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眾人遠遠便見一座金殿,隻見其明恍恍金精鑄建,光燦燦明珠妝成,窗欞鳳翅雕花,鬥拱遊龍戲珠,殿前香爐飛煙,簷後飛鳥鳴啼,處處靈獸奔走,時時仙鶴遨遊。
白曇清見地方已到,忙降下飛輦,恭請諸位首座下輦。清寧尊者走在當先,眾人尾隨其後,隻見金殿上掛著一塊金匾,其上乃是“永年殿”。此時殿前正站立幾人,見到諸位首座前來,忙下台階恭迎,領先一人,中年麵貌,黑發墨髯,身著一領白鶴道袍。
來到清寧尊者駕前,打個稽首,說道:“諸位首座玉趾駕臨,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清寧尊者言道:“時長老莫要多禮,一切可曾準備妥當?”
時長老迴道:“都已準備妥當,諸位首座請”。說完,便領著眾人進入金殿。
金殿正中乃是一根玉石經幢,下抵地麵,上杵屋頂,下以法座托足,上以蓮花覆頂。經幢周身浮刻密密麻麻的雷文雲篆,文字仿佛金粉塗抹,綻放道道金光。
經幢後麵乃是一座供壇,正上方乃是一幅道人畫像,隻見其籠罩在濃濃紫霧之中,看不清形容,隻覺神意渺渺,莫可名狀。供壇第一級乃是鈞陽祖師神位,第二級乃是曆代飛升真君神位,下方便是曆代掌教神位。隻是各峰前輩高人自有各峰供奉,此處並無牌位。
諸位首座先於祖師靈位前祝禱完畢,便由時長老宣讀真傳二十四戒。眾人聽講完畢。時長老又取出一封奏書奉於清寧尊者,尊者言道:“弟子十六代天一院掌院攜六峰首座,稟告天都曆代祖師,有內門弟子八人,資質淑茂,道述通明,勤勉修持,一心向道,今於祖師靈前稟報,賜下天都寶籙,以佑長生之途,證無極之境”,說完將奏表於祖師靈牌前寶鼎焚化,隻見一道煙雲上升,諸位首座也是麵露微笑。
時長老身後一位年輕道人端著一副托盤奉到清寧尊者麵前,其上乃是八塊青玉寶籙,隻見其上圓下方,長約三寸三分,厚約半寸,正麵一道神霄雷符,符文下方有“召神敕令”四字,反麵有二十八字銘文,字曰:
雲遮朱陵八卦台,霧侵幽冥五須海。
速往九天發符令,召下應元府將來。
清寧尊者將青玉寶籙一一頒於眾人,隨後說道:“有此寶籙,可溝通天地意念,借助祖師神威,驅雷役電,降妖伏魔,無有不應”。
眾人聽聞不由大喜,趙鶴年不由心中思忖,自他修習“二指神雷”,總是威力不顯,總覺玉簡中有誇大之詞,或許與這寶籙有關,事後定要試上一試。
清寧尊者見下方動靜,不由微微搖頭,說道:“道人乃是求道之人,當上體天心,下合民意,無私則無欲,無求故無得,若是被神通所惑,追求法術強大,則入魔矣”。
“道者,心也。何謂修道?修心者也。欲者,魔也。心不死則道不生,欲不滅則道不存。你等自今日始,入我玄宗道門,該當傳我法統,護佑蒼生,修道法,立功德,登真飛升”。眾位新晉真傳皆是手捧寶籙,躬身受訓。
清寧尊者一指殿中經幢說道:“此寶名為靈感顯化經幢,乃是祖師自天外攜來,有無量威能,你等於此寶前靜坐感應,便生玄妙,需得靜氣寧神,收攝心猿,切記機緣難得”。清寧尊者說完,請諸位首座安坐殿中。八位新晉真傳圍繞靈感顯化經幢盤坐,各自感應。
趙鶴年微閉雙目,調息均勻。不過片刻,隻覺身前綻放無量清光,隻是仿若霧裏看花,水中撈月,隻是可望不可得。初始還能寧神靜氣,漸漸便不能自持,心中煩悶,額頭見汗,雙腿也漸漸酸軟麻木,他心中待要起身,又可惜眼前機緣不可得,於是隻能苦苦煎熬。
此時殿中不隻趙鶴年如此,其他眾人也是如此,各個臉色煞白,額頭見汗,身體微微顫動。殿中諸位首座,顯然也是見慣了這種場麵,皆是神情嚴肅,知是這乃是其中過程,隻要熬過此關,便可無虞。好在眾人都不曾起身離開。
趙鶴年心中默念“清心咒”,漸漸神情安定下來,身上燥熱之感漸漸盡去,思慮也漸入無思無想之中。他隻覺尾閭關一道清涼之氣升騰而起,漫夾脊,過玉枕,入丹田紫府宮,忽然經幢光華大放,從上亮起一字,竟直入上丹田。其字八角垂芒,放青色光華,落入紫府,竟引得上丹田震動,引引有下墜之感。
白曇清見地方已到,忙降下飛輦,恭請諸位首座下輦。清寧尊者走在當先,眾人尾隨其後,隻見金殿上掛著一塊金匾,其上乃是“永年殿”。此時殿前正站立幾人,見到諸位首座前來,忙下台階恭迎,領先一人,中年麵貌,黑發墨髯,身著一領白鶴道袍。
來到清寧尊者駕前,打個稽首,說道:“諸位首座玉趾駕臨,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清寧尊者言道:“時長老莫要多禮,一切可曾準備妥當?”
