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許貫忠此刻身上運起雷法來,百邪難侵,這高廉與他對視一眼,頓時被震懾了心魄,如何能不害怕?
“你是何人?也會法術?”
高廉一看許貫忠手裏拿的法劍與雷擊棗木令牌,就明白了對方也是個會法術的,於是便開口發問。
“你喪盡天良,施此邪術,今日定叫你死!”
許貫忠說罷,但見他周身騰起一陣風來,身上袍帶叫那勁風吹得猶如一條長蛇般舞動。
“雷祖助我!”
許貫忠大喊一聲。
“哼!虛張聲勢,我倒要看看今天是你死還是我亡!”
高廉自然是不服了,手中太阿寶劍一指,那些個草人便旋風陀螺一般轉了過去,直奔許貫忠而來。
“寨主,許先生隻一人,恐抵擋不住!”
“花和尚”魯智深與“行者”武鬆見那些草人如同一團利刃滾了過來,生怕許貫忠直接被絞成了餃子餡!
“莫要怕,你們看許先生的臉上可有絲毫的懼色嗎?他雖然是單槍匹馬,卻龍行虎步,身如磐石!”
狄泉對許貫忠有著絕對的信心,他一定不會敗給高廉的。
“轟隆!”
許貫忠以手中青銅法劍敲擊手中五雷令牌,但聽見天空中一聲雷轟電閃,許貫忠猛然舉起手中五雷令牌,竟然劈出一道白色電光來。
“劈啪!”一聲,便把前麵一排稻草人給燒成了焦炭。
“啊!”
高廉大驚失色,驚唿道:“你會五雷正法!”
高廉知道,自己的這點道行,可絕不是正統五雷正法的對手。
所謂五雷,並不是字麵意思所說的,能夠從五個方向召喚天雷從天上往下劈人。
而是按照道藏裏麵的規矩,東南西北分別對應三二四一,當中則為五,中為極,道藏裏麵向來是以五為最大之數。
也就是說,所謂“五雷法”,即可以理解為道教裏麵最為正宗、也是最強大的雷法。
而且,這“五雷正法”可不是誰都能學會的,那是要正經傳承的,練習上也比較困難。
高廉早就聽人說過,修道者如果能夠掌握五雷正法,基本上就已經算是半仙、真人的序列了,就驅使雷電、唿風喚雨這是最為基礎的,其巨大的威力還能掃蕩邪祟、驅魔降妖。
在宋元時期,雷法被視為最重要的道家法術。
而這高廉所會的法術,不能說有多弱小,而是比較偏門又邪惡,是《魯班書》裏麵記載的一些邪法。
《魯班書》據傳為工匠聖人魯班公輸班所著,是一本奇書,上冊是工匠技術,道術,下冊是解法和醫療法術,還有一些破偏門法術。
據說學了魯班書要“缺一門”,經受鰥、寡、孤、獨、殘中的一個。
而這個高廉就是一個木匠,他原本是高俅的叔伯兄弟,在高俅還是一個浪蕩子弟的時候,這個家夥偶爾得到了《魯班書》下冊,學習了裏麵的偏門法術。
此刻麵對許貫忠的正統“五雷天心正法”,他是根本打不過!
許貫忠放出雷電,把那些稻草人一個個劈成焦炭,事到如今,高廉也是別無他法,隻能施法維持法術。
可是,大量的稻草人被毀,高廉也受到了術法的反噬,馬背上鮮血狂噴,已經維持不住了。
而那邊的濟州府兵馬,由那“錦毛虎”燕順和“矮腳虎”王英所率領,看到如此情景,沒有一個敢上去的。
“哥哥,如何是好!”
那“矮腳虎”王英見那許貫忠竟然能夠飛雷使電,心裏麵已經嚇得不行,想要讓燕順帶著他們快跑。
“乖乖!恁的了得!”
“錦毛虎”燕順自然也是怕沒命的,可是就這樣把高廉扔在這裏了,那隻怕會出事。
於是,“錦毛虎”燕順既不走,也不上前,來了個“坐山觀虎鬥”。
“你合該死!”
許貫忠祭起手中青銅法劍,來了一招飛劍,劍身上帶著雷光,直取那高廉。
“呀!”
