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瓦底江是英國人的說法,中國人稱之為大金沙江。上遊的錫波江邊,李定國白文選大營外,李嗣興帶著幾名親兵在江邊走動。


    “小王爺!快看對麵有人!”一名親兵突然指著對岸喊道。


    李嗣興順著那親兵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對岸叢林中突然竄出七八條衣衫襤褸的人影,哭喊著向江邊飛奔而來。距離雖然遠,但依稀可以看出,那幾人是漢人發式的模樣。


    “殺了他們!”後麵數百名緬軍士卒緊追不舍。


    那幾人跳進水流湍急的江中,拚命向明軍大營遊了過來。


    緊追不舍的緬軍士卒追到江邊,端起火槍瞄準江中,扣動扳機。


    “砰砰砰”一排槍聲轟鳴,江麵上騰起了一道道小水柱。江中其中一人不幸中彈,沉入水中,江麵上冒起了一團殷紅的鮮血。其餘的幾名水性較好的漢人潛入水中,躲過射來的子彈。


    緬軍士卒蹲在地上,裝填彈藥。


    李嗣興見到對岸緬軍開槍射殺漢人,頓時勃然大怒:“緬人安敢殺我漢人!”於是下令士卒推出火炮。


    炮手們緊張的裝填炮彈,此時對岸緬軍已經裝填好子彈,對準江中扣動扳機。又是一排槍聲轟鳴,兩名憋不住氣浮上來換氣的人中彈,沉入江中,江麵上浮起鮮紅的血花。


    “放!”對岸明軍把總大吼一聲。


    將軍炮噴出火光,炮彈唿嘯著砸到了對岸江邊,砸入緬軍人群中,飛濺起紮眼的血花,幾名緬軍正在裝填子彈的士卒被砸得血肉橫飛。其餘的緬軍士卒見勢不妙,扭頭就跑。


    “快把人救上來!”李嗣興大喊了聲。


    幾名明軍士卒衝到江邊,劃著小船到了江心,把遊過來的人救上來。


    “我們要見王爺!有要事稟報。”一名衣衫襤褸的人剛剛爬上岸,就哭喊著說道。


    李嗣興見那幾人雖然衣服都已經破成了布條,身上都是斑斑血跡。但依稀可以看出,他們曾經的衣服是錦衣衛的飛魚服,於是答應帶他們去見李定國和白文選。


    “王爺!兩位王爺!大事不妙了!”一見到李定國和白文選,這幾人紛紛跪在地上痛哭流涕。拚命的磕頭,把額頭都磕出血來。


    “說,到底是怎麽迴事!”李定國聲音不大,卻很威嚴。


    跪在地上為首的那人嚎啕大哭:“王爺啊,快救救皇上吧!莽白殺光了朝廷的大臣。扣押了皇上,還殺了三百多隨從,皇上被他們扣押了啊。我等被關押在黔國公住處。後來我等僥幸逃出,緬軍在後麵追殺,大部分人都被他們殺了,就剩下我們兄弟五人了。”


    在李定國再三追問之下,那人才把事情從頭到尾說清楚。


    白文選怒道:“他們叫你們去咒水之約,你們就真的相信了他們?”


    “沐大人和皇上都懷疑了,可是馬大人卻認為我們寄人籬下,受製於人。這才不得不過去的。誰知道他們突然翻臉。沐大人和馬大人他們都遇害了!”那人泣不成聲。


    白文選大罵道:“本將軍上次殺開一條血路,要把你們接迴來,為何你們不肯迴來?反而命令我們退兵?”


    那人哭道:“原本沐大人也提出,要迴來。但馬大人堅決不肯迴來,還要挾沐大人說,要迴去他自己迴去好了。”接著這人又說了馬吉翔的斑斑劣跡,還有沐天波曾經想除掉這個奸臣,可惜卻未能成功,反而被殺了好幾個共同議事的人。


    白文選更是勃然大怒:“那假借皇上聖諭交給緬人,說什麽皇上已經去福建。還說我們明軍若是再進入緬甸,緬軍可以擊殺之,這也是馬大人自己寫的吧?”


    “是的。”那人說話聲音低得像蚊子。


    “這馬吉翔被殺,乃罪有應得!可憐黔國公沐大人啊!還連累了我們皇上身陷囚牢。”李定國禁不住淚如雨下。


    “他們要抓你們。你們為什麽不反抗?”白文選十分憤怒的問道。這白文選乃是李定國的兄弟,性格耿直,脾氣也比較暴躁。


    “我們都是手無寸鐵啊!沐大人還是搶了緬兵的兵器才殺了幾個緬人的。”


    “你們的兵器呢?”


    “皇上有令,進入緬甸時把兵器都丟了。”


    白文選臉色大變,怒吼道:“天子為奸臣所挾持,南狩緬甸也就罷了。還把兵器都丟了,變成一群任人宰割的綿羊!這也罷了,國難當頭,自身難保,還在勾心鬥角!”


    李定國喝令道:“三軍聽令!即刻發兵,渡江去亞哇城勤王!”