時長老迴道:“都已準備妥當,諸位首座請”。說完,便領著眾人進入金殿。
金殿正中乃是一根玉石經幢,下抵地麵,上杵屋頂,下以法座托足,上以蓮花覆頂。經幢周身浮刻密密麻麻的雷文雲篆,文字仿佛金粉塗抹,綻放道道金光。
經幢後麵乃是一座供壇,正上方乃是一幅道人畫像,隻見其籠罩在濃濃紫霧之中,看不清形容,隻覺神意渺渺,莫可名狀。供壇第一級乃是鈞陽祖師神位,第二級乃是曆代飛升真君神位,下方便是曆代掌教神位。隻是各峰前輩高人自有各峰供奉,此處並無牌位。
諸位首座先於祖師靈位前祝禱完畢,便由時長老宣讀真傳二十四戒。眾人聽講完畢。時長老又取出一封奏書奉於清寧尊者,尊者言道:“弟子十六代天一院掌院攜六峰首座,稟告天都曆代祖師,有內門弟子八人,資質淑茂,道述通明,勤勉修持,一心向道,今於祖師靈前稟報,賜下天都寶籙,以佑長生之途,證無極之境”,說完將奏表於祖師靈牌前寶鼎焚化,隻見一道煙雲上升,諸位首座也是麵露微笑。
時長老身後一位年輕道人端著一副托盤奉到清寧尊者麵前,其上乃是八塊青玉寶籙,隻見其上圓下方,長約三寸三分,厚約半寸,正麵一道神霄雷符,符文下方有“召神敕令”四字,反麵有二十八字銘文,字曰:
雲遮朱陵八卦台,霧侵幽冥五須海。
速往九天發符令,召下應元府將來。
清寧尊者將青玉寶籙一一頒於眾人,隨後說道:“有此寶籙,可溝通天地意念,借助祖師神威,驅雷役電,降妖伏魔,無有不應”。
眾人聽聞不由大喜,趙鶴年不由心中思忖,自他修習“二指神雷”,總是威力不顯,總覺玉簡中有誇大之詞,或許與這寶籙有關,事後定要試上一試。
清寧尊者見下方動靜,不由微微搖頭,說道:“道人乃是求道之人,當上體天心,下合民意,無私則無欲,無求故無得,若是被神通所惑,追求法術強大,則入魔矣”。
“道者,心也。何謂修道?修心者也。欲者,魔也。心不死則道不生,欲不滅則道不存。你等自今日始,入我玄宗道門,該當傳我法統,護佑蒼生,修道法,立功德,登真飛升”。眾位新晉真傳皆是手捧寶籙,躬身受訓。
清寧尊者一指殿中經幢說道:“此寶名為靈感顯化經幢,乃是祖師自天外攜來,有無量威能,你等於此寶前靜坐感應,便生玄妙,需得靜氣寧神,收攝心猿,切記機緣難得”。清寧尊者說完,請諸位首座安坐殿中。八位新晉真傳圍繞靈感顯化經幢盤坐,各自感應。
趙鶴年微閉雙目,調息均勻。不過片刻,隻覺身前綻放無量清光,隻是仿若霧裏看花,水中撈月,隻是可望不可得。初始還能寧神靜氣,漸漸便不能自持,心中煩悶,額頭見汗,雙腿也漸漸酸軟麻木,他心中待要起身,又可惜眼前機緣不可得,於是隻能苦苦煎熬。
此時殿中不隻趙鶴年如此,其他眾人也是如此,各個臉色煞白,額頭見汗,身體微微顫動。殿中諸位首座,顯然也是見慣了這種場麵,皆是神情嚴肅,知是這乃是其中過程,隻要熬過此關,便可無虞。好在眾人都不曾起身離開。
趙鶴年心中默念“清心咒”,漸漸神情安定下來,身上燥熱之感漸漸盡去,思慮也漸入無思無想之中。他隻覺尾閭關一道清涼之氣升騰而起,漫夾脊,過玉枕,入丹田紫府宮,忽然經幢光華大放,從上亮起一字,竟直入上丹田。其字八角垂芒,放青色光華,落入紫府,竟引得上丹田震動,引引有下墜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