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室的辦公條件煥然一新,舊的辦公設施給了其它部門,由過去的窗口辦公改變為室內櫃台式辦公,全部換成新的辦公設施後,手工填寫的單據也改為電腦打印,同時也增加了近一倍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新人員,有的是新聘用的,有的是從進口操作轉過來的。所有場站的進口貨物完全被碼頭控製起來了,由過去場站可以堆存進口貨物的集裝箱已改為全部由碼頭的堆場統一管理,獨家壟斷辦理提取進口集裝箱的手續及業務。市場競爭的激烈化,再加上碼頭新的先進的管理模式迫使場站隻有在出口業務上大做文章了。
出口操作方麵有了顯著變化的就是海關放行單,過去的放行單大部分是有紙放行,如今逐漸改為無紙放行。所謂有紙放行就是報關員在海關履行報關手續後,將放行單轉交給場站的有紙依據。無紙放行即場站與海關聯網,在網上可以直接查詢的報關信息。操作室增加了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新人員,按說對郭亮的工作崗位便有了危機感。其實不然,東西海岸的交通條件及氣候變化,經常造成操作上的人員奇缺,在工作有時陷入混亂的狀態中,因為郭亮能隨時補缺,使他在領導眼裏越發重要起來。
連日的大霧天氣,操作室能堅持全天工作的人員隻有兩個住單身的外地的大學生,如果沒有郭亮不分晝夜的補缺,工作陷入癱瘓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的。椐氣象台預報,持續兩天的大霧還將繼續困擾都市。郭亮迴到操作室,正式工作的當天便遇到了一件棘手的業務。
上午,郭亮一邊忙碌著自己操作的船舶出口業務,一邊還得接著臨桌的幾部電話。13台電腦桌前空著7個人的位置,操作室的李主管、趙哥、老高等7個人因大霧天氣,乘坐的小公共車正在途中趕往西海岸。李主管在車上用手機交代過郭亮,老高操作的船舶業務,有2個集裝箱的貨物遲返場站,中午之前必須辦理加急手續後,才能入港裝船。郭亮多少有點不情願,幹的越多,出錯率自然越高。看看在崗的6個人都忙得叫苦連天,其中有昨晚幹到22時未趕上輪渡的4個人,還急等下班迴家呢,郭亮隻好答應下來。
操作室是場站最重要的崗位,其它單位、部門的人借天氣原因溜之大吉尚可原諒,操作室不行,否則下崗!10時整,郭亮開始製作入港單,審核港口的時候,卻猶豫不決了。老高負責c船公司東南亞航線的船舶,此票貨物的中轉港不明確,必須落實船公司的管船人,按說船公司應發來傳真確認,遇到有不負責任的船公司,傳真多了,管船人嫌麻煩,久而久之,用電話聯係已是習慣成自然。郭亮隻能打電話查詢管船人薑先生,接電話的胡先生說薑先生有事外出了,郭亮便說有票貨物想查一下中轉港,胡先生答複此票貨物應該在新加坡中轉。郭亮扣了電話後,想起師傅曾經告誡過的經驗教訓,便又多了個心眼,再打電話找到貨代許小姐,先告知許小姐的貨物已經抵達場站了,因為自己要辦理加急手續忙不過來了,所以麻煩許小姐幫忙向船公司落實一下中轉港,許小姐爽快地答應了。郭亮扣了電話沒幾分鍾,電話又響了,許小姐答複本票貨物確實是在新加坡中轉,郭亮這才放心地去辦理加急手續了。
一個星期後的一天下午,老高突然接到船公司的電話通知,兩個加急箱的中轉港、應該在香港中轉,操作室製作的入港單誤製成了新加坡,由此而產生的費用要由場站負責。老高一邊接電話,一邊叫郭亮,郭亮接過電話,有些急了,解釋了一番後,船公司卻認為是他聽錯了,郭亮馬上扣上電話,再聯係許小姐,許小姐即刻打電話找船公司的薑先生,薑先生再落實胡先生,管船人胡先生隻能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於是,一旦有了許小姐的證實才使郭亮沒有蒙受不白之怨。
事情雖然過去了,但電話聯係中轉港的弊端卻無法改變了,在多數場站形成的通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的,有著多年操作經驗的趙哥深知其中的難處。有一次,趙哥接替一位住院的同事所操作的業務,要求管船人發送中轉港的傳真確認。在工作中有點手忙腳亂的管船人抱怨發傳真是屬於不懂業務的表現,別的場站為什麽都是電話聯係。趙哥一氣之下,找到對方經理,經理批評了管船人,管船人被迫執行。結果,管船人還是忙中出錯,筆下誤寫了中轉港。趙哥在有傳真確認的依據下,管船羞得無地自容,這種血一般的教訓已經無法忘卻了。
