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兩座皇子府,太子府也同樣蓄勢待發。


    太子澹台聿明和皇後都尚未蘇醒,但宮裏已經傳來消息,二人已無大礙,不日便會蘇醒。


    可機不可失,他們不可能等到澹台聿明迴來主持大局。


    眼下是扳倒澹台境最好的時機,荀苜不可能坐以待斃。


    既然昭仁帝不敢麵對這一罔顧人倫的事實,那就由他來逼他一把。


    ……


    接連三日,昭仁帝不曾上朝。


    王霈貞的行動很迅速,一旦確認了調查方向,收集核實線索,不過是時間問題。


    “……包括那名叫做拾光的宮女,五殿下當初調查的結果確鑿無誤,隻是,她進宮並非是由崔婕妤或者六殿下促成的,而是三殿下借了六殿下的名義。”


    王霈貞說完後,昭仁帝久久沒有開口。


    “陛下,國事為重。”


    終歸要給天下人一個信服的解釋。


    ……


    次日早朝,眼尖的大臣發現朝臣隊伍中混進了一個奇怪的人。


    瘦,瘦的出奇,於是顯得個子極高,像根削尖了的竹竿,鼻子又直又挺,感覺能將人戳死,最關鍵的是,文官,但滿臉胡子。


    有人認出了他,頗感意外:“金大人?大人何時迴的京都?”


    “今晨剛到,衣衫不整,冒犯了。”


    “大人甫一抵京便匆忙麵聖,難道是清丈田畝、整頓稅關一事出了什麽問題?”


    “唉,”金錚鳴故弄玄虛地歎了口氣,“一言難盡啊。”


    正說著,孟祀禮已經走到了殿上,周遭的官員隻得將滿肚子疑惑憋迴去。


    今日朝堂之上要講的,仍然是祭天大典衍生的一係列事件。


    ……


    “由祭天大典而起的一係列風波,如今已經調查清楚,”昭仁帝麵上不見絲毫輕鬆之色,反倒較之往日更加沉重,“大慶殿門板上的三字,乃是奸人陷害,意圖汙蔑三皇子,故而……”


    “陛下!”金錚鳴手執笏板出列,冒失地打斷了昭仁帝的話。


    澹台境看著這個如紅纓槍般鋒利的男人,心中突然湧起了巨大的不安全感:“放肆,金錚鳴奉上不尊,忤逆陛下,當即刻逐出朝堂。”


    “三殿下,微臣什麽都沒說,您怕什麽?”在外曆練數月,金錚鳴多了幾分刀尖舔血的戾氣,生死關頭走過無數遭的人,尊卑貴賤、禮法規訓,於他而言,不過過眼雲煙。


    澹台境還要說些什麽,卻被昭仁帝打斷了,他對這個當初隻身犯險的年輕臣子很有好感,他甚至有幾分慶幸他打斷了自己的話。


    “愛卿為清丈田畝一事在外奔波數月,勞苦功高,今日返京,可是出了什麽差錯?”


    “啟稟陛下,全國十道十三州,田畝清丈均已初步完成,根據新建魚鱗冊,全國累計新增土地一百二十萬餘頃。”


    這大概是這段時間以來,昭仁帝聽到的第一個好消息。土地清丈,不僅有利於民生,也有利於國庫稅收。


    “數月以來,微臣親赴十道十三州,舉國上下,均對陛下聖明讚不絕口,盛讚陛下體恤民情,可比肩堯舜漢武,除此之外……”


    “除此之外什麽?”


    “微臣在民間聽到了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聽說當初六殿下在處理完永州民亂一事後,自江南西道一路北上,深入人心,百姓都傳,六殿下秉持陛下愛民如子的心誌,遊曆民間,懲奸除惡,護佑黎民蒼生,甚至有人說,六殿下乃神仙轉世投生,天兗王朝將在六殿下手上……”


    “金大人!慎言,陛下正值壯年,龍體康健,更何況皇位傳承乃陛下聖心獨裁,你怎敢如此胡言亂語?”


    “微臣隻是如實轉述民間的說法,並無他意,這位……”金錚鳴初入朝堂便被“發配在外”,朝中眾人他實在認不得幾個,“這位大人,不必如此急著給我扣帽子。”


    “金大人特意提及此事,恐怕不隻是隨口一提吧?”


    金錚鳴勾了勾嘴角,狐狸眼中露出精光:“六殿下在百姓中備受信賴推崇,深得民心,僅在江南西道,已為六殿下立了五座生祠,而百姓都願意相信殿下一舉一動皆為陛下授意,六殿下以一己之力提振皇室聲望,微臣今日,是為六殿下請封。”


    滿堂嘩然,眾臣倒吸一口涼氣,萬萬沒想到金錚鳴敢如此大言不慚。


    陛下四子,即便澹台聿明太子之尊,也尚未得封封地,不過是在民間積攢了些許聲譽,金錚鳴怎敢替澹台衍獅子大開口。


    更何況,如今澹台衍尚在爛泥中不得脫身。


    昭仁帝的臉色愈發難看,風雨欲來:“金愛卿,是想要挾功圖報?”


    “陛下恕罪,微臣在外遊走多年,忘了麵君奏對的規矩,隻是微臣所言句句屬實,百姓聽聞臣為京官,紛紛寫信立傳托臣帶迴燕京,一路行來,萬民書二十三封,百姓私人信件不下百封,還有無數祈福開光後的佛牌、佛珠、香囊等物。”


    金錚鳴腰杆筆直,目光坦蕩無畏,不見絲毫退縮。


    昭仁帝的目光落到大殿正門那口方方正正的箱子上,如果說此時此刻澹台境賴以為繼的是皇室體麵,那麽澹台衍背後站著的,則是民情洶洶。


    孰輕孰重?


    太宗皇帝當初的斷言又一次顯現,昭仁帝再一次猶豫不決,他站在分岔口,隻覺自己站在迷霧之中,前後左右,都不見光亮。


    他無法做出決斷。


    他不敢做出決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國:海晏河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貓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貓鬼並收藏謀國:海晏河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