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升起,晨霧退下。


    涼涼的晨風中,一整街上的商販都已經各自擺好了攤,進縣城采買東西的人,也開始絡繹不絕走了過來,各種叫賣聲在街上此起彼伏。


    楊臨吃完,又坐了一會,心裏盤算了一遍自己的計劃,補充了一些小細節,覺得萬無一失之後,給早餐攤的老板結算了銅錢,帶著宋玉清和張富強起身走向了集市。


    絡繹不絕的人群,一眼望不到頭不停吆喝的商販,還有各處討價還價的聲音,組成了和京城不一樣的集市風景。


    “咱們先逛逛,難得趕一次大集,這場景在京城幾輩子都遇不到。”


    楊臨一邊說,一邊領著宋玉清、張富強兩人開始到處逛。


    “幾位客官看看咱這布,上好的麻布。做的衣服既耐磨又皮實,幾位行走江湖來上幾匹,做件衣裳?”


    一個賣布的小攤,一看到江湖人打扮的楊臨幾人就不停地吆喝著,還拉著三人看自己的布匹。


    “那就來上幾匹?”


    楊臨看了看宋玉清,笑著問道。


    宋玉清不感冒。


    要這幹啥?咱們又不是真的江湖人。


    迴去做衣服給誰穿?


    你府上的家丁也不用這種料子啊。


    看到宋玉清沒有要買的意思,楊臨自己走了過去讓老板剪了一匹,結算了銅錢後,把布卷成了一大卷,走了過來。


    “你要這幹啥,還真以為你是江湖人啊?”宋玉清不解的問道。


    楊臨瞪了一眼宋玉清,提醒道:“裝樣子就得裝的像點。”然後看了看手上的布卷道:“而且這布有用。你看,多好的天蠶織!”


    “天蠶織?你鬧呢吧?當我不知道,這就是粗麻布,二百個銅板一匹!”


    “我特麽說這是天蠶織就是天蠶織,刀槍不入,水火不侵,懂嗎?!”


    說著楊臨在宋玉清腦袋上敲了一下。


    “好好好,你說是就是。”


    接下來,又逛了小半條街,幾人跟著楊臨又買了很多雜七雜八的小東西。


    什麽蠟燭啊,剪刀啊,竹筐子啊,千層底粗布鞋啊,大大小小湊了一大包。


    而每個東西買來,楊臨都給他們胡扯不同的名稱。


    不起眼的蠟燭,被楊臨說成長命燈,夜裏點上,鎮鬼驅邪。


    一把鐵剪刀,被楊臨稱為黑蛟剪。


    竹筐子是收妖的遮天筐,反手就能鎮壓千年大妖。


    千層底那就是藕絲步雲履,穿上就可日行千裏。


    ......


    一路上宋玉清和張富強都覺得楊臨這是魔怔了。


    逛了好大一會集市,東西感覺也買的差不多了,楊臨瞅了瞅大集,看到了一個賣柿餅的小攤子。


    估計是沒搶到好位置,小攤子窩在四周沒多少人的犄角旮旯裏。


    攤主是個老頭,一身打著補丁的衣服,坐在小板凳上,佝僂著著身子,發愁的看著自己眼前的攤子上的柿餅。


    攤子上的柿餅有大有小,賣相也不怎麽好 ,應該是去年秋天的存貨,這個季節再賣不出去,過些天氣一暖,恐怕就要壞掉,隻能扔掉了。


    就他了。


    楊臨帶著宋玉清和張富強走了過去,直接拿出十兩一枚的銀元寶放在攤子上:


    “所有柿餅,連同你的攤子,我全買了,老丈,你看這些錢夠不夠?”


    老大爺抬起頭,看向那枚銀元寶,都傻了,眼淚都快出來了。


    十兩啊。


    夠他一家老小吃上一兩年了。


    他這輩子恐怕都沒見過這麽多錢。


    “後生,後生,不用這麽多,不用這麽多,雖然柿餅很多,但這些總共也隻要四錢銀子就夠了。”


    老人激動地迴答,又趕緊從懷裏摸銅錢,打算給楊臨找零。


    可摸了半天也隻有十幾個銅子。


    楊臨伸手攔道:“老人家不用找,實不相瞞,我這裏也有些貨物想要售賣。”


    “我算過,整個集市就這個地方是最好的風水寶地,賣什麽都掙錢。所以,多餘的銀子就是買你的位置,你隻放心收著。”


    楊臨這樣說,就為了給這個淳樸的老人一個心安理得收錢的理由。


    老人活了多半輩子,閱曆是有的,見三人都是江湖人,料想可能他們真有些門道,可能真就是為了自己的攤位。


    話說這地方除了來人少,也是確實不錯。


    這不來了沒多久,自己就一下子掙了十兩銀子。


    風水寶地沒跑了!


