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仝從未想過這些事情,這些事情,他也想不明白。
畢竟,這些事情在千百年後,才叫他人琢磨透,朱仝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人,又如何能瞬間明白這些道理呢?
他一定會聽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是他不一定明白這其中的含義。
天賦人權,人人平等,後世人人明白的道理,在這個時代無異於離經叛道。
他們一定會認為,有的人天生就是吃肉的,有的人天生就是吃糠咽菜的。
可是那些在九五至尊上吃肉的人,人們卻都已經忘記了他們曾經也是吃糠群眾之中的一員!
“論口才,我不及你狄寨主,要殺就殺吧!”
朱仝把手中單刀一扔,仰天長歎。
“朱都頭,良禽擇木而息,忠臣擇主而事,你和雷都頭都是好漢,我又怎會忍心殺你們?我當真有心讓二位在梁山與我等共謀大業,二位現在對我還不甚了解,無妨,我就留二位在山上,叫二位看看我狄泉的所作所為,再做定奪!”
狄泉絕不會放過他們兩個,這兩個人早早晚晚都是梁山的人。
這次將張叔夜所派遣之兵馬盡數殺死在水泊裏,必定已經震驚了四方豪傑,日後官府圍剿梁山,勢必越發兇猛,還需要早做打算,壯大實力,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至於那黃安、何濤,留在山上也沒什麽作用,若是放他們下山,又成了官府的爪牙,早晚卷土重來,還是先在山上關押。
狄泉已將鴛鴦陣陣圖與其操練之法交給了林衝與楊誌,此二人一個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通曉士兵訓練之事,一個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玄孫,楊家將世代為將,九代將門,家學淵源,楊誌自然也對排兵布陣之法頗有獨到之處。
鴛鴦陣本為明代軍事將領戚繼光,根據東南沿海地區多丘陵溝壑、河渠縱橫、道路窄小和倭寇作戰特點等情況,首次應用了此陣,以形似鴛鴦結伴而得名。
梁山泊地勢中高而西周低,水泊環繞,不宜大隊人馬展開,亦不適合於騎兵奔跑。
更何況狄泉手中也無戰馬可組建騎兵。
若是能將鴛鴦陣教練士兵,練至精熟,麵對同樣缺少馬匹,騎兵不足的宋朝地方軍,狄泉定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況且,這鴛鴦陣可以根據情況和作戰需要變縱隊為橫隊,變一陣為左右兩小陣或左中右三小陣。當變成兩小陣時稱“兩才陣”,左右盾牌手分別隨左右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護衛其進攻;當變成三小陣時稱“三才陣”
狄泉與宋軍交手,深感到宋朝三冗之危害,士兵訓練不精,且戰術單一,武將也非久經沙場,那領兵的黃安是個什麽東西?也敢領兵出征?
宋朝武人地位低微,再加上多年武備鬆弛,操練士兵難度較大,而鴛鴦陣原本是戚繼光創建給義烏新軍的,那義烏新軍則是戚繼光在義烏招募的三千礦工。
這些礦工自然是沒什麽文化水平,也不懂得兵法,但他們能夠服從命令,而戚家軍的鴛鴦陣操作簡單,易於上手,不強調個人能力而重視兵種合作,也是適合如今的梁山兄弟的。
而且,這也是在短時間內提升戰鬥力的最好方法。
狄泉深知,一次戰鬥的成敗並非完全取決於士兵的個人技藝,個個技藝高超但是一盤散沙的軍隊也會被個人技藝一般但是整體能夠做到密切配合、協同作戰的組織所擊敗。
即便是林衝、魯智深這等有萬夫不當之勇的高手,力量也有窮盡的時候。
《水滸傳》中武力值最為厲害的莫過於“玉麒麟”盧俊義,在書中是武藝高強,棍棒天下無雙。
征遼之戰中,盧俊義大顯神威,獨自躍馬挺槍與大遼四員猛將酣戰一個時辰,最後戰勝耶律宗霖,嚇跑耶律宗雷、耶律宗電和耶律宗雲。
緊接著,盧俊義又將一夥約有一千多人的遼兵殺得四散奔逃,堪稱人形絞肉機。
此戰在整部《水滸傳》中僅有一例,這是盧俊義武力發揮的巔峰,也是盧俊義最輝煌的戰績。
可是,人力有盡時,盧俊義一人能擊敗一千人,可兩千人呢?四千人呢?一萬人呢?
