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迴狄泉手裏的不再是那棗木棍,而是家傳的神機萬勝水龍刀,狄泉抬起寶刀,“當啷”一擋,便把晁蓋震退。


    “好刀!”


    晁蓋眼見得兩刀相碰,自己手中樸刀竟然磕出來一個缺口,不由得讚歎起來。


    “再來啊!”


    狄泉也不進招,穩坐雕鞍,隻等那晁蓋再度攻來。


    “我晁蓋今日誓要殺你!奪此寶刀!”


    寶刀寶馬,這是習武之人眼中的顏如玉、黃金屋,晁蓋恨不能一刀砍翻了狄泉,把萬勝水龍刀占為己有。


    “想要我狄泉家傳寶刀?也得看你有多少斤兩!”


    狄泉聞言便揮刀一個“力劈華山”,晁蓋的本事他見識過,不是自己的對手,二十招內,便可要了他的命!


    卻說那邊楊誌與鄧龍相鬥,楊誌是何許人也?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楊家將家傳淵源在身,武藝高強,那鄧龍原是一個和尚還俗,憑借一把蠻力氣占山為王,哪裏是楊誌的對手?


    十幾招下來,鄧龍身上被楊誌搠出三四道傷口,鄧龍心中叫苦不迭,心說自己因何而聽信那晁蓋、吳用的話,來取這生辰綱,遇上這等對手,隻怕是今日性命不保!


    “孩兒們動手!”


    鄧龍眼見不敵,便大喝一聲,喊來那些嘍囉一擁而上。


    雖說狄泉人少,眾人也是渾然不懼,孫安抽出雙劍,旋風也似殺入人群,砍瓜切菜。


    “就是再來千把人馬,老爺也不怕!”


    劉唐晃了晃手中樸刀,迎麵捅死一人,然後殺將過去,手起刀落,躲翻五七個人!


    那宋萬、杜遷也都手持兵刃,護住生辰綱,就連那“白日鼠”白勝也拿了把刀在手,雖不敢殺人,也虛張聲勢。


    鄧龍手下嘍囉雖一擁而上,但那烏合之眾,怎生是眾人對手?被孫安劉唐殺得血流成河,竟奈何不得!


    眼看上前便是送死,諸多嘍囉竟作鳥獸散,跑了個四麵八方!


    鄧龍看在眼裏,心慌意亂,被楊誌看準時機,一刀往腿上砍去,正看在腿股之上,把個鄧龍砍翻在地。


    晁蓋眼見鄧龍被楊誌砍翻,心裏也慌了,跳出圈子就走,狄泉自然是不肯放過,提起黃驃馬韁繩就要追趕。


    怎料此時公孫勝仗鬆紋古定劍在手,閉目凝神,口中念念有詞,便有一股紅光環繞身體,他以劍一指,便見得狄泉馬前晴空響起一道霹靂,把那地上黃土劈出一半尺深焦土來!


    “相逼太甚,休怪我公孫一清無情!”


    狄泉有些被公孫勝的手段給嚇傻了,心說:我靠!我靠!這老小子真會法術!


    雖然對於他這個後世穿越過來的人來說,這個事實他有些難以理解,但是仔細想來,似乎也沒什麽問題!


    既然穿越到了《水滸傳》的年代,而公孫勝在《水滸傳》中,正是拜二仙山紫虛觀羅真人為師,道號一清先生,學得一身道術,能唿風喚雨,駕霧騰雲,會道術的世外高人形象,梁山泊幾次遇到會道術、妖法的敵人,都是靠他解圍。


    狄泉不太理解,你都有這本事了!相比點石成金,化水為油這點小法術也是不在話下,你還來劫什麽生辰綱啊!


    公孫勝嚇住眾人,與吳用拉起晁蓋,就往那林子深處逃去。


    狄泉也不再追趕,生怕公孫勝再引個雷下來,把自己劈成焦炭!


    他卻哪裏知道,公孫勝這法術,也不能常用。


    卻說晁蓋等三人慌不擇路,專挑那樹木叢雜之處逃遁,跑出一二十裏,方才住腳。


    晁蓋問公孫勝道:“先生有如此神通,為何不飛雷掣電,將那幹人等盡皆劈死啊?”


    還沒等迴答,公孫勝竟嘔出血來,晁蓋、吳用見狀連忙扶住。


    “我所有道術在身,但吾師羅真人,知我心性爭強好勝,恐我用道家正法在江湖中招搖,因此施了禁咒加身,叫我不得擅用法力,今日情勢危急,故而冒風險施法,如今遭咒術反噬,隻怕八八六十四天之內,已是難得痊愈,更動不得法術了!”


