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個好人啊!”
這是我爺爺臨死前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
諷刺的是,我爺爺這一輩子什麽都當過,就是沒當過一天的好人。
我爺爺名為宋國忠,字正明。話說這宋家,在晚清年間可是響當當的大家族,家裏有人在朝廷當官,也有十裏八鄉出了名的大地主。總之一句話,宋家在當時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
可惜是時國家動蕩,個人,哪怕是一個大家族的力量,在整個國家的風雨飄搖裏都顯得極為的弱小。再加上當時鴉片盛行,族裏的不少人都染上了這種附骨之疽。這宋家,到我祖爺爺這輩,就算是沒了。
到了民國時期,宋家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消失了。唯有我爺爺和他幾個兄弟活了下來,但也一個個都是一窮二白,連飯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最要命的是,這宋家幾兄弟自打小就是好的不學,壞的學的忒快。先是沉迷打麻將,把僅剩的家底輸的一幹二淨,後來又抽上了大煙,把宋家最後一點祖地都敗了進去。
這沒有大煙抽,人的心裏就直癢癢。沒牌打,人的手就直抽筋。總之一天沒碰牌,沒碰煙,宋家這幾個大少就憋不住了。不過現今不同往日,往日裏有錢的時候,煙館茶館裏的小二都恨不得把宋家幾個大少供著,這招唿的可是一個殷勤。但現在不同了,沒錢了,誰還認識你宋家少爺?
人以窮,就容易胡思亂想。一胡思亂想,就容易走歪路子。宋家幾大少本身就不是什麽好鳥,現在更是窮紅了眼,就更別提什麽人倫常理,廉恥道德了。
也就是我爺爺當時年紀還小,十幾歲的少年雖然已經染上了福壽膏,但賭,我爺爺始終沒有沾上。
世間最可怕的不是皇帝,而是賭徒。
皇帝也有害怕的東西,比如怕死。但是賭徒不一樣,眼紅起來命都不要,正所謂寧願被打死也不願當窮死鬼,便是這個由來了。
不過當時能做的活計不多,民國年間社會動蕩,各種不良風氣鼓動世間。抽大煙的,賭博的,嫖g的,一條街上都沒個正經人。要想找點正當活計,可以說是比登天還難。
宋家幾兄弟心思也算活絡,正當活計就算有,他們也是不會做的,畢竟那個來錢太慢,根本不夠幾位少爺花的,要想過的好,還得想點別的來錢路子才是王道。
說來也湊巧,宋家當年在京師也算有幾分排麵,甚至在京師外郊有自家的祖地,裏麵供著宋家的祖祖宗宗。
京師,便是今日的首都北京了。要知道這可是天子腳下,寸土寸金。能在郊外有一塊祖地,足以說明宋家當時的勢力了。不過這祖地已經當給了別人,就宋家目前的情況來看,怕是八輩子都贖不迴來了。想靠著這塊地當個小地主怕是沒可能了。但宋家這幾個大少眼睛一轉,便有了主意了。
地確實不是他們的了,但地底下的那些宋家老祖宗,可還是他們的老祖宗啊!正所謂晚輩生活艱難,向老祖宗借些銀錢度日也是人之常理,更何況這可是我宋家的老祖,這錢埋在土裏爛掉,不如拿出來給哥幾個花花,做點小買賣也是極好的,若是宋家老祖地下有知,也一定會諒解的。
這話頭一被挑起來,宋家幾位公子爺就開始心思亂跳了。這個時候,別說是刨自家祖墳了,隻要能挖出白花花的銀子,就算是油鍋,兄弟幾個也有膽子去走一遭的。
念頭起了,理由也算充足,這下宋家幾位少爺可就沒有閑著的空頭了。
宋大少別的不行,但最好交朋友。雖然大多都是些酒肉狐朋,但也有那麽一兩個交心好友。既然決定了要挖墳,那還是得有些準備的。一天功夫,宋大少跑遍京師裏所有熟識的人家,借到了不少刺刀匕首等防身武器以及幾塊零碎的福壽膏,畢竟第一次幹這行,身上沒點家夥還真有些慎的慌。
