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少年白馬醉春風(39)
綜影視景甜甜的穿越之旅 作者:小小溪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行人迴到學堂以後,李長生讓蕭若風和雷夢殺,帶著葉鼎之和司空長風兩人去認人,順帶逛逛學堂。
留下百裏東君和容清兩人,李長生將自己這一路猜測到的事情,事無巨細地說給了百裏東君聽。
百裏東君聽罷,臉色凝重,神色低沉下來,他沒想到,古塵師父的身份背後,還會牽扯到這麽多隱秘的事情。
幸好,幸好師父他已經跟師娘雲遊四海,誰也不知道他在哪裏,就算皇帝想要利用自己找到師父,也不可能了。
隻是百裏東君有些不明白,師父已經是神遊玄境的仙人,與現在的師父李長生比,一點兒都不遜色,皇帝憑什麽以為他能奈何得了一位仙人?
如此想著,百裏東君也便問了出來,李長生聳了聳肩,沒有解釋,看了一眼容清,示意容清給百裏東君解釋。
容清無奈地撇了撇嘴,才對百裏東君解釋道:“皇帝不知道塵哥的傷勢早已經痊愈,在他想來,塵哥該是身受重傷,不需要顧及什麽。”
容清當初碰到受傷嚴重的古塵,可是耗費了不少靈藥和時間,才將他給醫好。
可想而知,當年那場大戰中,古塵受的傷是多麽嚴重。
皇帝他們查不到容清出手救人,且古塵這麽多年都未現身,他們自然而然的以為,儒仙身受重傷,多年未出現,就是在養傷。
因此他們對古塵的忌憚和敬畏,當然就沒有多少,還不是想利用就立刻付諸實施。
嗬,這世上還有什麽事,是皇帝不敢做的?容清想著便不自覺心裏冷笑。
便是天下第一,無人匹敵的李長生,劇中皇帝還不是特意將他召進宮,又在他出宮必經之路上,布置了那麽多高手,想要將他除去,要知道李長生可是一直守護著北離,可以說是北離的守護神也不為過。
太安帝殺他,無疑是自斷臂膀,也太過於忘恩負義,薄情薄幸。
好在太安帝的謀劃並未成功,即便是皇城內幾大高手出手,李長生依舊毫發無傷地走出了皇宮。
隻是他對太安帝失望,且大椿功三十年期限已到,他也就將計就計,離開了天啟城,這世上也就再也沒有李長生這個人。
所以說呀,太安帝連李長生都敢起殺心,古塵在皇帝眼裏,就更是算不得什麽了,左不過是一個西楚餘孽,給他造成了威脅和困擾,他自然不可能放過。
百裏東君聽完容清的話,恍然大悟。他就說嘛,為何皇帝會打起古塵師父的主意。
原來皇帝竟是以為師父他沒有曾經的實力,所以才會這般無所顧忌。
“那他的如意算盤可是打錯了。”
百裏東君輕嗤一聲,他對皇帝沒什麽好感,誰讓他對葉伯伯和雲哥一家那麽的絕情冷酷,還對爺爺百般提防忌憚。
爺爺前半輩子替北離開疆拓土,後半輩子鎮守國門,忠心耿耿,卻依舊引來皇帝的猜忌,成了他心中那個想要拔除的刺。
如今更是想著利用他,來牽製住古塵師父,想要師父的命不說,還想著榨幹師父最後一滴心血。不愧是做皇帝的人,心思狠辣歹毒,肮髒不堪。
百裏東君想著都覺得無比惡心!
“師父,仙女姐姐,那我該怎麽做?”百裏東君看了一眼李長生,又把目光放在容清身上。
容清和李長生對視一眼,容清抿了抿嘴,沒有說話。將問題拋給了李長生,也是想聽一聽他的意見。
畢竟李長生,在天啟城待了這麽些年,對天啟城的各方勢力,以及如今這個當家皇帝,了解的可比她要多。
李長生自是明白容清的意思,沒有推脫,看著百裏東君,給他說了一個法子,百裏東君聽完,覺得可行。
轉頭征求容清的意見,容清點頭道:“我也覺得可以,七分真三分假,皇帝便是派人去乾東城查,也查不出什麽來。”
古塵大概早就想到這麽一天,他存在的痕跡早就在他離開前抹去了。
此時百裏東君隻說機緣巧合之下,兩人相識,因著有緣,古塵才傳授劍法和內功,百裏東君並不知曉他的身份,鎮西侯府也沒人知道古塵的存在,皇帝不信也沒法子。
如今百裏東君成了李長生的弟子,學堂的學生,皇帝難不成還能明目張膽地殺了他?至少在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之前,太安帝是不會真的對東君下殺手的。
容清都可以想象得出,皇帝一無所獲時憋屈、憤怒的模樣,想想都覺得樂不可支。
“還是師父厲害。”
百裏東君見仙女姐姐都這麽說,於是轉頭給李長生吹彩虹屁,好聽的話不要錢似的往外說。
聽的李長生失笑,打趣道:“喲,這嘴巴還挺甜,抹了蜜了?”
