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衝、狄泉逗留一夜便上路,柴進贈盤纏五百兩銀,馬兩匹,二人辭別武鬆上路,有了坐騎,速度更快,一日便到了野豬林附近。
林衝再見野豬林,想起當日險惡遭遇,仍是心有餘悸。
剛到林外,就見林中“嘩啦”驚起一群飛鳥。緊接著一陣喊叫入耳。
“林中出事了!”
林衝、狄泉對視一眼,縱馬入林。
前麵林中,隻見身長九尺,腰大八圍之大漢,正被十餘人包圍。
看裝束,那十幾人該是當地州府緝捕盜賊的官兵。
“賊子!你今被圍,速速歸案,否則亂刀分屍!”
大漢咬緊牙關,橫肉一緊:“些許雜碎,豈怕了你!看劍!”
此人手中兩口三尺镔鐵闊劍,猶如一團旋風般殺去,真個風卷殘雲,刹那砍倒三人。
林衝、狄泉大唿好劍法!卻望得遠處有一官差藏於樹後,張弓搭箭,要射那漢。
“大哥,我們助他一臂之力!”
此人身手不凡,狄泉有心結交,不等林衝答話,先催馬上去,刀帶馬勢,劈倒持弓之人。
狄泉雖說剛剛到了宋朝,但殺人這一關他過的並不難,畢竟這個世道,沒什麽好人壞人的區別,好人不長命,禍害留千年,梁山好漢不是戰死沙場就是被害,高俅蔡京等人卻身居高位,你不殺人,活不下去,這個時代也沒什麽純粹的好人。沒有手上不沾血的人。
“還有同夥!”眾官差慌了神,見狄泉忽然殺來,砍死放暗箭之人,那大漢也吃了一驚,心道是若不得他相助,一箭之下,自己絕無生還!
大漢手中雙劍不停,狄泉林衝相助,幾下把官差打跑,大漢走到馬前施禮:“二位救命之恩,感激不盡,在下孫安,敢問二位高姓大名?”
孫安!狄泉當然知道這個人,田虎的大將,人稱“屠龍手”能和秦明六十迴合不分勝負,甚至可以和《水滸傳》武力第一的盧俊義打上五十迴合!實力不遜色於梁山五虎。
“可是‘屠龍手’孫安?這位是我兄長‘豹子頭’林衝,小可名叫狄泉。”
“原來是林教頭!早聞大名!”
林衝在江湖裏聲名顯赫,孫安與林衝、狄泉見禮,林衝不解道:“孫兄弟武藝厲害!如何被官府捉捕?”
原來孫安一身出色的好武藝,慣使兩口镔鐵劍,卻因報父仇,殺死仇人,遭官府追捕,棄家逃走。今日在野豬林被官兵圍堵,正遇上了兩人。
狄泉有意招攬,問道:“孫兄今欲何往?”
“喪家之犬,流落江湖罷了!”
正中下懷,狄泉本打算和林衝接了林娘子後,找處地方占山為王,眼下這孫安武功高強,是個助力,莫不如讓他同行。
“孫兄,我等去東京辦一件要緊事,隻怕難以得手,若孫兄願意,小可請孫兄同去如何?”
見狄泉招攬孫安,林衝沒有反對,他知道高衙內必然對他妻子監視,他臉上刺了字,斷不能入東京,隻狄泉一人前去,他怎放心,若孫安陪伴,也多個幫手。
救出林娘子後,林衝、狄泉還要找處安身之所,如今過太平日子怕是不能,找處山頭占山為王,也少不得人才相助。
“哪裏話,今日林教頭、狄兄弟出手相助,我三人又一見如故,救命之恩,自當相助!”孫安為人慷慨豪邁,滴水之恩必湧泉相報,此時流落江湖,百無聊賴,便隨林衝二人上路。
狄泉把林衝遭遇路上與其說了,孫安氣得大罵高俅父子,揚言有朝一日要替林衝報仇。
行至前方村鎮,三人找一處酒肆飲酒,並給孫安買匹坐騎。
酒肆小二問道:“幾位來些什麽?”
