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澤這位老將,在演義小說裏麵那是宋朝末期的一員大將,師承少林寺武學大師譚正芳。
那譚正芳曾經也是宋朝的一員戰將,雖然有著一身所向無敵的本領,立下了不少的戰功,卻在宋朝這個重文輕武的時代,他再厲害也不可能得到重用。
宋朝前期對於武將還能做到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但是到了中後期,那是用不用你都非常看不起你,武將的地位直接從狄青死後被徹底的打壓下去了。
譚正芳早年雖然有心報效祖國,但是由於其年輕時的他性情耿直,一心為國,觸動了不少人的利益,也因此得罪了不少奸佞和權貴,最後被人家害得家破人亡,流浪天涯,便在少林寺出家為僧了。
少林寺的主持與譚正芳是多年的好友,收留譚正芳在少林寺內,譚正芳便開始潛心鑽研武學,後來也收了幾個徒弟,老帥宗澤就是其中之一。
宗澤早年拜師於譚正芳門下,按說宗澤的天分算不上好的,說白了就是天子平平。
但是,老帥他勤奮啊!勤學苦練,就像是《射雕英雄傳》裏麵的郭靖一樣,天資不好不要緊,人家靠的是勤奮與執著。
別人聰明的人,對於武學能夠一學即會,甚至能夠舉一反三,而當年宗澤學上一天,也就勉強練熟了一招半式。
但是性格剛毅的宗澤卻不會服輸,一遍不會兩遍,兩遍不會三遍,天天晚上在獨自一人反複勤練,可謂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雖然宗澤在天資上和真正的天才會有著很大的差距,但是他的實力到了北宋末年的朝廷之中已經非常罕有了。
要說宗澤的武功,主要是少林寺的功夫,他練出了一身少林寺的硬功和神力,兩百斤的神臂弓箭無虛發,論起威力和射程 遠勝那些百步穿楊的對手,直到後來武科場考校嶽飛武藝的時候,才有第三個人能夠拉開他的神臂弓。
而到了校場比武,走馬使槍,老將軍也是員虎將,弓刀石馬步箭那是樣樣精通,一杆六二十斤的點鋼槍,在十多年裏剿滅了眾多匪患,也讓奸臣當道的北宋王朝勉強得到了一些安寧。
要是硬說武藝高低,在其他作品裏麵,宗澤的年齡與現在他的年齡差距太大,現在的宗澤已經是五十多歲快六十歲的老人了,而這些演義作品裏麵,唯一與宗澤現在年紀想差不多的就是《說嶽全傳》裏麵對於宗澤的描寫了。
在《說嶽全傳》裏麵,宗澤在老年抗金時期,還能大戰金兀術幾十個迴合。
雖然最後宗澤敗陣而迴,老元帥卻不是輸在武藝上,而輸在體能和力量上。
人老不以筋骨為能,宗澤的武藝也許並不輸給金兀術,但是金國四太子金兀術完顏吳乞買乃是北國第一年輕力壯的戰將,力舉鐵龍,年輕力壯,和宗澤打那屬於是不平等的交鋒。
但就此來看,若是在宗澤年輕之時,未必不如他金兀術,而金兀術在《說嶽全傳》裏麵大戰老年的“雙鞭”唿延灼,並說過他不是年輕時唿延灼的對手。
這也說明了他的武力不會在年輕時的唿延灼之下。
而現在老帥宗澤對於梁山的威脅也是不小的,他可是一個忠臣良將,當世名將,和對付宋江可完全不一樣。
要是能夠給宗澤足夠的兵馬戰將,那對於梁山來說,無疑是來了一個難以對付的強敵。
但是,這迴高俅老賊他們幾個商量著讓宗澤掛帥出征,那可不是好意,那純粹是一石二鳥之計策!
他們想的是,讓宗澤和梁山來個對拚,讓宗澤先消耗一波梁山,然後再不給宗澤足夠的兵馬糧餉,最後讓宗澤再死在梁山的手裏。
這樣,他們這些個奸臣的兩個“眼中釘,肉中刺”就都會被重創。
首先,宗澤是個良將,高俅老賊他們幾個都相信,讓他去打梁山,即便是兵力不足,那他的本事,也能消耗掉梁山極大的有生力量。
盡管最後宗澤以他的少數兵力是無法擊破梁山的,但是宗澤戰死,梁山元氣大傷,對於奸臣來說,這都是一等一的好消息。
最後,他們還可以再派自己手下的人帶著精兵強將去乘虛襲取梁山泊,那樣,在徽宗皇帝麵前,他們幾個奸臣那可以說是倍有麵子!
