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些許傷感,江北啟程了。
對於王昔鳳,江北隻能默默說聲抱歉。
身為元妙真人、神仙尊者,世俗的壓力不可能容忍江北找一個青樓老鴇當道侶。
何況,她還是塞德尼瑪曲黑心儀之人,江北也絕對不願做這種橫刀奪愛的事情。
像現在這樣的局麵,對於王昔鳳而言,已經是最好的選擇,江北最應該做的,就是成全。
塞德尼瑪曲黑是異族之人,並沒有大宋男子那種傳統的偏見,不在乎王昔鳳曾經的過往,兼且憨厚善良,值得托付終身。
雖然這個道理很容易想明白,但是江北還是足足花了有兩天時間,才將自己從某種異樣的情緒中掙脫出來。
此時,離邢州隻有一日路程了。
一想到自己馬上就要見到心目中的水滸傳第一好漢武鬆,江北原本有些頹廢、壓抑的心情,立刻就好了許多。
這邢州隸屬於河北路,民俗淳厚,人心古樸。男勤耕稼,女修織紉,且急公後私,燕趙慷慨之風猶存。
這裏的百姓,就是封建社會的君主們最喜歡的“模範百姓”,男耕女織,民風尚武。而且忠君思想深入人心,因此曆來就是大宋禁軍重要的兵源征召地。
一路走來,江北也不止一次看到本地的團練武裝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操練,不管是論單兵素質還是論軍陣配合,都毫不遜色於大宋的任何一支禁軍。
邢州士卒勇武過人,在作戰時往往死戰不退,在給敵人造成重大傷亡的同時,自己也會損失慘重甚至是全軍覆沒,因此這些年幾乎家家都有子弟歿於在戰陣之上。
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烈士之州!
可惜,據江北記憶中的後世史書記載,邢州在金國南下侵宋時,就成為了敵占區,從此再也沒能迴歸大宋的懷抱。
這次,江北之所以要選擇和武鬆在邢州會合,就是因為提前讓趙佶頒布了一道旨意——征調2500名邢州精銳士卒,配合江北在遼國的行動。
按照宋朝的軍製,以2500人為一軍,一軍下轄5營,一營下轄5都,每都百人。
真定府鈐轄、總管曹評接旨後,立即就從麾下最精銳的邢州士卒中,精挑細選了2500人,由軍都指揮使、同時也是自己堂弟的曹真率領,聽候江北差遣。
曹評乃是馳騁大宋三百餘年的將門世家——真定曹氏家族的嫡係子弟,背景顯赫;曹真則是庶出一脈。
這真定曹氏家族乃是宋朝第一大家族,出了一位皇後、五位駙馬都尉、四位親王、兩位公爵、十二位節度使!
有四人曾供職樞密院,七人擔任過禁軍管軍職,至於什麽防禦使、觀察使、團練使之類的高級武官,更是數不勝數,可謂蔚然壯觀。
如此的顯赫大族,自然就會被江北重點照顧,不僅將多位曹家出仕官員列為“神霄府褚慧”,更是在安力集團吸納了多位曹家子弟成為一級代理和大區總經理!
有錢大家一起賺、有財大家一起發。
現在的曹家已經是江北“利益共同體”中的重要成員,因此對江北這次行動的支持,可謂是不遺餘力。
曹評在收到家主的書信之後,不僅立刻安排邢州這邊調集精銳,還親自日夜兼程從真定府趕到邢州迎接。
說實話,曹家雖然風光,但這些年妒忌眼紅的人也多。因為別的家族想要上位,就必須先把他們曹家拉下馬!人前光鮮亮麗,人後提心吊膽,讓曹家苦不堪言。
都說牆倒人人推,後退一步,就是萬劫不複;但是想要前進一步,那就隻能造反,曹家又沒有這個實力和膽氣。
好在江北橫空出世,讓曹家看到了解決問題的希望:這個連官家都要執父兄之禮、還身具毀天滅地之大神通的活神仙,不就是最好的合作夥伴嗎?
所以,曹家成為了第一批安排家族子弟加入神霄派的大家族之一,同時也是第一批跟安力集團進行業務合作的大家族之一。
作為在大宋馳騁了300餘年的第一武將世家,曹家的眼光和魄力確實不可小覷。
江北的投桃報李和隨之而來的日進鬥金的合作收益,也讓曹家讚歎不已。
互為犄角、守望相助。
距離邢州還有二十裏路程的時候,江北看到大隊騎兵向自己這邊疾馳而來,立即就猜到,這是曹評過來迎接自己了。
因為在現在的大宋,騎兵數量非常少,邢州作為防禦遼國的第二道防線,其部署的主要戰力都是步軍,基本沒有騎兵。
隻有位於第一道防線的真定府的軍中,才有大隊騎兵可供調遣。
說是“大隊”騎兵,其實也隻有區區三千之數,跟對麵遼人動輒十幾萬的騎兵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沒辦法,失去燕雲十六州的天然馬場,大宋根本就訓練不了大規模的騎兵。
江北上一次看到今天這種有數百人規模的騎兵,還是在禁中演武的時候,趙佶安排捧日軍騎兵表演騎射,五百人的騎兵,射了三輪,上靶的隻有一百零八支箭!
