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的不足道哉,黃白之物罷了,但是與這幾物等同價值之物,也不是沒有……”


    王黼言下之意,還會有更多。


    而第一個叫來鑒別此物的是墨家钜子狐光,他們墨家的底蘊深厚,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沒準當年是真的有哪位前輩見識過這件東西的,墨家的內部沒準也會有相應的記載,這也是狄泉叫他來的原因。


    而當狐光聽說傳國玉璽現世的時候,也是差點下巴脫臼。


    “這東西,這東西可是不祥之兆啊,自古持有者哪有好下場,孫堅、袁術,可是前車之鑒啊!”


    墨家講究的是兼愛非攻,對於這麽多年來掀起了無數血雨腥風的傳國玉璽,自然沒有好感。


    因為“璽?”是?皇帝權?力的憑?證?。?什麽叫?皇?權???所?謂皇?權?就是封?建?社會中?由?皇帝執?掌?的最?高統治權?。?中國皇帝的?權力究?竟?大?到?什麽程度??有?沒有?範?圍???本?迴?答?無法完?美解釋,?因為涉及到?“傳?國玉璽“的價值,?所以簡單說?一下:?在?皇?帝統治下?,?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抑或?要?立?法?、?司法、?監?察?,?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皇?權?都?可?以?到?達?。?但是,?皇?權?意?誌?的載體很?大?程度上由?皇帝下?達的正?式?文?書?表示,?在?製?度上?必須加?蓋?印?章?才?發?生?效?力?。?這?種由?皇帝專用的印?章?稱?為?璽?。?《?說?文?》?:?“璽?,?王者之?印?。?”


    傳國玉璽每一次轉手,都是中華民族的一次悲災,是生命的悲愴,是百姓的生離死別,是萬物的凋零落寞,是皇權的更迭,是山河萬裏的破碎...但,也是時代前進,全新的轉折和開局。


    可無論傳國玉璽經曆了什麽,遭受了什麽,又聽見、看見了什麽,它的存在本就是一種敬畏。


    數千年來,它曆經無數王朝興衰,可這個時代再怎麽更迭,玉璽永遠是那個玉璽。不管它現在在何處,它留給中華民族的盛世傳說,都不會被磨滅,它留給世人的曾經生生世世的期盼昌盛的願力,不會消失。雖然有戰爭、有侵略、有掠奪、有犧牲、有生死和離別,但傳國玉璽的千年流浪,具有時代進步意義。


    所以,狄泉對於傳國玉璽的看法自然是和狐光不一樣的,說句不好聽的,要是在現代,傳國玉璽真要出世,那就不是我們一個國家的事,全球的華夏後裔,還有小日子、南棒子、猴子這些曾經的藩屬,整個華夏文明圈都會為之震動,並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對華態度,畢竟他們的先祖都曾受命於這方印璽的主人,如今信物再現,可見天命仍在中華。


    狄泉也明白,這傳國玉璽此刻拿在手裏,未必就代表著自己有了正統性,更有可能給自己招災引禍。


    “別管是福是禍,你我同為炎黃子孫,這東西真假如何,關係重大,你們墨家識不識得此物?”


    狄泉連忙問狐光道。


    “狄寨主,先秦時自商鞅變法起,秦朝獨尊法家,與我們墨家有什麽相幹?”


    狐光一攤手,一臉無辜。


    “那之後呢?漢朝?三國?”


    狄泉不死心,繼續詢問起來。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起,我們墨家就成了異端邪說,遠拂絕域,哪裏見過?”


    聽了狐光這麽說,狄泉明白了,這個辨認傳國玉璽的希望隻能是指望著趙明誠夫婦了。


    所以,狄泉和王黼說,談判要在辨認了傳國玉璽真假之後才能繼續進行,王黼早就似乎預料到了這一遭,也沒說什麽,完全同意。


    第二天早上,趙明誠和李清照夫婦就到場了。


    狄泉非常清楚,如果是當世還有人能否弄清楚這傳國玉璽究竟是不是贗品,那就隻能看他們夫婦了。


    這二人的金石成就亦對考古圈影響深遠。


    李清照丈夫趙明誠所著的《金石錄》,是中國最早的金石目錄和研究專著之一。金石學是現代考古學的前身,是對我國古代青銅等器物的形製、銘文,以及對碑刻石收集、著錄與研究形成的學問。