宋二少也沒閑著,他小時候書讀得多,滿肚子墨水,張口閉口都是“者乎”之類的文縐縐的話,平日裏我爺爺最煩的人就是他這二哥了。不過這聖賢書畢竟沒有白讀,宋二少連敲了幾家務農人家的房門,滿口“之乎者也”的連蒙帶騙的拿來了幾隻洋鎬,還有一把一人高的鏟子。
宋三少,也就是我爺爺,他隻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平日也沒什麽見識,更沒什麽文化,不過我爺爺最驕傲的,就屬他的十根手指了。不知是天賦異鼎還是咋地,我爺爺的手指生的比姑娘家的還要好看,十根晶瑩剔骨的手指就好像天生無骨一般,甚至能做到360度的彎折。
這樣一雙手,絕對是小偷們最羨慕的一雙手了。
連竄四五條街,我爺爺腰間的錢袋就已經有好幾個了,不過他雖然年紀輕,但懂得什麽叫適度。見銀錢湊的差不多了,便也極快的收了手,迴到了那個破爛的家裏。
宋家幾個大少一再盤算,隻是他們以前哪幹過挖墳這行當,自然個個都是菜鳥中的菜鳥。隻有宋二少看過幾本盜墓挖墳的軼事小說,還算說的上幾句話,不然就憑他們幾個一時衝動的模樣,怕是連宋家祖墳都進不去,就要通通折在外頭了。
用摸來的銀子買了些上好的香燭黃紙,這是給宋家老祖的,雖然是挖自家的祖墳,但兄弟幾個心裏總有些毛毛的,不得不備上些紙錢,好先讓老祖心甘情願的把那些地下的寶貝傳給他們。
讓幾位少爺驚喜的是,宋大少這一趟出去可不止買了香燭黃紙,更有一隻“槍牌擼子”。這種槍指的是勃郎寧m1900,該槍在握把護板上方和套筒座左側都有一隻小手槍的圖案,所以被稱為“槍牌擼子”。
這是最早引進中國的半自動手槍之一,比那些打一槍就要換子彈的破玩意可先進多了。這是宋大少從他一位狐朋狗友手裏買來的,雖然來曆不明,但這個時候,誰還在乎這個呢?
“槍牌擼子”花光了宋家幾少的部家當,現在這幾位可以說是窮的叮當響了。不過在幾位大少心裏,現在的窮算的了什麽?等自家祖宗的寶貝一出土,到時候還不是吃香的喝辣的?那些個瞧不起哥幾個的店小二,還不得用銅錢把他們砸趴下?
一想到這,宋家幾少臉上流露出一股莫名其妙的笑容,那扭曲的麵孔,仿佛已經不是人類能有的表情了。
這是我爺爺臨死前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
諷刺的是,我爺爺這一輩子什麽都當過,就是沒當過一天的好人。
我爺爺名為宋國忠,字正明。話說這宋家,在晚清年間可是響當當的大家族,家裏有人在朝廷當官,也有十裏八鄉出了名的大地主。總之一句話,宋家在當時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
可惜是時國家動蕩,個人,哪怕是一個大家族的力量,在整個國家的風雨飄搖裏都顯得極為的弱小。再加上當時鴉片盛行,族裏的不少人都染上了這種附骨之疽。這宋家,到我祖爺爺這輩,就算是沒了。
到了民國時期,宋家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消失了。唯有我爺爺和他幾個兄弟活了下來,但也一個個都是一窮二白,連飯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最要命的是,這宋家幾兄弟自打小就是好的不學,壞的學的忒快。先是沉迷打麻將,把僅剩的家底輸的一幹二淨,後來又抽上了大煙,把宋家最後一點祖地都敗了進去。
這沒有大煙抽,人的心裏就直癢癢。沒牌打,人的手就直抽筋。總之一天沒碰牌,沒碰煙,宋家這幾個大少就憋不住了。不過現今不同往日,往日裏有錢的時候,煙館茶館裏的小二都恨不得把宋家幾個大少供著,這招唿的可是一個殷勤。但現在不同了,沒錢了,誰還認識你宋家少爺?
