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也學著城裏人天天買報紙,聽廣播早已習以為常,身上帶著小收錄機除了學習外,一有時間便想聽新聞,唯一的遺憾就是不能天天看電視。媒體天天都在報道各省市的非典情況,非典漸漸地得到了有效控製,得非典的病人已有下降趨勢。本地一直是非典時期的安全地帶,目前還未出現第二例的非典病人,即便如此,一些作用相同的預防傳染性藥物已經相當緊缺起來。
有一天,郭亮去了西海岸場站操作室,因為趙哥有關係能買到中藥,正在統計人數和藥量的欒姐本想多買點,一見郭亮進來了,又改變了主意,想讓郭亮也沾點光。
趙哥爽快地答應了,解釋中藥有兩種,一種是瓶裝合成的,買迴來就可以吃,另一種是草藥,需要先熬好了才能服用,考慮到郭亮沒有熬藥的條件,貴點就貴點,還是買合成的方便。
郭亮感激地連連點頭,城市裏許多家庭連老人和孩子都照顧不到,一個打工的能買到藥就不錯了,誰讓非典把人搞得這麽無奈呢!
社會謠傳與媒體報道在非典時期的消息來源往往相差不大,實在令人驚異。操作室李主管的小舅子從外地的學院迴來了,不僅僅是為了躲避非典,聽說外地有的城市要實行電視教學。時隔不久,媒體報道也真的出來了,有的地方連小學和中學也實行電視教學,真可謂比電視大學還要電視化。
有人傳說上邊對非典疫情的控製感到頭痛得比打一場戰爭還要艱難,事實證明,突如其來的sars病毒的確給國家帶來了一場災難。為了戰勝災難,白衣戰士成了戰場上唯一衝鋒陷陣的勇士。白衣戰士搶救非典病人而受到了傳染,大批的白衣戰士成了病人,有的仆倒在戰場上而成了烈士。
病人除了要忍受病痛的折磨,痊愈後還要遭受他人的厭惡,南方的一個男病人為了躲避人們的白眼,東躲西藏了幾個月,流落它鄉,過著不敢見天日的非人生活。北方的一個女病人被感染後,在不知不覺中竟然將陪護自己的母親送上了天堂。當記者在電話裏采訪她時,年輕的女兒泣不成聲,她雖然痊愈了,但在非典結束前,依然長期躲在家裏,不敢顯露自己廬山真麵目。大學裏的一對戀人被封閉的樓門隔開了,男友天天仰麵站在樓下,激情地舉起y的手勢,默默鼓勵著女友必定會戰勝非典,女友擦著激情的淚水,戀戀不舍地向男友揮手致意,真可謂此地無聲勝有聲。於無聲處,既然非典給人們帶來了災難,人們在災難麵前也隻能抗爭。
郭亮真的感冒了,帶上口罩去了醫院,整個醫院成了口罩的海洋,四周都是警覺的目光。醫生為郭亮做了全麵檢查,體溫39度,高得驚人,但並不是非典。正常感冒的年輕人體力充沛,三天痊愈,兩天觀察,被折騰了一星期的郭亮度日如年,出了醫院的大門,如同走出監獄般地長吐一口氣。
盡管如此,郭亮上班後,盡量還是避免與人正麵接觸,每次送單據都是自覺地從窗口遞進遞出。對患感冒住院的病人,一般健康的人在短時間內總有著警覺性,連操作室的人也表現出想迴避的樣子。郭亮無可奈何,隻能隨著時間的流逝來證明自己是健康的人了。
都市的駐軍部隊派出專業的醫療人員支援北京了,家庭送行的悲壯卻更加顯示出白衣戰士的無畏精神。在北京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可歌可頌的家書與手機短信通過媒體牽動了市民們的心,如同在自衛反擊戰的戰場上傳來捷報一般,隻是白衣戰士穿著防護服裝在衝鋒陷陣的場麵,激勵著成千上萬的島城市民。部隊大批的醫療人員支援北京後,捷報頻傳,就像戰場上的決戰到了最後的關健時刻。一個女白衣戰士被替換下來了,走的時候卻依然留戀著戰場,其實,她不是逃兵,而是被光榮的替換下來的白衣戰士。即便如此,她還是像逃兵似地不忍心在告別戰友的一瞬間,迴頭再看一眼送別的戰友。
sars病毒衝刷出三種人的心靈,病人、健康人與白衣戰士,人類的心靈是美好的,渴望美好的生活是人的本能。
有一天,郭亮去了西海岸場站操作室,因為趙哥有關係能買到中藥,正在統計人數和藥量的欒姐本想多買點,一見郭亮進來了,又改變了主意,想讓郭亮也沾點光。
趙哥爽快地答應了,解釋中藥有兩種,一種是瓶裝合成的,買迴來就可以吃,另一種是草藥,需要先熬好了才能服用,考慮到郭亮沒有熬藥的條件,貴點就貴點,還是買合成的方便。
郭亮感激地連連點頭,城市裏許多家庭連老人和孩子都照顧不到,一個打工的能買到藥就不錯了,誰讓非典把人搞得這麽無奈呢!
