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宋徽宗迴轉八寶金殿之上,那邊柴王柴宗帶著“小旋風”柴進與眾文武百官在金殿之上等待。
宋徽宗到,眾人都是大禮參拜,人還是來得非常齊全的,就差一個,那就是當朝太師蔡京老賊。
畢竟,柴家這事兒,是從他這裏才起的頭,他因為“千鈞槍”唿延啟鵬的事情遷怒了“小旋風”柴進,從而導致了柴進遭遇了一係列的酷刑。
也是因此,他幹脆托病不出了,畢竟這件事情和他的關係最大,他要是在這裏,三曹對案,那還得了?
所以,幹脆不來,讓他們直接找不著人對證。
而宋徽宗的眼力也是不錯,一看這文武百官都在,唯獨少了蔡京這麽一個熟悉的身影,也是發文問了,“蔡卿為何不在?”
而蔡京的兒子蔡攸則是站了出來,為他父親告假請罪道:“啟奏萬歲,家父昨夜偶感風寒,如今臥床而不得起,便溺失禁,本欲前來,恐壞了宮廷威儀,故此告假,臣在此請罪!”
而老太師韓忠彥在一旁聽了,則是不屑的哼了一聲,這話鬼都不信啊!
宋徽宗一聽,點了點頭,“既然如此,也不必因國事而傷神,安心養病,叫太醫院太醫前去為太師診脈!”
“謝萬歲!”
蔡攸磕頭謝恩。
要說這蔡攸,也不簡單,也是奸臣一黨裏麵拔尖的“尖子生”,屬於是那種“子承父業”了的那種!
再過兩年,這蔡攸就要曆任開府儀同三司、鎮海軍節度使、少保了。
而現在,這小子也是大受恩寵的,進見宋徽宗沒有時限,和王黼一起能夠參加宮中遊戲,或被留在宮中賜宴,就穿上短衣窄褲、塗抹青紅,夾雜在歌舞藝人、侏儒中,說很多市井無賴、淫夫蕩婦的戲謔浮浪之語,來博取宋徽宗的歡心。
而他的妻子宋氏可出入後宮,兒子蔡行任殿中監,宋徽宗把他視如執政,在過兩年之後,對他的寵信甚至是超過了蔡京。
他知道宋徽宗喜歡道家學說,蔡攸又獨自倡導成一些奇聞,說有珠星璧月、跨鳳乘龍、天書雲篆的符應,博得了宋徽宗的歡心。
可以這麽說,就蔡京這幾個兒子孫子,拉出來排頭砍了,那都不屬於濫殺無辜,反而可以說是便宜他們了。
這邊問完了蔡攸,宋徽宗掉頭迴來,又看柴王柴宗和柴進。
他早就看出來了這位柴王柴宗一臉的怒氣,知道柴宗情緒不好,就開口先撫慰一下,“梁王,朕與你多日不見,前些日子下麵進貢了些金國人參來,走時也給梁王帶上幾顆迴去。”
可那柴王柴宗怎麽會因為幾顆人參就忘了他這一次的目的呢?
柴宗雖然也有反心,也看不上這宋徽宗,但是現在人家是君,他是臣子,這八寶金殿之上,他該有的禮數也得有,該有的體麵也得維持。
於是,柴宗與柴進跪伏於地,謝恩了起來。
“臣謝聖上隆恩,隻是若不為臣洗刷冤屈,臣食不知味!”
“梁王口口聲聲說有冤情要讓朕來為你做主,究竟有何冤情,便講來吧!”
而此時的高俅老賊就不淡定了,因為要是讓柴宗把事情說清楚了,那可就對於他們四大奸臣不利了。
雖然蔡京沒來,但是要查這件事情,對他和蔡京那都是最為不利的。
童貫和楊戩是沒有參與此事的,所以高俅要想辦法打斷柴宗。
“萬歲,臣……”
這也就是宋朝的時候,官員還不用以“奴才”兩個字來自稱,要不然,高俅老賊他可是早就用上了!
“啟奏萬歲,您看!!!”
而柴王柴宗能不知道這個時候誰先說話誰占便宜的道理嗎?
所以,他也直接用高出了高俅好幾個八度的聲音直接打斷了高俅的話。
因為高俅平日裏在宋徽宗身邊,說話的語氣都比較“諂媚”,所以就導致了他習慣性的語調和聲音音量都不高,而在這個當口,直接就被柴宗那聲如洪鍾的聲音給蓋住了!
