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0章 手藝人的境地
賭石:從擺地攤開始的暴富人生 作者:紫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嶼知道梅立才為什麽會打這通電話。
無外乎任師傅說的那批料子。
“什麽風吹草動都瞞不過梅總的眼睛啊。”
王嶼笑著恭維了一句。
“得了得了,咱們就別商業互吹了。我今天打電話來是有件事想麻煩你。
前些日子有人給我介紹了粵省那邊一批料子,因為貨主家裏出了些狀況,急需變現。所以給的價格相對比較劃算。
王老板你也知道,我們現在的設計師款賣的火爆。很多其他品牌抄襲的抄襲、複刻的複刻。
梅青認為隻有加快這個係列的上新速度,才是減少客群流失的最佳辦法。”
王嶼在這邊點了點頭。
梅青說的不錯。
國內這種事太常見了。
什麽東西能賺錢就賣什麽。拿來主義至上。壓根不管是誰家之物。
總之能照搬就照搬,實在搬不了就抄。
原版維權之路漫漫。到最後演變成了出一口氣的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所以最根本的辦法就是不斷地更新迭代。
用無數爆款將品牌價值堆疊到足夠的高度。將那些抄狗遠遠甩在屁股後麵。
隻是這麽一來,設計師身上的擔子就重了。
因為市場不會騙人、消費者的喜好更不會騙人。
而很多時候這一點又存在一定的衝突。
是迎合消費群體原有的審美喜好,還是根據潮流風尚的發展趨勢做先一步的引領。
這中間的度很難把握。
因為人心都是善變的。
“這一點還希望王老板不要怪罪。咱們之前怎麽供貨還怎麽供。粵省這一批料子主要是給梅青試水用的。我最近一段時間手上的事務太多,確實抽不開身。所以才想請王老板出馬幫我把把關。”
最後說出訴求的時候,梅立才可能擔心王嶼以為他們毀約。解釋了一句。
當然,他前麵解釋這麽多的,也是為了最後這句鋪墊。
這方麵顧慮王嶼不是沒有。畢竟從很早之前帝都梅家中式元素的設計師款就一直都是由王嶼方供貨。
如今梅家突然從外麵找來這麽一波數量尚不明確的原石。要說王嶼沒有點想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過梅立才這邊做人還算坦蕩。
剛才分析的也確實在理。
加上還是交給王嶼親手把關。這已經不僅僅是坦蕩了。可謂信任至極。
畢竟王嶼跟新料子之間是存在利益衝突的。
要不是絕對相信王嶼的為人,梅立才是不可能將這件事托付給他的。
“承蒙梅總信任。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你看是你將原石所在的地址定位發給我,還是我去了之後聯係什麽人?”
“這樣,王老板我把你的聯係方式給對方發過去。到時候讓他直接跟你聯係如何?”
王嶼的爽快明顯讓梅立才很高興。像是卸下了心頭重擔似的。
也是,就算他有時間親往。賭石的眼力也不及王嶼的十分之一。
有王嶼出馬,確實事半功倍。
忙完這些瑣事,機場也到了。
王嶼跟韓清兩個人的行李加起來,都還沒有馬茹的一半。
自然淪落到了拎包的地步。
好在任師傅跟馮洋就在他們一進大廳不遠處。
最積極的周周同誌,反倒是最晚一個現身的。
麵對眾人的調侃,周周也是一臉的幽怨。
“這不能怪我啊。老爺子就跟我沒出過遠門似的。一會兒給我塞這個、一會兒給我塞那個。之前出國都沒見他這麽操心。也不知道他在擔心些什麽。”
“老爺子還不是操心你。國外雖然沒有國內安定。但站在你的身份上來看,國內反而暗潮湧動。”韓清插了句嘴。
看樣子琪琪那邊已經安撫好了。一路上沒離手的手機,這會兒也終於被他揣迴了兜裏。
周周不耐煩的揮了揮手,“高興的日子不提這些掃興的事。我不願意待在帝都很大一方麵原因就是這。從現在開始,誰都別提。讓我痛痛快快放縱幾天。”
馮洋壞笑著說道:“他們幾個都是帶著任務去的。能陪你放縱的人大約就隻有我跟馬茹姐了。不如咱們待會兒飛機上先擬定下行程,不要辜負了大好年華啊。”
不等周周迴應,王嶼就擺了擺手,“先別忙著規劃。等到了粵省看看杜遠那邊的客人有什麽計劃。到時候你們並一並撒歡去吧。”
“客人?”馮洋像是聯想到了什麽,“你說的該不會是辛迪姐吧?”
