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種情況也沒有一直持續。


    一個月後,揚州各大鹽商的私鹽存量開始慢慢恢複,他們也不再向其他地方的鹽商購買私鹽。


    但為此他們卻絲毫沒有高興起來,這一個多月的阻擊並沒有成功讓鹽政衙門手上的鹽砸手上。


    相反,在大乾各地,鹽政衙門的售鹽一直是一騎絕塵,揚州大大小小的鹽商加起來的銷量恐怕隻有揚州鹽政衙門的十分之二。


    現在這些揚州鹽商考慮的已經不是怎麽讓鹽砸在揚州鹽政衙門手上的問題了,而是揚州鹽政衙門手上到底還有多少鹽。


    根據他們的預估,揚州鹽政衙門手上最多有兩千五百萬斤粗鹽左右,但現在明顯人家這一個多月賣出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字。


    這讓所有鹽商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揚州鹽政衙門不知不覺間瞞著他們培養了大量的灶戶。


    馬曰琯看向上首的江春問道:“江兄,現在應該怎麽辦?”


    江春淡然一笑,輕輕的吐出兩個字道:“降價,八文。”


    “這得降到什麽時候才是個頭?”鮑誌道抱怨道。


    江春看了他一眼,又看向其他鹽商,淡淡的道:“從現在開始,揚州鹽政衙門的對手就不隻我揚州鹽商了,整個大乾的鹽商都將會站在揚州鹽政衙門的對麵。”


    馬曰璐點頭道:“賈玦和林如海的大膽確實出乎我的意料,他們把鹽賣向大乾各地,甚至是淮安府、應天府這樣的地方他都敢進去壓低鹽價,先前有我們買這些地方的鹽還無所謂。”


    “但現在我們已不再到處買鹽,低價鹽就不止會影響到我們,也會影響到整個大乾幾乎所有的鹽商。”


    江春讚同的點了點頭。


    馬曰璐這邊繼續道:“不過我認為繼續降價可以,但要麽說服其他地方的鹽商跟我們一起降價,要麽就在我們以前主要售鹽的地界降價。”


    江春想了一下道:“我們在我們自己以前主要售鹽的地界降價就行了,其他地方就讓其他鹽商去頭痛吧,我們不要摻和過多,當然,他們主動找我們,那就另論了。”


    馬曰璐冷笑道:“照他們這個玩法,整個大乾的鹽商都得被迫降價,我倒要看看他們培養了多少灶戶,一個月能產多少鹽?能不能跟整個大乾比。”


    一場從揚州刮起的鹽政風暴刮向了整個大乾,既刮向了民間,又刮向了朝堂。


    朝堂上的人此時都在冷眼旁觀,等著看賈玦和林如海的笑話,雖然有個別人察覺到了此事的不對勁,但他們也沒有貿然開口。


    要說朝堂上的人暫時還能冷眼旁觀的話,大乾的鹽商卻坐不住了,有吵吵著要讓賈玦、林如海手上的鹽都砸手上的鹽商開始降價,也有穩坐泰山的鹽商冷冷的看著揚州鹽政衙門手上到底能有多少的鹽可以賣。


    時間在這一片混亂中快速的進入了年底,一則消息以極快的速度傳遍大江南北。


    引起朝野震動,這則消息就是賈玦的鹽田終於暴露在了世人的眼前。


    其實鹽田的秘密能保密到現在已經超出了賈玦的預料。


    這得益於事先沒有人想到賈玦開發出了新的製鹽方法,因為壓根沒有人會去想。


    現在這個時代的人從來不會去想突破什麽技術之類的,幾千年的技術進步大部分都是因為意外發現導致的,世人眼中,不管你專研出多麽了不起的技術,那都是沉迷於奇技淫巧,屬於不務正業。


    隻有八股文章、孔孟之學才是正途。


    最先感覺到不對的還是揚州的鹽商,他們感覺賈玦手上的鹽就像是永無止境一般,不搞錯賈玦哪來的這麽多的鹽讓他們寢食難安,於是他們派出了大量的人馬打探消息。


    最終讓他們查到了位於海邊的兩處鹽田。


    雖然他們無法靠近鹽田,但通過進進出出的馬車他們還是能推斷出,這兩處地方加起來一個月產鹽最少在八百萬斤以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紅樓之大道無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塵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塵蒙並收藏穿越紅樓之大道無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