“大碗酒,大塊肉!隻顧將來吃!”孫安肚子饑餓,不耐煩道。
“你這裏有生肉否?”
“有牛肉、雞肉。”
“把雞拔毛,以荷葉、黃泥裹了放入爐膛燒製,再取生牛肉切片加蔥薑團粉,快火急炒,把來下酒,有何蔬菜也弄些來,孫兄肚饑,先切兩斤熟肉來,旁的不急!”
綠林裏單調的吃法狄泉不勝其煩,便吩咐些花樣讓店家去做。不然總是白水加鹽,不加料的煮肉,盡管古代沒有瘦肉精,沒有注水肉,滋味也好不到哪兒去。
“兄弟,你這般講究,不像個江湖人!”孫安是個粗漢,見狄泉吩咐的諸多花樣,覺得有些不爽利。
“哈哈,兄弟,他還真不是江湖中人,乃是王侯之後呢!”
孫安不解,問林衝說:“王侯?哪家王侯?”
“我大宋姓狄的王侯還有誰!”
“莫不是平西王狄青?”
“正是。”
“孫安聽平西王故事長大,未想倒遇上了狄家後人了!”
狄泉微微一笑:“孫兄,我早已家道中落,不提也罷,不過這吃,孔夫子有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憑什麽我等江湖人隻配吃烈酒粗食?依我看,我等江湖好漢,也該受用美食美酒才好!憑什麽隻有那些貪官汙吏,王公貴族才配受用美食美器?”
“正是,那些官員搜刮民脂民膏,不顧百姓死活,個個受用得肥頭大耳,他們吃得,為何咱們吃不得!”孫安父親就是被當地官府逼死,因之極其痛恨官府。
“別的不說,高俅老賊日日夜夜吃的是龍肝鳳膽,瓊漿玉液,他不過是一個破落戶發家,現在他吃得,我們吃不得,何等道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如今朝廷昏暗,林教頭被迫害至此,足見已到了該改朝換代的地步,這次接了嫂嫂,我等想尋一處險要之地,占山為王,安身立命,一有機會便推翻這朝廷,不知孫兄願意想從否?”
孫安一拍桌子,大聲叫好。他對朝廷早沒了好感,如此世道,官府給不了公道,便隻得自己去尋公道。狄泉的說法,合他心意。
林衝、孫安又談些槍棒,狄泉在一旁聽著,雖然他武功不差,但缺少實戰經驗,聽他們聊聊,倒長見識。
不多時,雞肉、牛肉上桌,孫安一嚐,停不住嘴。
“狄兄弟真個會吃,味道不賴!”
“人生在世,喝最烈的酒,吃最好的菜,幹最大的事,順自己的心,非如此,算不得來人世一遭!”
林衝、孫安捧腹大笑,不禁為之絕倒!
自得孫安同行後,狄泉三人快馬加鞭,趕往東京,高俅老賊若得知陸謙等人死訊,就必有了防備,再接林娘子,便難了!
約莫三日左右,便已到達東京城外,林衝看著東京城城牆,想起昔日三瓦兩舍吃酒,快活日子一去不返,心中惆悵,轉而更恨高俅。
“哥哥,你且在城外五裏處等候,買幾匹馬來,留神官差,我與孫兄入城。哥哥你且先留個書信、信物什麽,好叫嫂嫂相信我們。”
林衝早備下書信一封,交於狄泉,狄泉指孫安雙劍道:“孫兄,此次進城莫帶兵刃,且留在此,免生事端。”
“若事情不順,沒了兵刃,豈不束手就擒?”孫安有些擔憂。
“想那諾大一個東京城,怎會沒個尋兵器的地方,進城再尋兵刃。”
狄泉、孫安留下刀劍,從容進城,東京城內車水馬龍,自古凡商業之勝,莫過於宋,正午城門大開,出入人絡繹不絕,城牆兩側皆是商販買賣,打眼一看:殺豬的、賣菜的、販棗的、做餛飩、煮疙瘩,五花八門,茶博士、船老大、老公公、少年郎,往來穿行,真個是車水馬龍。
進得城內,城牆上自有禁軍把守站定,內裏更是一片繁榮,此刻見城內長短街巷、高屋重樓、黛瓦朱簷、清堂靜舍,兩人不由得如看那大觀樓的西洋景,東瞧西望。
“一本《東京夢華錄》,一副清明上河圖,仍不足以訴東京之繁華!”狄泉看著眼前的一切暗自感歎這錦繡繁華之城,隻可惜數年後,這裏就要化作一片焦土!