    “王爺,可是我們船太少,就隻有兩條船,一萬多將士要過江,得多長時間啊!”部將張國用道。


    白文選也說:“晉王,如此天子,已經是扶不起了,我們還要扶嗎?”


    李定國道:“畢竟是天子,我們再困難也要發兵勤王!”


    “啟稟王爺!”兩日前剛剛到這裏的鄧鴻向李定國拱手道,“若是不出意外的話,瓊州府的大軍已經到緬甸了!”


    李定國大吃一驚:“瓊州府的大軍?他們怎麽過來的?難道是飛過來的?”


    “走海路過來的!過了馬六甲海峽沿江北上!”之前鄧鴻之所以沒有說王新宇會出兵,因為王新宇交代過他,也不敢肯定什麽時間發生變故。等得到消息,再告訴李定國瓊州府已經出兵的消息。


    “這繞一大圈過來,怎麽說也得一個月的時間,難道王將軍能未卜先知,知道會有此事發生?”李定國十分驚訝。


    “王爺!”鄧鴻迴道,“我們王軍門早已知道緬人反複無常!遲早會有大事發生!所以不惜代價擊敗紅毛鬼,打通馬六甲航線,就是為了等這一天!”


    李定國大喜過望:“天無絕人之路啊!我大明有救了!”


    千裏之外的昆明城,莽白派遣的使者快馬加鞭,趕到了昆明。


    吳三桂得知了這個消息,心情十分複雜。一方麵他也明白養寇自重的道理,而且還有大義和道德的折磨。但是另外一方麵也迫切需要向清廷表忠心。之前他懇請清廷要清剿南明小朝廷,是為了朝廷撥款,好讓他安心當他的雲南王。但現在永曆落入莽白手中,說要送給清軍,以交換清軍入境清剿李定國等,吳三桂就覺得這是個燙手山芋。


    倘若是莽白真把永曆交到他手中,他唯有親手殺害永曆,這才能向清廷證明自己的忠心。否則,清廷怎麽都不可能信任他。


    清廷的心狠手辣吳三桂是很清楚的,當年的朱慈烺落入清廷手裏,吳三桂本來還想給朱慈烺求情,但多爾袞卻指鹿為馬,硬說朱慈烺是假太子,並讓明的降臣指認。所有說太子是真的大臣和太監全部被殺,剩下的人隻能說太子是假,於是朱慈烺被清廷以假冒太子的名義殺害。倘若這時候,永曆落在吳三桂手裏,吳三桂不殺,清廷會放過自己嗎?


    事到如今,吳三桂決定出兵緬甸去把永曆帶迴來,然後親手殺死永曆,以向清廷表忠心,以求自己和自己的子子孫孫可以永遠當雲南王。而且殺死永曆,眼不見心不煩,也能減少內心背叛舊主的折磨。


    吳三桂秘密召集了自己的幕僚和部將,商議出兵緬甸之事。


    王屏藩、張國柱以及吳三桂的兒子吳應麒等人都覺得,這是個立大功的好機會,務必馬上出兵緬甸,立即擒獲永曆,並趁機剿滅李定國、白文選等人。


    “王爺!”劉玄初跪在地上,“卑職以為,吾等不應該對偽明趕盡殺絕。請王爺勿忘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誰知吳三桂根本聽不進去:“老夫就隻想安安心心在雲南當平西王!除此之外別無他求!玄初還是不要多說了!”


    “王爺!”劉玄初還要再說什麽,卻被吳三桂打斷。


    “你們都下去吧!本王決矣,無需多言!”吳三桂做了個手勢,示意大家都退下。


    等到劉玄初退了出去,其他人都散去,吳三桂的親信侍衛隊長卻走過來,拉住了他,悄悄在他耳邊道:“劉大人,王爺讓您去他書房。”


    劉玄初走進吳三桂的書房,立即跪下,懇求吳三桂再三考慮。


    吳三桂長歎一聲:“這件事,愛星阿和卓越貝子肯定都知道了!養寇自重這事,玄初日後休要再提。”


    “王爺!”劉玄初懇請道,“倘若永曆被抓來,李定國和白文選被滅,日後朝廷也不會放過您的。我們可以再拖一拖啊!”


    “上次拖延一次了,這次還有什麽借口?”吳三桂無奈的說道。


    吳三桂曾經上奏清廷,要了大量銀子和財物,借口就是要剿滅南明朝廷。清廷撥款下來,吳三桂又借口時機不成熟沒有發兵緬甸,這些事讓清廷對他已經很不滿意了。其實在清廷眼中,吳三桂這種反複無常的家夥就是首鼠兩端的小人,根本沒有信任可言。


    “我們還能拖,就借口路途遙遠,雲貴還有土司叛亂,拖住他們。”劉玄初獻策道。


    吳三桂卻說:“玄初不必多說了,本王已經決定發兵緬甸,你下去吧。”


    劉玄初隻能無奈的退了下去。既然吳三桂鐵了心要當朝廷的忠實走狗,劉玄初也無能為力,隻能在心中暗暗祈禱李定國他們能救出永曆,那樣不僅有機會複明,其實對吳三桂也有好處。(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艦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血坦克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血坦克兵並收藏大明艦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