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何方蟊賊?竟敢圖謀我寶馬!”
“好漢饒命,我等原是附近桃花山上的嘍囉,今日有下山的兄弟見好漢身騎寶馬前來投宿,告知我家大王,我家二大王最喜寶馬,因此派我等夜間前來盜馬,萬望英雄寬恕啊!”
這小子竹筒倒豆子說出了個大概,求饒的口才倒是不錯!
桃花山,狄泉沒想到竟然已經到了桃花山附近,那桃花山上是“打虎將”李忠與“小霸王”周通占山為王,這偷馬就是他們兩個的指使。
“呀,哥哥,不好了!”段景住忽然驚叫。
“你喊什麽?”
“適才放跑了一個,他必然迴去報信,若是那桃花山的寨主點起兵馬殺來,如何是好?”
這倒是個問題,按理說李忠和周通這倆人的武力值威脅不到他們,但是若他們率眾前來,必然會連累王太公一家。
“且叫醒林衝哥哥商議一下。”
於是眾人叫醒林衝一同商議,林衝說走已經走不成了,此時要走,多半也被他們追上,不如在此莊上等待他們前來,打敗這兩個寨主,使其不敢與之作對。
這倒是個辦法,王太公莊前有一條河,上有一條板橋,他們隻需要在那橋上據守,諒他們過不去這座橋。
“古有張翼德當陽橋據橋而守,獨退曹兵百萬,今你我兄弟如此,也可成就佳話啊!”狄泉笑道。
狄泉叫孫安與段景住留在莊內守護,自與林中引馬到橋邊,飲酒等候。
不多時,但見遠處燈球火把,人唿馬叫,百餘人殺來,為首兩人騎馬,一個尖拳骨臉,一個頭戴花巾,手中都撚著一杆長槍。
“識相的留下馬匹,放了我等兄弟,否則定不饒你,叫你一莊之人做鬼!”那戴花巾的手使一條綠沉槍,出馬大叫道。
“少說廢話,夠膽的過上兩招!”
狄泉也不廢話,直接拍馬舞刀直取那人,此人正是“小霸王”周通,沒想到自己尚未出手,狄泉倒是先行動手了,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萬勝水龍刀砍在槍杆之上,周通一看,大驚失色,自己的槍杆被萬勝水龍刀砍出一條口子,狄泉再加三分力,這條槍必然一刀兩斷!
綠沉槍本為精鋼寒鐵鑄就,槍身長一丈一,重六十八斤,蜀國名將、九伐中原的薑維之掌中寶槍。但後世少有人使得如此寶槍,又酷愛附庸風雅,便以綠沉竹製作槍柄,周通名號裏帶個霸王字號,實則是花架子,竹子做的槍杆,哪裏擋得住萬勝水龍刀的鋒銳?
當年的西楚霸王項羽,有拔山舉鼎之神力,戰無不勝之神威,周通這等人,也配稱得“霸王”二字?
“兄弟小心!”李忠見周通兵刃被毀,堪堪廢命,連忙挺槍去救,卻被林衝一槍攔下。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愛馬固然無罪,若是強奪,又要傷人,便是天理難容!”林衝一邊說,槍上又多加了三分力,李忠還比周通強些,勉強抵得住。
李忠明白,今天是遇上硬手了!連忙說道:“好漢說的是!好漢說的是!”
“哥哥,也莫要傷他們性命,他們與魯提轄有交情!”
“正是!正是!我與魯達哥哥相識!”李忠一聽狄泉的話,立刻高唿道。
林衝一聽與魯智深有舊,就收了槍,李忠連忙通報名姓:“小弟李忠,這位是周通,都是魯達哥哥的相識,不知道二位尊姓大名?”
“這位就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衝!”
“原來是林教頭,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得一家人!請林教頭到我等山寨上一敘!”