“決不能讓靖康之恥重演!”狄泉暗下決心。
“兄弟,你我二人去哪裏尋林教頭家眷?”
“哥哥說張教頭家在羅鍋橋邊,問問旁人便是。”
二人一路問,一路走,已到了馬行街上,此處人流最多,人聲嘈雜,轉過街去,就是羅鍋橋。
“那是怎麽了?”
狄泉見前方一堆人把路團團圍住,二人立即上前探看,見有一人手持鋼刀,把一撮頭發放在刀刃之上,隻輕輕一吹,毛發便斷。
“好刀!”
那人對麵站著條大漢,坦露胸脯,挺著肚子,一臉兇相,開口道:“不算,你說你這刀有三個好處,你且說第三個是什麽!”
“殺人不見血!”
“你殺個人來與我看看!”
“京城之中,哪個敢殺人,你若不信,殺條狗給你看。”
“誒,你說殺人又不是殺狗!你必得殺個人給我瞧瞧!”
“放手!你做什麽?是不是真心想買?”
“爺爺就不放手,有種你殺了我!”
那賣刀大漢臉頰上一大片青色胎記,其身份已不辯自明,就是“青麵獸”楊誌,扯住他的人便是東京一害,破落戶牛二。
“幫他一把!”狄泉和孫安瞬間靠了過去。
“再不放手,我砍了你!”
“你砍!你砍啊!”
楊誌被牛二激得興起,就要抽刀,狄泉、孫安兩人貼過來,一個拳打麵門,一個腳踢下盤,把牛二放倒在地。
眾人皆未反應過來,狄泉孫安一左一右,又架起楊誌,分開人群就走,遠離此處是非之地。
一來楊誌沒有防備,二來兩人力大,直接被拖進了一旁的巷子。
而牛二挨了一拳一腳,頭昏腦脹,趴在地上,動彈不得。
“牛二哥,牛二哥!”其餘潑皮立刻扶起牛二來,牛二胡須倒豎,四下尋找,卻哪裏還見得著人。
“那青臉的呢!那打我的人呢!”
“牛二哥,我聽得有人說,偷襲你那廝之前詢問旁人去羅鍋橋如何走,想是要到那裏去!”
“走!宰了他們!”牛二剛走兩步,臉上挨的那拳隱隱作痛,思量到狄泉、孫安身手,心中又有三分懼怕,一向欺軟怕硬,如今遇上硬手,還真是打不過。
牛二小眼滴溜一轉,道:“走,去找我哥哥,替我出氣!”說罷帶人離去。
“何人拉我!”
這邊拐進小巷,楊誌掙脫兩人,手握刀柄,一臉警惕。
“閣下就是三代將門之後,武侯楊令公之孫,青麵獸楊誌吧!”
“閣下怎知我名?”
“在下狄泉,乃是平西王狄青之後,算起來祖上與楊家將還是舊識,這位是屠龍手孫安,還有一位兄長叫豹子頭林衝,現在城外。”
“林衝?我聽過他名字,隻是未曾見過麵。”
“楊製使今欲何往?”狄泉既然遇上了楊誌,自然要想辦法招攬他,原著裏他鬥殺牛二,被發配大名府,後運送生辰綱被劫,與魯智深上了二龍山。
現在他沒有鬥殺牛二,也就不會被發配了,隻是這人滿心都是建功立業不辱他楊家將的英名,不是走投無路隻怕不肯落草。
“我本奉命運花石綱,遭風浪打翻了船,無法交差,現複職無望,身無分文,隻待賣了祖傳寶刀去別處過活,卻撞上那無賴,二位仗義出手,我在此謝過。”
“楊製使,可否借刀一看?”