    隨即老人的心裏安定了不少。


    “好好好。我給三位好漢爺讓地方。”


    “等等。還有件事。”


    宋玉清拿過銀元寶,手上用力,哢吧哢吧捏成了碎銀子塊,再次遞了過去:“拿著大元寶路上不安全,這樣,方便些。收好,路上小心。”


    老人看完,激動地眼淚都要落下來:“三位好漢,可是附近翠微山上的,都是好人啊。”


    看來翠微山在這一帶的聲譽不錯。


    楊臨笑了笑,不置可否。


    老人也沒多說話,激動地接過碎銀子,揣進了懷裏。


    然後趕緊拿起隨身的水葫蘆和三塊幹餅子,激動地走出了攤子。


    臨走時還在不停地朝楊臨三人道謝。


    見老人走了,楊臨當即就讓宋玉清和張富強開始收拾攤子。


    不是做好事幫助老人嗎?還真擺攤啊。


    宋玉清和張富強一邊收拾一邊:“真要擺攤,咱們賣什麽啊?”


    攤子收拾完,柿餅都放在了兩人身後靠牆的地方。


    楊臨把自己剛才逛集市買的一大包東西往攤子上一放,叮叮當當一陣響。


    “就賣這些。”


    宋玉清皺起眉,然後湊到張富強跟前小聲笑道:“得,老大這是不查案子,改體驗生活了。”


    “廢話那麽多,快來擺一擺。”


    沒多大會功夫,三人把包袱裏的東西滿滿的擺了一大攤子。


    宋玉清掐著腰:“您打算怎麽賣啊?”


    “怎麽賣?這些可都是上好的法器,二十兩一個,我之前不是都告訴你了嗎?”


    宋玉清和張富強大眼瞪小眼,眉頭皺到了一起:“啊?法器?天蠶織?藕絲步雲履?長命燈?”


    楊臨沒管他們,手上沒閑著,拿起剪刀就開始忙活。


    他從粗麻布上剪下兩個大大長方形,又開了一盒漿糊。


    然後拿起一雙筷子,在漿糊罐子裏攪了攪,把剪出來的兩塊長方形灰麻布塗得滿滿的。


    然後啪啪兩下,一人一個,給宋玉清和張富強直接貼到了胸前。


    宋玉清納悶:“唉不是,你把這破布貼我們身上幹嘛?”


    “招牌啊。你倆給我站好。”


    說著,楊臨從星辰戒中取出文運筆,刷刷刷在兩人胸前的粗麻布上寫上了三個大字。


    “青蓮教!”


    特別顯眼。


    一個人一個。


    宋玉清低頭一看,愣了。


    “你這是要玩哪一出啊?”


    楊臨又拿起粗麻布,把攤子的四腿一圍,找個幾個東西壓好四個角,在上麵又開始刷刷刷的寫字。


    “青蓮教法器清倉大甩賣!”


    寫完之後,楊臨取出一張寫著字的白紙遞給宋玉清。


    “你們就照這上麵的詞給我大聲吆喝。”


    宋玉清莫名其妙的接過紙:“那你呢?”


    “我會一直監督你們的。記住,大聲吆喝大聲喊,要是偷懶,迴去打板子!”


    說完,楊臨靠近兩人鄭重叮囑:


    “這就是咱們的計劃,釣魚!”


    “懂了嗎?沒懂的話自己悟。”


    說完,楊臨一扭身,走進了人流裏,一眨眼就不知去向了。


    釣魚?


    宋玉清和張富強愣了一會,似乎有所明悟對望一眼:“這主意妙啊,不愧是咱們老大。”


    然後兩人打開那張紙,湊在一起看了看。


    頓時。


    “噗~~哈哈哈...”


    兩個人忍不住捂住了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隻是個捕快,幹嘛把國庫都給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風預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風預警並收藏我隻是個捕快,幹嘛把國庫都給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