柴宗一邊說,一邊拿出來了一個東西,正是那宋朝的“太祖武德皇帝”趙匡胤給柴家的“丹書鐵券”。
“聖上請看,這是何物?”
柴宗的這句話,在宋徽宗眼裏麵就像是明知故問一樣,“此乃我朝太祖皇帝所賜與卿祖上的丹書鐵券,愛卿又如何能不認得?”
柴宗聽了宋徽宗這麽說,“嗬嗬”一笑道:“原來如此,臣,還因為太祖皇帝禦賜的丹書鐵券如今已經成了廢鐵一塊!”
這話一出,當時就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少大臣紛紛指責柴王柴宗言語裏麵有大不敬之罪,不但蔑視宋太祖趙匡胤,還蔑視宋徽宗,紛紛要求要對柴宗進行處置。
而說話的這些人,也大概是兩派左右,其中的一派,人數最多,那都是四大奸臣和六賊的朋黨,這是群起而圍攻著柴宗,替他們的主子出頭呢!
而還有一部分比較正義的,就是純屬於是看不慣這柴王柴宗的做法,確實是這話說得不行,有點放肆了。
而這種亂悠悠的局麵,最後哪能夠探討出來什麽東西呢?
“肅靜!”
老太師韓忠彥德高望重,直接厲聲出口,才直接製止了剛才的那一種混亂局麵。
而聲音都止息平靜了之後,包括宋徽宗在內,朝廷上的所有人都在等著柴王柴宗給他們一個解釋。
而柴王柴宗則是不緊不慢,拿著那丹書鐵券,先是來了老太師韓忠彥麵前,詢問道:“老太師,此乃我朝太祖皇帝禦賜丹書鐵券,是否?”
“是也,昔日柴宗訓法堯善舜,感我朝太祖皇帝之恩德,縱橫四海,順應天時,於是便禪讓給我朝太祖皇帝!”
老太師韓忠彥雖然是這麽說,但也是感覺柴王柴宗的做法有點不妥,於是就說到了這柴宗訓禪位的事情上,就是要給柴宗提個醒。
而柴宗則是轉到了童貫麵前,又是問了相同的問題。
“童樞密,此乃我朝太祖皇帝禦賜丹書鐵券,是否?”
“是也。”
童貫他弄不明白這柴王柴宗說了半天這到底是什麽意思,也就沒多做迴答。
最後,這位柴王柴宗又轉到了高俅老賊的麵前,詢問道:“高太尉,丹書鐵券你可認得?”
高俅老賊被柴王柴宗這種比較沒頭沒腦的一句話給弄得有些怒氣,迴嘴道:“我也長了兩隻眼,自然是認得,可你柴宗目無太祖,出言不遜,我到要問你認不認得規矩,認不認得君臣之禮!聖上,必要治他大不敬之罪!”
而柴宗嘴角一笑,沒想到他還沒有發力,這高俅倒是先咬上人來了,於是,就勢頭轉過身去,問宋徽宗道:“萬歲,此乃太祖皇帝禦賜丹書鐵券,萬歲慧眼如炬,請辨認真偽!”
宋徽宗對於柴宗這種沒頭沒腦的行為,也是十分的不理解,點了點頭。
“陛下既然承認此為太祖皇帝禦賜之丹書鐵券就好,隻有一事,既然此為我朝太祖皇帝禦賜丹書鐵券,為何我族弟柴進手持丹書鐵券,卻被奸人毆打誣陷,險些喪命?!”
柴宗這句話一說出來,那就是四個字可以形容“軒然大波”,其影響力不亞於是在朝堂之上引發了一場八級地震!
想當年,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在太廟立下石碑,上麵就有一條:“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本來,柴進身上有著這樣的優待政策,和丹書鐵券這樣的護身法寶,應該是高枕無憂,沒人敢惹的。
但是,四大奸臣的權勢滔天就像是現實中的響亮的一巴掌,給了他一個“大比兜”,丹書鐵券沒有用!