老高在暗暗佩服郭亮的小心眼是怎麽學來的呢?郭亮也在暗暗感激師傅的教導,同時也認為這種小心眼就是許多人都稱其為是自我的保護意識。郭亮是趙哥手把手教出來的徒弟,剛學徒的時候,就聽趙哥說過,有人因為電話聯係中轉港,致使一個大票貨物的入港單製作港口有誤,場站損失過八萬元的索賠。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盡管是很低的概率,郭亮已有了十分的戒心。
出口操作方麵有了顯著變化的就是海關放行單,過去的放行單大部分是有紙放行,如今逐漸改為無紙放行。所謂有紙放行就是報關員在海關履行報關手續後,將放行單轉交給場站的有紙依據。無紙放行即場站與海關聯網,在網上可以直接查詢的報關信息。操作室增加了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新人員,按說對郭亮的工作崗位便有了危機感。其實不然,東西海岸的交通條件及氣候變化,經常造成操作上的人員奇缺,在工作有時陷入混亂的狀態中,因為郭亮能隨時補缺,使他在領導眼裏越發重要起來。
連日的大霧天氣,操作室能堅持全天工作的人員隻有兩個住單身的外地的大學生,如果沒有郭亮不分晝夜的補缺,工作陷入癱瘓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的。椐氣象台預報,持續兩天的大霧還將繼續困擾都市。郭亮迴到操作室,正式工作的當天便遇到了一件棘手的業務。
上午,郭亮一邊忙碌著自己操作的船舶出口業務,一邊還得接著臨桌的幾部電話。13台電腦桌前空著7個人的位置,操作室的李主管、趙哥、老高等7個人因大霧天氣,乘坐的小公共車正在途中趕往西海岸。李主管在車上用手機交代過郭亮,老高操作的船舶業務,有2個集裝箱的貨物遲返場站,中午之前必須辦理加急手續後,才能入港裝船。郭亮多少有點不情願,幹的越多,出錯率自然越高。看看在崗的6個人都忙得叫苦連天,其中有昨晚幹到22時未趕上輪渡的4個人,還急等下班迴家呢,郭亮隻好答應下來。
操作室是場站最重要的崗位,其它單位、部門的人借天氣原因溜之大吉尚可原諒,操作室不行,否則下崗!10時整,郭亮開始製作入港單,審核港口的時候,卻猶豫不決了。老高負責c船公司東南亞航線的船舶,此票貨物的中轉港不明確,必須落實船公司的管船人,按說船公司應發來傳真確認,遇到有不負責任的船公司,傳真多了,管船人嫌麻煩,久而久之,用電話聯係已是習慣成自然。郭亮隻能打電話查詢管船人薑先生,接電話的胡先生說薑先生有事外出了,郭亮便說有票貨物想查一下中轉港,胡先生答複此票貨物應該在新加坡中轉。郭亮扣了電話後,想起師傅曾經告誡過的經驗教訓,便又多了個心眼,再打電話找到貨代許小姐,先告知許小姐的貨物已經抵達場站了,因為自己要辦理加急手續忙不過來了,所以麻煩許小姐幫忙向船公司落實一下中轉港,許小姐爽快地答應了。郭亮扣了電話沒幾分鍾,電話又響了,許小姐答複本票貨物確實是在新加坡中轉,郭亮這才放心地去辦理加急手續了。
一個星期後的一天下午,老高突然接到船公司的電話通知,兩個加急箱的中轉港、應該在香港中轉,操作室製作的入港單誤製成了新加坡,由此而產生的費用要由場站負責。老高一邊接電話,一邊叫郭亮,郭亮接過電話,有些急了,解釋了一番後,船公司卻認為是他聽錯了,郭亮馬上扣上電話,再聯係許小姐,許小姐即刻打電話找船公司的薑先生,薑先生再落實胡先生,管船人胡先生隻能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於是,一旦有了許小姐的證實才使郭亮沒有蒙受不白之怨。
事情雖然過去了,但電話聯係中轉港的弊端卻無法改變了,在多數場站形成的通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的,有著多年操作經驗的趙哥深知其中的難處。有一次,趙哥接替一位住院的同事所操作的業務,要求管船人發送中轉港的傳真確認。在工作中有點手忙腳亂的管船人抱怨發傳真是屬於不懂業務的表現,別的場站為什麽都是電話聯係。趙哥一氣之下,找到對方經理,經理批評了管船人,管船人被迫執行。結果,管船人還是忙中出錯,筆下誤寫了中轉港。趙哥在有傳真確認的依據下,管船羞得無地自容,這種血一般的教訓已經無法忘卻了。
老高在暗暗佩服郭亮的小心眼是怎麽學來的呢?郭亮也在暗暗感激師傅的教導,同時也認為這種小心眼就是許多人都稱其為是自我的保護意識。郭亮是趙哥手把手教出來的徒弟,剛學徒的時候,就聽趙哥說過,有人因為電話聯係中轉港,致使一個大票貨物的入港單製作港口有誤,場站損失過八萬元的索賠。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盡管是很低的概率,郭亮已有了十分的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