    晁蓋聞言,滿麵愧疚,“未曾想卻是我害了先生,先生且隨我迴莊上調養,將息身體,這生辰綱與我等無緣。”


    “晁大哥,此時不能就此作罷!”


    吳用當此之時,忽然開口。


    “適才那人自稱狄泉,想必就是那殺王倫占了梁山的那人,他們取了生辰綱,又險些壞了我們的性命,此仇不能不報!”


    “學究所言甚是,隻是我等不是他的對手,公孫先生又有傷在身,如何能報得此仇?”


    晁蓋隻覺得吳用癡人說夢。


    吳用低語道:“晁大哥,那生辰綱丟失,官府必然天羅地網搜捕追查,我等便可去官府告發他們,引得官兵去圍剿那梁山,將他們一個個拿了,豈不報仇雪恨!”


    晁蓋聽得了吳用毒計,連連稱好,當下便扶公孫勝迴濟州尋太守張叔夜處,告發狄泉等人。


    這邊狄泉等人活捉了鄧龍,那鄧龍被楊誌一刀剁掉了半條腿,已是血流成河,明顯不活了。


    “這人自稱金眼虎鄧龍,相比是青州二龍山盜賊,怎的與那晁蓋混到了一起,也來打生辰綱的主意?”


    狄泉心說此人多半是吃了吳用挑撥,貪財而來,反丟了性命!


    狄泉轉念又是一想,鄧龍已死,那二龍山上勢必群龍無首,若是趁此機會去招降他一山人馬,則是錦上添花的好事!


    於是,狄泉便吩咐道:“孫兄弟,你與宋萬、杜遷、白勝並眾人小心押運生辰綱迴山,切莫節外生枝。”


    “寨主?你要去哪裏?”


    “我與楊製使、劉唐兄弟帶五十嘍囉,帶著那鄧龍的屍首去二龍山招降鄧龍手下人馬,鄧龍已死,想來那山上群龍無首,我去招降,費不了多少力氣。”


    於是,狄泉與孫安便兵分兩路,孫安迴梁山,而狄泉一行人則直取道去青州二龍山招降鄧龍餘部。


    因此行乃是先取了生辰綱,再去二龍山,各地官府因得知生辰綱丟失,故而各地仔細盤查過往人等,狄泉一行人也不敢走大路,隻投小路奔青州去。


    兩天路程,已到青州地麵,不遠處便是桃花山,昔日在此經過之時,狄泉曾在山下王公莊留宿,眼見天色已晚,狄泉便想帶眾人去王太公莊上投宿,也順路拜訪一下王太公。


    誰料想到,到了王公莊前,昔日好好一處莊園,今日竟然化作了一片白的,那青堂瓦舍都叫燒成了焦炭!


    “這,這是怎麽迴事?”


    狄泉心中不解,便派人去附近打探,約莫二更之時,迴來報信,說那桃花山上新來了兩個強人,重新占了那桃花山寨,四處打家劫舍,約莫半月之前,這夥賊人下山將王公莊洗劫一空,一把火燒成了白地。


    那兩個賊人,一人乃是個道士,喚作“飛天蜈蚣”王道人,一個喚作“鐵腳頭陀”李二僧,本是兩個出家人,卻不吃齋念佛,專愛殺人放火,已在桃花山上聚集二三百號人。


    狄泉聞言,想起《水滸傳》原著之中,卻有個“飛天蜈蚣”王道人在蜈蚣嶺強搶民女,後被行者武鬆殺死。


    想起王太公實在是個良善長者,昔日李忠、周通在此之時,雖然也下山搶劫,不過是搶些過往客商,對附近相鄰,隻是索要些牛酒財物也未曾殺人屠莊,雖稱不上什麽良善,卻也未曾如此狠毒!


    “如此傷天害理,天理難容!我誓要滅之!”


    狄泉當即就要率領眾人前往剿滅,楊誌見狀便勸道:“狄寨主,那些賊人占據地利,我等人少,隻怕吃虧,此處已距離二龍山不遠,不如先去招降了二龍山人馬,再帶兵來打!”


    楊誌所言有理,狄泉便與眾人先去二龍山招降人馬。


    轉眼一夜,已到了二龍山下,狄泉叫劉唐帶著鄧龍首級去二龍山招降眾人,若是眾人不降,再做他議。


    劉唐領七八人前去,約莫過了一個時辰,還不見劉唐迴來,狄泉與楊誌心說莫非節外生枝,便帶人往二龍山山門趕去查看。


    正走到一半,便見著劉唐帶人迴來,劉唐一身大汗,似是剛剛大戰了一場。


    “劉唐兄弟,怎麽迴事?”