在原著裏他柴進最後還被逼上梁山,而這迴雖然沒能被逼上梁山,但也算是被弄了個半死不活,要不是狄泉救他,早就投身於那枉死城中,做新添的鬼混了。
而朝廷官員們也很震驚,因為柴宗說的這個事情可不小,柴進是柴家人,受到了極刑是其一,其二則是柴宗說,丹書鐵券拿出來沒有用!
這就是無視太祖武德皇帝趙匡胤的威嚴了,這是違背宋代皇室的祖訓,宋徽宗都要有責任的!
“什麽?”
宋徽宗一聽也是吃了一驚。
“萬歲,一個半月之前,滄州府尹杜充率軍圍住我族弟柴進田莊,開口閉口捉拿欽犯,率軍圍捕,我兄弟手持丹書鐵券製止,那杜充竟然說這丹書鐵券是假的,將其收沒,便要那人,幸得我兄弟手下莊客保護,方才死裏逃生!”
這話一說出來,滿朝文武就死一樣的寂靜了。
因為要是說有什麽山賊草寇什麽的不知道丹書鐵券,對柴進做了什麽,那還好辦。
可幹這事情的人偏偏是個滄州府尹杜充,朝廷的命官,而且還無視丹書鐵券的效力。
不對,還不光是單單隻是在質疑這丹書鐵券的效力,他還幹了一個事情,就是說這丹書鐵券是假的。
這罪過可夠大的了!
而杜充這個人,在朝廷上都大多數人都是知道他的,杜充為人喜好功名,生性殘忍好殺人,缺少謀略。
曆史上,金人南侵,從燕地而來寄居在滄州之人很多,杜充憂慮他們是金人的內應,於是不論男女老幼全都殺害。
而滿朝的文武大臣也都知道,這杜充可是四大奸臣那一黨的人,這下子事情可要向著不可控的那一方麵發展了。
“荒唐!荒唐!滑天下之大稽!”
高俅知道現在不管這件事情牽不牽連到他的身上,那都不能保持沉默,於是就開始了巧舌如簧的顛倒黑白。
“柴宗,你口口聲聲說那滄州府尹杜充藐視太祖皇帝禦賜丹書鐵券,可有證據?”
高俅心說,按照柴宗所說,當時在場的應該是隻有柴進的莊客和當地的兵馬,那杜充的兵馬自然會是和杜充統一口徑,而那柴進的莊客,自然可以說他們的話不算數。
“高太尉,你當真以為我沒有證人?”
柴宗對高俅就是一笑。
高俅心說不好,難不成在場還有別人?
他對於這件事情的內情不是聽不清楚,而這件事情的主謀要屬蔡京老賊,而這杜充這個人人也是蔡京的黨羽。
蔡京又不在,高俅自己估摸著沒有證人,因此才敢說出這句話,沒想到有證人。
這不是自己挖坑,自己埋自己嗎?
“萬歲,老臣有話要說!”
這個時候,老太師韓忠彥站了出來。
這位老太師韓忠彥可是德高望重的人,在朝堂裏麵的地位可是不低的。
他可是北宋宰相,魏郡王韓琦長子。
韓忠彥去世後,年七十二,後諡“文定”。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韓琦為相十載、輔佐三朝,為北宋的繁榮發展作出了貢獻,與富弼並稱“富韓”。
沒錯,就是這個東華門唱詞的那位韓琦,在處理狄泉上有問題的那位。
韓琦去世,享年六十八歲,神宗親撰“兩朝顧命定策元勳”之碑,追贈其為尚書令,諡號“忠獻”,並準其配享英宗廟庭。宋徽宗時追封魏郡王,至清代,更先後從祀曆代帝王廟及孔廟。
所以,要是說四大奸臣他們四個權傾朝野是可以的,但是這位韓老太師才是朝堂上踩一腳震三震的強人。
而韓老太師對於這四個禍國殃民的奸臣,自然是十分的看不慣,但是他也已經老了,對於朝堂裏麵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他也早就沒有了他年輕時期的那種想法和精力。
所以,在很多時候,他也是比較無奈的,雖然看不慣這四大奸臣,但是也沒辦法完全把他們趕出朝廷去。
但是,對於現在這個情況來看,韓忠彥覺得這件事情必然是涉及到四大奸臣的,而且很有可能搞垮這四大奸臣。
哪怕是不能把這四大奸臣一股腦的都給打包的給弄出這個朝堂,那也起碼要把這幾個禍害扳倒一兩個。
這樣起碼在後麵對付這四大奸臣上麵,少一個奸臣就更容易一點。
宋徽宗到,眾人都是大禮參拜,人還是來得非常齊全的,就差一個,那就是當朝太師蔡京老賊。
畢竟,柴家這事兒,是從他這裏才起的頭,他因為“千鈞槍”唿延啟鵬的事情遷怒了“小旋風”柴進,從而導致了柴進遭遇了一係列的酷刑。
也是因此,他幹脆托病不出了,畢竟這件事情和他的關係最大,他要是在這裏,三曹對案,那還得了?
