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之所以想搞這個道官進連隊計劃,主要還是想應對金國的猛安謀克製。
猛安謀克最初是部族行軍作戰時的軍事單位,誕生之初即具有軍事組織的性質。
“諸部之民,無它搖役,壯者皆兵。”
說白了就是全民皆兵,由村子、部落中最勇猛善戰或是威信最高的人,帶領本部族的戰士上陣作戰,作戰效能非常高。
這樣最大限度激發戰士的戰鬥意誌。
如果用後世的思維想一想,如果在打仗的時候,是你的居委會主任在指揮你,衝鋒陷陣的時候,是你的樓長在率領你。會怎麽樣?
是不是感覺更熟悉,而且執行命令更堅決?
不堅決不行啊。打完了迴家,大家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要是懦弱怯戰,以後還怎麽抬得起頭、還怎麽見人呐?
軍官和士兵上下一心的隊伍,才是最有戰鬥力的隊伍。
而且在大勝遼國後,金國的完顏阿骨打還重新改進了猛安謀克製,以三百戶為一個謀克,十個謀克為一個猛安,更加靈活。
反觀大宋這邊就不一樣了,普通士兵跟底層軍官沒有感情,跟中層軍官不太熟悉,跟高級軍官更是陌生。
這不僅僅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更危險的是,打仗的時候,整支隊伍沒有核心骨、沒有精氣神。
後世看《上甘嶺》,江北對裏麵的一個情節印象特別深刻。
指導員的眼睛被炸傷了,但他卻還在摸索著為戰士們上壓子彈,想著為戰士們多留一口水。
在這樣的軍官身邊,士兵們的戰鬥力能不強嗎?
江北理想中的未來的軍中道官,就是這樣一種角色。
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現在最重要的是,首先得有軍官,然後再去考慮軍中道官的事兒。
出發已經七天了,一路上大家都是風餐露宿,江北也沒有搞特殊化,大家吃什麽他就吃什麽,別提有多平易近人了。
終於安全的來到了二龍山腳下,大家的心裏都長出了一口氣。
實話實說,金槍手徐寧率領的這500禁軍,雖然軍容嚴整、紀律嚴明,但是畢竟沒有上過戰場,這心裏還是非常緊張的。
江北同樣緊張,因為這很有可能就是一場小規模戰爭的開端。
二龍山目前雖然隻有500多山匪,聽起來跟江北帶來的禁軍士卒人數相差不遠,但實戰經驗豐富了不知多少倍。
如果雙方真刀真槍地拚殺起來,江北還真的沒有什麽信心。
禁軍的優勢在於優異的裝備和嚴明的紀律。
所以一到山腳下,江北就下令部隊安營紮寨,金槍手徐寧則開始部署防禦。
禁軍士卒們圍著營地掘地三尺,設置了各種障礙,把營盤打造得鐵桶一般。
可是,想象中的戰鬥並沒有爆發。
得知元妙先生親自來訪,二龍山的兩位當家話事人魯智深和楊誌竟然都是受寵若驚。
這就是輿論的力量,這就是宗教的影響。
這段時間關於元妙先生江北的各種傳聞,已經從東京城傳遍了大江南北、傳遍了黃河兩岸、傳遍了整個大宋。
這些江湖草莽、綠林豪傑,很多都沒有讀過什麽書,在後世充其量也就是個半文盲狀態,所以他們對這個傳說中的“地仙”江北更加敬畏。
說起來,這兩個人跟江北也還是有些淵源的。
楊誌曾經被江北給撞開,沒有因為一時氣憤殺掉牛二,免了牢獄之災,現在心裏麵對恩公江北還是有一份感激之情的。
魯智深曾經在大相國寺菜園子裏降服過一群潑皮,聽說他們是為了城隍廟的一個大善人抓藥治病,就放過了他們,後來還因此傳出了一段佳話,而牛瞎子,正是江北的師傅。
他們覺得受寵若驚,並不是因為他們跟江北的這些淵源,最主要的原因是江北能夠唿風喚雨、手握雷法。
在他們的心目中,這就是在世的活神仙呀!這次能夠大駕光臨,二龍山全體成員都是蓬蓽生輝,如何還敢交戰?