匹夫之勇終究難當大用!
雙拳難敵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蟻多咬死象,這是極其淺顯的道理。
所以狄泉在林衝和楊誌訓練梁山新軍的時候,就特別注意團隊的整體協作和密切配合。
這帶迴山寨的五萬貫生辰綱錢財,現在叫狄泉拿去一半做了購買糧食的資金,又拿去買了些好鐵給士兵打造兵刃。
而正在此時,前往河北滄州橫海郡柴進莊上取迴狄泉存放在柴進莊上各種作物的段景住也已經迴到了梁山之上。
狄泉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是把他給盼迴來了!
段景住這次迴來,套了十輛馬車,馬車之上全是盛滿了泥土的開平缸。
“段景住,此行如何?”
狄泉詢問段景住,想知道柴進對於他們奪取梁山的反應。
“迴稟寨主,柴大官人得知我等奪取了梁山,頗為感歎,說王倫雖然占得了梁山泊寶地,但畢竟不是梁山泊之主,不能久守,倒是並未有發怒跡象,還相贈了我們山寨二十匹好馬。”
段景住的迴答,也讓狄泉看出了柴進的心思。
馬這種牲口,無論是戰馬還是普通馬,那都是難得的戰略資源,柴進一口氣能拿出二十匹好馬來給狄泉,這也已經是不少出血了!甚至可以說是很貴重的禮品!
柴進之前與王倫和梁山交好,時常贈給梁山錢財,不過是想要給自己留條後路。
如果有朝一日,在白道上混不下去,那柴進就好像在《水滸傳》原著裏麵那樣,去混黑道了。
到時候柴進憑借著自己與梁山的關係,還有自己曾經有恩於梁山的人情,換取在梁山上的一把交椅,不過分吧!
既然,柴進是把梁山當成他的一條退路,那必然是要這條退路越堅實越好。
也正因為是這樣,柴進才不斷的給王倫所統領的梁山捐獻錢財,甚至在原著裏還把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都引到了梁山去入夥。
他這麽做,也就無疑是想要梁山能夠發展壯大起來,從而也讓自己的這條後路更加的可靠一些。
可惜的是,王倫這個家夥實在是不掙氣,他自己實力不行,能力不濟,心眼還小,把原本可以作為他最大助力的林衝得罪了個徹徹底底,最後不僅僅梁山的基業拱手讓給了初來乍到的晁蓋,連他自己的小命都給丟了!
柴進是個聰明人,現在自己原本扶持的王倫團夥已經覆滅,現在狄泉取代了王倫團夥,湊巧的是,柴進和狄泉還認識。
比起王倫那個誌大才疏不靠譜的家夥,狄泉明顯要更厲害得多,如果說狄泉可以帶領梁山發展壯大,不知道別人是什麽態度,反正柴進是深信不疑的。
這個年輕人所展現出來的一切,都讓人有一種為之折服的氣勢。
與其因為上一個不靠譜的靠山王倫和狄泉一夥人鬧翻臉,那還不如和狄泉搞好關係,因為作為靠山和後路來說,狄泉的發展前景遠比王倫要好,而且比王倫更靠譜。
所以,柴進就沒有表現出來任何的因為王倫被殺梁山泊易主而感到的氣憤,反而送了狄泉那麽多的好馬,大抵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畢竟,狄泉能夠柴進帶來更安全的後路。
“幹的不錯,這次前去河北,可有打聽到武鬆武二郎的消息?”
對於武鬆,狄泉也是時時記掛在心上,這位武二郎也是狄泉勢在必得要弄到手的好漢。
先前因為武鬆得病未愈,所以就沒有和狄泉他們幾人去東京走一遭,後來狄泉等人迴到柴進莊上,武鬆卻又迴清河縣去找他哥哥武大郎了,也不知道現在是什麽樣了。
如果按照原劇情的發展,那就是武鬆路上景陽岡打虎,巧遇兄長武大郎,後來武鬆嫂子潘金蓮勾搭西門慶,然後奸夫淫婦謀劃武大郎,武鬆為哥哥報仇,血濺獅子樓,最後被發配孟州。
現在也不知道武鬆發展到了哪一步了!