師徒兩人談笑幾句,李長生剛要交代百裏東君一些事,還沒來得及說出口,便有學堂的管事進來稟報,說是宮裏來人了。
來的還是太安帝身邊的大監濁清公公,他手裏拿著聖旨,點名要李長生和百裏東君去接旨。
李長生勾了勾唇,嘲諷一笑:“他這消息還挺靈通,速度也夠快的,隻是這急不可耐的模樣,嘖嘖,還真是讓人瞧不上眼。”
說著失望搖頭,隨後起身,帶著百裏東君去接旨。
直到濁清宣布完旨意,眾人起身,李長生才狀似無意地將容清喚了出來,給濁清介紹了她的身份。
還特意強調,待會兒會讓容清陪著百裏東君進宮麵聖,濁清聽完,一張臉僵硬的臉上,假笑快要維持不住了。
“李先生,這……不合適吧?陛下隻召見百裏小公子。”並沒有讓驚鴻仙子進宮,後半句話濁清沒有說,但李長生聽懂了。
李長生似笑非笑地看著濁清:“濁清公公不必憂心,若是陛下問起來,就說是我的意思,想來他該明白的。”
什麽皇帝,皇權,在他看來可沒什麽了不起,他太安帝在旁人麵前,是手握生殺大權的帝王,可對他來說,也隻是一個好友的後輩,僅此而已。
他護著北離這麽些年,也隻是不忍心好兄弟蕭毅打下來的江山,被那些外敵覬覦罷了,他太安帝可沒這麽大的麵子,讓他李長生守著、敬著。
濁清聽到容清的身份,壓下心中的震驚,無奈點頭,他能怎麽辦?李長生這是擺明了給陛下一個警告,讓他不能對百裏東君做什麽。
李長生自己不出麵,不摻和朝堂事,可卻讓同是神遊玄境的驚鴻仙子出麵,給百裏東君撐腰,就算是陛下想要扣留百裏東君,引出儒仙古塵,也辦不到了。
“是,奴才會如實稟告陛下。”
濁清說著彎腰行禮,低頭遮掩住眼裏的不甘和野心,隨後又給琅琊王傳了口諭。
琅琊王蕭若風接到口諭後,微微皺眉,轉頭看了一眼李長生,見他點頭才接了口諭,之後同容清和百裏東君一道進宮。
蕭若風雖有一顆俠義心腸,但他心思縝密,觀察力極強,瞧著百裏東君進宮,還有驚鴻仙子陪護身邊,便將太安帝的謀劃,還有李長生的用意,猜了個七七八八。
畢竟之前考核中,百裏東君使出西楚劍歌的消息,他也是最早知道的一批人,前前後後一聯想,便什麽都明白了。
但太安帝的行事,還是讓蕭若風不自覺的歎了一口氣,望向百裏東君這個小師弟的眼神中透露著一絲歉意。
容清與他同行,自然感受到了蕭若風複雜的情緒,不過也隻是瞧了他一眼,並沒有多說什麽話。一行幾人,跟在濁清公公身後,很快便進了宮。
在他們到勤政殿之前,濁清這個心眼多的跟篩子似的禦前大監首領,早就派內侍先進宮,將學堂宣旨時發生的事情,事無巨細地稟告給了太安帝。
是以濁清帶著百裏東君進大殿,麵見太安帝時,太安帝早已經發泄過了一迴,那劈劈啪啪的動靜,嚇得身旁伺候的內侍,大氣都不敢喘,生怕被太安帝遷怒。
而此刻的太安帝卻是神色平靜,麵上帶著一絲淡淡的笑意,仿佛之前那個怒氣衝天,臉色猙獰的人不是他一般。
百裏東君行禮後,太安帝像是見著自家後輩似的,笑容和藹地叫他起身,讓他坐下說話,接著關懷起他來天啟城的生活,聊了些家常事。
一問一答許久,太安帝最後才不動聲色地問起了他修煉西楚劍歌之事,打聽起了古塵的下落。
百裏東君心裏冷笑不已,麵上卻是一片赤忱天真。百裏東君笑著望向太安帝,半真半假地說著他和神秘師父相識的事情,大都是些雞毛蒜皮的瑣碎之事。
太安帝聽的直皺眉,最後打斷了百裏東君的話:“你是說,你並不知道他的身份?”
