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字被他們一算出,就讓他們大驚失色。


    於是他們立刻又安排了一波又一波的人馬試圖探查出更詳細的信息,雖然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但他們還是通過這兩處地方出來的人的采買算出了裏麵大概有多少人,並且他們還發現了采買的人從未采買過皂夾、麻仁等物。


    “除了吃食等生活物資和少量的工具外,幾乎就沒往裏麵運過任何東西。”


    這樣的結果一出,讓所有鹽商的心都沉入穀底,這些消息代表什麽?代表裏麵采用的製鹽方法是前所未有的。


    且用人少得嚇人,用料成本也絕對要比現在他們采用的製鹽方法要低得多。


    很快消息就傳了出去,並且以極快的速度傳遍了整個大乾,收到消息的鹽商沒有一家坐得住的。


    局麵到了這一個地步,事態就該升級了,影響鹽政如此大的一種新的製鹽方法,波及到的不可能隻是區區鹽政,當這些鹽商發現無法在售鹽上幹過賈玦時,他們自然會尋求在官場上向賈玦動手。


    且這件事還嚴重影響到了其他地方的巡鹽禦史,其他地方的巡鹽禦史也絕不會坐以待斃,今年的鹽引已經售賣完畢,他們受到的影響可能還不大。


    但明年呢?天下人都買揚州鹽政衙門的低價鹽,你林如海的政績是沒問題了,但我們呢?明年還讓你這麽賣,我們就都不用幹了。


    可以說,真正的博弈現在才剛剛開始。


    江南鹽商背後的江南官員,其中可能還會涉及到內閣閣臣,還有甄家,還有其他地方鹽商背後的官員,其他地方的巡鹽禦史,把這些人的招都扛下來,賈玦才能算是在揚州的鹽政上大獲全勝。


    察覺到鹽田暴露的那一刻,賈玦立馬開始啟動開墾第三塊鹽田,如今也不需要找荒無人煙的地方開墾了,離村子鎮子近一點也無所謂,反正世人都已知道了他賈玦有新的成本低得要命的製鹽方法。


    第三塊鹽田需要的人手、工具,賈玦早已準備好,如今時機一到,轟轟烈烈的開墾馬上就如火如荼的開始進行。


    對於接下來即將麵對的暴風雨,賈玦倒沒感覺到太過擔憂,那些人又能使出多少手段呢?無非就兩種,一是要求自己關停這幾處鹽田,但這一種陛下會答應嗎?


    如今大乾的老百姓雖然不像東瀛那麽缺鹽,但鹽一直沒夠過也是事實,按照前世科技社會驗證的,一個人每天攝入六克鹽為最佳,但賈玦在大乾大概調查了一下,大部分人每天都隻攝入了四克左右的鹽。


    這代表大乾的食鹽市場遠遠沒有達到飽和,為什麽說遠遠沒有呢!因為食鹽這個東西多吃點雖然會加重心髒負擔,容易得高血壓等等,但在不缺鹽的情況下,還真沒幾個人會去控製食鹽的攝入量,因為至少當時吃多了,除了要多喝點水外,還真沒其他感覺。


    拿前世二十一世紀後的調查數據來說,雖說最好是每人每天攝入六克,但二十一世紀後的人平均每天攝鹽量達到了驚人的十二克,超了標準的整整一倍。


    且食鹽的用途非常廣泛,不止是用來吃,像是什麽醃製品,如臘肉、鹹菜等等都需要用到大量的食鹽。


    當市場上的食鹽數量多到一定地步,價格非常便宜時,這些地方也將會爆發出驚人的食鹽消化能力。


    雖然這些詳細的當今陛下可能不清楚,但大乾百姓對於食鹽有著巨大的需求他肯定還是知道的。


    所以當今陛下在得知賈玦的這個新的製鹽方法的成本和效率時,他一定是舍不得關掉這些鹽田的,將鹽的價格壓低降低百姓負擔,還不影響鹽稅,還能打擊鹽商,這可是千秋功德啊!


    既然關掉這幾處鹽田不太可能,那剩下給賈玦對手的就隻有一個選擇了,那就是要求賈玦交出這新的鹽田製鹽法。


    當然,關於這一點當今陛下肯定也是不會願意的,畢竟這新的製鹽法如今壓製了鹽商,但若是讓鹽商也掌握了這新的製鹽法,自然也就談不上壓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紅樓之大道無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塵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塵蒙並收藏穿越紅樓之大道無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