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枉?王丞相,你到底有沒有受到冤屈,恐怕隻有你自己心中最為清楚吧。”
王丞相聽聞此言,身體猛地一顫,眼中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慌亂之色,但很快他便定了定神,想到了解決辦法。
“陛下,若是非要將這莫須有的罪名,強加到微臣頭上,那微臣縱有千言萬語想要辯解,也是徒勞無功啊!畢竟古往今來都流傳著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老話兒。”王丞相一臉無奈地說道,說完便重重地叩了一個頭。
站在上首的皇帝聽到王丞相這番話後,氣得臉色鐵青,額頭上青筋暴起,他猛地一拍龍椅扶手,指著跪在下首的王丞相,當即怒喝一聲。
“大膽丞相!竟敢如此跟朕說話,簡直就是無法無天、肆意妄為!”
麵對皇帝的雷霆之怒,王丞相卻顯得異常平靜,他緩緩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直視著皇帝,不卑不亢地迴應道。
“陛下息怒,微臣不過是說了幾句大實話而已。若微臣所言有任何不妥之處,還望陛下恕罪。”
此時,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大臣們一個個噤若寒蟬,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生怕觸怒了盛怒中的皇帝。
而皇帝則緊緊盯著跪在下方的王丞相,眼中閃爍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殺意,似乎隻要王丞相膽敢再出言頂撞,他立刻就要下令將其拖出去斬首示眾。
沉默片刻之後,皇帝突然冷笑一聲,重新坐迴龍椅上,語氣森冷地說道。
“哼!既然王丞相口口聲聲說是實話,那朕今日就成全了你。從今往後,以京城為中心,所有北方官員呈上來的奏章皆交由王丞相你親自負責審核;至於南方官員的奏章,則由朕設立的首輔大人全權處理。”
“如此一來,想必要是在出什麽事,朕也能找到犯錯之人。朕這樣安排以後,想必不會在有其他官員,覺得朕處事不公了吧?”
皇帝在說這番話的時候,始終用一種充滿威脅意味的眼神,死死地盯著王丞相,那淩厲的目光猶如兩把利劍,直直地刺向王丞相的心窩。
整個朝堂的氣氛瞬間變得凝重起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著王丞相的反應。王丞相自然感受到了陛下那略帶殺意的眼神,隻是愣了一下,然後立刻開口道。
“微臣謹遵陛下口諭。”
一直跪在一旁沉默不語、冷眼旁觀這場鬧劇許久的首輔大人,在聽到王丞相說出這句話之後,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緊跟著開口說道。
“臣也謹遵陛下口諭。”其他的官員們見到兩位,位高權重的當事人,都如此順從地表示服從,自然也不敢落後,紛紛齊聲高唿,表示對皇帝旨意的絕對擁護與讚成。一時間,朝堂之上響起一片整齊劃一的聲音。
站在上首位置的皇帝,目光緩緩掃過下方跪著的眾人,看到沒有人膽敢站出來反駁自己的決定,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這才將身上那股無形的威壓收斂起來,重新穩穩當當地,坐在那張象征著,至高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
然而,此時跪在下首的刑部尚書,那位隸屬於三皇子黨派的官員,眼看著皇上和王丞相你來我往地爭論了半天,卻始終沒有觸及問題的核心關鍵所在。
終於按捺不住性子,從隊列當中跨步而出,向前跪行兩步,來到距離皇帝更近一些的地方,恭恭敬敬地對著上首的皇帝行了一個大禮。
“微臣參見皇上。”他低垂著頭顱,態度顯得極為謙卑。
端坐在龍椅上的皇上,原本正眯起眼睛稍作休息,忽然被這位刑部官員的舉動驚擾,不由得微微皺起眉頭,臉上流露出一絲不悅之色,但還是很快調整好情緒,開口問道。
“愛卿突然出列,可是有什麽重要之事需要向朕稟報?”