楊誌抽出寶刀,狄泉前世也是個好刀劍的,眼看那寶刀刀身之上花紋遍布,如春冰玉痕一般,絲毫不比他那萬勝水龍刀差。
“此刀是我祖上楊令公當北漢侍衛時所用,多少代視若珍寶,沒想到今日卻要賣刀了!辱沒祖宗啊!”
楊誌說的痛心疾首,狄泉從懷中掏出四十兩銀子來交給楊誌。
“楊製使,暫且救急。”
“這……我堂堂七尺男兒,無功不受祿……”楊誌不好白拿銀子,欲把寶刀給了狄泉,這寶刀價值還遠超四十兩銀子,他還輕易舍不得。
“但求楊製使幫我件事。”
“何事?”萍水相逢,人家幫了自己,於情於理,楊誌也該幫忙。
狄泉把事情說給楊誌,楊誌沉默半晌道:“我不得官複原職,身無分文,辱沒祖宗,已是淒慘,沒成想林教頭境遇慘過我百倍!我與林教頭雖未見麵,卻彼此聞名,今日助他,也全了江湖道義!”
見楊誌答應,三人便奔羅鍋橋去,羅鍋橋下第一處便是張教頭家,對麵茶攤上坐著幾個閑漢,緊盯著門戶,怕是高衙內叫來看守張教頭家的人。
那張教頭知高衙內覬覦女兒,便想把女兒送至外地親屬處安身,誰料幾次都被高太尉派手下閑漢堵了迴去。
他雖是個武夫出身,但已年老體弱,又賦閑在家,高俅勢大,奈何不得,父女倆隻能終日躲在家中,那高衙內卻屢次上門,不厭其煩。
林衝再見野豬林,想起當日險惡遭遇,仍是心有餘悸。
剛到林外,就見林中“嘩啦”驚起一群飛鳥。緊接著一陣喊叫入耳。
“林中出事了!”
林衝、狄泉對視一眼,縱馬入林。
前麵林中,隻見身長九尺,腰大八圍之大漢,正被十餘人包圍。
看裝束,那十幾人該是當地州府緝捕盜賊的官兵。
“賊子!你今被圍,速速歸案,否則亂刀分屍!”
大漢咬緊牙關,橫肉一緊:“些許雜碎,豈怕了你!看劍!”
此人手中兩口三尺镔鐵闊劍,猶如一團旋風般殺去,真個風卷殘雲,刹那砍倒三人。
林衝、狄泉大唿好劍法!卻望得遠處有一官差藏於樹後,張弓搭箭,要射那漢。
“大哥,我們助他一臂之力!”
此人身手不凡,狄泉有心結交,不等林衝答話,先催馬上去,刀帶馬勢,劈倒持弓之人。
狄泉雖說剛剛到了宋朝,但殺人這一關他過的並不難,畢竟這個世道,沒什麽好人壞人的區別,好人不長命,禍害留千年,梁山好漢不是戰死沙場就是被害,高俅蔡京等人卻身居高位,你不殺人,活不下去,這個時代也沒什麽純粹的好人。沒有手上不沾血的人。
“還有同夥!”眾官差慌了神,見狄泉忽然殺來,砍死放暗箭之人,那大漢也吃了一驚,心道是若不得他相助,一箭之下,自己絕無生還!
大漢手中雙劍不停,狄泉林衝相助,幾下把官差打跑,大漢走到馬前施禮:“二位救命之恩,感激不盡,在下孫安,敢問二位高姓大名?”