於是,在二龍山下,在禁軍士卒們震驚的目光中,出現了如下畫麵:一群形象醜惡、看上去殺人如麻的山匪強盜,竟然披紅掛綠,牽著豬和羊,抬著各式各樣的大禮盒,吹吹打打的前來拜見通真達靈元妙先生。
他們甚至沒有帶任何武器!
為首的一個胖大和尚和一個臉上有一大塊青色胎記的大漢,非常客氣地跟營盤前緊張戒備的禁軍士卒通報,說是要給元妙先生接風洗塵。
原本已經準備迎接一場惡戰的禁軍們,這下也被搞得有些懵圈了。
不是說二龍山的兩個匪首殺人如麻、喜吃人腦、無法無天、萬般邪惡嗎?
莫非就是這一臉和氣的胖大和尚和一臉諂媚的青麵大漢?
這特麽是誰傳的謠言啊,也太不負責任了!
向江北匯報的一名都頭,像發白日夢一般。
匯報的時候前言不搭後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麽。
倒是江北聽完之後大喜過望,他連鞋都沒穿,就往營盤門口跑,一邊跑口中還一邊喊著:“智深師傅、楊誌大哥,你們來了?”
魯智深和楊誌看見一個身穿法師袍的人,從軍營裏麵向自己這邊跑來,有些不敢置信地互相對視了兩眼。
這可是傳說中能夠唿風喚雨的“地仙”啊,神仙般的人物,竟然對自己如此客氣!
而且好像連鞋都來不及穿,就這麽跑出來了,這是何等的禮賢下士!
看來我們的選擇沒有錯。
不等江北跑到跟前來,兩個人就齊齊下拜:“罪人魯智深\/楊誌,拜見元妙先生!”
江北近前來,一把托住了他們兩個人的手臂,一迭聲道:“快起來快起來,這是做什麽?”
魯智深和楊誌身後,那些二龍山的小嘍羅們也驚呆了。
這還是那個一禪杖把原來二龍山的頭領鄧龍腦漿子都打出來的魯智深頭領嗎?
這還是那個一把刀把原來二龍山的幾百個嘍囉壓製得不敢動彈的楊誌頭領嗎?
魯智深和楊誌:騷年們,圖樣圖深破啊!
猛安謀克最初是部族行軍作戰時的軍事單位,誕生之初即具有軍事組織的性質。
“諸部之民,無它搖役,壯者皆兵。”
說白了就是全民皆兵,由村子、部落中最勇猛善戰或是威信最高的人,帶領本部族的戰士上陣作戰,作戰效能非常高。
這樣最大限度激發戰士的戰鬥意誌。
如果用後世的思維想一想,如果在打仗的時候,是你的居委會主任在指揮你,衝鋒陷陣的時候,是你的樓長在率領你。會怎麽樣?
是不是感覺更熟悉,而且執行命令更堅決?
不堅決不行啊。打完了迴家,大家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要是懦弱怯戰,以後還怎麽抬得起頭、還怎麽見人呐?
軍官和士兵上下一心的隊伍,才是最有戰鬥力的隊伍。
而且在大勝遼國後,金國的完顏阿骨打還重新改進了猛安謀克製,以三百戶為一個謀克,十個謀克為一個猛安,更加靈活。
反觀大宋這邊就不一樣了,普通士兵跟底層軍官沒有感情,跟中層軍官不太熟悉,跟高級軍官更是陌生。
這不僅僅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更危險的是,打仗的時候,整支隊伍沒有核心骨、沒有精氣神。
後世看《上甘嶺》,江北對裏麵的一個情節印象特別深刻。
指導員的眼睛被炸傷了,但他卻還在摸索著為戰士們上壓子彈,想著為戰士們多留一口水。
在這樣的軍官身邊,士兵們的戰鬥力能不強嗎?