高廉手中舉起那口太阿寶劍去抵擋,沒想到竟然在雙劍觸碰的一瞬間,被一股巨大的雷電流入體內,瞬間五內俱焚,身體膨脹,一下子炸裂開來,被劈成了兩半!
這一下,可給高廉劈了一個外焦裏嫩,當場身亡!
“快撤!”
“錦毛虎”燕順一看見高廉的悲慘下場,生怕自己也被天雷給劈死,立刻帶著濟州府兵馬掉頭就跑。
“寨主,敵軍撤退,高廉身死,是否追擊!”
“九紋龍”史進手持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想要衝上去立刻追趕敵人敗軍。
“不必!”
狄泉明白,雖然殺了高廉挺解氣的,但也惹上了大麻煩!
之前狄泉發現高廉跑了,心裏麵覺得這還可以,畢竟高廉跑了,起碼是撿了一條命迴去,他高俅也不會對梁山有什麽大動作。
而這次不一樣了,高廉直接被許貫忠給劈了,高俅勢必是要來報仇了!
要知道,在《水滸傳》原著裏麵,那就是宋江帶領梁山大軍打破高唐州,殺了高廉,高俅大怒,才派出了“雙鞭”唿延灼,“百勝將”韓韜和“天目將”彭杞帶著鐵甲連環馬部隊來討伐梁山泊的。
看來,用不了多久,梁山就要迎來第一次惡戰了!
狄泉打馬上前查看許貫忠的情況,見許貫忠沒事,便誇獎道:“許先生不愧是許真君後人,道術厲害!”
“寨主,可尋一處靜室與我歇息,適才運了五雷正法,此刻內丹氣虛,需要調理。”
許貫忠說道。
“快,速速帶許先生尋一僻靜之處療養!”
狄泉立刻安排人去辦了,許貫忠簡直就是一個全能型人才,能文能武,竟然還會法術。
這樣的“六邊形戰士”狄泉必須當做寶貝一樣嗬護,這邊讓人送許貫忠上山療養,然後又派遣“神醫”安道全也過去看看。
萬一安道全能幫上忙呢?
戰事完畢,狄泉叫“青麵獸”楊誌率領人馬打掃戰場,然後就迴到了山上,直奔淩振的火藥作坊!
現在,許貫忠在療養,所以狄泉對於梁山的各項改革計劃,還是不能馬上實施的。
但狄泉預料到,高俅的複仇大軍可不會來得太晚,畢竟有宋江和吳用在旁邊,這件事情最多半個月,朝廷那邊也就知道了,最多二十天,朝廷大軍也就上路了。
要是真的來了朝廷大軍,對於狄泉來說並不好對付,像是“鐵甲連環馬”那種精銳部隊,狄泉可不好對付。
所以,他需要攻堅防守的重武器,火器就是不二之選,威力大,射程遠,可以輕易破甲,搭配其他防禦工事,打防守戰最適合不過。
聽說淩振這兩天已經製造出來一一部分三眼銃了,還造出來了兩門炮。
這在對付高俅老賊的時候,都是不可多得的利器,狄泉必須去看看。
狄泉剛剛上山,就發現了一個久違的麵孔——“小旋風”柴進。
之前柴進受傷,雖然經過了“神醫”安道全的調理,暫且沒有性命之憂,但是身體虛弱,一直在臥床休息。
現在,他應該是恢複的不錯,已經能夠下地了。
“柴大官人,你這是已經無恙了?”
狄泉剛剛迎了上去,那柴進便撲地跪倒在狄泉麵前。
“狄寨主,救命之恩,柴進沒齒難忘!”
柴進他這迴能夠死裏逃生,全靠狄泉仗義相救,別管狄泉的目的是什麽,他這條命是狄泉給冒著生命危險救迴來的,這個毋庸置疑。
他這次也算是看清楚了,什麽才叫真正的朋友,他以前在莊子裏麵養著收留的門客可布下三千多,可不必當年那孟嚐君、平原君差。
可是當他真的遭了難之後,整個莊客裏麵隻有一個董澄願意舍命幫他,另外就是狄泉願意救他。
這可是天大的恩情啊!
“柴大官人,快快請起,何必如此啊!”
狄泉立刻扶起柴進,問道:“大官人傷愈之後,意欲何往?”