孫安!狄泉當然知道這個人,田虎的大將,人稱“屠龍手”能和秦明六十迴合不分勝負,甚至可以和《水滸傳》武力第一的盧俊義打上五十迴合!實力不遜色於梁山五虎。
“可是‘屠龍手’孫安?這位是我兄長‘豹子頭’林衝,小可名叫狄泉。”
“原來是林教頭!早聞大名!”
林衝在江湖裏聲名顯赫,孫安與林衝、狄泉見禮,林衝不解道:“孫兄弟武藝厲害!如何被官府捉捕?”
原來孫安一身出色的好武藝,慣使兩口镔鐵劍,卻因報父仇,殺死仇人,遭官府追捕,棄家逃走。今日在野豬林被官兵圍堵,正遇上了兩人。
狄泉有意招攬,問道:“孫兄今欲何往?”
“喪家之犬,流落江湖罷了!”
正中下懷,狄泉本打算和林衝接了林娘子後,找處地方占山為王,眼下這孫安武功高強,是個助力,莫不如讓他同行。
“孫兄,我等去東京辦一件要緊事,隻怕難以得手,若孫兄願意,小可請孫兄同去如何?”
見狄泉招攬孫安,林衝沒有反對,他知道高衙內必然對他妻子監視,他臉上刺了字,斷不能入東京,隻狄泉一人前去,他怎放心,若孫安陪伴,也多個幫手。
救出林娘子後,林衝、狄泉還要找處安身之所,如今過太平日子怕是不能,找處山頭占山為王,也少不得人才相助。
“哪裏話,今日林教頭、狄兄弟出手相助,我三人又一見如故,救命之恩,自當相助!”孫安為人慷慨豪邁,滴水之恩必湧泉相報,此時流落江湖,百無聊賴,便隨林衝二人上路。
狄泉把林衝遭遇路上與其說了,孫安氣得大罵高俅父子,揚言有朝一日要替林衝報仇。
行至前方村鎮,三人找一處酒肆飲酒,並給孫安買匹坐騎。
酒肆小二問道:“幾位來些什麽?”
“大碗酒,大塊肉!隻顧將來吃!”孫安肚子饑餓,不耐煩道。
“你這裏有生肉否?”
“有牛肉、雞肉。”
“把雞拔毛,以荷葉、黃泥裹了放入爐膛燒製,再取生牛肉切片加蔥薑團粉,快火急炒,把來下酒,有何蔬菜也弄些來,孫兄肚饑,先切兩斤熟肉來,旁的不急!”
綠林裏單調的吃法狄泉不勝其煩,便吩咐些花樣讓店家去做。不然總是白水加鹽,不加料的煮肉,盡管古代沒有瘦肉精,沒有注水肉,滋味也好不到哪兒去。
“兄弟,你這般講究,不像個江湖人!”孫安是個粗漢,見狄泉吩咐的諸多花樣,覺得有些不爽利。
“哈哈,兄弟,他還真不是江湖中人,乃是王侯之後呢!”
孫安不解,問林衝說:“王侯?哪家王侯?”
“我大宋姓狄的王侯還有誰!”
“莫不是平西王狄青?”
“正是。”
“孫安聽平西王故事長大,未想倒遇上了狄家後人了!”
狄泉微微一笑:“孫兄,我早已家道中落,不提也罷,不過這吃,孔夫子有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憑什麽我等江湖人隻配吃烈酒粗食?依我看,我等江湖好漢,也該受用美食美酒才好!憑什麽隻有那些貪官汙吏,王公貴族才配受用美食美器?”
“正是,那些官員搜刮民脂民膏,不顧百姓死活,個個受用得肥頭大耳,他們吃得,為何咱們吃不得!”孫安父親就是被當地官府逼死,因之極其痛恨官府。
“別的不說,高俅老賊日日夜夜吃的是龍肝鳳膽,瓊漿玉液,他不過是一個破落戶發家,現在他吃得,我們吃不得,何等道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如今朝廷昏暗,林教頭被迫害至此,足見已到了該改朝換代的地步,這次接了嫂嫂,我等想尋一處險要之地,占山為王,安身立命,一有機會便推翻這朝廷,不知孫兄願意想從否?”