眼見李忠和周通無比客氣,林衝也不是個刻毒的人,也迴禮道:“拙荊與嶽丈還在莊上,不便前往。”
狄泉則有自己的心思,便說道:“他二人既然是魯提轄的朋友,哥哥認識一下也無妨,我看就在這橋頭備些酒菜,仿照古人幕天席地,對酒賞月如何?隻是二位要約束手下弟兄,切莫攪擾鄉鄰。”
“這是自然,這是自然!”李忠便叫嘍囉迴山弄一桌酒菜,不多時已經送來,狄泉再去莊內叫來孫安、段景住,就在橋頭飲酒。
“前些日子,魯達哥哥曾路過小弟這裏,說過教頭在滄州牢城,不知今日為何攜帶家眷來此?”李忠一邊敬酒,一邊詢問。
林衝便把這些事訴說出來,李忠、周通聽罷,唏噓不已,李忠說道:“哥哥,如今這世道,奸臣當道,不是哥哥人不好,實在是這世道艱難,小弟等也是無奈,才嘯聚山林,若是哥哥同意,不如留在我等這桃花山,帶眾家兄弟入夥,哥哥就是山寨之主,小弟自當退位讓賢,不知哥哥意下如何?”
李忠也有自己的算盤,當初魯智深在桃花山時,他就想邀請魯智深入夥,畢竟青州山頭林立,多有爭鬥,他們兩個本事隻是一般,也隻能勉強守得住山頭,而青州地麵上官軍實力不低,有“霹靂火”秦明、“小李廣”花榮、“鎮三山”黃信,以他們兩人實力,是難以對付的。
但是,若林衝入夥桃花山,他們還會怕了秦明花榮嗎?這樣一來,他們在青州三山之中的霸主地位也是穩固了。
“二位,此言差矣!”
“依我看,這桃花山可不是個立業之地!要是在此安營紮寨,早晚必然有性命之危!”狄泉語不驚人死不休,一句話讓李忠和周通心提到了嗓子眼,忙問究竟是為什麽。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我們且先論天時,如今奸臣當道,各地豪傑嘯聚山林,青州也不例外,光是山頭就有幾處,清風山,二龍山,桃花山並立,三山實力相若,也有你爭我鬥,但青州官府厲害,兵強馬壯,那手下秦明、花榮等人都不是等閑之輩,那慕容知府更是皇親,在此地占山為王,周圍強敵環伺,實在不是立業之地啊!”
李忠、周通聞言對視一眼,狄泉所言不虛,現在官府時常圍剿三山,莫說秦明,就是他徒弟“鎮三山”黃信來了,也都夠他們受的,三山還因爭奪地盤時長勾心鬥角,確實如狄泉所言,頂多是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
“其二,則是地利,論地利而言,桃花山雖然隻一條路上山,但其山地盤太小,雖易守難攻,但若官軍圍困,隻怕難以支撐,李忠兄弟,山上可有水源?”
李忠聞言,臉色就是一黑,桃花山哪裏都好,但就是一座小山頭,山上沒有河流溪水,山寨裏麵用水,也都是到山下的河水裏去挑,若是官軍真的殺來,斷了山上水源,即便圍而不打,桃花山也是不攻自破。
看了李忠的表情,狄泉已經猜到了結果:“如此地勢,兵家稱作為死地,在此立業,實不是上上之選,同為倚仗地利,二龍山就與桃花山不同,二龍山也是隻一條路上山,山勢比桃花山更為險峻不說,且地盤更大,山上還有泉眼,吃水不成問題,隻要囤積糧草足夠,即便官軍圍困一年半載,也是無妨。”
“至於人和,二位頭領自然可與手下弟兄誓死護衛山寨,但桃花山寨不過五七百嘍囉,人數不多,隻要官軍下定決心剿滅,想要攻破,也非難事。官兵受軍律約束,聞鼓則進,聞金則退,時常操練,而我等綠林好漢雖然打打殺殺,終究散漫無紀,與官府官兵抗衡,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桃花山上的這五七百嘍囉,九成都是附近的農民、流民,為了混口飯吃才山上當了土匪,戰鬥力也就比老百姓強上那麽一些,欺負欺負老百姓尚可,與官兵對陣,戰鬥力還是相差許多。
狄泉這三點切中要害,李忠聽聞直唿:“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既然如此,還請兄弟指教,我兄弟二人該如何立足安身啊!”
狄泉心說火候足了,略做歎息道:“可惜這青州實在不適合做起家之地,官府勢大,強敵又多,若是能換個地方,興許可免殺身之禍。”
李忠、周通對視一眼,狄泉言下之意是讓他們再去別處安身,這點他們卻難以遵從,他們打下的基礎都在桃花山,若是背井離鄉,誰知道還能不能再成就這一番事業啊!