柴進歎息一聲,“聽聞滄州宅院,已經被滄州府尹杜充所管治,我乃大周皇帝嫡派子孫,族中有人在雲南為藩王,欲往雲南去找我族人,上奏朝廷為我做主。”
柴進最近也是聽到了風吹草動的,畢竟,他就身在梁山上,高廉落敗,大鬧東京,殺高衙內,囚禁朱勔的事情他都知道。
按理說他可以因為狄泉的恩情而留在山上,但是架不住這狄泉惹得事情太大,柴進是生怕自己留在梁山上,到時候跟著吃了瓜落!
柴進雖然有把梁山當成退路的心思,但是在他看來,現在梁山隻怕是早晚自身難保,作為自己的退路,也不太安全。
狄泉倒是也沒指望自己救柴進一次他就直接上山落草,因為現在柴進的處境和《水滸傳》原著裏麵的還不太一樣,還有迴旋餘地。
狄泉心說這柴進要是去雲南找他那藩王親戚去告狀也好,沒準在朝廷上這麽一鬧,還能給奸臣們施加一點的壓力,讓他們沒功夫進攻梁山呢。
“既然如此,我便派人護送大官人前往雲南如何?”
狄泉說道。
“多謝狄寨主,可叫董澄兄弟隨我同往。”
柴進還想要董澄和自己去,不過人家董澄被狄泉救了之後,已經跟隨著梁山人馬留在野雲渡口了。
董澄的態度也很明確,自己知恩圖報不假,他董澄自己這迴也算是豁出命來幫了他柴進一把,所以他以後也不欠柴進的了,索性加入了梁山。
“這……董澄兄弟不在此處啊……我派我山上‘錦袍將’嶽真兄弟陪你走一遭如何?武功你柴大官人大可放心,嶽真兄弟乃是當年的‘花刀副帥’嶽勝之後,刀法了不得!”
狄泉心說自己派個自己人去,到時候,雲南那邊有什麽消息,自己也好能夠第一時間知道。
“也罷,那邊聽狄寨主安排!”
柴進也沒辦法,他知道現在狄泉還能給他麵子就不錯了,他現在不是那個名滿天下,手底下全是門客的“小旋風”柴進了,已經落魄了。
柴進雖然有點武藝,但是傷還沒好利索,世道又不太平,從山東往雲南去,那是多少的路程?
就算是在後世,這段距離那也不短啊!
要是真沒有一個武功高強的人保護他,柴進也夠嗆能夠順利到達雲南。
狄泉選擇“錦袍將”嶽真,除了他武功不錯,還是因為這個人的綜合素質不錯,當初在傘蓋山上當過寨主,有一些智謀。
和柴進敲定了之後,柴進要等兩天再出發,狄泉來到了火藥作坊,看到了正在實驗三眼銃成品的“轟天雷”淩振。
“淩振兄弟,已經做好了?”
狄泉走過去,看著已經做好的三眼銃。
“適才剛剛完工,之前的那批和這一批不相同,寨主請看。”
狄泉觀察了一下這支三眼銃,基本上和他印象裏麵在後世博物館裏麵看到的展品差不多的樣子,三根呈品字形組合的身管。
這種設計,使三眼銃可以達到三槍齊放或單一彈丸射擊的效果,火力按照單發火銃來對比,還算不錯,步兵、騎兵都可以使用。
唯一的變化,就是把火門變成了火繩。
看似微小的改變,實際上增益還是不小的。
正常的三眼銃作為火門槍,要一手點火一手扶銃發射,一般使用燒紅的鐵絲或線香點火。
而你在拿著三眼銃點火時,這種點火方式很不好點燃,你就得始終看著火門,點著了之後也是無暇瞄準。
所以,三眼銃的射擊精確度因此會大打折扣。
而把火門改成了緩慢燃燒的火繩,在這方麵就可以避免為了點燃火門而放棄瞄準了。
三眼銃精準度的提高,這就可以讓三眼銃的殺傷力也變大不少,畢竟,子彈打在胳膊腿上的威力和子彈打在腦門胸脯上的威力,差距可是真的不小。
“好設計,淩振兄弟可謂是舉一反三啊!”
狄泉覺得這淩振這家夥放在後世絕對是一個武器工程師,天才!