看到這個結果,江北心裏感覺被一萬匹草泥馬踐踏而過。
五百人射了三輪,共計一千五百支箭,結果竟然隻射中了一百零八箭,趙佶還龍顏大悅、沾沾自喜,覺得這個數字上應天機,是個好兆頭……
聽到趙佶那坐井觀天一般的自誇,江北感覺,那一萬匹草泥馬嫌剛才踩得不過癮,又跑迴來反複把自己的心踩了好幾遍!
從那之後,江北就對大宋騎兵不抱任何希望了,一心組建神霄軍。
但是今天,看到遠處這數百疾馳而來的騎兵的氣勢,江北的心裏又重新燃起了一絲希望。
這些大宋騎兵的戰力看上去不錯!
說起來,也是江北對大宋軍隊的戰力已經有了很深的成見。其實隻要仔細想一想,能夠憑借步軍為主的部隊,跟以騎兵為主的遼國對峙這麽久,還能同時把西夏壓著打,大宋軍隊就絕對不是一支魚腩部隊。
在澶淵之盟前,遼國曾六次進攻宋境,在滿城、雁門關和瓦橋關等地,均被宋軍給一一擊潰。
但凡要是宋軍能夠再多一些騎兵,這些擊潰戰就能變成殲滅戰!
看到曹評帶來的這些騎兵,江北心裏為神霄軍多搞一些戰馬的信念更加堅定。
離江北一行還有百步左右距離的時候,曹評一聲斥喝,數百騎兵的衝勢驟緩,往前又衝了數十步的距離,才完全停下來。
一身亮銀甲胄的曹評滾鞍下馬,疾步向江北這邊走來,還隔著十幾步就單膝著地、行了一個具裝帶甲的軍中跪禮。
“神霄弟子曹評,參見尊者!”
對於王昔鳳,江北隻能默默說聲抱歉。
身為元妙真人、神仙尊者,世俗的壓力不可能容忍江北找一個青樓老鴇當道侶。
何況,她還是塞德尼瑪曲黑心儀之人,江北也絕對不願做這種橫刀奪愛的事情。
像現在這樣的局麵,對於王昔鳳而言,已經是最好的選擇,江北最應該做的,就是成全。
塞德尼瑪曲黑是異族之人,並沒有大宋男子那種傳統的偏見,不在乎王昔鳳曾經的過往,兼且憨厚善良,值得托付終身。
雖然這個道理很容易想明白,但是江北還是足足花了有兩天時間,才將自己從某種異樣的情緒中掙脫出來。
此時,離邢州隻有一日路程了。
一想到自己馬上就要見到心目中的水滸傳第一好漢武鬆,江北原本有些頹廢、壓抑的心情,立刻就好了許多。
這邢州隸屬於河北路,民俗淳厚,人心古樸。男勤耕稼,女修織紉,且急公後私,燕趙慷慨之風猶存。
這裏的百姓,就是封建社會的君主們最喜歡的“模範百姓”,男耕女織,民風尚武。而且忠君思想深入人心,因此曆來就是大宋禁軍重要的兵源征召地。
一路走來,江北也不止一次看到本地的團練武裝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操練,不管是論單兵素質還是論軍陣配合,都毫不遜色於大宋的任何一支禁軍。
邢州士卒勇武過人,在作戰時往往死戰不退,在給敵人造成重大傷亡的同時,自己也會損失慘重甚至是全軍覆沒,因此這些年幾乎家家都有子弟歿於在戰陣之上。
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烈士之州!
可惜,據江北記憶中的後世史書記載,邢州在金國南下侵宋時,就成為了敵占區,從此再也沒能迴歸大宋的懷抱。
這次,江北之所以要選擇和武鬆在邢州會合,就是因為提前讓趙佶頒布了一道旨意——征調2500名邢州精銳士卒,配合江北在遼國的行動。
按照宋朝的軍製,以2500人為一軍,一軍下轄5營,一營下轄5都,每都百人。
真定府鈐轄、總管曹評接旨後,立即就從麾下最精銳的邢州士卒中,精挑細選了2500人,由軍都指揮使、同時也是自己堂弟的曹真率領,聽候江北差遣。
曹評乃是馳騁大宋三百餘年的將門世家——真定曹氏家族的嫡係子弟,背景顯赫;曹真則是庶出一脈。
這真定曹氏家族乃是宋朝第一大家族,出了一位皇後、五位駙馬都尉、四位親王、兩位公爵、十二位節度使!