“雖說如此……可就此棄了桃花山,未免可惜。”
李忠、周通本就是個小氣的人,自然是舍不得。
“依我看,這山東地麵上,適合安身立命之所在,不在青州,當在濟州鄆城縣!”
李忠和周通都直勾勾看著狄泉,就在等他說出理由。
“鄆城縣有個梁山泊,現被王倫一夥占據,那水泊方圓八百裏,幅員遼闊,海闊天空,可謂浩瀚,以地理來看,這八百裏水泊便是最好的屏障,隻要守得住水泊,即便是一兩萬官軍,也休想越雷池一步!”
原著中水泊梁山之所以官軍攻不下,就是得益於八百裏的水泊,使敵人無法一馬平川的到達梁山,而梁山水軍厲害,敵人往往還沒越過水泊,就盡數死在水裏,根本威脅不到山寨。
“再者,鄆城縣治下,除此一處山頭之外,別無勢力,濟州府沒有精兵強將,自然對山寨沒什麽威脅,如此無官府征剿,也無山頭勾心之處,實在是好地方!”
“而且,現在占據梁山的王倫一夥,沒什麽本事,王倫不過是個落科舉子,其餘人也是稀鬆平常,若有個幾百人馬,要奪取不難,若是可以奪取此處,必然可以成就大事。”
狄泉說的十分熱鬧,李忠、周通也自然動心了。狄泉便是要拉攏這兩人為己用。
“我們兄弟此行,便是要去取那梁山泊,王倫心胸狹窄,非立業之主,占據梁山泊這等寶地,實在可惜,隻是我等隻幾個人而已,勢單力薄,隻怕拿不下這水泊梁山。”
狄泉明白火候到了,於是故作歎息姿態,引誘李忠兩人說話。
李忠、周通,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既有如此好去處,小弟願意隨教頭哥哥前去奪了那鳥水泊,一同落草,強似在此啊!”
所謂樹大好乘涼,林衝幾人的本事,李忠周通全都看在眼裏,跟著他們也算有了厲害的靠山,不然單憑他們兩個的本事,守在這桃花山,早晚被秦明黃信剿滅。如今狄泉已然將桃花山所有弱點點破,他們也明白利害,若無一位武藝高強者撐腰,自是混不下去了。
與狄泉、林衝等人奪取水泊梁山,雖然再當不得老大,但也有了依靠,而李忠、周通也沒什麽大本事,即便留在桃花山,早晚也被剿滅,不如跟著林衝,這筆賬,這二人還是會算的。
狄泉目的達到,林衝卻十分驚訝,沒有想到狄泉三言兩語,就挑撥的李忠二人要舍棄山寨跟隨他們了。
“哥哥意下如何?”狄泉趁熱打鐵,林衝說既然願意跟隨,自然不能拒絕,於是就和李忠兩人商議,在桃花山停留些時日,容他們二人整頓人馬,收拾金銀,拆毀寨柵,一齊上路。
李忠、周通原本是小氣的人,卻沒什麽心機智慧,被狄泉三三見九,六六三十六一講,隻覺得在青州落草沒什麽前途,不如跟著林衝,狄泉,幹脆拆了山寨,帶了財物。
七百的嘍囉,半數都是附近的鄉民入夥,李忠周通二人叫那願意跟隨走的,都跟著上路,不願走的,給些銀兩還鄉,最後還剩下五百出頭。
此五百人在,狄泉對奪取梁山一事,便有了底氣,先前想要幾個人去取梁山泊,確實困難,隻能用計謀取勝,此時有了人馬,計策如若不成,就可以攻打梁山泊。
隻是如此看來,現在也有了軍馬,但是對那水泊梁山的八百裏水泊,還是得有幾位熟悉水性之人才行,所以阮氏三雄那裏,還是要去。
李忠、周通等人跟隨,攜帶五百嘍囉,已經不同於先前隻幾人上路,狄泉叫其分為五隊,一隊由孫安率領於前,一隊由李忠率領在後,周通、段景住各領一隊在左右分列,林衝與狄泉護家小於其中,辭別王太公,向石碣村進發。
“好漢饒命,我等原是附近桃花山上的嘍囉,今日有下山的兄弟見好漢身騎寶馬前來投宿,告知我家大王,我家二大王最喜寶馬,因此派我等夜間前來盜馬,萬望英雄寬恕啊!”