那高俅出班推薦宗澤出征掛帥,因為宗澤是殿前軍統領,所以他也在殿上,聽見了高俅竟然推薦自己,一時半會兒都沒有反應過來!
這已經不算數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而是太陽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出來了一個了!
宗澤甚至都在想,這高俅該不會是得了失心瘋了吧!
而那道君皇帝宋徽宗現在滿心都想迴去把玩那田黃石,巴不得早點完事,就是高俅推薦個太監,沒準他都當成大元帥給派出去領兵去了。
“去征剿梁山賊寇,需要多少兵馬?”
宋徽宗尋思自己趕緊把出兵數量給定下來,直接退朝就行了。
那蔡京老賊上前奏道:“梁山賊寇,本乃水窪草寇,烏合之眾,陛下隻消發兵五千與宗澤前去,多多調集戰船,便可成功。”
宗澤當時一聽就慌了神了,五千,那可太少了!
人家“雙鞭”唿延灼雖然說在《水滸傳》原著裏麵裏麵帶兵去征剿梁山也隻是八千人,可是他這八千人全部都是精銳部隊,還有鐵甲連環馬和淩振的火炮。
宗澤就隻有五千人,這夠幹什麽的?梁山上的兵馬都已經破萬了,就算是發兵兩萬,都不好拿下來!
宗澤可是聽說過這山東濟州府的水泊梁山方圓八百裏,水域廣闊,易守難攻,就五千人,恐怕連水泊都過不去!
宗澤《孫子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不若則能避之”,意思是我方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打,有五倍就直接攻擊,有兩倍就分散他們的兵力打,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避開敵人的鋒芒 。
現在他這兵力不一定夠得上梁山的一半,那打個屁,還不等於是去送死嗎?
宋徽宗則是沒想這麽多,當時就直接準奏,命兵部發兵五千與宗澤,速去攻打梁山泊。
宗澤一聽,急忙就跪下來,尋思懇請一下宋徽宗,多少也得在給他點人啊,沒多有少,起碼得給他再來三千人,湊個八千啊!
結果,他看見自己再要奏時,那宋徽宗已經已卷簾退朝進宮去了,他跪了個寂寞。
宗澤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隻得迴了家,叫來自己兒子宗方,唉聲歎氣的說了這一次出征,叫他準備披掛,等到去校場裏點了兵馬,再去攻打梁山泊。
宗方一聽了朝廷就給了自己老爹五千兵馬就要去打水泊梁山,當場就差點去死,怒罵起來,“父親,這些殺千刀,砍萬斧的奸臣!我兵隻有五千,怎能敵得他過?分明是叫父親去送死啊!”
那老帥宗澤,此時正在披掛,頭帶鐵襆頭,身披烏油鎧,內襯皂羅袍,家丁牽過來宗元帥那匹烏騅馬。
宗元帥手中撫摸戰馬,嘴中歎息,手提鐵杆槍上馬,麵如鍋底樣,一部白胡須,好似天神降,可惜這次遭到奸臣陷害,這次出征,隻怕是有命去,沒命迴啊。
“走,去校場點兵!”
宗澤這就準備前去領兵,宗方跪倒在地,拽住戰馬韁繩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道:“爹爹,切莫前去啊?賊兵眾多,我兵甚少,倘賊人擊破兵馬,如何解救?”
宗澤見狀,知道自己這迴是在劫難逃,自己也可以不去,可是那樣也未必會有什麽好下場。
“我兒,為父的戎馬一生,豈不知這為將者之天時地利?奈我被奸臣妒害,今番就是要我送死,料想五千人馬,怎能殺退這梁山泊內賊人?若我推脫,隻怕會被那些奸臣說我巧詞避戰,甚至說我與梁山賊寇勾結……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我兒,倘為父的不能取勝,死於陣內,也是盡忠報國,以報國恩,我兒可即領兵迴城,保你母親家眷迴歸故土,不得留戀京城。”
老帥宗澤此刻已經是滿心死誌了,但宗方可不願意自己老爹就這麽被奸賊們給害死了,大腦裏麵飛速運轉,想著該怎麽能救自己老爹一命。
朝廷裏麵的忠臣,能說的上話的就隻有宿太尉宿元景和老太師韓忠彥,可是今天朝上他們兩個也沒來得及幫宗澤說一句話。
剩下的,也沒人能夠影響到那些奸臣了!