“聽聞那武二郎在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一隻吊睛白額猛虎,已是江湖聞名的打虎英雄,已然在陽穀縣做了都頭。”
看來,武鬆馬上就要經曆潘金蓮的誘惑和武大郎之死了!
可惜,他哥哥武大郎也是個老實本分的人,卻死在奸夫淫婦的手下。
狄泉又看了看那些缸,其中五口缸內種的都是土豆。
柴進果然有派人用心照顧,這大缸裏麵的泥土都是用腐爛的草木和濕潤肥厚的泥土攪拌在一起,保濕而且肥力很強,有點像狄泉後世之時在東北地區看見過的黑土。
而實際上,柴進莊上的花匠也確實把這些農作物當做親娘祖宗一樣來照顧,又是澆水施肥,又是捉蟲,又是培土,就連葉子,每天都要擦洗一迴,防止葉子開裂蟲蛀。
也不知道現在裏麵到底結出了多少土豆。
前世狄泉小的時候,最喜歡在豐收集結迴農村老家幫助自己的親戚挖土豆,那種收獲的快感,雖然有些累,可是卻無法比擬。
沒想到再次體驗這種快感,已經是在一千多年前,雖然這期間的時間在狄泉身上隻是轉瞬一逝,可實際上卻是白駒過隙,滄海桑田,已然隔世啊!
這些土豆露出來了的莖葉已經開始幹枯發黃了,還沒有幹透,完全可以收獲了。
狄泉也懶得去拿什麽鏟子、勺子的,直接伸出手一把揪住土豆上麵的莖葉,手臂一發力,就拔了出來。
當年,他在田地裏麵挖土豆,挖花生,拔蘿卜,都是用的這個套路。
土豆根上帶著幾個土豆,細數一下,一二三四……一共有四個,大小不太均勻,兩大兩小,大的估計重量在一斤多左右,小的則重量不會超過一斤。
段景住在旁邊看著,他也沒見過這種東西,不知道是幹什麽用的,隻是當做一種稀奇植物來看。
仔細算一下,按照這一株土豆的比例,大概是一株土豆起碼在三斤以上的重量,五斤以下。
土豆的根莖全株可以食用,一株就產三到五斤糧食,那多種一點呢?
一畝地種個百八十株的土豆下去,收獲的時候,豈不是就有幾千斤實打實的糧食?
而且這土豆還極其耐儲,甚至都可以當做戰備糧食進行存儲,是完全能達標的!
隻不過,這些植物都是柴進莊上的花匠經過精心照料的,可以說是優質植物,你們很可能會因此而提高一些產量。
而在大田裏播種的時候根本就不可能那麽精細的去照料,所以不可能每一株的土豆苗都能夠結出這種重量的土豆。
狄泉剛才沒有向下麵深挖,而自己剛才拽土豆使的力氣也有點大了,也很有可能裏麵還有土豆,但是斷了根沒有被拉出來。
不管怎麽說,這個產量已經很可觀了,而且土豆耐寒耐旱,不挑土地,什麽地方都能種,非常適合北方大地。
何況,狄泉帶過來的不止這一種高產作物。
他帶過來的,同樣能夠做到高產的作物還有紅薯、南瓜、玉米。
紅薯的產量那可是比土豆還要逆天的存在,而南瓜的產量更為逆天,畢竟南瓜的個頭就在那裏呢,一個頂十來個土豆。
至於玉米的產量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太高,畢竟北方的氣候可能玉米還要適應一段時間,因為玉米的長勢肉眼可見的不好。
現在直接就可以投入耕種的作物,就屬土豆和紅薯了,如果在今年春天種下,早則兩個月,晚則四個月,狄泉就可以收獲第一批土豆和紅薯了!
狄泉的腦海裏麵已經想象到了梁山漫山遍野都是土豆的景象了,到時候,梁山完全可以做到自己做主。
即便是朝廷像是曾國藩的湘軍圍剿太平軍的那般圍困水泊梁山,也別想把山上的人餓死!