江北理想中的未來的軍中道官,就是這樣一種角色。
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現在最重要的是,首先得有軍官,然後再去考慮軍中道官的事兒。
出發已經七天了,一路上大家都是風餐露宿,江北也沒有搞特殊化,大家吃什麽他就吃什麽,別提有多平易近人了。
終於安全的來到了二龍山腳下,大家的心裏都長出了一口氣。
實話實說,金槍手徐寧率領的這500禁軍,雖然軍容嚴整、紀律嚴明,但是畢竟沒有上過戰場,這心裏還是非常緊張的。
江北同樣緊張,因為這很有可能就是一場小規模戰爭的開端。
二龍山目前雖然隻有500多山匪,聽起來跟江北帶來的禁軍士卒人數相差不遠,但實戰經驗豐富了不知多少倍。
如果雙方真刀真槍地拚殺起來,江北還真的沒有什麽信心。
禁軍的優勢在於優異的裝備和嚴明的紀律。
所以一到山腳下,江北就下令部隊安營紮寨,金槍手徐寧則開始部署防禦。
禁軍士卒們圍著營地掘地三尺,設置了各種障礙,把營盤打造得鐵桶一般。
可是,想象中的戰鬥並沒有爆發。
得知元妙先生親自來訪,二龍山的兩位當家話事人魯智深和楊誌竟然都是受寵若驚。
這就是輿論的力量,這就是宗教的影響。
這段時間關於元妙先生江北的各種傳聞,已經從東京城傳遍了大江南北、傳遍了黃河兩岸、傳遍了整個大宋。
這些江湖草莽、綠林豪傑,很多都沒有讀過什麽書,在後世充其量也就是個半文盲狀態,所以他們對這個傳說中的“地仙”江北更加敬畏。
說起來,這兩個人跟江北也還是有些淵源的。
楊誌曾經被江北給撞開,沒有因為一時氣憤殺掉牛二,免了牢獄之災,現在心裏麵對恩公江北還是有一份感激之情的。
魯智深曾經在大相國寺菜園子裏降服過一群潑皮,聽說他們是為了城隍廟的一個大善人抓藥治病,就放過了他們,後來還因此傳出了一段佳話,而牛瞎子,正是江北的師傅。
他們覺得受寵若驚,並不是因為他們跟江北的這些淵源,最主要的原因是江北能夠唿風喚雨、手握雷法。
在他們的心目中,這就是在世的活神仙呀!這次能夠大駕光臨,二龍山全體成員都是蓬蓽生輝,如何還敢交戰?
於是,在二龍山下,在禁軍士卒們震驚的目光中,出現了如下畫麵:一群形象醜惡、看上去殺人如麻的山匪強盜,竟然披紅掛綠,牽著豬和羊,抬著各式各樣的大禮盒,吹吹打打的前來拜見通真達靈元妙先生。
他們甚至沒有帶任何武器!
為首的一個胖大和尚和一個臉上有一大塊青色胎記的大漢,非常客氣地跟營盤前緊張戒備的禁軍士卒通報,說是要給元妙先生接風洗塵。
原本已經準備迎接一場惡戰的禁軍們,這下也被搞得有些懵圈了。
不是說二龍山的兩個匪首殺人如麻、喜吃人腦、無法無天、萬般邪惡嗎?
莫非就是這一臉和氣的胖大和尚和一臉諂媚的青麵大漢?
這特麽是誰傳的謠言啊,也太不負責任了!
向江北匯報的一名都頭,像發白日夢一般。
匯報的時候前言不搭後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麽。
倒是江北聽完之後大喜過望,他連鞋都沒穿,就往營盤門口跑,一邊跑口中還一邊喊著:“智深師傅、楊誌大哥,你們來了?”
魯智深和楊誌看見一個身穿法師袍的人,從軍營裏麵向自己這邊跑來,有些不敢置信地互相對視了兩眼。
這可是傳說中能夠唿風喚雨的“地仙”啊,神仙般的人物,竟然對自己如此客氣!
而且好像連鞋都來不及穿,就這麽跑出來了,這是何等的禮賢下士!
看來我們的選擇沒有錯。
不等江北跑到跟前來,兩個人就齊齊下拜:“罪人魯智深\/楊誌,拜見元妙先生!”
江北近前來,一把托住了他們兩個人的手臂,一迭聲道:“快起來快起來,這是做什麽?”
魯智深和楊誌身後,那些二龍山的小嘍羅們也驚呆了。
這還是那個一禪杖把原來二龍山的頭領鄧龍腦漿子都打出來的魯智深頭領嗎?
這還是那個一把刀把原來二龍山的幾百個嘍囉壓製得不敢動彈的楊誌頭領嗎?
魯智深和楊誌:騷年們,圖樣圖深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