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期的高麗,消息還是太閉塞了。
不過這也不能完全怪他們,畢竟東瀛投靠大宋這件事情,並沒有進行大肆宣揚。
跟高麗有貿易往來的東瀛商人們,也沒有把這當做一件十分光彩的事情,而是心照不宣的選擇了閉口不談。
再加上高麗收集情報的渠道,本身就十分狹窄,所以被完全蒙在鼓裏,也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
不過,即便有萬般理由、諸多借口,這樣的局勢變化震蕩幅度太大,還是讓高麗的朝野上下產生了巨大的震動。
高麗和東瀛兩國乃是世仇,睿宗王俁雖然對大宋還有些敬畏之心,但是對東瀛一向是以“倭鬼”相稱的。
得知消息後,當即大怒。
“老子幹不過大宋,還幹不過你嗎?”
震怒之下,當即命令南北大營整頓十五萬兵力,星夜前往尚州。
“與倭寇決一死戰,揚我高麗國威!”
至於大宋這邊,反正高麗君臣都已經打算擺爛了,幹脆爛到底。
我們直接躺平了行不行?
在5萬宋軍對麵,就留了不到2萬人馬。
總得有苦力隔三差五去送點兒糧食、豬羊之類的安撫宋軍吧?
這已經是他們最後的倔強了……
(`へ′)
“我們可以投靠大遼,也可以投靠大宋,但唯獨不能在倭鬼麵前低下高貴的頭顱。”
嘴上這麽說著,但其實高麗君臣心裏也有另外一個小九九。
如果能夠擊潰東瀛兵馬,那就算同樣投靠大宋,他們高麗人的地位也會高一些。
“大人!高麗方麵有異動!”
高麗人突如其來的大規模兵馬調動,讓韓世忠有些緊張。
阮小七正在跟一根烤豬蹄子較著勁,這是高麗人剛剛送來的,看到韓世忠冒冒失失地闖進來,他並不感到意外。
“那裏,自己看。”
用手一指,雲淡風輕地說了這一句,然後繼續啃豬蹄。
韓世忠順著阮小七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桌上擺著一個軍用傳信筒,旁邊有一張展開的布帛信件。
走過去拿起來看了一遍之後,韓世忠臉色有些古怪,忍不住開口問道。
“這些高麗人,跟東瀛人有仇吧?”
阮小七點了點頭。
“世仇,不共戴天那種。”
“難怪……”
韓世忠緊繃的神經放鬆了下來,笑道:“高麗人的營盤裏估計剩不下幾個人了,這是沒把咱們當外人呢。”
“嗨,遲早都是咱大宋的屬國,早點適應也好。”
兩人對視一眼,嗬嗬笑了起來。
雖然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不過在戰術上還是要重視敵人的,這是江北一直向高級將領灌輸的理念。
在阮小七的安排下,又有兩萬五千名宋軍登陸上岸,營盤一夜間擴大了數倍。
對麵的高麗軍完全沒有反應,隻是隔幾天就送點兒“犒軍物資”過來。
宋軍自然全都笑納。
雙方心照不宣,形成了一種詭異的“互不侵犯”的態勢。
尚州。
王大垂堅壁清野,把能帶上的糧食、財物和人員,通通帶進了尚州城。
沿途村莊的水井要麽掩埋、要麽就下毒,堅決不給東瀛兵留一口水、一粒糧食。
是個狠人兒!
這給進村的東瀛兵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雖然部隊還是能夠通過河流、小溪等獲得幹淨的水源,但在進村之後,沒有水源確實會造成一定的麻煩。
至少做飯打水得到村外去。
長宗我部旦澤的足輕軍團人數過萬,也是第一波向高麗內陸挺進的部隊。
雖然沒有抓到高麗人充當民夫,但是這些足輕們本就艱苦耐勞,不但每個人自行攜帶了7天的口糧,火頭兵們還額外準備了足夠大軍15天食用的糧食。
在村莊中短暫駐紮時,他們甚至還修好了一些被損毀的水井。
被下毒的那些就沒辦法了。
“大人,這樣下去不行啊,我覺得不能再孤軍深入了,高麗的援軍肯定在路上。”
一個頗通軍略的家將忍不住進言。
長宗我部旦澤眉頭緊鎖,一言不發。
從登陸到現在,他們至少已經往前挺進了300裏,不但一個活人沒看到,就連一隻活物都沒有見著。
這說明,那個王大垂確實是個人物。
很果斷,也夠狠!
