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厲害的高手,你是誰?”


    金兀術已經明確的感覺到自己不是這個人的對手,而兀顏光則是橫搶立馬道,“欺負我的兒子,不知道我是誰?”


    此時的金兀術才明白,眼前的就是大遼統軍兀顏光!


    “原來是兀顏光將軍,果然是個人才!我是大金四王子完顏宗弼,遼國氣數已盡,蕭骨厲都已經投降了我們,將軍若是能夠離開遼王,我們必然待若上賓!”


    金兀術一臉激動神色的去招攬兀顏光,要是能把他招攬來了,那也就不用打了。


    “賊子,蕭骨厲背叛國家,如今是什麽下場,你當我是不知曉嗎?看我二十八宿龍虎陣法!”


    兀顏光大喝一聲,隻聽得一聲鑼響,一陣牛角號聲接連響起,但見不少於三萬的兵馬突然殺出,開始列陣。


    那三萬人馬是誰?就是兀顏光統領之下的二十八宿將軍,無一例外,全部跟隨前來增援,“角木蛟”孫忠,“亢金龍”張起,“氏土貉”劉仁,“房日兔”謝武自東列陣推進 “心月狐”裴直,“尾火虎”顧永興,“箕水豹”賈茂,“鬥木獬”蕭大觀從西麵而來,


    “牛金牛”薛雄,“女土蝠”俞得成,“虛日鼠”徐威,“危月燕”李益在北,“室火豬”祖興,“壁水貐”成珠那海,“奎木狼”郭永昌,“婁金狗”阿哩義自南。


    另有“胃土雉”高彪,“昴日雞”順受高,“畢月烏”國永泰,“觜火猴”潘異跟隨這兀顏光殺進來,


    至於“參水猿”周豹,“井木犴”童裏合,“鬼金羊”王景,“柳土獐”雷春則率軍機動,往來救援,“星日馬”卞君保,“張月鹿”李複,“翼火蛇”狄聖,“軫水蚓”班古兒抄了金軍的後路去了!


    這兀顏光陣法上也是厲害的,他師承契丹總教頭侯祥,精通候家拳等武藝和陣法。


    這虎搏功是一門家傳獨門的稀有功夫,以其兇狠毒辣、簡單實用而著名,據說大金國曾經花巨額收買侯家拳的秘籍。


    早期原始侯家拳分為三部分:虎搏功、無相手和雪山玄術。其中虎搏功是核心部分,其分為虎搏基本功、徒手搏殺功、上山功、躍山功、翻山功、硬氣功、養生雲手、虎搏醫術、虎搏陣法和虎搏短棍,可惜後世大部分都已經失傳。


    相傳侯家的祖先侯祥在遼國末年的時候是鎮守東北黑龍江江口的將軍,他曾經拜訪過無數個深藏在大興安嶺的契丹武林高手,並且學到了一種以模仿東北虎撲殺技巧為主的奇異功夫,這種功夫兇猛無比,一招必殺,將其傳授給士兵後,更是大增軍隊的作戰力。


    侯祥大將軍更是根據老虎與狼的搏鬥中,啟發出了一套陣法:因為侯祥大將軍發現,東北狼在與東北虎爭搶食物時不是直接的撕咬,而是有節奏的陣法氏的進攻,開始王者之稱的東北虎不得不甘拜下風,可是在最後卻又都是東北虎贏得了勝利。大將軍經過多次的觀察,終於明白了,原來這裏有著無窮盡的陣法策略,狼和老虎一個是在布陣一個是在破陣,於是定陣並且命名為虎搏八卦陣,在此基礎上又創立了七星陣和風雲陣 後來隨著遼為金滅,侯祥帶著他的侯家拳隱藏在了東北。


    而這兀顏光在這基礎上,改進了二十八宿龍虎陣,正是現在使用的陣法,異常厲害。


    金兀術縱然也算是人中龍鳳,此時也是慌了神了,因為兀顏光前來增援,還擺了陣法,其戰鬥力自然是非同小可,金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如果抵擋?