人以窮,就容易胡思亂想。一胡思亂想,就容易走歪路子。宋家幾大少本身就不是什麽好鳥,現在更是窮紅了眼,就更別提什麽人倫常理,廉恥道德了。
也就是我爺爺當時年紀還小,十幾歲的少年雖然已經染上了福壽膏,但賭,我爺爺始終沒有沾上。
世間最可怕的不是皇帝,而是賭徒。
皇帝也有害怕的東西,比如怕死。但是賭徒不一樣,眼紅起來命都不要,正所謂寧願被打死也不願當窮死鬼,便是這個由來了。
不過當時能做的活計不多,民國年間社會動蕩,各種不良風氣鼓動世間。抽大煙的,賭博的,嫖g的,一條街上都沒個正經人。要想找點正當活計,可以說是比登天還難。
宋家幾兄弟心思也算活絡,正當活計就算有,他們也是不會做的,畢竟那個來錢太慢,根本不夠幾位少爺花的,要想過的好,還得想點別的來錢路子才是王道。
說來也湊巧,宋家當年在京師也算有幾分排麵,甚至在京師外郊有自家的祖地,裏麵供著宋家的祖祖宗宗。
京師,便是今日的首都北京了。要知道這可是天子腳下,寸土寸金。能在郊外有一塊祖地,足以說明宋家當時的勢力了。不過這祖地已經當給了別人,就宋家目前的情況來看,怕是八輩子都贖不迴來了。想靠著這塊地當個小地主怕是沒可能了。但宋家這幾個大少眼睛一轉,便有了主意了。
地確實不是他們的了,但地底下的那些宋家老祖宗,可還是他們的老祖宗啊!正所謂晚輩生活艱難,向老祖宗借些銀錢度日也是人之常理,更何況這可是我宋家的老祖,這錢埋在土裏爛掉,不如拿出來給哥幾個花花,做點小買賣也是極好的,若是宋家老祖地下有知,也一定會諒解的。
這話頭一被挑起來,宋家幾位公子爺就開始心思亂跳了。這個時候,別說是刨自家祖墳了,隻要能挖出白花花的銀子,就算是油鍋,兄弟幾個也有膽子去走一遭的。
念頭起了,理由也算充足,這下宋家幾位少爺可就沒有閑著的空頭了。
宋大少別的不行,但最好交朋友。雖然大多都是些酒肉狐朋,但也有那麽一兩個交心好友。既然決定了要挖墳,那還是得有些準備的。一天功夫,宋大少跑遍京師裏所有熟識的人家,借到了不少刺刀匕首等防身武器以及幾塊零碎的福壽膏,畢竟第一次幹這行,身上沒點家夥還真有些慎的慌。
宋二少也沒閑著,他小時候書讀得多,滿肚子墨水,張口閉口都是“者乎”之類的文縐縐的話,平日裏我爺爺最煩的人就是他這二哥了。不過這聖賢書畢竟沒有白讀,宋二少連敲了幾家務農人家的房門,滿口“之乎者也”的連蒙帶騙的拿來了幾隻洋鎬,還有一把一人高的鏟子。
宋三少,也就是我爺爺,他隻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平日也沒什麽見識,更沒什麽文化,不過我爺爺最驕傲的,就屬他的十根手指了。不知是天賦異鼎還是咋地,我爺爺的手指生的比姑娘家的還要好看,十根晶瑩剔骨的手指就好像天生無骨一般,甚至能做到360度的彎折。
這樣一雙手,絕對是小偷們最羨慕的一雙手了。
連竄四五條街,我爺爺腰間的錢袋就已經有好幾個了,不過他雖然年紀輕,但懂得什麽叫適度。見銀錢湊的差不多了,便也極快的收了手,迴到了那個破爛的家裏。
宋家幾個大少一再盤算,隻是他們以前哪幹過挖墳這行當,自然個個都是菜鳥中的菜鳥。隻有宋二少看過幾本盜墓挖墳的軼事小說,還算說的上幾句話,不然就憑他們幾個一時衝動的模樣,怕是連宋家祖墳都進不去,就要通通折在外頭了。
用摸來的銀子買了些上好的香燭黃紙,這是給宋家老祖的,雖然是挖自家的祖墳,但兄弟幾個心裏總有些毛毛的,不得不備上些紙錢,好先讓老祖心甘情願的把那些地下的寶貝傳給他們。
讓幾位少爺驚喜的是,宋大少這一趟出去可不止買了香燭黃紙,更有一隻“槍牌擼子”。這種槍指的是勃郎寧m1900,該槍在握把護板上方和套筒座左側都有一隻小手槍的圖案,所以被稱為“槍牌擼子”。
這是最早引進中國的半自動手槍之一,比那些打一槍就要換子彈的破玩意可先進多了。這是宋大少從他一位狐朋狗友手裏買來的,雖然來曆不明,但這個時候,誰還在乎這個呢?
“槍牌擼子”花光了宋家幾少的部家當,現在這幾位可以說是窮的叮當響了。不過在幾位大少心裏,現在的窮算的了什麽?等自家祖宗的寶貝一出土,到時候還不是吃香的喝辣的?那些個瞧不起哥幾個的店小二,還不得用銅錢把他們砸趴下?
一想到這,宋家幾少臉上流露出一股莫名其妙的笑容,那扭曲的麵孔,仿佛已經不是人類能有的表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