廢話,他當然知道啊,但能告訴你嘛?百裏東君腹誹著。
麵上點了點頭,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道:“迴陛下的話,若非此次情急之下,使出師父他老人家傳授給我的劍法,被學堂李先生他們認出來,我還一直以為,師父就是個普通老頭兒呢。”
才怪,古塵師父與仙女姐姐一樣,可是神遊玄境仙人,仙氣飄飄,俊美無濤,才不是什麽老頭子。
太安帝頓了頓,眼神犀利地掃向百裏東君,輕笑一聲,笑意不達眼底:“原來如此,那你師父他現在可有與你聯係?”
話落,百裏東君的神色,肉眼可見地失落下來,隻見他搖了搖頭。
“迴陛下的話,十五歲那年,師父他教完劍法和釀酒術以後,我就再也沒見過他的麵,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裏,隻有師父他老人家留下來的一紙離別信和幾壇酒。”
還不待太安帝問百裏東君信的內容,百裏東君就小嘴叭叭的全說了出來。
無外乎就是古塵不想再待在乾東城療傷,想要趁著自己身體還能走動的時候,去四處走走看看。
這結果自然不是太安帝想知道的,冷眼瞧著百裏東君還在感慨他師父不告而別,神色失落,太安帝頭疼地揉了揉眉心。
要不是這小子心思純淨,臉上那抹遺憾和失落沒有半點兒作偽,太安帝都懷疑他是不是故意的?故意裝作一副懵懂的模樣,替古塵和鎮西侯府打掩護。
百裏東君這一番話下來,可是將他自己和鎮西侯府都給摘了出來,讓他就是想遷怒鎮西侯府,都找不到正當理由。
百裏東君和太安帝,兩人之間暗戳戳的交鋒場麵,落入偏殿等候的容清眼裏,讓她有些忍俊不禁,強忍著笑意。
若非旁邊還坐著一位皇子,容清都想伸手,給百裏東君鼓鼓掌,別看百裏東君年紀不大,可他卻生了一顆七竅玲瓏之心,聰慧又通透。
李長生就給百裏東君粗淺的說了個主意,百裏東君立馬領會到了精髓,且如今連太安帝這個城府深不可測、又多疑的皇帝,都將他的話信了個大半。
留下百裏東君和容清兩人,李長生將自己這一路猜測到的事情,事無巨細地說給了百裏東君聽。
百裏東君聽罷,臉色凝重,神色低沉下來,他沒想到,古塵師父的身份背後,還會牽扯到這麽多隱秘的事情。
幸好,幸好師父他已經跟師娘雲遊四海,誰也不知道他在哪裏,就算皇帝想要利用自己找到師父,也不可能了。
隻是百裏東君有些不明白,師父已經是神遊玄境的仙人,與現在的師父李長生比,一點兒都不遜色,皇帝憑什麽以為他能奈何得了一位仙人?
如此想著,百裏東君也便問了出來,李長生聳了聳肩,沒有解釋,看了一眼容清,示意容清給百裏東君解釋。
容清無奈地撇了撇嘴,才對百裏東君解釋道:“皇帝不知道塵哥的傷勢早已經痊愈,在他想來,塵哥該是身受重傷,不需要顧及什麽。”
容清當初碰到受傷嚴重的古塵,可是耗費了不少靈藥和時間,才將他給醫好。
可想而知,當年那場大戰中,古塵受的傷是多麽嚴重。
皇帝他們查不到容清出手救人,且古塵這麽多年都未現身,他們自然而然的以為,儒仙身受重傷,多年未出現,就是在養傷。
因此他們對古塵的忌憚和敬畏,當然就沒有多少,還不是想利用就立刻付諸實施。
嗬,這世上還有什麽事,是皇帝不敢做的?容清想著便不自覺心裏冷笑。
便是天下第一,無人匹敵的李長生,劇中皇帝還不是特意將他召進宮,又在他出宮必經之路上,布置了那麽多高手,想要將他除去,要知道李長生可是一直守護著北離,可以說是北離的守護神也不為過。
太安帝殺他,無疑是自斷臂膀,也太過於忘恩負義,薄情薄幸。
好在太安帝的謀劃並未成功,即便是皇城內幾大高手出手,李長生依舊毫發無傷地走出了皇宮。
隻是他對太安帝失望,且大椿功三十年期限已到,他也就將計就計,離開了天啟城,這世上也就再也沒有李長生這個人。
所以說呀,太安帝連李長生都敢起殺心,古塵在皇帝眼裏,就更是算不得什麽了,左不過是一個西楚餘孽,給他造成了威脅和困擾,他自然不可能放過。
百裏東君聽完容清的話,恍然大悟。他就說嘛,為何皇帝會打起古塵師父的主意。
原來皇帝竟是以為師父他沒有曾經的實力,所以才會這般無所顧忌。
“那他的如意算盤可是打錯了。”
百裏東君輕嗤一聲,他對皇帝沒什麽好感,誰讓他對葉伯伯和雲哥一家那麽的絕情冷酷,還對爺爺百般提防忌憚。
爺爺前半輩子替北離開疆拓土,後半輩子鎮守國門,忠心耿耿,卻依舊引來皇帝的猜忌,成了他心中那個想要拔除的刺。
如今更是想著利用他,來牽製住古塵師父,想要師父的命不說,還想著榨幹師父最後一滴心血。不愧是做皇帝的人,心思狠辣歹毒,肮髒不堪。
百裏東君想著都覺得無比惡心!