畢竟,這些事情在千百年後,才叫他人琢磨透,朱仝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人,又如何能瞬間明白這些道理呢?
他一定會聽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是他不一定明白這其中的含義。
天賦人權,人人平等,後世人人明白的道理,在這個時代無異於離經叛道。
他們一定會認為,有的人天生就是吃肉的,有的人天生就是吃糠咽菜的。
可是那些在九五至尊上吃肉的人,人們卻都已經忘記了他們曾經也是吃糠群眾之中的一員!
“論口才,我不及你狄寨主,要殺就殺吧!”
朱仝把手中單刀一扔,仰天長歎。
“朱都頭,良禽擇木而息,忠臣擇主而事,你和雷都頭都是好漢,我又怎會忍心殺你們?我當真有心讓二位在梁山與我等共謀大業,二位現在對我還不甚了解,無妨,我就留二位在山上,叫二位看看我狄泉的所作所為,再做定奪!”
狄泉絕不會放過他們兩個,這兩個人早早晚晚都是梁山的人。
這次將張叔夜所派遣之兵馬盡數殺死在水泊裏,必定已經震驚了四方豪傑,日後官府圍剿梁山,勢必越發兇猛,還需要早做打算,壯大實力,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至於那黃安、何濤,留在山上也沒什麽作用,若是放他們下山,又成了官府的爪牙,早晚卷土重來,還是先在山上關押。
狄泉已將鴛鴦陣陣圖與其操練之法交給了林衝與楊誌,此二人一個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通曉士兵訓練之事,一個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玄孫,楊家將世代為將,九代將門,家學淵源,楊誌自然也對排兵布陣之法頗有獨到之處。
鴛鴦陣本為明代軍事將領戚繼光,根據東南沿海地區多丘陵溝壑、河渠縱橫、道路窄小和倭寇作戰特點等情況,首次應用了此陣,以形似鴛鴦結伴而得名。
梁山泊地勢中高而西周低,水泊環繞,不宜大隊人馬展開,亦不適合於騎兵奔跑。
更何況狄泉手中也無戰馬可組建騎兵。
若是能將鴛鴦陣教練士兵,練至精熟,麵對同樣缺少馬匹,騎兵不足的宋朝地方軍,狄泉定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況且,這鴛鴦陣可以根據情況和作戰需要變縱隊為橫隊,變一陣為左右兩小陣或左中右三小陣。當變成兩小陣時稱“兩才陣”,左右盾牌手分別隨左右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護衛其進攻;當變成三小陣時稱“三才陣”
狄泉與宋軍交手,深感到宋朝三冗之危害,士兵訓練不精,且戰術單一,武將也非久經沙場,那領兵的黃安是個什麽東西?也敢領兵出征?
宋朝武人地位低微,再加上多年武備鬆弛,操練士兵難度較大,而鴛鴦陣原本是戚繼光創建給義烏新軍的,那義烏新軍則是戚繼光在義烏招募的三千礦工。
這些礦工自然是沒什麽文化水平,也不懂得兵法,但他們能夠服從命令,而戚家軍的鴛鴦陣操作簡單,易於上手,不強調個人能力而重視兵種合作,也是適合如今的梁山兄弟的。
而且,這也是在短時間內提升戰鬥力的最好方法。
狄泉深知,一次戰鬥的成敗並非完全取決於士兵的個人技藝,個個技藝高超但是一盤散沙的軍隊也會被個人技藝一般但是整體能夠做到密切配合、協同作戰的組織所擊敗。
即便是林衝、魯智深這等有萬夫不當之勇的高手,力量也有窮盡的時候。
《水滸傳》中武力值最為厲害的莫過於“玉麒麟”盧俊義,在書中是武藝高強,棍棒天下無雙。
征遼之戰中,盧俊義大顯神威,獨自躍馬挺槍與大遼四員猛將酣戰一個時辰,最後戰勝耶律宗霖,嚇跑耶律宗雷、耶律宗電和耶律宗雲。
緊接著,盧俊義又將一夥約有一千多人的遼兵殺得四散奔逃,堪稱人形絞肉機。
此戰在整部《水滸傳》中僅有一例,這是盧俊義武力發揮的巔峰,也是盧俊義最輝煌的戰績。
可是,人力有盡時,盧俊義一人能擊敗一千人,可兩千人呢?四千人呢?一萬人呢?