    北宋靖康之變後,李清照與丈夫衣冠南渡。不久趙明誠病亡,留下了一大批文物及《金石錄》手稿。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李清照流寓南方,以一己之力守護並轉移眾多藏品。她在艱苦歲月中將先夫手稿整理校勘完畢,睹物思人,深情撰寫了《金石錄後序》這篇真情散文。


    《金石錄後序》頗似個人自傳,詳細記錄李清照和丈夫婚姻點滴,二人積畢生心血收藏、鑒別、整理金石書畫以及這些珍貴文物在靖康之變後流失遭毀棄、偷盜的辛酸曆程。細節滿滿,情真意切。我們從中可以窺見李趙二人傳奇跌宕的經曆,以及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一生。


    當年北宋黨爭劇烈,政局變化多端。李趙兩家前後遭受連累,二人被迫從京城迴到趙明誠的老家青州去。從此兩夫妻遠離政治,隱居鄉野,致力於金石研究長達十餘年。李趙二人未有子嗣,全副身心都撲在金石之學上,此乃天時。


    地利則是二人老家均在古韻盎然的山東。這裏曾是春秋戰國時期齊魯國所在地,強盛一時,且時有鍾鼎古器、碑瓦麵世,泰山上也有大量的摩崖石刻遺存,給予了他們取之不盡的寶藏。


    雖然說,之前被宋江和吳用兩個人洗劫了一迴,不過後來跟隨狄泉,不缺銀子,他們又豐富了不少,在後世開三間博物館都有所富裕。


    曆史上1127年,金兵攻破開封,擄走徽欽二宗及滿朝文官,北宋滅亡。金人一路南下的鐵蹄踏碎了山河,更踏碎了李清照悠閑歡樂的時光。


    南宋朝廷已無太多可用之人,趙明誠迎來了職場高光時刻,升任江寧知府;李清照則需獨自護送文物古籍南下。她將青州充滿迴憶的珍貴藏品優中選優,裝了滿滿十五大車。那些帶不走的藏品放在青州十餘間房子裏,本想等時局穩定後來取,可沒過多久,金兵鐵騎南下,鄉間文物便散為雲煙了。


    後來忙著建功立業的趙明誠後又被派往湖州赴任。在岸邊分別時,李清照遙問趙明誠:“如果城池失陷了,怎麽辦?”趙以一種特別清醒的語調向她交代了不得已時丟棄家產和藏品的次序:“先棄輜重,次衣被,次書冊卷軸,次古器,獨所謂宗器者,可自負抱,與身俱存亡,勿忘之”。從中可見他要愛妻做好與國寶青銅器同生共死的思想準備。


    這次分別不到兩月,趙明誠便因病去世,李清照傷心過度,也大病了一場。與此同時,丈夫的囑托也使她如芒在背。


    以後的亂離之年裏,李清照帶著已成為累贅的文物逃亡,陸續經曆了洪州的兵火、剡縣的搶劫、會稽縣鄰舍的偷竊,藏品已失去了十之七八,僅剩下零碎的、不成部帙的書冊。之後又深陷一段渣男騙婚案中,一度短暫深陷囹圄,聲名受損,把自己折騰得遍體鱗傷。


    但是,這次如果他們夫婦能夠辨別出來傳國玉璽的真偽,這才是中華萬世之功。


    當這夫婦二人現身之後,王黼也是一愣,沒想到他們夫婦也在狄泉這裏。


    為什麽呢,因為王黼見過他們夫妻。


    首先,就是李清照和蔡京之間的關係了,李清照是蔡京的弟媳的爹的弟弟的大舅子的內侄的舅舅的外孫女。


    具體來說,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王珪的大女兒的女兒,而王珪是蔡京的姐夫,因此李清照是蔡京的外孫女。這種關係在宋朝的文人社會中並不罕見,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網絡。