但這並沒有卵用……(??v?v??)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這些下作的陰謀詭計全都是渣渣。
長宗我部旦澤堅信,隻要全軍壓上,那些高麗弱雞們,絕對不是東瀛武士的對手,隻需一個“板宰”衝鋒就完事兒了。
“大宋有句話,叫狹路相逢勇者勝!”
“前麵5裏,有一條狹隘的山地穀道,我們隻要占住了那裏,就算高麗援軍有五萬人,也攻不過來。”
看到主將如此堅持,幾位家將也隻能遵命執行,催促整裝待發的足輕們繼續前進。
幸運的是,在他們搶占了山地穀道,並且修築了防禦攻勢之後,高麗南北大營的援軍才堪堪趕到。
不幸的是,來的可不止五萬人,人數翻了整整三倍。
“騷得死累!高麗人不講武德。”
站在山頭的長宗我部旦澤,有些慶幸自己做出了正確決定。
如果不是占據了地利優勢,就他們這萬把號人,麵對高麗人的碾壓,不出半天就要灰飛煙滅。
“派出忍者火速向後方傳遞消息,這一仗恐怕沒有那麽輕鬆了。”
話雖然這樣說,但長宗我部旦澤並不慌。
等到後方的支援上來了,他們就牢牢守在這裏,堅決不挪窩,好給全州那邊登錄的宋軍創造機會,到時候前後夾擊,這十幾萬高麗兵隻有死路一條。
他壓根就不知道,全州那邊,阮小七根本就沒有進軍的打算。
韓世忠幫阮小七拆開了一個江北出發前給的錦囊,輕輕念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軍營外,一支大宋的外交使團,在五百名宋軍的護衛下,向著高麗王城開城進發,外圍還有兩千“別武班”的神步軍拱衛著。
周有福,本是耽羅宰相,但這一次,他將以大宋正六品昭宣使的身份,出使高麗。
他的任務,是由江北親自安排的。
說服高麗,與大宋共同出兵,征伐遼國!
不過這也不能完全怪他們,畢竟東瀛投靠大宋這件事情,並沒有進行大肆宣揚。
跟高麗有貿易往來的東瀛商人們,也沒有把這當做一件十分光彩的事情,而是心照不宣的選擇了閉口不談。
再加上高麗收集情報的渠道,本身就十分狹窄,所以被完全蒙在鼓裏,也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
不過,即便有萬般理由、諸多借口,這樣的局勢變化震蕩幅度太大,還是讓高麗的朝野上下產生了巨大的震動。
高麗和東瀛兩國乃是世仇,睿宗王俁雖然對大宋還有些敬畏之心,但是對東瀛一向是以“倭鬼”相稱的。
得知消息後,當即大怒。
“老子幹不過大宋,還幹不過你嗎?”
震怒之下,當即命令南北大營整頓十五萬兵力,星夜前往尚州。
“與倭寇決一死戰,揚我高麗國威!”
至於大宋這邊,反正高麗君臣都已經打算擺爛了,幹脆爛到底。
我們直接躺平了行不行?
在5萬宋軍對麵,就留了不到2萬人馬。
總得有苦力隔三差五去送點兒糧食、豬羊之類的安撫宋軍吧?
這已經是他們最後的倔強了……
(`へ′)
“我們可以投靠大遼,也可以投靠大宋,但唯獨不能在倭鬼麵前低下高貴的頭顱。”
嘴上這麽說著,但其實高麗君臣心裏也有另外一個小九九。
如果能夠擊潰東瀛兵馬,那就算同樣投靠大宋,他們高麗人的地位也會高一些。
“大人!高麗方麵有異動!”
高麗人突如其來的大規模兵馬調動,讓韓世忠有些緊張。
阮小七正在跟一根烤豬蹄子較著勁,這是高麗人剛剛送來的,看到韓世忠冒冒失失地闖進來,他並不感到意外。
“那裏,自己看。”
用手一指,雲淡風輕地說了這一句,然後繼續啃豬蹄。
韓世忠順著阮小七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桌上擺著一個軍用傳信筒,旁邊有一張展開的布帛信件。
走過去拿起來看了一遍之後,韓世忠臉色有些古怪,忍不住開口問道。
“這些高麗人,跟東瀛人有仇吧?”
