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江北這邊並沒有做好打硬仗的準備。
畢竟兩翼各有數千重裝騎兵壓陣,步軍數量也遠超對方,完全沒有想到,對方竟然一上來就采取了硬剛的打法。
“這個李助,有點兒魄力啊!”
江北遠遠地望向了孫安手下出擊的那支部隊。這支部隊人數約有一萬,除了營指揮以上的軍官配有輕甲,其他的士卒基本上都隻穿著一身嶄新的明軍袍服。
看著確實是挺精神,但畢竟擋不了箭,隻能算是精神點的輕步兵。
前幾排的士卒就很離譜,竟然連長兵器都沒有,人手一個大網兜,裏麵裝滿了瓶瓶罐罐之類的東西,隻在腰中別著一柄鐵劍,看上去像趕集賣酒的 。
後麵的士卒就更奇怪了,有的一手持刀一手拿盾,但是拿的盾牌有圓形的、有長方形的,形狀並不統一。
還有的手持鋼叉,感覺像是打漁的。
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竟然還有拿著整根小樹的,而且連枝枝椏椏都沒有削去。
這下別說是雲安軍了,就連後麵的那些普通偽楚軍士兵都連連搖頭歎息。
簡直比他們剛剛落草時還寒酸哪,至少那時候還是把木棍削尖了才當長矛使的。
李助的臉皮情不自禁地跳了好幾下。
“這個狗屁真人真是心狠手辣,表麵說是招安了田虎的部下,實際上,還不是想要借我們的手來弄死他們!”
果然是無毒不丈夫啊……
對方的反應,完全在江北意料之中。
如果這時候有個明嘉靖朝中後期的將領看到這支部隊的陣型,肯定會驚唿:“戚將軍的鴛鴦陣!”
是的,這就是慘遭江北剽竊,讓喬道清和馬靈、孫安驚為天人的鴛鴦陣!
本來是想作為一支奇兵,在關鍵時刻再閃亮登場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卻被逼無奈,提前暴露在世人麵前,而且還得跟重裝步兵硬碰硬。
講真,哪怕是鴛鴦陣,也撼動不了重裝步兵方陣的。
鴛鴦陣最擅長的,是打亂仗。
對付沒有嚴密陣型的豬突型軍隊,比如倭寇那樣的,就是兩個字:碾壓!
但是如果對上像雲安軍這樣訓練有素的重裝步兵方隊,可以說是狗啃烏龜——無從下嘴,牙齒沒有那麽硬啊。
所以,江北祭出了秘密武器。
前幾排奇怪的士兵,已經開始舞動手中的長索,從網兜中取出的小陶罐,套在長索頂端的皮兜中,經過揮舞助力,“咻”的飛進了雲安軍的方陣中,摔得粉碎。
這些陶罐中,裝著一些味道刺鼻的奇怪粘液,黏糊糊的。
就這?
雲安軍的重甲步兵們巋然不動。
後方的李助卻臉色大變:“不好!這是要火攻!快給我擊鼓,讓兩翼前出!”
火油罐這種東西,在宋朝倒並不罕見,但是因為價格比較昂貴,一般用於守城時,摧毀進攻方的攻城車或是塔樓。
像這種野戰時用小陶罐裝著,往軍陣裏亂丟的行為,絕對是敗家子中的敗家子才能做出來的。
在這個年代,動物的油脂是非常珍貴的戰略資源啊,怎能如此使用?
他們根本就不會想到,陶罐裏麵裝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火油,而是江北在南陽用最古老的方法挖出來的石油。
本來是想要提煉煤油的,但是這個時代的工藝確實達不到,隻能作罷。
好在摻點兒黑火藥,一起蠟封在陶罐中以後,爆燃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也算是最古老的化學燃燒彈了。
李助的反應不可謂不快,但這個時代的軍隊進擊速度是非常緩慢的。
所以,在雲安軍後方兩翼的部隊開始向前方推進的時候,那幾排丟陶罐的士兵已經把網兜中的所有陶罐全都給甩了出去。
緊接著,就是漫天火箭!
雲安軍的基層將領其實已經提前做出了反應,在判斷那些陶罐中裝的是跟火油差不多的東西之後,他們就開始指揮整個軍陣呈鬆散隊形展開。
絕對稱得上是訓練有素。
這也是重裝步兵方陣在麵對火攻時,最有效降低損失的做法。
而且,由於大多數陶罐都是摔在了盾牌上麵,真正砸到身上的沒有多少,所以隻要把著火的盾牌直接扔在地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事實也證明,這些陶罐爆燃造成的影響確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大,隻有一小部分的雲安軍士卒身上被點燃了,無法撲滅,絕大部分人則是丟掉盾牌之後就安全了。
在後方高台上遠遠地看到這一幕,李助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不愧是雲安軍,丟掉盾牌,他們照樣是無法撼動的重裝步兵!”