匹夫之勇終究難當大用!
雙拳難敵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蟻多咬死象,這是極其淺顯的道理。
所以狄泉在林衝和楊誌訓練梁山新軍的時候,就特別注意團隊的整體協作和密切配合。
這帶迴山寨的五萬貫生辰綱錢財,現在叫狄泉拿去一半做了購買糧食的資金,又拿去買了些好鐵給士兵打造兵刃。
而正在此時,前往河北滄州橫海郡柴進莊上取迴狄泉存放在柴進莊上各種作物的段景住也已經迴到了梁山之上。
狄泉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是把他給盼迴來了!
段景住這次迴來,套了十輛馬車,馬車之上全是盛滿了泥土的開平缸。
“段景住,此行如何?”
狄泉詢問段景住,想知道柴進對於他們奪取梁山的反應。
“迴稟寨主,柴大官人得知我等奪取了梁山,頗為感歎,說王倫雖然占得了梁山泊寶地,但畢竟不是梁山泊之主,不能久守,倒是並未有發怒跡象,還相贈了我們山寨二十匹好馬。”
段景住的迴答,也讓狄泉看出了柴進的心思。
馬這種牲口,無論是戰馬還是普通馬,那都是難得的戰略資源,柴進一口氣能拿出二十匹好馬來給狄泉,這也已經是不少出血了!甚至可以說是很貴重的禮品!
柴進之前與王倫和梁山交好,時常贈給梁山錢財,不過是想要給自己留條後路。
如果有朝一日,在白道上混不下去,那柴進就好像在《水滸傳》原著裏麵那樣,去混黑道了。
到時候柴進憑借著自己與梁山的關係,還有自己曾經有恩於梁山的人情,換取在梁山上的一把交椅,不過分吧!
既然,柴進是把梁山當成他的一條退路,那必然是要這條退路越堅實越好。
也正因為是這樣,柴進才不斷的給王倫所統領的梁山捐獻錢財,甚至在原著裏還把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都引到了梁山去入夥。
他這麽做,也就無疑是想要梁山能夠發展壯大起來,從而也讓自己的這條後路更加的可靠一些。
可惜的是,王倫這個家夥實在是不掙氣,他自己實力不行,能力不濟,心眼還小,把原本可以作為他最大助力的林衝得罪了個徹徹底底,最後不僅僅梁山的基業拱手讓給了初來乍到的晁蓋,連他自己的小命都給丟了!
柴進是個聰明人,現在自己原本扶持的王倫團夥已經覆滅,現在狄泉取代了王倫團夥,湊巧的是,柴進和狄泉還認識。
比起王倫那個誌大才疏不靠譜的家夥,狄泉明顯要更厲害得多,如果說狄泉可以帶領梁山發展壯大,不知道別人是什麽態度,反正柴進是深信不疑的。
這個年輕人所展現出來的一切,都讓人有一種為之折服的氣勢。
與其因為上一個不靠譜的靠山王倫和狄泉一夥人鬧翻臉,那還不如和狄泉搞好關係,因為作為靠山和後路來說,狄泉的發展前景遠比王倫要好,而且比王倫更靠譜。
所以,柴進就沒有表現出來任何的因為王倫被殺梁山泊易主而感到的氣憤,反而送了狄泉那麽多的好馬,大抵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畢竟,狄泉能夠柴進帶來更安全的後路。
“幹的不錯,這次前去河北,可有打聽到武鬆武二郎的消息?”
對於武鬆,狄泉也是時時記掛在心上,這位武二郎也是狄泉勢在必得要弄到手的好漢。
先前因為武鬆得病未愈,所以就沒有和狄泉他們幾人去東京走一遭,後來狄泉等人迴到柴進莊上,武鬆卻又迴清河縣去找他哥哥武大郎了,也不知道現在是什麽樣了。
如果按照原劇情的發展,那就是武鬆路上景陽岡打虎,巧遇兄長武大郎,後來武鬆嫂子潘金蓮勾搭西門慶,然後奸夫淫婦謀劃武大郎,武鬆為哥哥報仇,血濺獅子樓,最後被發配孟州。
現在也不知道武鬆發展到了哪一步了!