宗方是宗澤之長子,他自幼受父親的影響,文武兼修,品行端莊,宗澤在世期間,他一直緊隨父親左右,貼身侍奉,十分孝順,極重情義。
宗澤在金陵含恨而終後,宗方子承父業率部抗金,並在高宗遇險牛頭山期間,率部勤王時打敗占據金陵的叛將曹榮、杜充等人,一時間威震金陵。
宗方後期官至寧夏留守,得知嶽飛父子被奸臣構陷的消息後心急如焚,對嶽氏一門的安危更是憂心牽掛,終日坐臥不安。為了探得實情,他先後派出親信部將以及兒子宗良沿途探查,後助嶽雷掃北。
隻不過,現在的宗方還比較年輕,辦事還不是很穩妥,不過他也想到了一個辦法。
“爹爹,那奸臣不肯派遣精兵強將給您老人家,不如我們叫上幾個朋友高手隨軍相助,即便是勝不得梁山賊寇,好歹鬥個不勝不敗,全身而退,即便聖上怪罪,也隻是丟官罷職,不至於是死罪啊!”
宗方的意思就是宗澤去找幾個高手來助拳。
宗澤是譚正芳的弟子,還和周侗等人交好,在武林裏麵的威望也算是不小,沒準還真能有人肯與他一起去。
宗澤仔細一想也是,就算是自己戰死了,那些奸臣的脾氣秉性一貫是喜歡斬草除根,自己的妻兒老小也未必逃得過,倒不如自己活著,沒準老聖上還能夠看著自己往日裏麵的勤勉,能夠饒恕自己。
“取銀子來,隨為父擺酒請客。”
宗澤說罷,宗方就問道:“父親,要請哪一位?”
“請振威鏢局的餘老鏢師!”
這位宗澤口中的“餘老鏢師”,實際上就是陝西鐵臂膀大俠周侗的大師兄,武林名宿,“大刀”餘寰。
這位老前輩在武林裏麵的的地位極高,一把九環刀,一手隨心金標,打遍東南無敵手,創立了一家“振威鏢局”,黑白兩道上沒誰敢劫他們的鏢。
當然,董澄這個家夥弄丟了振威鏢局的鏢就被振威鏢局通緝了,現在都躲在梁山。
宗澤和宗方便來到了東京城的振威鏢局,通了名姓,去尋“大刀”餘寰,卻未曾尋見。
“呀,是宗老前輩,晚輩有禮了!”
正在此刻,一個長得麵色如銀,歲數比宗方還要小上一些的少年出來,向宗澤和宗方見禮。
“是化龍啊,免禮免禮!”
這孩子名叫餘化龍,正是那《說嶽全傳》裏麵嶽家軍中的“金鏢將”餘化龍,隻是現在還沒有長大。
要說這餘化龍,也算是陝西鐵臂膀大俠周侗的一個弟子。
餘化龍是他好朋友兼大師兄“大刀”餘寰的孫子,餘化龍後來成為嶽家軍中的主力戰將,武力值也是非同小可。
嶽飛是周侗的關門弟子兼義子,嶽飛學完了周侗的全部本領,但嶽飛會的,餘化龍也基本上都會,但是餘化龍不會周侗的箭法和晚年所創的絕技。
餘化龍也是因為自己的武藝遠超同齡人,所以多少有些持才傲物,當下便問道:“不知周老前輩此來是為了何事?”
“來尋你爺爺,他去了何處?”
“他替老種經略相公押運軍餉,已經前往河北,目下不在家中。”
“這個……”
宗澤心說這下可不好了,餘寰身在外麵運鏢,不在東京城裏麵,還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迴來。
而他自己現在是出征在即,已經是拖不得了,沒有餘寰相助,這可如何是好?