    兀顏光能夠來此增援,其實還是因為遼國內部有一位剛剛新興起來的宗室小將,打退了叛亂,才能讓兀顏光騰出手來。


    說起這位宗室小將,也是日後威震四海的人物


    ,乃是遼上京臨潢府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八世孫——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從小好學,善於騎射,兼通漢文、契丹文,堪稱文武全才,考中進士後,入翰林院供職,任翰林應奉,後被擢升為翰林承旨。


    他是《遼史》中記載的遼朝唯一一個契丹族進士。因在契丹語中,翰林被稱為“林牙”,所以耶律大石又有“大石林牙”或“林牙大石”的別名,在遼國宗室不景氣的時代,他這位文武雙全的人才耶律大石直接被升為遼興軍節度使,鎮守南京道。


    這期間其實他還是初出茅廬,但是在遼朝滅亡後,率領部分契丹人西征,建立起一個威震中亞的西遼帝國,將耶律氏的國祚又綿延了近百年。


    可惜耶律大石生不逢時,此時的遼朝已至末路,在他中進士的第二年,女真人完顏阿骨打建立起金國,隨即就向遼國發起連續攻擊,遼朝的東京遼陽府、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南京析津府在幾年的時間裏相繼陷落。


    耶律大石看到遼朝大勢已去,於是率200契丹鐵騎,向西行去,在早年遼國曾在西北重鎮鎮州建立了一座可敦城,重振契丹雄威,他豎起了興複遼朝的大旗,並得到邊地各部的支持,召集到精兵萬餘人,自立為王。


    此時的天祚帝還活著,因此,耶律大石還尊天祚帝為君主,他在可敦城休養生息,積蓄力量,一待就是五年。


    隻不過,天祚帝在1125年就被金國俘虜,被降為海濱王後,軟禁到長白山地區,四年後病逝。


    耶律大石雖然立起了複國的大旗,但他很清楚,憑借自己這點力量還不足以東征挑戰勢頭正旺的女真金國,他選擇繼續揮師西進。他決定去征服西方的土地和人口,壯大自己,實現“養兵待時而動”的戰略,最終實現複國的目的,耶律大石征服了西北突厥人後,修建城池,在群臣的擁立下登基稱帝,號“天佑皇帝”,建元“延慶”,依然以“遼”為國號,中原的史學家稱耶律大石建立的遼國為“西遼”。同時依據當地突厥人的習慣,他的突厥稱號叫“菊兒汗”,即“眾汗之汗”。


    耶律大石的西遼,完全仿照中原王朝的建製設立各級官員,政治製度仍保持了遼王朝的傳統,且整個西遼的宮廷與官府,都通用契丹文和漢字,其錢幣上都印有漢文年號。


    耶律大石治國有道,不斷擴大西遼的疆域,1137年,西遼軍隊和西喀喇王朝交戰,獲勝,同年又攻打高昌,迴鶻王不再稱汗,改稱“亦都護”,至此西州迴鶻王國成為西遼的屬國。


    耶律大石最為著名的一戰,當屬率遼軍與西域聯軍在撒馬爾罕以北的卡特萬草原對峙,並於9月9日展開會戰,這就是中亞史上著名的“卡特萬之戰”。


    此戰中,耶律大石以少勝多,擊敗10萬聯軍,伊斯蘭教第一次屈服於一個不信教的政權,卡特萬戰役後,塞爾柱帝國的勢力退出中亞,西遼王國成為中亞新的霸主。


    卡特萬之戰,使西遼確立了在中亞穆斯林世界的統治,聲名威震亞歐。之後,西遼又向西北進攻花刺子模,花刺子模王阿提西茲投降,做了西遼屬國。


    這一連串的勝利,使耶律大石迅速完成了稱霸中亞的偉業:北到巴爾喀什湖以北的巴哈台山,西達鹹海,東到新疆中部,西南界阿姆河,成為了整個中亞最強大的國家。


    耶律大石的西征,上演了契丹皇族最後的榮耀,他建立的西遼,在亞歐大陸的曆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至於“契丹”一詞成了中亞各族用來稱唿中國的專用詞,這個名稱又經中亞傳到俄羅斯和歐洲,俄語和英語中的“中國”,都是契丹一詞的諧音。


    他初出茅廬,采取分化離間計的手段先是分化了這叛軍內部的不同派係,然後以向起中之一送禮物的方法引起了其餘派係叛軍對其的懷疑,最終導致了自相殘殺,他坐收漁翁之利。


    遼王耶律輝在得知自己宗室子弟裏麵出來了這麽一個好人才之後,高興的嘴都合不攏了,把當年耶律德光金龍開山刀和寶盔寶甲都賞給了耶律大石,希望他能夠重現遼國雄風。


    這耶律德光,在《火山王楊袞中》,他是遼國的大狼主,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次子。中國遼朝第二代皇帝、軍事統帥,他是一個久經沙場的猛將,他手使一把近百斤斤重的大馬金刀,刀法神勇蓋世!