此時,雲安軍後側兩翼的部隊,也已經全部壓了上來,跟同樣前出迎敵的兩支明軍戰成了一團。
整個曠野布滿了黑壓壓的士兵,就好像潮水一般迅速湧來,伴隨著聲嘶力竭的呐喊聲,箭支猶如暴雨般唿嘯著從天而降,箭矢淩空亂飛。
毫不畏懼的雙方士兵們都是滿臉血汙,眼神裏透著決一死戰的衝天豪氣,他們手裏不停地揮舞著帶血的兵刃。
大片大片的兵卒們倒斃在了橫流的血泊之中,身後又有人舉刀而上,廝殺聲和金戈交鳴聲響徹天地,滿目都是屍山血海,令人毛骨悚然。
雲安軍和鴛鴦陣的對決反倒晚於兩翼。
爆燃的陶罐雖然沒有直接讓雲安軍損失多少士卒,但卻成功將他們的軍陣燒得支離破碎。
這就是江北想要達到的目的。
沒有了陣型嚴整的軍陣加成,這些重裝步兵,就是些各自為陣的鐵罐頭。
剛才已經說過了,鴛鴦陣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打亂仗,亂中取勝。
伴隨著衝鋒陷陣的呐喊聲,一支支標槍從耳畔唿嘯而過,刀劍交擊,慘叫聲四起,滿目血肉橫飛。
不時有標槍飛掠著穿透戰甲軍衣,飛濺的血汙在空中拋灑。
士兵的頭顱滾落在地,不散的英魂似乎還在陰霾密布的空中嘶吼,一雙雙殺得血紅的眼睛在猙獰的麵孔上閃動著仇恨的光芒。
空氣中飄散著越來越濃重的血腥味道,天空之中硝煙彌漫,大地之上屍橫遍野、血流漂杵。
明軍這邊的鴛鴦陣已經演化成了無數個小三才陣,通常是三個人打一個雲安軍。
不求殺死,隻要能放倒就行,用絆腳、用頂的、用推的。
都行!
隻要弄倒了一個,他們就會將目標轉向另外一個,至於地上那個,完全不管不顧。
甲太重,一旦倒地,就像烏龜四腳朝天一樣,翻不過來啊!
畢竟兩翼各有數千重裝騎兵壓陣,步軍數量也遠超對方,完全沒有想到,對方竟然一上來就采取了硬剛的打法。
“這個李助,有點兒魄力啊!”
江北遠遠地望向了孫安手下出擊的那支部隊。這支部隊人數約有一萬,除了營指揮以上的軍官配有輕甲,其他的士卒基本上都隻穿著一身嶄新的明軍袍服。
看著確實是挺精神,但畢竟擋不了箭,隻能算是精神點的輕步兵。
前幾排的士卒就很離譜,竟然連長兵器都沒有,人手一個大網兜,裏麵裝滿了瓶瓶罐罐之類的東西,隻在腰中別著一柄鐵劍,看上去像趕集賣酒的 。
後麵的士卒就更奇怪了,有的一手持刀一手拿盾,但是拿的盾牌有圓形的、有長方形的,形狀並不統一。
還有的手持鋼叉,感覺像是打漁的。
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竟然還有拿著整根小樹的,而且連枝枝椏椏都沒有削去。
這下別說是雲安軍了,就連後麵的那些普通偽楚軍士兵都連連搖頭歎息。
簡直比他們剛剛落草時還寒酸哪,至少那時候還是把木棍削尖了才當長矛使的。
李助的臉皮情不自禁地跳了好幾下。
“這個狗屁真人真是心狠手辣,表麵說是招安了田虎的部下,實際上,還不是想要借我們的手來弄死他們!”
果然是無毒不丈夫啊……
對方的反應,完全在江北意料之中。
如果這時候有個明嘉靖朝中後期的將領看到這支部隊的陣型,肯定會驚唿:“戚將軍的鴛鴦陣!”
是的,這就是慘遭江北剽竊,讓喬道清和馬靈、孫安驚為天人的鴛鴦陣!
本來是想作為一支奇兵,在關鍵時刻再閃亮登場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卻被逼無奈,提前暴露在世人麵前,而且還得跟重裝步兵硬碰硬。
講真,哪怕是鴛鴦陣,也撼動不了重裝步兵方陣的。
鴛鴦陣最擅長的,是打亂仗。
對付沒有嚴密陣型的豬突型軍隊,比如倭寇那樣的,就是兩個字:碾壓!