孫安一拍桌子,大聲叫好。他對朝廷早沒了好感,如此世道,官府給不了公道,便隻得自己去尋公道。狄泉的說法,合他心意。
林衝、孫安又談些槍棒,狄泉在一旁聽著,雖然他武功不差,但缺少實戰經驗,聽他們聊聊,倒長見識。
不多時,雞肉、牛肉上桌,孫安一嚐,停不住嘴。
“狄兄弟真個會吃,味道不賴!”
“人生在世,喝最烈的酒,吃最好的菜,幹最大的事,順自己的心,非如此,算不得來人世一遭!”
林衝、孫安捧腹大笑,不禁為之絕倒!
自得孫安同行後,狄泉三人快馬加鞭,趕往東京,高俅老賊若得知陸謙等人死訊,就必有了防備,再接林娘子,便難了!
約莫三日左右,便已到達東京城外,林衝看著東京城城牆,想起昔日三瓦兩舍吃酒,快活日子一去不返,心中惆悵,轉而更恨高俅。
“哥哥,你且在城外五裏處等候,買幾匹馬來,留神官差,我與孫兄入城。哥哥你且先留個書信、信物什麽,好叫嫂嫂相信我們。”
林衝早備下書信一封,交於狄泉,狄泉指孫安雙劍道:“孫兄,此次進城莫帶兵刃,且留在此,免生事端。”
“若事情不順,沒了兵刃,豈不束手就擒?”孫安有些擔憂。
“想那諾大一個東京城,怎會沒個尋兵器的地方,進城再尋兵刃。”
狄泉、孫安留下刀劍,從容進城,東京城內車水馬龍,自古凡商業之勝,莫過於宋,正午城門大開,出入人絡繹不絕,城牆兩側皆是商販買賣,打眼一看:殺豬的、賣菜的、販棗的、做餛飩、煮疙瘩,五花八門,茶博士、船老大、老公公、少年郎,往來穿行,真個是車水馬龍。
進得城內,城牆上自有禁軍把守站定,內裏更是一片繁榮,此刻見城內長短街巷、高屋重樓、黛瓦朱簷、清堂靜舍,兩人不由得如看那大觀樓的西洋景,東瞧西望。
“一本《東京夢華錄》,一副清明上河圖,仍不足以訴東京之繁華!”狄泉看著眼前的一切暗自感歎這錦繡繁華之城,隻可惜數年後,這裏就要化作一片焦土!
“決不能讓靖康之恥重演!”狄泉暗下決心。
“兄弟,你我二人去哪裏尋林教頭家眷?”
“哥哥說張教頭家在羅鍋橋邊,問問旁人便是。”
二人一路問,一路走,已到了馬行街上,此處人流最多,人聲嘈雜,轉過街去,就是羅鍋橋。
“那是怎麽了?”
狄泉見前方一堆人把路團團圍住,二人立即上前探看,見有一人手持鋼刀,把一撮頭發放在刀刃之上,隻輕輕一吹,毛發便斷。
“好刀!”
那人對麵站著條大漢,坦露胸脯,挺著肚子,一臉兇相,開口道:“不算,你說你這刀有三個好處,你且說第三個是什麽!”
“殺人不見血!”
“你殺個人來與我看看!”
“京城之中,哪個敢殺人,你若不信,殺條狗給你看。”
“誒,你說殺人又不是殺狗!你必得殺個人給我瞧瞧!”
“放手!你做什麽?是不是真心想買?”
“爺爺就不放手,有種你殺了我!”
那賣刀大漢臉頰上一大片青色胎記,其身份已不辯自明,就是“青麵獸”楊誌,扯住他的人便是東京一害,破落戶牛二。
“幫他一把!”狄泉和孫安瞬間靠了過去。
“再不放手,我砍了你!”
“你砍!你砍啊!”