“師父,仙女姐姐,那我該怎麽做?”百裏東君看了一眼李長生,又把目光放在容清身上。
容清和李長生對視一眼,容清抿了抿嘴,沒有說話。將問題拋給了李長生,也是想聽一聽他的意見。
畢竟李長生,在天啟城待了這麽些年,對天啟城的各方勢力,以及如今這個當家皇帝,了解的可比她要多。
李長生自是明白容清的意思,沒有推脫,看著百裏東君,給他說了一個法子,百裏東君聽完,覺得可行。
轉頭征求容清的意見,容清點頭道:“我也覺得可以,七分真三分假,皇帝便是派人去乾東城查,也查不出什麽來。”
古塵大概早就想到這麽一天,他存在的痕跡早就在他離開前抹去了。
此時百裏東君隻說機緣巧合之下,兩人相識,因著有緣,古塵才傳授劍法和內功,百裏東君並不知曉他的身份,鎮西侯府也沒人知道古塵的存在,皇帝不信也沒法子。
如今百裏東君成了李長生的弟子,學堂的學生,皇帝難不成還能明目張膽地殺了他?至少在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之前,太安帝是不會真的對東君下殺手的。
容清都可以想象得出,皇帝一無所獲時憋屈、憤怒的模樣,想想都覺得樂不可支。
“還是師父厲害。”
百裏東君見仙女姐姐都這麽說,於是轉頭給李長生吹彩虹屁,好聽的話不要錢似的往外說。
聽的李長生失笑,打趣道:“喲,這嘴巴還挺甜,抹了蜜了?”
師徒兩人談笑幾句,李長生剛要交代百裏東君一些事,還沒來得及說出口,便有學堂的管事進來稟報,說是宮裏來人了。
來的還是太安帝身邊的大監濁清公公,他手裏拿著聖旨,點名要李長生和百裏東君去接旨。
李長生勾了勾唇,嘲諷一笑:“他這消息還挺靈通,速度也夠快的,隻是這急不可耐的模樣,嘖嘖,還真是讓人瞧不上眼。”
說著失望搖頭,隨後起身,帶著百裏東君去接旨。
直到濁清宣布完旨意,眾人起身,李長生才狀似無意地將容清喚了出來,給濁清介紹了她的身份。
還特意強調,待會兒會讓容清陪著百裏東君進宮麵聖,濁清聽完,一張臉僵硬的臉上,假笑快要維持不住了。
“李先生,這……不合適吧?陛下隻召見百裏小公子。”並沒有讓驚鴻仙子進宮,後半句話濁清沒有說,但李長生聽懂了。
李長生似笑非笑地看著濁清:“濁清公公不必憂心,若是陛下問起來,就說是我的意思,想來他該明白的。”
什麽皇帝,皇權,在他看來可沒什麽了不起,他太安帝在旁人麵前,是手握生殺大權的帝王,可對他來說,也隻是一個好友的後輩,僅此而已。
他護著北離這麽些年,也隻是不忍心好兄弟蕭毅打下來的江山,被那些外敵覬覦罷了,他太安帝可沒這麽大的麵子,讓他李長生守著、敬著。
濁清聽到容清的身份,壓下心中的震驚,無奈點頭,他能怎麽辦?李長生這是擺明了給陛下一個警告,讓他不能對百裏東君做什麽。
李長生自己不出麵,不摻和朝堂事,可卻讓同是神遊玄境的驚鴻仙子出麵,給百裏東君撐腰,就算是陛下想要扣留百裏東君,引出儒仙古塵,也辦不到了。
“是,奴才會如實稟告陛下。”
濁清說著彎腰行禮,低頭遮掩住眼裏的不甘和野心,隨後又給琅琊王傳了口諭。
琅琊王蕭若風接到口諭後,微微皺眉,轉頭看了一眼李長生,見他點頭才接了口諭,之後同容清和百裏東君一道進宮。
蕭若風雖有一顆俠義心腸,但他心思縝密,觀察力極強,瞧著百裏東君進宮,還有驚鴻仙子陪護身邊,便將太安帝的謀劃,還有李長生的用意,猜了個七七八八。
畢竟之前考核中,百裏東君使出西楚劍歌的消息,他也是最早知道的一批人,前前後後一聯想,便什麽都明白了。