他要是生在後世,他絕對能夠發明出來一些讓人震驚的東西。
而他另外造出來的兩門小炮,狄泉湊過去一看,發現這是一種“臼炮”。
“你是何人?也會法術?”
高廉一看許貫忠手裏拿的法劍與雷擊棗木令牌,就明白了對方也是個會法術的,於是便開口發問。
“你喪盡天良,施此邪術,今日定叫你死!”
許貫忠說罷,但見他周身騰起一陣風來,身上袍帶叫那勁風吹得猶如一條長蛇般舞動。
“雷祖助我!”
許貫忠大喊一聲。
“哼!虛張聲勢,我倒要看看今天是你死還是我亡!”
高廉自然是不服了,手中太阿寶劍一指,那些個草人便旋風陀螺一般轉了過去,直奔許貫忠而來。
“寨主,許先生隻一人,恐抵擋不住!”
“花和尚”魯智深與“行者”武鬆見那些草人如同一團利刃滾了過來,生怕許貫忠直接被絞成了餃子餡!
“莫要怕,你們看許先生的臉上可有絲毫的懼色嗎?他雖然是單槍匹馬,卻龍行虎步,身如磐石!”
狄泉對許貫忠有著絕對的信心,他一定不會敗給高廉的。
“轟隆!”
許貫忠以手中青銅法劍敲擊手中五雷令牌,但聽見天空中一聲雷轟電閃,許貫忠猛然舉起手中五雷令牌,竟然劈出一道白色電光來。
“劈啪!”一聲,便把前麵一排稻草人給燒成了焦炭。
“啊!”
高廉大驚失色,驚唿道:“你會五雷正法!”
高廉知道,自己的這點道行,可絕不是正統五雷正法的對手。
所謂五雷,並不是字麵意思所說的,能夠從五個方向召喚天雷從天上往下劈人。
而是按照道藏裏麵的規矩,東南西北分別對應三二四一,當中則為五,中為極,道藏裏麵向來是以五為最大之數。
也就是說,所謂“五雷法”,即可以理解為道教裏麵最為正宗、也是最強大的雷法。
而且,這“五雷正法”可不是誰都能學會的,那是要正經傳承的,練習上也比較困難。
高廉早就聽人說過,修道者如果能夠掌握五雷正法,基本上就已經算是半仙、真人的序列了,就驅使雷電、唿風喚雨這是最為基礎的,其巨大的威力還能掃蕩邪祟、驅魔降妖。
在宋元時期,雷法被視為最重要的道家法術。
而這高廉所會的法術,不能說有多弱小,而是比較偏門又邪惡,是《魯班書》裏麵記載的一些邪法。
《魯班書》據傳為工匠聖人魯班公輸班所著,是一本奇書,上冊是工匠技術,道術,下冊是解法和醫療法術,還有一些破偏門法術。
據說學了魯班書要“缺一門”,經受鰥、寡、孤、獨、殘中的一個。
而這個高廉就是一個木匠,他原本是高俅的叔伯兄弟,在高俅還是一個浪蕩子弟的時候,這個家夥偶爾得到了《魯班書》下冊,學習了裏麵的偏門法術。
此刻麵對許貫忠的正統“五雷天心正法”,他是根本打不過!
許貫忠放出雷電,把那些稻草人一個個劈成焦炭,事到如今,高廉也是別無他法,隻能施法維持法術。
可是,大量的稻草人被毀,高廉也受到了術法的反噬,馬背上鮮血狂噴,已經維持不住了。
而那邊的濟州府兵馬,由那“錦毛虎”燕順和“矮腳虎”王英所率領,看到如此情景,沒有一個敢上去的。
“哥哥,如何是好!”
那“矮腳虎”王英見那許貫忠竟然能夠飛雷使電,心裏麵已經嚇得不行,想要讓燕順帶著他們快跑。
“乖乖!恁的了得!”
“錦毛虎”燕順自然也是怕沒命的,可是就這樣把高廉扔在這裏了,那隻怕會出事。
於是,“錦毛虎”燕順既不走,也不上前,來了個“坐山觀虎鬥”。
“你合該死!”
許貫忠祭起手中青銅法劍,來了一招飛劍,劍身上帶著雷光,直取那高廉。
“呀!”
高廉手中舉起那口太阿寶劍去抵擋,沒想到竟然在雙劍觸碰的一瞬間,被一股巨大的雷電流入體內,瞬間五內俱焚,身體膨脹,一下子炸裂開來,被劈成了兩半!