有四人曾供職樞密院,七人擔任過禁軍管軍職,至於什麽防禦使、觀察使、團練使之類的高級武官,更是數不勝數,可謂蔚然壯觀。
如此的顯赫大族,自然就會被江北重點照顧,不僅將多位曹家出仕官員列為“神霄府褚慧”,更是在安力集團吸納了多位曹家子弟成為一級代理和大區總經理!
有錢大家一起賺、有財大家一起發。
現在的曹家已經是江北“利益共同體”中的重要成員,因此對江北這次行動的支持,可謂是不遺餘力。
曹評在收到家主的書信之後,不僅立刻安排邢州這邊調集精銳,還親自日夜兼程從真定府趕到邢州迎接。
說實話,曹家雖然風光,但這些年妒忌眼紅的人也多。因為別的家族想要上位,就必須先把他們曹家拉下馬!人前光鮮亮麗,人後提心吊膽,讓曹家苦不堪言。
都說牆倒人人推,後退一步,就是萬劫不複;但是想要前進一步,那就隻能造反,曹家又沒有這個實力和膽氣。
好在江北橫空出世,讓曹家看到了解決問題的希望:這個連官家都要執父兄之禮、還身具毀天滅地之大神通的活神仙,不就是最好的合作夥伴嗎?
所以,曹家成為了第一批安排家族子弟加入神霄派的大家族之一,同時也是第一批跟安力集團進行業務合作的大家族之一。
作為在大宋馳騁了300餘年的第一武將世家,曹家的眼光和魄力確實不可小覷。
江北的投桃報李和隨之而來的日進鬥金的合作收益,也讓曹家讚歎不已。
互為犄角、守望相助。
距離邢州還有二十裏路程的時候,江北看到大隊騎兵向自己這邊疾馳而來,立即就猜到,這是曹評過來迎接自己了。
因為在現在的大宋,騎兵數量非常少,邢州作為防禦遼國的第二道防線,其部署的主要戰力都是步軍,基本沒有騎兵。
隻有位於第一道防線的真定府的軍中,才有大隊騎兵可供調遣。
說是“大隊”騎兵,其實也隻有區區三千之數,跟對麵遼人動輒十幾萬的騎兵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沒辦法,失去燕雲十六州的天然馬場,大宋根本就訓練不了大規模的騎兵。
江北上一次看到今天這種有數百人規模的騎兵,還是在禁中演武的時候,趙佶安排捧日軍騎兵表演騎射,五百人的騎兵,射了三輪,上靶的隻有一百零八支箭!
看到這個結果,江北心裏感覺被一萬匹草泥馬踐踏而過。
五百人射了三輪,共計一千五百支箭,結果竟然隻射中了一百零八箭,趙佶還龍顏大悅、沾沾自喜,覺得這個數字上應天機,是個好兆頭……
聽到趙佶那坐井觀天一般的自誇,江北感覺,那一萬匹草泥馬嫌剛才踩得不過癮,又跑迴來反複把自己的心踩了好幾遍!
從那之後,江北就對大宋騎兵不抱任何希望了,一心組建神霄軍。
但是今天,看到遠處這數百疾馳而來的騎兵的氣勢,江北的心裏又重新燃起了一絲希望。
這些大宋騎兵的戰力看上去不錯!
說起來,也是江北對大宋軍隊的戰力已經有了很深的成見。其實隻要仔細想一想,能夠憑借步軍為主的部隊,跟以騎兵為主的遼國對峙這麽久,還能同時把西夏壓著打,大宋軍隊就絕對不是一支魚腩部隊。
在澶淵之盟前,遼國曾六次進攻宋境,在滿城、雁門關和瓦橋關等地,均被宋軍給一一擊潰。
但凡要是宋軍能夠再多一些騎兵,這些擊潰戰就能變成殲滅戰!
看到曹評帶來的這些騎兵,江北心裏為神霄軍多搞一些戰馬的信念更加堅定。
離江北一行還有百步左右距離的時候,曹評一聲斥喝,數百騎兵的衝勢驟緩,往前又衝了數十步的距離,才完全停下來。
一身亮銀甲胄的曹評滾鞍下馬,疾步向江北這邊走來,還隔著十幾步就單膝著地、行了一個具裝帶甲的軍中跪禮。
“神霄弟子曹評,參見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