但太安帝的行事,還是讓蕭若風不自覺的歎了一口氣,望向百裏東君這個小師弟的眼神中透露著一絲歉意。
容清與他同行,自然感受到了蕭若風複雜的情緒,不過也隻是瞧了他一眼,並沒有多說什麽話。一行幾人,跟在濁清公公身後,很快便進了宮。
在他們到勤政殿之前,濁清這個心眼多的跟篩子似的禦前大監首領,早就派內侍先進宮,將學堂宣旨時發生的事情,事無巨細地稟告給了太安帝。
是以濁清帶著百裏東君進大殿,麵見太安帝時,太安帝早已經發泄過了一迴,那劈劈啪啪的動靜,嚇得身旁伺候的內侍,大氣都不敢喘,生怕被太安帝遷怒。
而此刻的太安帝卻是神色平靜,麵上帶著一絲淡淡的笑意,仿佛之前那個怒氣衝天,臉色猙獰的人不是他一般。
百裏東君行禮後,太安帝像是見著自家後輩似的,笑容和藹地叫他起身,讓他坐下說話,接著關懷起他來天啟城的生活,聊了些家常事。
一問一答許久,太安帝最後才不動聲色地問起了他修煉西楚劍歌之事,打聽起了古塵的下落。
百裏東君心裏冷笑不已,麵上卻是一片赤忱天真。百裏東君笑著望向太安帝,半真半假地說著他和神秘師父相識的事情,大都是些雞毛蒜皮的瑣碎之事。
太安帝聽的直皺眉,最後打斷了百裏東君的話:“你是說,你並不知道他的身份?”
廢話,他當然知道啊,但能告訴你嘛?百裏東君腹誹著。
麵上點了點頭,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道:“迴陛下的話,若非此次情急之下,使出師父他老人家傳授給我的劍法,被學堂李先生他們認出來,我還一直以為,師父就是個普通老頭兒呢。”
才怪,古塵師父與仙女姐姐一樣,可是神遊玄境仙人,仙氣飄飄,俊美無濤,才不是什麽老頭子。
太安帝頓了頓,眼神犀利地掃向百裏東君,輕笑一聲,笑意不達眼底:“原來如此,那你師父他現在可有與你聯係?”
話落,百裏東君的神色,肉眼可見地失落下來,隻見他搖了搖頭。
“迴陛下的話,十五歲那年,師父他教完劍法和釀酒術以後,我就再也沒見過他的麵,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裏,隻有師父他老人家留下來的一紙離別信和幾壇酒。”
還不待太安帝問百裏東君信的內容,百裏東君就小嘴叭叭的全說了出來。
無外乎就是古塵不想再待在乾東城療傷,想要趁著自己身體還能走動的時候,去四處走走看看。
這結果自然不是太安帝想知道的,冷眼瞧著百裏東君還在感慨他師父不告而別,神色失落,太安帝頭疼地揉了揉眉心。
要不是這小子心思純淨,臉上那抹遺憾和失落沒有半點兒作偽,太安帝都懷疑他是不是故意的?故意裝作一副懵懂的模樣,替古塵和鎮西侯府打掩護。
百裏東君這一番話下來,可是將他自己和鎮西侯府都給摘了出來,讓他就是想遷怒鎮西侯府,都找不到正當理由。
百裏東君和太安帝,兩人之間暗戳戳的交鋒場麵,落入偏殿等候的容清眼裏,讓她有些忍俊不禁,強忍著笑意。
若非旁邊還坐著一位皇子,容清都想伸手,給百裏東君鼓鼓掌,別看百裏東君年紀不大,可他卻生了一顆七竅玲瓏之心,聰慧又通透。
李長生就給百裏東君粗淺的說了個主意,百裏東君立馬領會到了精髓,且如今連太安帝這個城府深不可測、又多疑的皇帝,都將他的話信了個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