這小子竹筒倒豆子說出了個大概,求饒的口才倒是不錯!
桃花山,狄泉沒想到竟然已經到了桃花山附近,那桃花山上是“打虎將”李忠與“小霸王”周通占山為王,這偷馬就是他們兩個的指使。
“呀,哥哥,不好了!”段景住忽然驚叫。
“你喊什麽?”
“適才放跑了一個,他必然迴去報信,若是那桃花山的寨主點起兵馬殺來,如何是好?”
這倒是個問題,按理說李忠和周通這倆人的武力值威脅不到他們,但是若他們率眾前來,必然會連累王太公一家。
“且叫醒林衝哥哥商議一下。”
於是眾人叫醒林衝一同商議,林衝說走已經走不成了,此時要走,多半也被他們追上,不如在此莊上等待他們前來,打敗這兩個寨主,使其不敢與之作對。
這倒是個辦法,王太公莊前有一條河,上有一條板橋,他們隻需要在那橋上據守,諒他們過不去這座橋。
“古有張翼德當陽橋據橋而守,獨退曹兵百萬,今你我兄弟如此,也可成就佳話啊!”狄泉笑道。
狄泉叫孫安與段景住留在莊內守護,自與林中引馬到橋邊,飲酒等候。
不多時,但見遠處燈球火把,人唿馬叫,百餘人殺來,為首兩人騎馬,一個尖拳骨臉,一個頭戴花巾,手中都撚著一杆長槍。
“識相的留下馬匹,放了我等兄弟,否則定不饒你,叫你一莊之人做鬼!”那戴花巾的手使一條綠沉槍,出馬大叫道。
“少說廢話,夠膽的過上兩招!”
狄泉也不廢話,直接拍馬舞刀直取那人,此人正是“小霸王”周通,沒想到自己尚未出手,狄泉倒是先行動手了,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萬勝水龍刀砍在槍杆之上,周通一看,大驚失色,自己的槍杆被萬勝水龍刀砍出一條口子,狄泉再加三分力,這條槍必然一刀兩斷!
綠沉槍本為精鋼寒鐵鑄就,槍身長一丈一,重六十八斤,蜀國名將、九伐中原的薑維之掌中寶槍。但後世少有人使得如此寶槍,又酷愛附庸風雅,便以綠沉竹製作槍柄,周通名號裏帶個霸王字號,實則是花架子,竹子做的槍杆,哪裏擋得住萬勝水龍刀的鋒銳?
當年的西楚霸王項羽,有拔山舉鼎之神力,戰無不勝之神威,周通這等人,也配稱得“霸王”二字?
“兄弟小心!”李忠見周通兵刃被毀,堪堪廢命,連忙挺槍去救,卻被林衝一槍攔下。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愛馬固然無罪,若是強奪,又要傷人,便是天理難容!”林衝一邊說,槍上又多加了三分力,李忠還比周通強些,勉強抵得住。
李忠明白,今天是遇上硬手了!連忙說道:“好漢說的是!好漢說的是!”
“哥哥,也莫要傷他們性命,他們與魯提轄有交情!”
“正是!正是!我與魯達哥哥相識!”李忠一聽狄泉的話,立刻高唿道。
林衝一聽與魯智深有舊,就收了槍,李忠連忙通報名姓:“小弟李忠,這位是周通,都是魯達哥哥的相識,不知道二位尊姓大名?”
“這位就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衝!”
“原來是林教頭,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得一家人!請林教頭到我等山寨上一敘!”