所以,幹脆不來,讓他們直接找不著人對證。
而宋徽宗的眼力也是不錯,一看這文武百官都在,唯獨少了蔡京這麽一個熟悉的身影,也是發文問了,“蔡卿為何不在?”
而蔡京的兒子蔡攸則是站了出來,為他父親告假請罪道:“啟奏萬歲,家父昨夜偶感風寒,如今臥床而不得起,便溺失禁,本欲前來,恐壞了宮廷威儀,故此告假,臣在此請罪!”
而老太師韓忠彥在一旁聽了,則是不屑的哼了一聲,這話鬼都不信啊!
宋徽宗一聽,點了點頭,“既然如此,也不必因國事而傷神,安心養病,叫太醫院太醫前去為太師診脈!”
“謝萬歲!”
蔡攸磕頭謝恩。
要說這蔡攸,也不簡單,也是奸臣一黨裏麵拔尖的“尖子生”,屬於是那種“子承父業”了的那種!
再過兩年,這蔡攸就要曆任開府儀同三司、鎮海軍節度使、少保了。
而現在,這小子也是大受恩寵的,進見宋徽宗沒有時限,和王黼一起能夠參加宮中遊戲,或被留在宮中賜宴,就穿上短衣窄褲、塗抹青紅,夾雜在歌舞藝人、侏儒中,說很多市井無賴、淫夫蕩婦的戲謔浮浪之語,來博取宋徽宗的歡心。
而他的妻子宋氏可出入後宮,兒子蔡行任殿中監,宋徽宗把他視如執政,在過兩年之後,對他的寵信甚至是超過了蔡京。
他知道宋徽宗喜歡道家學說,蔡攸又獨自倡導成一些奇聞,說有珠星璧月、跨鳳乘龍、天書雲篆的符應,博得了宋徽宗的歡心。
可以這麽說,就蔡京這幾個兒子孫子,拉出來排頭砍了,那都不屬於濫殺無辜,反而可以說是便宜他們了。
這邊問完了蔡攸,宋徽宗掉頭迴來,又看柴王柴宗和柴進。
他早就看出來了這位柴王柴宗一臉的怒氣,知道柴宗情緒不好,就開口先撫慰一下,“梁王,朕與你多日不見,前些日子下麵進貢了些金國人參來,走時也給梁王帶上幾顆迴去。”
可那柴王柴宗怎麽會因為幾顆人參就忘了他這一次的目的呢?
柴宗雖然也有反心,也看不上這宋徽宗,但是現在人家是君,他是臣子,這八寶金殿之上,他該有的禮數也得有,該有的體麵也得維持。
於是,柴宗與柴進跪伏於地,謝恩了起來。
“臣謝聖上隆恩,隻是若不為臣洗刷冤屈,臣食不知味!”
“梁王口口聲聲說有冤情要讓朕來為你做主,究竟有何冤情,便講來吧!”
而此時的高俅老賊就不淡定了,因為要是讓柴宗把事情說清楚了,那可就對於他們四大奸臣不利了。
雖然蔡京沒來,但是要查這件事情,對他和蔡京那都是最為不利的。
童貫和楊戩是沒有參與此事的,所以高俅要想辦法打斷柴宗。
“萬歲,臣……”
這也就是宋朝的時候,官員還不用以“奴才”兩個字來自稱,要不然,高俅老賊他可是早就用上了!
“啟奏萬歲,您看!!!”
而柴王柴宗能不知道這個時候誰先說話誰占便宜的道理嗎?
所以,他也直接用高出了高俅好幾個八度的聲音直接打斷了高俅的話。
因為高俅平日裏在宋徽宗身邊,說話的語氣都比較“諂媚”,所以就導致了他習慣性的語調和聲音音量都不高,而在這個當口,直接就被柴宗那聲如洪鍾的聲音給蓋住了!