社會謠傳與媒體報道在非典時期的消息來源往往相差不大,實在令人驚異。操作室李主管的小舅子從外地的學院迴來了,不僅僅是為了躲避非典,聽說外地有的城市要實行電視教學。時隔不久,媒體報道也真的出來了,有的地方連小學和中學也實行電視教學,真可謂比電視大學還要電視化。
有人傳說上邊對非典疫情的控製感到頭痛得比打一場戰爭還要艱難,事實證明,突如其來的sars病毒的確給國家帶來了一場災難。為了戰勝災難,白衣戰士成了戰場上唯一衝鋒陷陣的勇士。白衣戰士搶救非典病人而受到了傳染,大批的白衣戰士成了病人,有的仆倒在戰場上而成了烈士。
病人除了要忍受病痛的折磨,痊愈後還要遭受他人的厭惡,南方的一個男病人為了躲避人們的白眼,東躲西藏了幾個月,流落它鄉,過著不敢見天日的非人生活。北方的一個女病人被感染後,在不知不覺中竟然將陪護自己的母親送上了天堂。當記者在電話裏采訪她時,年輕的女兒泣不成聲,她雖然痊愈了,但在非典結束前,依然長期躲在家裏,不敢顯露自己廬山真麵目。大學裏的一對戀人被封閉的樓門隔開了,男友天天仰麵站在樓下,激情地舉起y的手勢,默默鼓勵著女友必定會戰勝非典,女友擦著激情的淚水,戀戀不舍地向男友揮手致意,真可謂此地無聲勝有聲。於無聲處,既然非典給人們帶來了災難,人們在災難麵前也隻能抗爭。
郭亮真的感冒了,帶上口罩去了醫院,整個醫院成了口罩的海洋,四周都是警覺的目光。醫生為郭亮做了全麵檢查,體溫39度,高得驚人,但並不是非典。正常感冒的年輕人體力充沛,三天痊愈,兩天觀察,被折騰了一星期的郭亮度日如年,出了醫院的大門,如同走出監獄般地長吐一口氣。
盡管如此,郭亮上班後,盡量還是避免與人正麵接觸,每次送單據都是自覺地從窗口遞進遞出。對患感冒住院的病人,一般健康的人在短時間內總有著警覺性,連操作室的人也表現出想迴避的樣子。郭亮無可奈何,隻能隨著時間的流逝來證明自己是健康的人了。
都市的駐軍部隊派出專業的醫療人員支援北京了,家庭送行的悲壯卻更加顯示出白衣戰士的無畏精神。在北京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可歌可頌的家書與手機短信通過媒體牽動了市民們的心,如同在自衛反擊戰的戰場上傳來捷報一般,隻是白衣戰士穿著防護服裝在衝鋒陷陣的場麵,激勵著成千上萬的島城市民。部隊大批的醫療人員支援北京後,捷報頻傳,就像戰場上的決戰到了最後的關健時刻。一個女白衣戰士被替換下來了,走的時候卻依然留戀著戰場,其實,她不是逃兵,而是被光榮的替換下來的白衣戰士。即便如此,她還是像逃兵似地不忍心在告別戰友的一瞬間,迴頭再看一眼送別的戰友。
sars病毒衝刷出三種人的心靈,病人、健康人與白衣戰士,人類的心靈是美好的,渴望美好的生活是人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