“迴皇上的話,臣確實有要事相告。”刑部尚書抬起頭來,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皇帝的臉色,然後繼續說道。
“微臣方才聽聞聖上,提及柳州爆發瘟疫一事,心中著實憂慮萬分,故而鬥膽向陛下請教一番。”
“對於此等突發狀況,陛下可曾有所籌謀?倘若尚無定計,微臣認為眼下諸位同僚皆在此處,不妨共商對策,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端坐上首龍椅的皇帝,其實早已洞知曉,這位官員乃是三皇子的黨羽。此刻聽聞此人所言,皇帝麵色沉靜如水,毫無半分驚詫之色,隻是將目光徑直投向,依舊跪地不起的其餘眾官。
“朕以為,這位愛卿所言極是,甚合朕意。不知在座的諸位愛卿們,又作何想法呢?”皇帝的聲音不疾不徐地響起,迴蕩在這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
跪在下首的眾位官員聽到這話後,一個個皆噤若寒蟬,誰都不敢輕易開口說話。此時朝堂之上靜得可怕,仿佛時間都凝固了一般。那氣氛壓抑至極,甚至連一根針掉落在地所發出的細微聲響,都能夠清晰聽到。
端坐在上首龍椅中的皇帝,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見無人吭聲,他那雙銳利如鷹隼般的眼眸,緩緩掃視過下方跪著的群臣,最後定格在了王丞相身上,並直接開口點名問道。
“王丞相,朕想聽一聽你的看法,你可有話要講?”
王丞相心中一緊,他深知皇帝此話背後的深意。這是皇帝自己根本就不願意,自掏腰包,而是想讓自己這個丞相,來出這筆錢的大頭。
盡管對此他早已有所預感,但表麵上仍裝作一無所知的模樣,先是不動聲色地轉頭,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旁不,遠處的首輔大人,然後才恭恭敬敬地向皇帝迴話道。
“迴陛下的話,微臣愚鈍,暫時還未能想出良策來。不過嘛……首輔大人可是當年名震天下、六元及第的狀元郎!以首輔大人之聰慧才智,想必定能想出解決之道,為陛下分憂。”
皇帝如何看不出王丞相,這是在故意轉移話題。然而此刻畢竟是在朝堂上。當著眾多大臣的麵,皇帝也不好對王丞相表現得太過咄咄逼人。
王丞相聽聞此言,身體猛地一顫,眼中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慌亂之色,但很快他便定了定神,想到了解決辦法。
“陛下,若是非要將這莫須有的罪名,強加到微臣頭上,那微臣縱有千言萬語想要辯解,也是徒勞無功啊!畢竟古往今來都流傳著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老話兒。”王丞相一臉無奈地說道,說完便重重地叩了一個頭。
站在上首的皇帝聽到王丞相這番話後,氣得臉色鐵青,額頭上青筋暴起,他猛地一拍龍椅扶手,指著跪在下首的王丞相,當即怒喝一聲。
“大膽丞相!竟敢如此跟朕說話,簡直就是無法無天、肆意妄為!”
麵對皇帝的雷霆之怒,王丞相卻顯得異常平靜,他緩緩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直視著皇帝,不卑不亢地迴應道。
“陛下息怒,微臣不過是說了幾句大實話而已。若微臣所言有任何不妥之處,還望陛下恕罪。”
此時,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大臣們一個個噤若寒蟬,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生怕觸怒了盛怒中的皇帝。
而皇帝則緊緊盯著跪在下方的王丞相,眼中閃爍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殺意,似乎隻要王丞相膽敢再出言頂撞,他立刻就要下令將其拖出去斬首示眾。
沉默片刻之後,皇帝突然冷笑一聲,重新坐迴龍椅上,語氣森冷地說道。
“哼!既然王丞相口口聲聲說是實話,那朕今日就成全了你。從今往後,以京城為中心,所有北方官員呈上來的奏章皆交由王丞相你親自負責審核;至於南方官員的奏章,則由朕設立的首輔大人全權處理。”
“如此一來,想必要是在出什麽事,朕也能找到犯錯之人。朕這樣安排以後,想必不會在有其他官員,覺得朕處事不公了吧?”