    他除了武藝厲害無比之外,還有四寶,人稱“四寶將”。哪四寶呢?寶盔、寶甲、寶馬和寶刀!本來就武藝超凡的他,有這四寶的加持,武藝直接翻了三番!


    耶律德光當年在太原戰勝了劉知遠,又將劉知遠的兵馬困在了太原。


    楊家將初代老祖“火山王”楊袞知道劉知遠被困的消息後,帶領火山軍趕到太原要給劉知遠解圍。楊袞在陣前和耶律德光大戰上百個迴合,勝負難分,眼看天色已暗,兩人約定明日再戰。


    當晚,“小諸葛”唿延鳳就派人潛入遼營,將耶律德光的寶盔、寶甲、寶馬和寶刀給盜走了。


    第二天,楊袞看著穿戴不整齊的耶律德光差點沒有笑出聲來,為什麽?因為耶律德光的四寶被盜,他所穿的盔甲好像都小了一號,一看就讓人忍不住想笑。


    耶律德光見楊袞麵帶笑意,以為他敢嘲笑自己,不由勃然大怒,揮刀就往楊袞劈來。


    楊袞一下就閃開了,兩人在陣前大戰十幾個迴合,楊袞越戰越勇,而耶律德光呢?


    耶律德光因為盔甲不合身,新馬不聽使喚,特別是用慣的大馬金刀重達近百斤斤,現在隨便拿來頂用的才三四十斤,哪裏用得習慣,所以越戰越恿。此消彼長,很快,楊袞就打得耶律德光手忙腳亂,疲於招架,最終敗在了楊袞的火尖槍下。


    不過此人下場不太好,公元947年,45歲的耶律德光在撤離中原途中的臨城染上一種熱疾,高燒不退,在胸口和腹部放了冰塊也無法降溫,太醫讓他遠離女色,他卻將太醫臭罵了一通:“你們都是不學無術,我得了熱病,正要女色泄火,怎麽能遠離女色呢!”終因縱欲無度,走到欒城殺胡林時,口吐鮮血,一命嗚唿。


    這時,遠在遼國都城上京,但已獲報耶律德光病危的述律太後傳來懿旨:“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這可難壞了伴駕的文武大臣,當時正是炎夏,保存屍體談何容易?更何況當年的遊牧民族他們醫學落後,防腐技術是真心不行。


    正在文武大臣和太醫們束手無策的時候,一位禦廚出了個主意,幹脆把皇帝做成“羓”。羓是北方遊牧民族多喜食牛羊肉,有時候殺了一隻牛或羊後,一時又吃不掉,碰上夏天,牧民就把牛羊的內髒掏空,用鹽鹵上,就成了不會腐爛的“羓”,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臘肉。


    這個主意一出,雖然有把皇帝當牲畜處理做成菜的的意思,但無奈之下,文武大臣和太醫們也隻好照廚師的意見辦,雖然隻是給述律太後送上了一道菜,卻把太後嚇了個半死,而耶律德光也被後世戲稱為“臘肉皇帝”,實際上把他看待為被製作成了木乃伊就好了。


    不過遼國對於這位第二皇帝還是非常最終的,不然也不會把他的武器盔甲賞賜給了耶律大石。


    “小子,生擒你,換城池!”


    兀顏光也不廢話,手中的渾鐵點鋼槍一招“虎出山林”就直奔那金兀術,金兀術一看,那兀顏光渾鐵點鋼槍的槍杆比自己的斧柄甚至還要粗一些,自己根本就打不過他,於是就接連招架,想要抽身逃跑。


    “跑?”


    兀顏光早就看出金兀術的心思,從腰間抽出了四棱錚光鐧,照著那金兀術胳膊上就是一鐧!


    這一下正砸在了金兀術的左邊肘部如果不是肘部本來就是人體較為堅硬的部位,金兀術直接就能被打斷一隻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狄家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玄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玄嶽並收藏水滸之狄家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