這一下,可給高廉劈了一個外焦裏嫩,當場身亡!
“快撤!”
“錦毛虎”燕順一看見高廉的悲慘下場,生怕自己也被天雷給劈死,立刻帶著濟州府兵馬掉頭就跑。
“寨主,敵軍撤退,高廉身死,是否追擊!”
“九紋龍”史進手持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想要衝上去立刻追趕敵人敗軍。
“不必!”
狄泉明白,雖然殺了高廉挺解氣的,但也惹上了大麻煩!
之前狄泉發現高廉跑了,心裏麵覺得這還可以,畢竟高廉跑了,起碼是撿了一條命迴去,他高俅也不會對梁山有什麽大動作。
而這次不一樣了,高廉直接被許貫忠給劈了,高俅勢必是要來報仇了!
要知道,在《水滸傳》原著裏麵,那就是宋江帶領梁山大軍打破高唐州,殺了高廉,高俅大怒,才派出了“雙鞭”唿延灼,“百勝將”韓韜和“天目將”彭杞帶著鐵甲連環馬部隊來討伐梁山泊的。
看來,用不了多久,梁山就要迎來第一次惡戰了!
狄泉打馬上前查看許貫忠的情況,見許貫忠沒事,便誇獎道:“許先生不愧是許真君後人,道術厲害!”
“寨主,可尋一處靜室與我歇息,適才運了五雷正法,此刻內丹氣虛,需要調理。”
許貫忠說道。
“快,速速帶許先生尋一僻靜之處療養!”
狄泉立刻安排人去辦了,許貫忠簡直就是一個全能型人才,能文能武,竟然還會法術。
這樣的“六邊形戰士”狄泉必須當做寶貝一樣嗬護,這邊讓人送許貫忠上山療養,然後又派遣“神醫”安道全也過去看看。
萬一安道全能幫上忙呢?
戰事完畢,狄泉叫“青麵獸”楊誌率領人馬打掃戰場,然後就迴到了山上,直奔淩振的火藥作坊!
現在,許貫忠在療養,所以狄泉對於梁山的各項改革計劃,還是不能馬上實施的。
但狄泉預料到,高俅的複仇大軍可不會來得太晚,畢竟有宋江和吳用在旁邊,這件事情最多半個月,朝廷那邊也就知道了,最多二十天,朝廷大軍也就上路了。
要是真的來了朝廷大軍,對於狄泉來說並不好對付,像是“鐵甲連環馬”那種精銳部隊,狄泉可不好對付。
所以,他需要攻堅防守的重武器,火器就是不二之選,威力大,射程遠,可以輕易破甲,搭配其他防禦工事,打防守戰最適合不過。
聽說淩振這兩天已經製造出來一一部分三眼銃了,還造出來了兩門炮。
這在對付高俅老賊的時候,都是不可多得的利器,狄泉必須去看看。
狄泉剛剛上山,就發現了一個久違的麵孔——“小旋風”柴進。
之前柴進受傷,雖然經過了“神醫”安道全的調理,暫且沒有性命之憂,但是身體虛弱,一直在臥床休息。
現在,他應該是恢複的不錯,已經能夠下地了。
“柴大官人,你這是已經無恙了?”
狄泉剛剛迎了上去,那柴進便撲地跪倒在狄泉麵前。
“狄寨主,救命之恩,柴進沒齒難忘!”
柴進他這迴能夠死裏逃生,全靠狄泉仗義相救,別管狄泉的目的是什麽,他這條命是狄泉給冒著生命危險救迴來的,這個毋庸置疑。
他這次也算是看清楚了,什麽才叫真正的朋友,他以前在莊子裏麵養著收留的門客可布下三千多,可不必當年那孟嚐君、平原君差。
可是當他真的遭了難之後,整個莊客裏麵隻有一個董澄願意舍命幫他,另外就是狄泉願意救他。
這可是天大的恩情啊!
“柴大官人,快快請起,何必如此啊!”
狄泉立刻扶起柴進,問道:“大官人傷愈之後,意欲何往?”