“宗老前輩,臉色為何如此難看,說出來且看我餘化龍為你排憂解難!”
那譚正芳曾經也是宋朝的一員戰將,雖然有著一身所向無敵的本領,立下了不少的戰功,卻在宋朝這個重文輕武的時代,他再厲害也不可能得到重用。
宋朝前期對於武將還能做到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但是到了中後期,那是用不用你都非常看不起你,武將的地位直接從狄青死後被徹底的打壓下去了。
譚正芳早年雖然有心報效祖國,但是由於其年輕時的他性情耿直,一心為國,觸動了不少人的利益,也因此得罪了不少奸佞和權貴,最後被人家害得家破人亡,流浪天涯,便在少林寺出家為僧了。
少林寺的主持與譚正芳是多年的好友,收留譚正芳在少林寺內,譚正芳便開始潛心鑽研武學,後來也收了幾個徒弟,老帥宗澤就是其中之一。
宗澤早年拜師於譚正芳門下,按說宗澤的天分算不上好的,說白了就是天子平平。
但是,老帥他勤奮啊!勤學苦練,就像是《射雕英雄傳》裏麵的郭靖一樣,天資不好不要緊,人家靠的是勤奮與執著。
別人聰明的人,對於武學能夠一學即會,甚至能夠舉一反三,而當年宗澤學上一天,也就勉強練熟了一招半式。
但是性格剛毅的宗澤卻不會服輸,一遍不會兩遍,兩遍不會三遍,天天晚上在獨自一人反複勤練,可謂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雖然宗澤在天資上和真正的天才會有著很大的差距,但是他的實力到了北宋末年的朝廷之中已經非常罕有了。
要說宗澤的武功,主要是少林寺的功夫,他練出了一身少林寺的硬功和神力,兩百斤的神臂弓箭無虛發,論起威力和射程 遠勝那些百步穿楊的對手,直到後來武科場考校嶽飛武藝的時候,才有第三個人能夠拉開他的神臂弓。
而到了校場比武,走馬使槍,老將軍也是員虎將,弓刀石馬步箭那是樣樣精通,一杆六二十斤的點鋼槍,在十多年裏剿滅了眾多匪患,也讓奸臣當道的北宋王朝勉強得到了一些安寧。
要是硬說武藝高低,在其他作品裏麵,宗澤的年齡與現在他的年齡差距太大,現在的宗澤已經是五十多歲快六十歲的老人了,而這些演義作品裏麵,唯一與宗澤現在年紀想差不多的就是《說嶽全傳》裏麵對於宗澤的描寫了。
在《說嶽全傳》裏麵,宗澤在老年抗金時期,還能大戰金兀術幾十個迴合。
雖然最後宗澤敗陣而迴,老元帥卻不是輸在武藝上,而輸在體能和力量上。
人老不以筋骨為能,宗澤的武藝也許並不輸給金兀術,但是金國四太子金兀術完顏吳乞買乃是北國第一年輕力壯的戰將,力舉鐵龍,年輕力壯,和宗澤打那屬於是不平等的交鋒。
但就此來看,若是在宗澤年輕之時,未必不如他金兀術,而金兀術在《說嶽全傳》裏麵大戰老年的“雙鞭”唿延灼,並說過他不是年輕時唿延灼的對手。
這也說明了他的武力不會在年輕時的唿延灼之下。
而現在老帥宗澤對於梁山的威脅也是不小的,他可是一個忠臣良將,當世名將,和對付宋江可完全不一樣。
要是能夠給宗澤足夠的兵馬戰將,那對於梁山來說,無疑是來了一個難以對付的強敵。
但是,這迴高俅老賊他們幾個商量著讓宗澤掛帥出征,那可不是好意,那純粹是一石二鳥之計策!
他們想的是,讓宗澤和梁山來個對拚,讓宗澤先消耗一波梁山,然後再不給宗澤足夠的兵馬糧餉,最後讓宗澤再死在梁山的手裏。
這樣,他們這些個奸臣的兩個“眼中釘,肉中刺”就都會被重創。
首先,宗澤是個良將,高俅老賊他們幾個都相信,讓他去打梁山,即便是兵力不足,那他的本事,也能消耗掉梁山極大的有生力量。
盡管最後宗澤以他的少數兵力是無法擊破梁山的,但是宗澤戰死,梁山元氣大傷,對於奸臣來說,這都是一等一的好消息。
最後,他們還可以再派自己手下的人帶著精兵強將去乘虛襲取梁山泊,那樣,在徽宗皇帝麵前,他們幾個奸臣那可以說是倍有麵子!