阮小七點了點頭。
“世仇,不共戴天那種。”
“難怪……”
韓世忠緊繃的神經放鬆了下來,笑道:“高麗人的營盤裏估計剩不下幾個人了,這是沒把咱們當外人呢。”
“嗨,遲早都是咱大宋的屬國,早點適應也好。”
兩人對視一眼,嗬嗬笑了起來。
雖然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不過在戰術上還是要重視敵人的,這是江北一直向高級將領灌輸的理念。
在阮小七的安排下,又有兩萬五千名宋軍登陸上岸,營盤一夜間擴大了數倍。
對麵的高麗軍完全沒有反應,隻是隔幾天就送點兒“犒軍物資”過來。
宋軍自然全都笑納。
雙方心照不宣,形成了一種詭異的“互不侵犯”的態勢。
尚州。
王大垂堅壁清野,把能帶上的糧食、財物和人員,通通帶進了尚州城。
沿途村莊的水井要麽掩埋、要麽就下毒,堅決不給東瀛兵留一口水、一粒糧食。
是個狠人兒!
這給進村的東瀛兵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雖然部隊還是能夠通過河流、小溪等獲得幹淨的水源,但在進村之後,沒有水源確實會造成一定的麻煩。
至少做飯打水得到村外去。
長宗我部旦澤的足輕軍團人數過萬,也是第一波向高麗內陸挺進的部隊。
雖然沒有抓到高麗人充當民夫,但是這些足輕們本就艱苦耐勞,不但每個人自行攜帶了7天的口糧,火頭兵們還額外準備了足夠大軍15天食用的糧食。
在村莊中短暫駐紮時,他們甚至還修好了一些被損毀的水井。
被下毒的那些就沒辦法了。
“大人,這樣下去不行啊,我覺得不能再孤軍深入了,高麗的援軍肯定在路上。”
一個頗通軍略的家將忍不住進言。
長宗我部旦澤眉頭緊鎖,一言不發。
從登陸到現在,他們至少已經往前挺進了300裏,不但一個活人沒看到,就連一隻活物都沒有見著。
這說明,那個王大垂確實是個人物。
很果斷,也夠狠!
但這並沒有卵用……(??v?v??)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這些下作的陰謀詭計全都是渣渣。
長宗我部旦澤堅信,隻要全軍壓上,那些高麗弱雞們,絕對不是東瀛武士的對手,隻需一個“板宰”衝鋒就完事兒了。
“大宋有句話,叫狹路相逢勇者勝!”
“前麵5裏,有一條狹隘的山地穀道,我們隻要占住了那裏,就算高麗援軍有五萬人,也攻不過來。”
看到主將如此堅持,幾位家將也隻能遵命執行,催促整裝待發的足輕們繼續前進。
幸運的是,在他們搶占了山地穀道,並且修築了防禦攻勢之後,高麗南北大營的援軍才堪堪趕到。
不幸的是,來的可不止五萬人,人數翻了整整三倍。
“騷得死累!高麗人不講武德。”
站在山頭的長宗我部旦澤,有些慶幸自己做出了正確決定。
如果不是占據了地利優勢,就他們這萬把號人,麵對高麗人的碾壓,不出半天就要灰飛煙滅。
“派出忍者火速向後方傳遞消息,這一仗恐怕沒有那麽輕鬆了。”
話雖然這樣說,但長宗我部旦澤並不慌。
等到後方的支援上來了,他們就牢牢守在這裏,堅決不挪窩,好給全州那邊登錄的宋軍創造機會,到時候前後夾擊,這十幾萬高麗兵隻有死路一條。
他壓根就不知道,全州那邊,阮小七根本就沒有進軍的打算。
韓世忠幫阮小七拆開了一個江北出發前給的錦囊,輕輕念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軍營外,一支大宋的外交使團,在五百名宋軍的護衛下,向著高麗王城開城進發,外圍還有兩千“別武班”的神步軍拱衛著。
周有福,本是耽羅宰相,但這一次,他將以大宋正六品昭宣使的身份,出使高麗。
他的任務,是由江北親自安排的。
說服高麗,與大宋共同出兵,征伐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