    李清照是蔡京的弟媳的爹的弟弟的小舅子的妻子的侄子的舅舅的外孫女,這並沒有什麽不對,蔡京弟弟蔡卞娶了王安石的女兒,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娶了曾鞏的妹妹,曾鞏的第一任妻子晁德儀是晁補之的姑姑,晁補之的舅舅王珪有個外孫女叫李清照。


    蔡京有個弟弟叫蔡卞,喜歡書法的朋友對他一定不陌生,大書法家,很有名,包括蔡京本人,書法造詣也很深,這就是家學的威力。


    蔡卞有個更有名的老丈人,叫王安石,王安石就不用多介紹了吧?他的次女嫁給了蔡卞做“七夫人”,而王安石有個弟弟叫王安國,江西人對他一定很熟悉,“臨川三王”之一,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王安國的夫人姓曾,曾家那可是當時的一大豪門啊!“南豐七曾”聽說過吧?還是江西的,他們的老大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王安國的夫人,就是曾鞏的妹妹;曾鞏的第一任夫人姓晁,她有個侄子叫晁補之,晁補之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又和蘇軾扯上關係了;而晁補之的母親姓王,她的哥哥,就是王珪。


    我們都知道:李清照的親外公也是王珪,這樣算來,晁補之還是李清照的表叔,繞了這麽大一個圈子,終於理清楚了他們之間的親屬關係。


    而趙明誠,王黼更是見過了,昔日丞相趙挺之之子,蔡京的主要對頭之一。


    想當初崇寧四年三月初七,自門下侍郎加右銀青光祿大夫,以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與蔡京並相。


    趙挺之任宰相後,與蔡京爭權,多次陳述蔡京的奸惡,並且請求辭去相位以避開蔡京。六月二十三日,自右仆射授金紫光祿大夫、觀文殿大學士領中太乙宮使。十月,趙挺之罷相。


    這樣兩個人就是勢不兩立,勢同水火的狀態了,崇寧五年正月,彗星出現,宋徽宗認為彗星的出現是上天對蔡京亂政的警告,於是全部廢除蔡京定下的各種律令,並罷免了蔡京。


    隨後召見趙挺之說:“蔡京的所作所為,全部像你說的那樣。”二月初三,趙挺之自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加特進、光祿大夫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再度拜相。


    大觀元年正月初七,蔡京自安遠軍節度使依前司空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封魏國公,再度擔任宰相。三月十一日,趙挺之以特進、觀文殿大學士領佑神觀使致仕。三月十五日,趙挺之去世,時年六十八歲,贈司徒,諡號清憲。


    這場鬥爭,趙挺之最終落敗,蔡京贏了,雙方的愁怨可以說是很深。


    大觀元年,蔡京再度拜相,僅在兩個月後趙挺之被迫稱病離開宰相位置。趙挺之心力憔悴,在家閑居不久便鬱鬱去世。


    趙挺之去世僅僅三天,蔡京就唆使其黨徒收集趙挺之的黑料,誣陷趙挺之結交富人,收受賄賂,貪贓腐敗。


    同年七月,趙挺之死後被罷免官職。在蔡京的指使下,大興刑獄。在此之前,趙挺之老家已經從密州遷往青州。此時,開封府與青州兩地開始逮捕趙挺之的親戚、子弟,趙明誠兄弟鋃鐺入獄。


    所幸關於趙挺之的指控沒有獲得事實依據,但蔡京指使黨羽攻擊趙挺之在元佑年間被元佑大臣所用,在宰相位置上庇護元佑黨人。徽宗稀裏糊塗的認可了蔡京給趙挺之組織的罪名,將趙挺之的三個兒子罷免官職,趕迴老家閑居。


    正因如此大觀元年,被罷官後趙明誠攜妻李清照返迴青州老家。


    此時趙明誠認出王黼這個蔡京手下的爪牙,正是仇人見麵,分外眼紅,當時就要撲上去拚命。


    “使不得!使不得!”


    王黼隻會耍嘴皮子,雖然明知道趙明誠是個書呆子,手無縛雞之力,但是也不敢和他正麵交鋒,而是往酆美身後一個勁的躲藏。


    “看打!”


    相反,李清照比他丈夫可是勇猛多了,抓起一旁桌案桌案上的一方硯台,直接就往王黼頭上砸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狄家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玄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玄嶽並收藏水滸之狄家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