眼見李忠和周通無比客氣,林衝也不是個刻毒的人,也迴禮道:“拙荊與嶽丈還在莊上,不便前往。”
狄泉則有自己的心思,便說道:“他二人既然是魯提轄的朋友,哥哥認識一下也無妨,我看就在這橋頭備些酒菜,仿照古人幕天席地,對酒賞月如何?隻是二位要約束手下弟兄,切莫攪擾鄉鄰。”
“這是自然,這是自然!”李忠便叫嘍囉迴山弄一桌酒菜,不多時已經送來,狄泉再去莊內叫來孫安、段景住,就在橋頭飲酒。
“前些日子,魯達哥哥曾路過小弟這裏,說過教頭在滄州牢城,不知今日為何攜帶家眷來此?”李忠一邊敬酒,一邊詢問。
林衝便把這些事訴說出來,李忠、周通聽罷,唏噓不已,李忠說道:“哥哥,如今這世道,奸臣當道,不是哥哥人不好,實在是這世道艱難,小弟等也是無奈,才嘯聚山林,若是哥哥同意,不如留在我等這桃花山,帶眾家兄弟入夥,哥哥就是山寨之主,小弟自當退位讓賢,不知哥哥意下如何?”
李忠也有自己的算盤,當初魯智深在桃花山時,他就想邀請魯智深入夥,畢竟青州山頭林立,多有爭鬥,他們兩個本事隻是一般,也隻能勉強守得住山頭,而青州地麵上官軍實力不低,有“霹靂火”秦明、“小李廣”花榮、“鎮三山”黃信,以他們兩人實力,是難以對付的。
但是,若林衝入夥桃花山,他們還會怕了秦明花榮嗎?這樣一來,他們在青州三山之中的霸主地位也是穩固了。
“二位,此言差矣!”
“依我看,這桃花山可不是個立業之地!要是在此安營紮寨,早晚必然有性命之危!”狄泉語不驚人死不休,一句話讓李忠和周通心提到了嗓子眼,忙問究竟是為什麽。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我們且先論天時,如今奸臣當道,各地豪傑嘯聚山林,青州也不例外,光是山頭就有幾處,清風山,二龍山,桃花山並立,三山實力相若,也有你爭我鬥,但青州官府厲害,兵強馬壯,那手下秦明、花榮等人都不是等閑之輩,那慕容知府更是皇親,在此地占山為王,周圍強敵環伺,實在不是立業之地啊!”
李忠、周通聞言對視一眼,狄泉所言不虛,現在官府時常圍剿三山,莫說秦明,就是他徒弟“鎮三山”黃信來了,也都夠他們受的,三山還因爭奪地盤時長勾心鬥角,確實如狄泉所言,頂多是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
“其二,則是地利,論地利而言,桃花山雖然隻一條路上山,但其山地盤太小,雖易守難攻,但若官軍圍困,隻怕難以支撐,李忠兄弟,山上可有水源?”
李忠聞言,臉色就是一黑,桃花山哪裏都好,但就是一座小山頭,山上沒有河流溪水,山寨裏麵用水,也都是到山下的河水裏去挑,若是官軍真的殺來,斷了山上水源,即便圍而不打,桃花山也是不攻自破。
看了李忠的表情,狄泉已經猜到了結果:“如此地勢,兵家稱作為死地,在此立業,實不是上上之選,同為倚仗地利,二龍山就與桃花山不同,二龍山也是隻一條路上山,山勢比桃花山更為險峻不說,且地盤更大,山上還有泉眼,吃水不成問題,隻要囤積糧草足夠,即便官軍圍困一年半載,也是無妨。”
“至於人和,二位頭領自然可與手下弟兄誓死護衛山寨,但桃花山寨不過五七百嘍囉,人數不多,隻要官軍下定決心剿滅,想要攻破,也非難事。官兵受軍律約束,聞鼓則進,聞金則退,時常操練,而我等綠林好漢雖然打打殺殺,終究散漫無紀,與官府官兵抗衡,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桃花山上的這五七百嘍囉,九成都是附近的農民、流民,為了混口飯吃才山上當了土匪,戰鬥力也就比老百姓強上那麽一些,欺負欺負老百姓尚可,與官兵對陣,戰鬥力還是相差許多。
狄泉這三點切中要害,李忠聽聞直唿:“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既然如此,還請兄弟指教,我兄弟二人該如何立足安身啊!”
狄泉心說火候足了,略做歎息道:“可惜這青州實在不適合做起家之地,官府勢大,強敵又多,若是能換個地方,興許可免殺身之禍。”
李忠、周通對視一眼,狄泉言下之意是讓他們再去別處安身,這點他們卻難以遵從,他們打下的基礎都在桃花山,若是背井離鄉,誰知道還能不能再成就這一番事業啊!