那高俅出班推薦宗澤出征掛帥,因為宗澤是殿前軍統領,所以他也在殿上,聽見了高俅竟然推薦自己,一時半會兒都沒有反應過來!
這已經不算數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而是太陽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出來了一個了!
宗澤甚至都在想,這高俅該不會是得了失心瘋了吧!
而那道君皇帝宋徽宗現在滿心都想迴去把玩那田黃石,巴不得早點完事,就是高俅推薦個太監,沒準他都當成大元帥給派出去領兵去了。
“去征剿梁山賊寇,需要多少兵馬?”
宋徽宗尋思自己趕緊把出兵數量給定下來,直接退朝就行了。
那蔡京老賊上前奏道:“梁山賊寇,本乃水窪草寇,烏合之眾,陛下隻消發兵五千與宗澤前去,多多調集戰船,便可成功。”
宗澤當時一聽就慌了神了,五千,那可太少了!
人家“雙鞭”唿延灼雖然說在《水滸傳》原著裏麵裏麵帶兵去征剿梁山也隻是八千人,可是他這八千人全部都是精銳部隊,還有鐵甲連環馬和淩振的火炮。
宗澤就隻有五千人,這夠幹什麽的?梁山上的兵馬都已經破萬了,就算是發兵兩萬,都不好拿下來!
宗澤可是聽說過這山東濟州府的水泊梁山方圓八百裏,水域廣闊,易守難攻,就五千人,恐怕連水泊都過不去!
宗澤《孫子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不若則能避之”,意思是我方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打,有五倍就直接攻擊,有兩倍就分散他們的兵力打,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避開敵人的鋒芒 。
現在他這兵力不一定夠得上梁山的一半,那打個屁,還不等於是去送死嗎?
宋徽宗則是沒想這麽多,當時就直接準奏,命兵部發兵五千與宗澤,速去攻打梁山泊。
宗澤一聽,急忙就跪下來,尋思懇請一下宋徽宗,多少也得在給他點人啊,沒多有少,起碼得給他再來三千人,湊個八千啊!
結果,他看見自己再要奏時,那宋徽宗已經已卷簾退朝進宮去了,他跪了個寂寞。
宗澤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隻得迴了家,叫來自己兒子宗方,唉聲歎氣的說了這一次出征,叫他準備披掛,等到去校場裏點了兵馬,再去攻打梁山泊。
宗方一聽了朝廷就給了自己老爹五千兵馬就要去打水泊梁山,當場就差點去死,怒罵起來,“父親,這些殺千刀,砍萬斧的奸臣!我兵隻有五千,怎能敵得他過?分明是叫父親去送死啊!”
那老帥宗澤,此時正在披掛,頭帶鐵襆頭,身披烏油鎧,內襯皂羅袍,家丁牽過來宗元帥那匹烏騅馬。
宗元帥手中撫摸戰馬,嘴中歎息,手提鐵杆槍上馬,麵如鍋底樣,一部白胡須,好似天神降,可惜這次遭到奸臣陷害,這次出征,隻怕是有命去,沒命迴啊。
“走,去校場點兵!”
宗澤這就準備前去領兵,宗方跪倒在地,拽住戰馬韁繩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道:“爹爹,切莫前去啊?賊兵眾多,我兵甚少,倘賊人擊破兵馬,如何解救?”
宗澤見狀,知道自己這迴是在劫難逃,自己也可以不去,可是那樣也未必會有什麽好下場。
“我兒,為父的戎馬一生,豈不知這為將者之天時地利?奈我被奸臣妒害,今番就是要我送死,料想五千人馬,怎能殺退這梁山泊內賊人?若我推脫,隻怕會被那些奸臣說我巧詞避戰,甚至說我與梁山賊寇勾結……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我兒,倘為父的不能取勝,死於陣內,也是盡忠報國,以報國恩,我兒可即領兵迴城,保你母親家眷迴歸故土,不得留戀京城。”
老帥宗澤此刻已經是滿心死誌了,但宗方可不願意自己老爹就這麽被奸賊們給害死了,大腦裏麵飛速運轉,想著該怎麽能救自己老爹一命。
朝廷裏麵的忠臣,能說的上話的就隻有宿太尉宿元景和老太師韓忠彥,可是今天朝上他們兩個也沒來得及幫宗澤說一句話。
剩下的,也沒人能夠影響到那些奸臣了!
