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平和劉大羽也是兩個行事謹慎,心思如絲的人,兩人低語片刻之後,便派陳傑和韓玲玲對榮仁智的屍體進行了第二次檢查——榮仁智的屍體停放在雁門旅社第三進樓下的走廊上——這也是謝曼婷女士的意思,打算在雁門旅社給榮仁智辦喪事,在目前這種情況下,也隻能在這裏舉行葬禮,從某種意義上講,雁門旅社也是榮仁智的家。

    陳傑和韓玲玲檢查的結果是,一,在榮仁智的頭發和外套靠近胸部的地方,有少量的棉纖維,這應該是棉花胎留下的。陳傑和韓玲玲還去了205號房間,床單下麵的棉花胎是用紗布包起來的,棉纖維是從紗布縫裏麵鑽出來的——這和榮仁智頭上和衣服上少量的棉纖維是吻合的。二,在榮仁智的手腕上確實有一點輕微的勒痕——和腳腕上的勒痕差不多,繩子是在榮仁智死後係上去的,沒有掙紮的痕跡,再加上湯鎮南係得比較鬆,所以,湯鎮南的說法還是可以成立的;陳傑和韓玲玲還在榮仁智的衣袖上看到了幾根麻纖維——這和榮仁智褲腳上的麻纖維是一致的。

    四月四號晚上,湯鎮南一直等到十點鍾左右才將大門關上,這時候,不會再有人來住宿了。他關掉了值班室裏麵的電燈。

    湯鎮南摸黑走進205房間,將已經僵硬的榮仁智的屍體扛進了西屋,然後將榮仁智的屍體拖進了密室,在將榮仁智的屍體扔進墓室之前,他先下到墓室,從棺槨裏麵拿了幾件隨葬品——湯鎮南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到墓室裏麵去的。

    “湯鎮南,你為什麽不把所有隨葬品都拿上來呢?”

    “一次不能拿的太多,東西放在墓室裏麵比放在任何地方都保險。”

    “你從墓室裏麵拿了多少件隨葬品?”

    “是這一次,還是以前?”

    從湯鎮南的話中,我們已經聽出來了,墓室就是湯鎮南家的庫房,他已經下去很多次了。

    “這一次,你拿了幾件?”

    “三件。”

    “以前呢?除了這一次,你以前一共拿了多少件?”

    “除了這一次,以前,我一共拿了十一件。”

    “皮箱裏麵隻有九件,還有四件呢?”

    “另外四件已經處理過了。”

    “處理過了,什麽叫處理過了?”

    “我買給別人了。”

    “買給誰了?”

    “不認識。”

    “你是怎麽賣給別人的?四件文物都買給同一個人嗎?”

    “不是同一個人,這種東西不能買給同一個人。”

    “為什麽?”

    “一個人的手上有這麽多東西——這種東西又不是一般的物件,會惹來很多麻煩。為了萬無一失,每一樣東西,我隻買給一個人,彼此不問來路,也不問姓名,談好了就成交。然後拍屁股走人。”

    “那你是怎麽找到買家的呢?”

    “我在文物市場轉,那些擺地攤的,不乏識貨的人。”

    “文物市場?是朝天宮文物市場嗎?”

    “不是,我從來不在本地出手這些東西。”

    看樣子,湯鎮南不但懂文物,還深諳此道呢?

    “你到過那些地方?”

    “北京。”

    歐陽平想起來了,一九七三年夏天,湯鎮南去過北京。

    “東西就是在北京出手的嗎?”

    “對,是在北京出手的,和現在相比,是買便宜了,但在當時,已經超出了我的預期。”

    “四件東西買了多少錢?”

    “我在北京隻賣了兩件。”

    “為什麽隻賣兩件?”

    “我沒有想到會賣那麽多的錢。我就知道,這東西時間越長越值錢,我說的是年代越久遠越值錢,擺的時間越長越值錢。”

    “兩件東西賣了多少錢?”

    “一萬七。如果要是放到現在,至少再加一個零。”

    “另外兩件呢?”

    “前幾年在廣州出手了。”

    “賣了多少錢?”

    “十八萬。”湯鎮南所謂的“再加一個零”是有根據的。

    “錢呢?”

    “被我揮霍了。”

    “如何揮霍的?”

    “我這個人——”

    “說,不要吞吞吐吐。”

    “我這個人不是一個安分的人。”

    湯鎮南沒有明說,所謂“不安分”恐怕就是趙師傅所說的男女之事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城疑案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眼河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眼河馬並收藏古城疑案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