但是如果對上像雲安軍這樣訓練有素的重裝步兵方隊,可以說是狗啃烏龜——無從下嘴,牙齒沒有那麽硬啊。
所以,江北祭出了秘密武器。
前幾排奇怪的士兵,已經開始舞動手中的長索,從網兜中取出的小陶罐,套在長索頂端的皮兜中,經過揮舞助力,“咻”的飛進了雲安軍的方陣中,摔得粉碎。
這些陶罐中,裝著一些味道刺鼻的奇怪粘液,黏糊糊的。
就這?
雲安軍的重甲步兵們巋然不動。
後方的李助卻臉色大變:“不好!這是要火攻!快給我擊鼓,讓兩翼前出!”
火油罐這種東西,在宋朝倒並不罕見,但是因為價格比較昂貴,一般用於守城時,摧毀進攻方的攻城車或是塔樓。
像這種野戰時用小陶罐裝著,往軍陣裏亂丟的行為,絕對是敗家子中的敗家子才能做出來的。
在這個年代,動物的油脂是非常珍貴的戰略資源啊,怎能如此使用?
他們根本就不會想到,陶罐裏麵裝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火油,而是江北在南陽用最古老的方法挖出來的石油。
本來是想要提煉煤油的,但是這個時代的工藝確實達不到,隻能作罷。
好在摻點兒黑火藥,一起蠟封在陶罐中以後,爆燃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也算是最古老的化學燃燒彈了。
李助的反應不可謂不快,但這個時代的軍隊進擊速度是非常緩慢的。
所以,在雲安軍後方兩翼的部隊開始向前方推進的時候,那幾排丟陶罐的士兵已經把網兜中的所有陶罐全都給甩了出去。
緊接著,就是漫天火箭!
雲安軍的基層將領其實已經提前做出了反應,在判斷那些陶罐中裝的是跟火油差不多的東西之後,他們就開始指揮整個軍陣呈鬆散隊形展開。
絕對稱得上是訓練有素。
這也是重裝步兵方陣在麵對火攻時,最有效降低損失的做法。
而且,由於大多數陶罐都是摔在了盾牌上麵,真正砸到身上的沒有多少,所以隻要把著火的盾牌直接扔在地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事實也證明,這些陶罐爆燃造成的影響確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大,隻有一小部分的雲安軍士卒身上被點燃了,無法撲滅,絕大部分人則是丟掉盾牌之後就安全了。
在後方高台上遠遠地看到這一幕,李助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不愧是雲安軍,丟掉盾牌,他們照樣是無法撼動的重裝步兵!”
此時,雲安軍後側兩翼的部隊,也已經全部壓了上來,跟同樣前出迎敵的兩支明軍戰成了一團。
整個曠野布滿了黑壓壓的士兵,就好像潮水一般迅速湧來,伴隨著聲嘶力竭的呐喊聲,箭支猶如暴雨般唿嘯著從天而降,箭矢淩空亂飛。
毫不畏懼的雙方士兵們都是滿臉血汙,眼神裏透著決一死戰的衝天豪氣,他們手裏不停地揮舞著帶血的兵刃。
大片大片的兵卒們倒斃在了橫流的血泊之中,身後又有人舉刀而上,廝殺聲和金戈交鳴聲響徹天地,滿目都是屍山血海,令人毛骨悚然。
雲安軍和鴛鴦陣的對決反倒晚於兩翼。
爆燃的陶罐雖然沒有直接讓雲安軍損失多少士卒,但卻成功將他們的軍陣燒得支離破碎。
這就是江北想要達到的目的。
沒有了陣型嚴整的軍陣加成,這些重裝步兵,就是些各自為陣的鐵罐頭。
剛才已經說過了,鴛鴦陣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打亂仗,亂中取勝。
伴隨著衝鋒陷陣的呐喊聲,一支支標槍從耳畔唿嘯而過,刀劍交擊,慘叫聲四起,滿目血肉橫飛。
不時有標槍飛掠著穿透戰甲軍衣,飛濺的血汙在空中拋灑。
士兵的頭顱滾落在地,不散的英魂似乎還在陰霾密布的空中嘶吼,一雙雙殺得血紅的眼睛在猙獰的麵孔上閃動著仇恨的光芒。
空氣中飄散著越來越濃重的血腥味道,天空之中硝煙彌漫,大地之上屍橫遍野、血流漂杵。
明軍這邊的鴛鴦陣已經演化成了無數個小三才陣,通常是三個人打一個雲安軍。
不求殺死,隻要能放倒就行,用絆腳、用頂的、用推的。
都行!
隻要弄倒了一個,他們就會將目標轉向另外一個,至於地上那個,完全不管不顧。
甲太重,一旦倒地,就像烏龜四腳朝天一樣,翻不過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