柴進歎息一聲,“聽聞滄州宅院,已經被滄州府尹杜充所管治,我乃大周皇帝嫡派子孫,族中有人在雲南為藩王,欲往雲南去找我族人,上奏朝廷為我做主。”
柴進最近也是聽到了風吹草動的,畢竟,他就身在梁山上,高廉落敗,大鬧東京,殺高衙內,囚禁朱勔的事情他都知道。
按理說他可以因為狄泉的恩情而留在山上,但是架不住這狄泉惹得事情太大,柴進是生怕自己留在梁山上,到時候跟著吃了瓜落!
柴進雖然有把梁山當成退路的心思,但是在他看來,現在梁山隻怕是早晚自身難保,作為自己的退路,也不太安全。
狄泉倒是也沒指望自己救柴進一次他就直接上山落草,因為現在柴進的處境和《水滸傳》原著裏麵的還不太一樣,還有迴旋餘地。
狄泉心說這柴進要是去雲南找他那藩王親戚去告狀也好,沒準在朝廷上這麽一鬧,還能給奸臣們施加一點的壓力,讓他們沒功夫進攻梁山呢。
“既然如此,我便派人護送大官人前往雲南如何?”
狄泉說道。
“多謝狄寨主,可叫董澄兄弟隨我同往。”
柴進還想要董澄和自己去,不過人家董澄被狄泉救了之後,已經跟隨著梁山人馬留在野雲渡口了。
董澄的態度也很明確,自己知恩圖報不假,他董澄自己這迴也算是豁出命來幫了他柴進一把,所以他以後也不欠柴進的了,索性加入了梁山。
“這……董澄兄弟不在此處啊……我派我山上‘錦袍將’嶽真兄弟陪你走一遭如何?武功你柴大官人大可放心,嶽真兄弟乃是當年的‘花刀副帥’嶽勝之後,刀法了不得!”
狄泉心說自己派個自己人去,到時候,雲南那邊有什麽消息,自己也好能夠第一時間知道。
“也罷,那邊聽狄寨主安排!”
柴進也沒辦法,他知道現在狄泉還能給他麵子就不錯了,他現在不是那個名滿天下,手底下全是門客的“小旋風”柴進了,已經落魄了。
柴進雖然有點武藝,但是傷還沒好利索,世道又不太平,從山東往雲南去,那是多少的路程?
就算是在後世,這段距離那也不短啊!
要是真沒有一個武功高強的人保護他,柴進也夠嗆能夠順利到達雲南。
狄泉選擇“錦袍將”嶽真,除了他武功不錯,還是因為這個人的綜合素質不錯,當初在傘蓋山上當過寨主,有一些智謀。
和柴進敲定了之後,柴進要等兩天再出發,狄泉來到了火藥作坊,看到了正在實驗三眼銃成品的“轟天雷”淩振。
“淩振兄弟,已經做好了?”
狄泉走過去,看著已經做好的三眼銃。
“適才剛剛完工,之前的那批和這一批不相同,寨主請看。”
狄泉觀察了一下這支三眼銃,基本上和他印象裏麵在後世博物館裏麵看到的展品差不多的樣子,三根呈品字形組合的身管。
這種設計,使三眼銃可以達到三槍齊放或單一彈丸射擊的效果,火力按照單發火銃來對比,還算不錯,步兵、騎兵都可以使用。
唯一的變化,就是把火門變成了火繩。
看似微小的改變,實際上增益還是不小的。
正常的三眼銃作為火門槍,要一手點火一手扶銃發射,一般使用燒紅的鐵絲或線香點火。
而你在拿著三眼銃點火時,這種點火方式很不好點燃,你就得始終看著火門,點著了之後也是無暇瞄準。
所以,三眼銃的射擊精確度因此會大打折扣。
而把火門改成了緩慢燃燒的火繩,在這方麵就可以避免為了點燃火門而放棄瞄準了。
三眼銃精準度的提高,這就可以讓三眼銃的殺傷力也變大不少,畢竟,子彈打在胳膊腿上的威力和子彈打在腦門胸脯上的威力,差距可是真的不小。
“好設計,淩振兄弟可謂是舉一反三啊!”
狄泉覺得這淩振這家夥放在後世絕對是一個武器工程師,天才!
他要是生在後世,他絕對能夠發明出來一些讓人震驚的東西。
而他另外造出來的兩門小炮,狄泉湊過去一看,發現這是一種“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