明是禽鳥之類,他不由心中驚動,不過多久,便見遠方林中震動,野獸四處奔散。


    趙鶴年見此異象,不知是何緣故。便駕著禦風舟向前而去,不過一個時辰,便見天中電閃雷鳴,雨如瓢潑,地勢低處盡成水澤,他尋著人煙稠密之處而去,隻見民眾盡皆去往高處,隻是水中尚有許多躲避不久的百姓及牲畜漂浮其中,有的已成屍體,泡發得麵目全非,有些剛落水之人兀自掙紮不休。


    趙鶴年此時也顧不得不能在世俗顯露神通的律令,駕著禦風舟來迴救人,每救起數人便送往高處。不多時便將眼前落水之人盡皆救起。他站於一處屋脊,隻覺天威之下人力著實渺小,看著眼前哀嚎百姓,不由心中傷感。隻是此時尚不是哀傷時候,他修習五雷法,自會驅雲布雨,隻是他法力微小,隻怕搬不得幾片雲彩,隻是此刻也不能容他多想,若是任由冷雨凍人,這些百姓身體恐怕也熬不多久。


    他拿出真傳寶籙,足踏飛舟來至天中,他左手持寶籙,右手掐雷訣,隨即將左手寶籙拋入天中,隻見一道清光托著寶籙升至雲層,隨即趙鶴年手中印訣變化,一個停頓,右手印訣上指,口中喝道:“風起”。此聲宛如天憲,隨著聲音響起,天中忽然狂風大作,此風不知從何而起。方才天中如此大雨,也不見風來,此時卻見風從四處而來。


    方才還在雨中悲戚之人,此時紛紛止住哭聲,隻見天中人影仿若神靈,心中也不由湧現生存希望。


    趙鶴年見印訣生效,隨即又念動“驅雲咒”,咒語念動,隻見寶籙四周似有手掌推動,竟然將雲層攪的翻湧不休。隨著他咒語越念越快,聲音也越來越大,隨著他一聲大喝:“雲湧”。隻見天中烏雲蔓延十數裏,皆被法力驅動。


    見雲層驅動,趙鶴年便念動最後一道“散霧咒”。五雷法中祈雨之術其中包含四道咒語,分別是馭風、驅雲、降雨、散霧四咒。四咒雖可單獨使用,但是遠不及同時使用威力宏大,這也是為何將四咒合為祈雨術。


    趙鶴年將渾身真氣鼓蕩而起,隨即一聲大喝:“霧散”,將全身法力盡皆放出,他隻覺渾身疲軟,腳下也是一個踉蹌,好在禦風舟乃是玄器,不需以法力催動,隻需填補靈石。他穩住身形,往天中看去,隻見天中雲層緩緩散去,一縷金色陽光照射而下。


    地上災民見了陽光,精神也不由一振,這兩日驚懼、恐慌也不由散去,有些人照著陽光竟然放鬆下來,相互依偎開始打起瞌睡來。


    趙鶴年盤腿坐於飛舟之上,取出一顆大元丹服下,便在飛舟上恢複法力。隻是隨著散霧咒應驗,天中霎時洞開一個一二裏的缺口,隨著洞口越來越大,漸漸漲至七八裏方圓便不再擴展。趙鶴年心知如此已是極限,便不再理睬,閉目全力恢複法力。


    不過多久,忽聽下方人聲躁動,忙睜開雙眼,隻見天中缺口正慢慢往中央合攏,顧不得法力未複,全力禦使寶籙往四周定住雲層。


    趙鶴年隻覺天中有氣浪湧來,一重高過一重,缺口四周烏雲越積越厚,天空昏如黑夜,伴隨電閃雷鳴,似有滅世之威。下方人群漸漸傳來孩童哭聲,不過多久,哭聲連成一片,無論孩童、大人、老人皆是啜泣、哀鳴、痛哭。


    趙鶴年心底也是慢慢沉了下去,知道如此下去他們不崩潰,自己便先倒下了。於是開口念道:“陰陽玄妙,兩極分化。天地生成,而蘊三才。人為靈長,法天象地。上清下濁,造化生靈”。


    ……


    趙鶴年升起身後五德寶輪,頂上湧現三重青羅寶蓋,法音宏大,寶象莊嚴。他心知凡人皆崇拜力量,心有信仰而生力量。道門崇尚清淨無為,不以神通法力引人邪思,若以此法宣揚道法,必然斥為邪道。隻是如今他已在人前顯露神通,也不必再恪守此條。來日若有處罰,也是甘願領受,隻是眼見生靈浩劫,又如何能視若無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空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子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子魚並收藏空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