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出乎意料的血戰,不管是李助還是江北,都低估了對方的戰力。


    “這個金劍先生是個人才,這一仗肯定占不到什麽便宜了,鳴金收兵吧。”


    江北麵色平靜地對喬道清下達了軍令。


    “妖道有兩把刷子,收兵!讓兩翼驅散跟雲安軍交戰的官軍,順便把那些躺在地上的王八殼子們給弄起來。”


    仿佛是心有靈犀一般,幾乎同一時刻,李助也下達了收兵的命令。


    雙方的第一次交手,就這麽草草收場。


    兩邊也都是既不能算勝、也不能算敗,反正就是心裏很膈應的那種。


    兩翼的戰損大致相當,差不多一換一,跟雲安軍交戰的那支部隊損失則要大一些,差不多是二換一的戰損比。


    沒辦法,這邊的輕步兵挨一下就得死,那邊的重步兵最多也就是受傷。


    戰死的那些,還有不少是火油的功勞。


    王慶一直堅持走精兵路線,是因為他在東京府當過副排軍,也算是在基層幹過一段時間小軍官。


    對於朝廷兵馬的腐化墮落程度,有非常深刻而清醒的認識。所以在他的麾下,絕對不允許基層出現吃空餉、喝兵血的事情。


    部隊的數量寧可少一點,但是必須都能吃飽穿暖,因為隻有這樣,苦哈哈的士卒們才會願意給你賣命。


    吃空餉的現象在王慶軍中,雖然不能說完全絕跡,但至少也是極為少見。


    畢竟他的麾下都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討生活的,亡命徒不少,誰要是敢苛扣自己的糧餉,那可是真敢玩命的。


    至少從現在看來,王慶麾下的這些楚軍士兵能夠跟禁軍打得旗鼓相當,如果這次是調動的廂軍前來圍剿,早就被打成屎了。


    “賊軍竟然如此強悍!”


    童貫從頭到尾觀看了整場戰鬥,他受到的衝擊是最大的。


    本以為自己精心挑選的5萬禁軍,對上這些匪軍的時候不說如砍瓜切菜般簡單,但至少也不會打得有多艱難。


    但是現在看來,就算沒有對上雲安軍,隻是對上這些普通賊軍,在數量相當的情況下,自己估計都占不到什麽便宜。


    想到這裏,他對這次出征的勝率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雖然那些明軍戰鬥力也出乎他的意料,戰鬥意誌特別強烈,但畢竟缺乏訓練,也就靠著悍勇才跟對方鬥個平手。


    而且己方總共隻有十六萬人馬,而對方卻有三十六萬。


    戰力相當,數量卻隻有對方的一半,這怎麽看都不像是能夠輕鬆拿下的樣子。


    “現在就看元妙真人是不是能夠出手,用法術幫我們贏得勝利了。”


    思來想去,童貫覺得,要想贏得勝利,光靠己方這些兵將肯定是不行了。


    所以在晚上的高階將領軍事茶話會上,童貫旁敲側擊的想要元妙先生出手,但卻沒有得到任何正麵的答複。


    “童大人不用擔心,區區十多萬賊軍,用不了幾天,就會被俺們踏成齏粉。”


    孫安一邊嗑著五香瓜子,一邊大大咧咧的安慰著明顯有些焦慮的童貫。


    看到孫安這個鬼樣子,童貫更焦慮了。


    不過,看到元妙真人也是一副神在在的樣子,還有那些明軍將領毫不在乎的神態,童貫的心裏總算是平靜了一些。


    “算了,既來之則安之,就算打不過,莫非還跑不了嗎?反正賊軍也沒有成建製的騎兵部隊。”


    想到這裏,童貫勉強調整了一下心態,以茶代酒,逐個兒敬了一輪。


    之前在對上喬道清、馬林和孫慶等明軍將領的時候,自己還有些高傲,畢竟自己是正兒八經的朝廷高級官員,而他們幾個隻不過是被招安的匪軍頭目而已。


    隻不過因為他們是元妙真人收的弟子,所以才客氣了幾分。


    現在看到人家麾下的部隊戰力不比自己的禁軍差,童貫對他們的態度也就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武人之間一向是以實力說話的。


    童貫雖然是個閹人,但講真,他比大宋很多武將更爺們兒。


    殷勤地敬了一圈之後,童貫又小心翼翼來請教江北:“真人呐,眼巴前的這些賊軍尚有十萬之眾,而且有數千重甲步兵,我們是不是讓朝廷再增派一些精銳兵馬過來?”


    江北還沒來得及開口,旁邊的喬道清就已經把話接過來了。


    “童大人,幾個月前我師父就已經安排好了,您瞧好吧,這場仗,他們打不贏。”


    “他們打不贏,就算西天諸佛都來了也沒用,我說的!”


    這是之前江北說的話,就很霸氣!


    “幾個月前?”童貫有些疑惑不解。


    幾個月前,元妙真人不是還在遼國那邊弄戰馬嗎?怎麽就能算計王慶這邊呢?


    喬道清哈哈一笑,用探尋的眼睛看向了江北,江北微笑著點了點頭。


    得到師父的允許之後,喬道清一把摟住童貫的肩膀,就那麽勾肩搭背的在他的耳邊小聲低語起來。


    半晌之後,滿臉震驚的童貫用發抖的手端起桌上的茶盞,一口氣幹了,還是覺得口幹舌燥,又自顧自地飲了兩盞。


    “如此廟算,可謂神機!”


    《孫子?計》:“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商君書?戰法》:“若其政出廟算者,將賢亦勝,將不如亦勝。”


    如果用現代的語言來解釋廟算,實際上就是“戰略布局”。


    在梁山安排晁蓋、吳用等人去田虎軍中臥底的時候,江北同時還說動了曹正、朱貴等人來王慶軍中潛伏。


    由於同樣是出生草莽的綠林英雄。所以曹正和朱貴在王慶這邊,還是比較受重用。


    一方麵是因為他們倆確實有本事,都是內政方麵的人才:一個曾是梁山的酒店掌櫃兼情報官,另一個曾是給達官顯貴們洗錢的老油條。


    另一方麵,也是王慶想要通過他們交好梁山,要是能夠得到梁山投靠,那就能打通進入大宋核心腹地的水路。


    不僅是搶錢、搶糧、搶地盤,如果時機成熟,也要搶天下!


    誰說這些江湖草莽注定要當一輩子匪?


    他們也是有理想、有抱負的好不好。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其實這也是王慶的廟算,隻不過對上了江北這樣的妖孽,他也就注定隻能成為一個悲劇人物了。


    廟算對廟算,江北完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宋大忽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工月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工月半並收藏穿宋大忽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