宗方是宗澤之長子,他自幼受父親的影響,文武兼修,品行端莊,宗澤在世期間,他一直緊隨父親左右,貼身侍奉,十分孝順,極重情義。
宗澤在金陵含恨而終後,宗方子承父業率部抗金,並在高宗遇險牛頭山期間,率部勤王時打敗占據金陵的叛將曹榮、杜充等人,一時間威震金陵。
宗方後期官至寧夏留守,得知嶽飛父子被奸臣構陷的消息後心急如焚,對嶽氏一門的安危更是憂心牽掛,終日坐臥不安。為了探得實情,他先後派出親信部將以及兒子宗良沿途探查,後助嶽雷掃北。
隻不過,現在的宗方還比較年輕,辦事還不是很穩妥,不過他也想到了一個辦法。
“爹爹,那奸臣不肯派遣精兵強將給您老人家,不如我們叫上幾個朋友高手隨軍相助,即便是勝不得梁山賊寇,好歹鬥個不勝不敗,全身而退,即便聖上怪罪,也隻是丟官罷職,不至於是死罪啊!”
宗方的意思就是宗澤去找幾個高手來助拳。
宗澤是譚正芳的弟子,還和周侗等人交好,在武林裏麵的威望也算是不小,沒準還真能有人肯與他一起去。
宗澤仔細一想也是,就算是自己戰死了,那些奸臣的脾氣秉性一貫是喜歡斬草除根,自己的妻兒老小也未必逃得過,倒不如自己活著,沒準老聖上還能夠看著自己往日裏麵的勤勉,能夠饒恕自己。
“取銀子來,隨為父擺酒請客。”
宗澤說罷,宗方就問道:“父親,要請哪一位?”
“請振威鏢局的餘老鏢師!”
這位宗澤口中的“餘老鏢師”,實際上就是陝西鐵臂膀大俠周侗的大師兄,武林名宿,“大刀”餘寰。
這位老前輩在武林裏麵的的地位極高,一把九環刀,一手隨心金標,打遍東南無敵手,創立了一家“振威鏢局”,黑白兩道上沒誰敢劫他們的鏢。
當然,董澄這個家夥弄丟了振威鏢局的鏢就被振威鏢局通緝了,現在都躲在梁山。
宗澤和宗方便來到了東京城的振威鏢局,通了名姓,去尋“大刀”餘寰,卻未曾尋見。
“呀,是宗老前輩,晚輩有禮了!”
正在此刻,一個長得麵色如銀,歲數比宗方還要小上一些的少年出來,向宗澤和宗方見禮。
“是化龍啊,免禮免禮!”
這孩子名叫餘化龍,正是那《說嶽全傳》裏麵嶽家軍中的“金鏢將”餘化龍,隻是現在還沒有長大。
要說這餘化龍,也算是陝西鐵臂膀大俠周侗的一個弟子。
餘化龍是他好朋友兼大師兄“大刀”餘寰的孫子,餘化龍後來成為嶽家軍中的主力戰將,武力值也是非同小可。
嶽飛是周侗的關門弟子兼義子,嶽飛學完了周侗的全部本領,但嶽飛會的,餘化龍也基本上都會,但是餘化龍不會周侗的箭法和晚年所創的絕技。
餘化龍也是因為自己的武藝遠超同齡人,所以多少有些持才傲物,當下便問道:“不知周老前輩此來是為了何事?”
“來尋你爺爺,他去了何處?”
“他替老種經略相公押運軍餉,已經前往河北,目下不在家中。”
“這個……”
宗澤心說這下可不好了,餘寰身在外麵運鏢,不在東京城裏麵,還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迴來。
而他自己現在是出征在即,已經是拖不得了,沒有餘寰相助,這可如何是好?
“宗老前輩,臉色為何如此難看,說出來且看我餘化龍為你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