“雖說如此……可就此棄了桃花山,未免可惜。”
李忠、周通本就是個小氣的人,自然是舍不得。
“依我看,這山東地麵上,適合安身立命之所在,不在青州,當在濟州鄆城縣!”
李忠和周通都直勾勾看著狄泉,就在等他說出理由。
“鄆城縣有個梁山泊,現被王倫一夥占據,那水泊方圓八百裏,幅員遼闊,海闊天空,可謂浩瀚,以地理來看,這八百裏水泊便是最好的屏障,隻要守得住水泊,即便是一兩萬官軍,也休想越雷池一步!”
原著中水泊梁山之所以官軍攻不下,就是得益於八百裏的水泊,使敵人無法一馬平川的到達梁山,而梁山水軍厲害,敵人往往還沒越過水泊,就盡數死在水裏,根本威脅不到山寨。
“再者,鄆城縣治下,除此一處山頭之外,別無勢力,濟州府沒有精兵強將,自然對山寨沒什麽威脅,如此無官府征剿,也無山頭勾心之處,實在是好地方!”
“而且,現在占據梁山的王倫一夥,沒什麽本事,王倫不過是個落科舉子,其餘人也是稀鬆平常,若有個幾百人馬,要奪取不難,若是可以奪取此處,必然可以成就大事。”
狄泉說的十分熱鬧,李忠、周通也自然動心了。狄泉便是要拉攏這兩人為己用。
“我們兄弟此行,便是要去取那梁山泊,王倫心胸狹窄,非立業之主,占據梁山泊這等寶地,實在可惜,隻是我等隻幾個人而已,勢單力薄,隻怕拿不下這水泊梁山。”
狄泉明白火候到了,於是故作歎息姿態,引誘李忠兩人說話。
李忠、周通,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既有如此好去處,小弟願意隨教頭哥哥前去奪了那鳥水泊,一同落草,強似在此啊!”
所謂樹大好乘涼,林衝幾人的本事,李忠周通全都看在眼裏,跟著他們也算有了厲害的靠山,不然單憑他們兩個的本事,守在這桃花山,早晚被秦明黃信剿滅。如今狄泉已然將桃花山所有弱點點破,他們也明白利害,若無一位武藝高強者撐腰,自是混不下去了。
與狄泉、林衝等人奪取水泊梁山,雖然再當不得老大,但也有了依靠,而李忠、周通也沒什麽大本事,即便留在桃花山,早晚也被剿滅,不如跟著林衝,這筆賬,這二人還是會算的。
狄泉目的達到,林衝卻十分驚訝,沒有想到狄泉三言兩語,就挑撥的李忠二人要舍棄山寨跟隨他們了。
“哥哥意下如何?”狄泉趁熱打鐵,林衝說既然願意跟隨,自然不能拒絕,於是就和李忠兩人商議,在桃花山停留些時日,容他們二人整頓人馬,收拾金銀,拆毀寨柵,一齊上路。
李忠、周通原本是小氣的人,卻沒什麽心機智慧,被狄泉三三見九,六六三十六一講,隻覺得在青州落草沒什麽前途,不如跟著林衝,狄泉,幹脆拆了山寨,帶了財物。
七百的嘍囉,半數都是附近的鄉民入夥,李忠周通二人叫那願意跟隨走的,都跟著上路,不願走的,給些銀兩還鄉,最後還剩下五百出頭。
此五百人在,狄泉對奪取梁山一事,便有了底氣,先前想要幾個人去取梁山泊,確實困難,隻能用計謀取勝,此時有了人馬,計策如若不成,就可以攻打梁山泊。
隻是如此看來,現在也有了軍馬,但是對那水泊梁山的八百裏水泊,還是得有幾位熟悉水性之人才行,所以阮氏三雄那裏,還是要去。
李忠、周通等人跟隨,攜帶五百嘍囉,已經不同於先前隻幾人上路,狄泉叫其分為五隊,一隊由孫安率領於前,一隊由李忠率領在後,周通、段景住各領一隊在左右分列,林衝與狄泉護家小於其中,辭別王太公,向石碣村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