    “寨主,那二龍山上前兩日來了一人要入夥,因寨主鄧龍不在,因而嘍囉們未曾應允,誰知此人便打上山去,奪了那二龍山,我方才到山下去以鄧龍首級招降,那人便下山與我交戰,我與他大戰五十迴合。”


    “勝負如何?”


    楊誌問道。


    “此人武藝實在了得!我二人步下相鬥,他兵器沉重,若再鬥上三五十合,隻怕不是他的對手,不像綠林中的手段!”


    狄泉聞言,不禁皺起眉頭。


    劉唐戰績雖在《水滸傳》中並不出彩,但其武藝著實不弱!


    劉唐步下武藝兇狠詭譎,此人自幼行走江湖,學得一身本領,他曾對晁蓋說:“休道三五個漢子。便是一二千軍馬隊中,拿條槍,也不懼他。”


    可見此人的武功頗有底子,而且實戰經驗豐富。


    劉唐武功的最好參照就是他和插翅虎雷橫一戰,兩人都用樸刀,徒步鬥了五十餘合,雷橫雖然未敗,但已經落了下風,連旁觀的吳用也看出:“端的非凡,是好武藝……這個有名慣使樸刀的雷都頭,也敵不過,隻辦得架隔遮攔。若再鬥幾合,雷橫必然有失性命。”


    所以,劉唐的武功高過雷橫,至少在一流的中前列,由於在戰場上也屢有功勞,步戰本領高強,後來排定為步軍第三把交椅,僅在魯智深、武鬆之後。


    能讓劉唐都自愧不如,這得是什麽水平的人啊!


    即便是梁山五虎在步下也未必敢打包票勝過劉唐,除非是魯智深與武鬆這種步下無敵,才有這個實力。


    楊誌一聽得劉唐說此人“不是綠林中手段”,一時技癢,便說道:“灑家去會會他!”


    說罷,騎馬提刀,直奔二龍山山門去了。


    “劉唐兄弟,那人是個什麽模樣?”


    狄泉想問問此人的樣貌,看看自己是否知道此人。


    “此人乃是一個出家人,是個胖大和尚,與楊製使似是同鄉,一口一個灑家!”


    胖大和尚!還是關西口音!


    聽到了這個重要信息,狄泉的心頭就是一震!


    “他使什麽兵器!”


    “一柄禪杖,沒有七八十斤也有五六十斤,好生了得啊!”


    劉唐迴答狄泉道,臉上還露出懼怕的神色。


    這,這,關西口音的胖大和尚,還使用一條五六十斤的禪杖!


    這不就是“花和尚”魯智深嗎?


    難怪劉唐也不是對手,原來對手是“花和尚”魯智深,這就不奇怪了!


    “呦!壞了,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得一家人,快,隨我去追楊製使!”


    狄泉才想起來,楊誌找魯智深拚命去了,可不能叫他們打起來!於是和劉唐趕緊去追。


    追到二龍山山門前,隻見空地之上,兩人正鬥得火熱!


    楊誌也是下了馬步戰,使出祖上金刀老令公所傳下的楊家刀法,手中這杆樸刀都使得刀影重重,出神入化!


    楊家槍名滿天下,但楊家刀法同樣是楊家絕學!


    當年楊老令公因敗在義弟高懷亮槍下,才知道父親楊袞教槍法的時候藏有私心,隻把絕招傳給義子高懷亮,一怒之下,便棄槍練刀,後博采眾長,創出楊家刀法,有了“金刀楊無敵”的美名。


    而對手一條禪杖,使得也是虎虎生風,精妙無比,與樸刀一來一去交鋒,盡顯威力!


    那條禪杖,便如那象鼻一般,力貫千鈞,別管是誰,但凡碰上了,不死也是九分無氣!


    而那禪杖主人,正是一個魁梧的胖大和尚,敞開僧衣,袒胸露乳。


    狄泉看見他裸露胸膛之上有著遍體花繡,便已確認,此人便是那“花和尚”魯智深!


    “楊製使!魯提轄!且慢動手!都是一家人,莫要動手!”


    聽得狄泉在遠處喊起,二人都停了兵刃,對視著眼前之人。


    “莫非你就是楊門後人,人稱青麵獸的那位?”


    “你就是東京大相國寺內倒拔垂楊柳的花和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狄家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玄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玄嶽並收藏水滸之狄家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