“聽聞那武二郎在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一隻吊睛白額猛虎,已是江湖聞名的打虎英雄,已然在陽穀縣做了都頭。”
看來,武鬆馬上就要經曆潘金蓮的誘惑和武大郎之死了!
可惜,他哥哥武大郎也是個老實本分的人,卻死在奸夫淫婦的手下。
狄泉又看了看那些缸,其中五口缸內種的都是土豆。
柴進果然有派人用心照顧,這大缸裏麵的泥土都是用腐爛的草木和濕潤肥厚的泥土攪拌在一起,保濕而且肥力很強,有點像狄泉後世之時在東北地區看見過的黑土。
而實際上,柴進莊上的花匠也確實把這些農作物當做親娘祖宗一樣來照顧,又是澆水施肥,又是捉蟲,又是培土,就連葉子,每天都要擦洗一迴,防止葉子開裂蟲蛀。
也不知道現在裏麵到底結出了多少土豆。
前世狄泉小的時候,最喜歡在豐收集結迴農村老家幫助自己的親戚挖土豆,那種收獲的快感,雖然有些累,可是卻無法比擬。
沒想到再次體驗這種快感,已經是在一千多年前,雖然這期間的時間在狄泉身上隻是轉瞬一逝,可實際上卻是白駒過隙,滄海桑田,已然隔世啊!
這些土豆露出來了的莖葉已經開始幹枯發黃了,還沒有幹透,完全可以收獲了。
狄泉也懶得去拿什麽鏟子、勺子的,直接伸出手一把揪住土豆上麵的莖葉,手臂一發力,就拔了出來。
當年,他在田地裏麵挖土豆,挖花生,拔蘿卜,都是用的這個套路。
土豆根上帶著幾個土豆,細數一下,一二三四……一共有四個,大小不太均勻,兩大兩小,大的估計重量在一斤多左右,小的則重量不會超過一斤。
段景住在旁邊看著,他也沒見過這種東西,不知道是幹什麽用的,隻是當做一種稀奇植物來看。
仔細算一下,按照這一株土豆的比例,大概是一株土豆起碼在三斤以上的重量,五斤以下。
土豆的根莖全株可以食用,一株就產三到五斤糧食,那多種一點呢?
一畝地種個百八十株的土豆下去,收獲的時候,豈不是就有幾千斤實打實的糧食?
而且這土豆還極其耐儲,甚至都可以當做戰備糧食進行存儲,是完全能達標的!
隻不過,這些植物都是柴進莊上的花匠經過精心照料的,可以說是優質植物,你們很可能會因此而提高一些產量。
而在大田裏播種的時候根本就不可能那麽精細的去照料,所以不可能每一株的土豆苗都能夠結出這種重量的土豆。
狄泉剛才沒有向下麵深挖,而自己剛才拽土豆使的力氣也有點大了,也很有可能裏麵還有土豆,但是斷了根沒有被拉出來。
不管怎麽說,這個產量已經很可觀了,而且土豆耐寒耐旱,不挑土地,什麽地方都能種,非常適合北方大地。
何況,狄泉帶過來的不止這一種高產作物。
他帶過來的,同樣能夠做到高產的作物還有紅薯、南瓜、玉米。
紅薯的產量那可是比土豆還要逆天的存在,而南瓜的產量更為逆天,畢竟南瓜的個頭就在那裏呢,一個頂十來個土豆。
至於玉米的產量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太高,畢竟北方的氣候可能玉米還要適應一段時間,因為玉米的長勢肉眼可見的不好。
現在直接就可以投入耕種的作物,就屬土豆和紅薯了,如果在今年春天種下,早則兩個月,晚則四個月,狄泉就可以收獲第一批土豆和紅薯了!
狄泉的腦海裏麵已經想象到了梁山漫山遍野都是土豆的景象了,到時候,梁山完全可以做到自己做主。
即便是朝廷像是曾國藩的湘軍圍剿太平軍的那般圍困水泊梁山,也別想把山上的人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