柴宗一邊說,一邊拿出來了一個東西,正是那宋朝的“太祖武德皇帝”趙匡胤給柴家的“丹書鐵券”。
“聖上請看,這是何物?”
柴宗的這句話,在宋徽宗眼裏麵就像是明知故問一樣,“此乃我朝太祖皇帝所賜與卿祖上的丹書鐵券,愛卿又如何能不認得?”
柴宗聽了宋徽宗這麽說,“嗬嗬”一笑道:“原來如此,臣,還因為太祖皇帝禦賜的丹書鐵券如今已經成了廢鐵一塊!”
這話一出,當時就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少大臣紛紛指責柴王柴宗言語裏麵有大不敬之罪,不但蔑視宋太祖趙匡胤,還蔑視宋徽宗,紛紛要求要對柴宗進行處置。
而說話的這些人,也大概是兩派左右,其中的一派,人數最多,那都是四大奸臣和六賊的朋黨,這是群起而圍攻著柴宗,替他們的主子出頭呢!
而還有一部分比較正義的,就是純屬於是看不慣這柴王柴宗的做法,確實是這話說得不行,有點放肆了。
而這種亂悠悠的局麵,最後哪能夠探討出來什麽東西呢?
“肅靜!”
老太師韓忠彥德高望重,直接厲聲出口,才直接製止了剛才的那一種混亂局麵。
而聲音都止息平靜了之後,包括宋徽宗在內,朝廷上的所有人都在等著柴王柴宗給他們一個解釋。
而柴王柴宗則是不緊不慢,拿著那丹書鐵券,先是來了老太師韓忠彥麵前,詢問道:“老太師,此乃我朝太祖皇帝禦賜丹書鐵券,是否?”
“是也,昔日柴宗訓法堯善舜,感我朝太祖皇帝之恩德,縱橫四海,順應天時,於是便禪讓給我朝太祖皇帝!”
老太師韓忠彥雖然是這麽說,但也是感覺柴王柴宗的做法有點不妥,於是就說到了這柴宗訓禪位的事情上,就是要給柴宗提個醒。
而柴宗則是轉到了童貫麵前,又是問了相同的問題。
“童樞密,此乃我朝太祖皇帝禦賜丹書鐵券,是否?”
“是也。”
童貫他弄不明白這柴王柴宗說了半天這到底是什麽意思,也就沒多做迴答。
最後,這位柴王柴宗又轉到了高俅老賊的麵前,詢問道:“高太尉,丹書鐵券你可認得?”
高俅老賊被柴王柴宗這種比較沒頭沒腦的一句話給弄得有些怒氣,迴嘴道:“我也長了兩隻眼,自然是認得,可你柴宗目無太祖,出言不遜,我到要問你認不認得規矩,認不認得君臣之禮!聖上,必要治他大不敬之罪!”
而柴宗嘴角一笑,沒想到他還沒有發力,這高俅倒是先咬上人來了,於是,就勢頭轉過身去,問宋徽宗道:“萬歲,此乃太祖皇帝禦賜丹書鐵券,萬歲慧眼如炬,請辨認真偽!”
宋徽宗對於柴宗這種沒頭沒腦的行為,也是十分的不理解,點了點頭。
“陛下既然承認此為太祖皇帝禦賜之丹書鐵券就好,隻有一事,既然此為我朝太祖皇帝禦賜丹書鐵券,為何我族弟柴進手持丹書鐵券,卻被奸人毆打誣陷,險些喪命?!”
柴宗這句話一說出來,那就是四個字可以形容“軒然大波”,其影響力不亞於是在朝堂之上引發了一場八級地震!
想當年,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在太廟立下石碑,上麵就有一條:“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本來,柴進身上有著這樣的優待政策,和丹書鐵券這樣的護身法寶,應該是高枕無憂,沒人敢惹的。
但是,四大奸臣的權勢滔天就像是現實中的響亮的一巴掌,給了他一個“大比兜”,丹書鐵券沒有用!
在原著裏他柴進最後還被逼上梁山,而這迴雖然沒能被逼上梁山,但也算是被弄了個半死不活,要不是狄泉救他,早就投身於那枉死城中,做新添的鬼混了。
而朝廷官員們也很震驚,因為柴宗說的這個事情可不小,柴進是柴家人,受到了極刑是其一,其二則是柴宗說,丹書鐵券拿出來沒有用!