楊誌被牛二激得興起,就要抽刀,狄泉、孫安兩人貼過來,一個拳打麵門,一個腳踢下盤,把牛二放倒在地。
眾人皆未反應過來,狄泉孫安一左一右,又架起楊誌,分開人群就走,遠離此處是非之地。
一來楊誌沒有防備,二來兩人力大,直接被拖進了一旁的巷子。
而牛二挨了一拳一腳,頭昏腦脹,趴在地上,動彈不得。
“牛二哥,牛二哥!”其餘潑皮立刻扶起牛二來,牛二胡須倒豎,四下尋找,卻哪裏還見得著人。
“那青臉的呢!那打我的人呢!”
“牛二哥,我聽得有人說,偷襲你那廝之前詢問旁人去羅鍋橋如何走,想是要到那裏去!”
“走!宰了他們!”牛二剛走兩步,臉上挨的那拳隱隱作痛,思量到狄泉、孫安身手,心中又有三分懼怕,一向欺軟怕硬,如今遇上硬手,還真是打不過。
牛二小眼滴溜一轉,道:“走,去找我哥哥,替我出氣!”說罷帶人離去。
“何人拉我!”
這邊拐進小巷,楊誌掙脫兩人,手握刀柄,一臉警惕。
“閣下就是三代將門之後,武侯楊令公之孫,青麵獸楊誌吧!”
“閣下怎知我名?”
“在下狄泉,乃是平西王狄青之後,算起來祖上與楊家將還是舊識,這位是屠龍手孫安,還有一位兄長叫豹子頭林衝,現在城外。”
“林衝?我聽過他名字,隻是未曾見過麵。”
“楊製使今欲何往?”狄泉既然遇上了楊誌,自然要想辦法招攬他,原著裏他鬥殺牛二,被發配大名府,後運送生辰綱被劫,與魯智深上了二龍山。
現在他沒有鬥殺牛二,也就不會被發配了,隻是這人滿心都是建功立業不辱他楊家將的英名,不是走投無路隻怕不肯落草。
“我本奉命運花石綱,遭風浪打翻了船,無法交差,現複職無望,身無分文,隻待賣了祖傳寶刀去別處過活,卻撞上那無賴,二位仗義出手,我在此謝過。”
“楊製使,可否借刀一看?”
楊誌抽出寶刀,狄泉前世也是個好刀劍的,眼看那寶刀刀身之上花紋遍布,如春冰玉痕一般,絲毫不比他那萬勝水龍刀差。
“此刀是我祖上楊令公當北漢侍衛時所用,多少代視若珍寶,沒想到今日卻要賣刀了!辱沒祖宗啊!”
楊誌說的痛心疾首,狄泉從懷中掏出四十兩銀子來交給楊誌。
“楊製使,暫且救急。”
“這……我堂堂七尺男兒,無功不受祿……”楊誌不好白拿銀子,欲把寶刀給了狄泉,這寶刀價值還遠超四十兩銀子,他還輕易舍不得。
“但求楊製使幫我件事。”
“何事?”萍水相逢,人家幫了自己,於情於理,楊誌也該幫忙。
狄泉把事情說給楊誌,楊誌沉默半晌道:“我不得官複原職,身無分文,辱沒祖宗,已是淒慘,沒成想林教頭境遇慘過我百倍!我與林教頭雖未見麵,卻彼此聞名,今日助他,也全了江湖道義!”
見楊誌答應,三人便奔羅鍋橋去,羅鍋橋下第一處便是張教頭家,對麵茶攤上坐著幾個閑漢,緊盯著門戶,怕是高衙內叫來看守張教頭家的人。
那張教頭知高衙內覬覦女兒,便想把女兒送至外地親屬處安身,誰料幾次都被高太尉派手下閑漢堵了迴去。
他雖是個武夫出身,但已年老體弱,又賦閑在家,高俅勢大,奈何不得,父女倆隻能終日躲在家中,那高衙內卻屢次上門,不厭其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