皇帝在說這番話的時候,始終用一種充滿威脅意味的眼神,死死地盯著王丞相,那淩厲的目光猶如兩把利劍,直直地刺向王丞相的心窩。
整個朝堂的氣氛瞬間變得凝重起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著王丞相的反應。王丞相自然感受到了陛下那略帶殺意的眼神,隻是愣了一下,然後立刻開口道。
“微臣謹遵陛下口諭。”
一直跪在一旁沉默不語、冷眼旁觀這場鬧劇許久的首輔大人,在聽到王丞相說出這句話之後,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緊跟著開口說道。
“臣也謹遵陛下口諭。”其他的官員們見到兩位,位高權重的當事人,都如此順從地表示服從,自然也不敢落後,紛紛齊聲高唿,表示對皇帝旨意的絕對擁護與讚成。一時間,朝堂之上響起一片整齊劃一的聲音。
站在上首位置的皇帝,目光緩緩掃過下方跪著的眾人,看到沒有人膽敢站出來反駁自己的決定,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這才將身上那股無形的威壓收斂起來,重新穩穩當當地,坐在那張象征著,至高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
然而,此時跪在下首的刑部尚書,那位隸屬於三皇子黨派的官員,眼看著皇上和王丞相你來我往地爭論了半天,卻始終沒有觸及問題的核心關鍵所在。
終於按捺不住性子,從隊列當中跨步而出,向前跪行兩步,來到距離皇帝更近一些的地方,恭恭敬敬地對著上首的皇帝行了一個大禮。
“微臣參見皇上。”他低垂著頭顱,態度顯得極為謙卑。
端坐在龍椅上的皇上,原本正眯起眼睛稍作休息,忽然被這位刑部官員的舉動驚擾,不由得微微皺起眉頭,臉上流露出一絲不悅之色,但還是很快調整好情緒,開口問道。
“愛卿突然出列,可是有什麽重要之事需要向朕稟報?”
“迴皇上的話,臣確實有要事相告。”刑部尚書抬起頭來,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皇帝的臉色,然後繼續說道。
“微臣方才聽聞聖上,提及柳州爆發瘟疫一事,心中著實憂慮萬分,故而鬥膽向陛下請教一番。”
“對於此等突發狀況,陛下可曾有所籌謀?倘若尚無定計,微臣認為眼下諸位同僚皆在此處,不妨共商對策,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端坐上首龍椅的皇帝,其實早已洞知曉,這位官員乃是三皇子的黨羽。此刻聽聞此人所言,皇帝麵色沉靜如水,毫無半分驚詫之色,隻是將目光徑直投向,依舊跪地不起的其餘眾官。
“朕以為,這位愛卿所言極是,甚合朕意。不知在座的諸位愛卿們,又作何想法呢?”皇帝的聲音不疾不徐地響起,迴蕩在這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
跪在下首的眾位官員聽到這話後,一個個皆噤若寒蟬,誰都不敢輕易開口說話。此時朝堂之上靜得可怕,仿佛時間都凝固了一般。那氣氛壓抑至極,甚至連一根針掉落在地所發出的細微聲響,都能夠清晰聽到。
端坐在上首龍椅中的皇帝,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見無人吭聲,他那雙銳利如鷹隼般的眼眸,緩緩掃視過下方跪著的群臣,最後定格在了王丞相身上,並直接開口點名問道。
“王丞相,朕想聽一聽你的看法,你可有話要講?”
王丞相心中一緊,他深知皇帝此話背後的深意。這是皇帝自己根本就不願意,自掏腰包,而是想讓自己這個丞相,來出這筆錢的大頭。
盡管對此他早已有所預感,但表麵上仍裝作一無所知的模樣,先是不動聲色地轉頭,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旁不,遠處的首輔大人,然後才恭恭敬敬地向皇帝迴話道。
“迴陛下的話,微臣愚鈍,暫時還未能想出良策來。不過嘛……首輔大人可是當年名震天下、六元及第的狀元郎!以首輔大人之聰慧才智,想必定能想出解決之道,為陛下分憂。”
皇帝如何看不出王丞相,這是在故意轉移話題。然而此刻畢竟是在朝堂上。當著眾多大臣的麵,皇帝也不好對王丞相表現得太過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