這就是無視太祖武德皇帝趙匡胤的威嚴了,這是違背宋代皇室的祖訓,宋徽宗都要有責任的!
“什麽?”
宋徽宗一聽也是吃了一驚。
“萬歲,一個半月之前,滄州府尹杜充率軍圍住我族弟柴進田莊,開口閉口捉拿欽犯,率軍圍捕,我兄弟手持丹書鐵券製止,那杜充竟然說這丹書鐵券是假的,將其收沒,便要那人,幸得我兄弟手下莊客保護,方才死裏逃生!”
這話一說出來,滿朝文武就死一樣的寂靜了。
因為要是說有什麽山賊草寇什麽的不知道丹書鐵券,對柴進做了什麽,那還好辦。
可幹這事情的人偏偏是個滄州府尹杜充,朝廷的命官,而且還無視丹書鐵券的效力。
不對,還不光是單單隻是在質疑這丹書鐵券的效力,他還幹了一個事情,就是說這丹書鐵券是假的。
這罪過可夠大的了!
而杜充這個人,在朝廷上都大多數人都是知道他的,杜充為人喜好功名,生性殘忍好殺人,缺少謀略。
曆史上,金人南侵,從燕地而來寄居在滄州之人很多,杜充憂慮他們是金人的內應,於是不論男女老幼全都殺害。
而滿朝的文武大臣也都知道,這杜充可是四大奸臣那一黨的人,這下子事情可要向著不可控的那一方麵發展了。
“荒唐!荒唐!滑天下之大稽!”
高俅知道現在不管這件事情牽不牽連到他的身上,那都不能保持沉默,於是就開始了巧舌如簧的顛倒黑白。
“柴宗,你口口聲聲說那滄州府尹杜充藐視太祖皇帝禦賜丹書鐵券,可有證據?”
高俅心說,按照柴宗所說,當時在場的應該是隻有柴進的莊客和當地的兵馬,那杜充的兵馬自然會是和杜充統一口徑,而那柴進的莊客,自然可以說他們的話不算數。
“高太尉,你當真以為我沒有證人?”
柴宗對高俅就是一笑。
高俅心說不好,難不成在場還有別人?
他對於這件事情的內情不是聽不清楚,而這件事情的主謀要屬蔡京老賊,而這杜充這個人人也是蔡京的黨羽。
蔡京又不在,高俅自己估摸著沒有證人,因此才敢說出這句話,沒想到有證人。
這不是自己挖坑,自己埋自己嗎?
“萬歲,老臣有話要說!”
這個時候,老太師韓忠彥站了出來。
這位老太師韓忠彥可是德高望重的人,在朝堂裏麵的地位可是不低的。
他可是北宋宰相,魏郡王韓琦長子。
韓忠彥去世後,年七十二,後諡“文定”。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韓琦為相十載、輔佐三朝,為北宋的繁榮發展作出了貢獻,與富弼並稱“富韓”。
沒錯,就是這個東華門唱詞的那位韓琦,在處理狄泉上有問題的那位。
韓琦去世,享年六十八歲,神宗親撰“兩朝顧命定策元勳”之碑,追贈其為尚書令,諡號“忠獻”,並準其配享英宗廟庭。宋徽宗時追封魏郡王,至清代,更先後從祀曆代帝王廟及孔廟。
所以,要是說四大奸臣他們四個權傾朝野是可以的,但是這位韓老太師才是朝堂上踩一腳震三震的強人。
而韓老太師對於這四個禍國殃民的奸臣,自然是十分的看不慣,但是他也已經老了,對於朝堂裏麵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他也早就沒有了他年輕時期的那種想法和精力。
所以,在很多時候,他也是比較無奈的,雖然看不慣這四大奸臣,但是也沒辦法完全把他們趕出朝廷去。
但是,對於現在這個情況來看,韓忠彥覺得這件事情必然是涉及到四大奸臣的,而且很有可能搞垮這四大奸臣。
哪怕是不能把這四大奸臣一股腦的都給打包的給弄出這個朝堂,那也起碼要把這幾個禍害扳倒一兩個。
這樣起碼在後麵對付這四大奸臣上麵,少一個奸臣就更容易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