看樣子馮洋是知道辛迪前往粵省的行程的。
也難怪,魔都後麵馮洋單獨逗留的時間就是賣力幫辛迪做網絡宣傳去了。
倆人私交不錯,透露行程這種事也很日常。
看到王嶼點頭,馮洋頓時激動的拍了拍周周的肩膀,“周周,到了粵省我介紹一位大美女給你認識。保證你不虛此行!”
對他這番話,周周是沒怎麽當迴事的。
要說美女,他雖然不至於什麽國色天香都見過,但接觸超均值的美女數量確實比一般人多的多。
早就出現了審美疲勞。
而且馮洋當主播當習慣了,張嘴就跟講段子似的。可信度也不高。
六人在機場隨便吃了點快餐,選了家咖啡廳坐裏麵打發慢慢時光去了。
隻有任師傅一直在用手機不知道跟什麽人溝通著什麽。
時不時還用筆在一個隨身的小本子上記著什麽。
王嶼無聊,就順嘴問了一句。
任師傅才笑著解釋自己記性不好,養成了重要的事都用筆記下來的習慣。
每天翻一翻小本子,就不會忘記該幹什麽了。
這會兒他正往上麵記著業內人士推薦給他的年輕雕刻師。
王嶼瞄了一眼任師傅舉起來的小本,上麵差不多記了十幾個人的名字跟電話號碼。
“這麽多?”
王嶼有些意外。
任師傅搖頭,“說多也多、說少還是有點少呐。雕刻這手藝,現在願意從事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少了。整天把自己搞得髒兮兮的不說。連正常的社交都沒有。每天除了埋頭雕刻,還是雕刻。歲數不大眼睛就壞了……
好在這些年翡翠行情上漲的厲害。年輕人倒是多了些……不過,這些人呐,恨不能上來就是大師傅。看不慣從小工做起,更接受不了被人使喚錘煉的過程。幾十號人裏麵能篩選出一個可用之才都算不錯了……”
那這麽看來,這十幾個候選人還遠遠不夠啊。
無外乎任師傅說的那批料子。
“什麽風吹草動都瞞不過梅總的眼睛啊。”
王嶼笑著恭維了一句。
“得了得了,咱們就別商業互吹了。我今天打電話來是有件事想麻煩你。
前些日子有人給我介紹了粵省那邊一批料子,因為貨主家裏出了些狀況,急需變現。所以給的價格相對比較劃算。
王老板你也知道,我們現在的設計師款賣的火爆。很多其他品牌抄襲的抄襲、複刻的複刻。
梅青認為隻有加快這個係列的上新速度,才是減少客群流失的最佳辦法。”
王嶼在這邊點了點頭。
梅青說的不錯。
國內這種事太常見了。
什麽東西能賺錢就賣什麽。拿來主義至上。壓根不管是誰家之物。
總之能照搬就照搬,實在搬不了就抄。
原版維權之路漫漫。到最後演變成了出一口氣的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所以最根本的辦法就是不斷地更新迭代。
用無數爆款將品牌價值堆疊到足夠的高度。將那些抄狗遠遠甩在屁股後麵。
隻是這麽一來,設計師身上的擔子就重了。
因為市場不會騙人、消費者的喜好更不會騙人。
而很多時候這一點又存在一定的衝突。
是迎合消費群體原有的審美喜好,還是根據潮流風尚的發展趨勢做先一步的引領。
這中間的度很難把握。
因為人心都是善變的。
“這一點還希望王老板不要怪罪。咱們之前怎麽供貨還怎麽供。粵省這一批料子主要是給梅青試水用的。我最近一段時間手上的事務太多,確實抽不開身。所以才想請王老板出馬幫我把把關。”
最後說出訴求的時候,梅立才可能擔心王嶼以為他們毀約。解釋了一句。
當然,他前麵解釋這麽多的,也是為了最後這句鋪墊。
這方麵顧慮王嶼不是沒有。畢竟從很早之前帝都梅家中式元素的設計師款就一直都是由王嶼方供貨。
如今梅家突然從外麵找來這麽一波數量尚不明確的原石。要說王嶼沒有點想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過梅立才這邊做人還算坦蕩。
剛才分析的也確實在理。
加上還是交給王嶼親手把關。這已經不僅僅是坦蕩了。可謂信任至極。
畢竟王嶼跟新料子之間是存在利益衝突的。
要不是絕對相信王嶼的為人,梅立才是不可能將這件事托付給他的。
“承蒙梅總信任。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你看是你將原石所在的地址定位發給我,還是我去了之後聯係什麽人?”
“這樣,王老板我把你的聯係方式給對方發過去。到時候讓他直接跟你聯係如何?”
王嶼的爽快明顯讓梅立才很高興。像是卸下了心頭重擔似的。
也是,就算他有時間親往。賭石的眼力也不及王嶼的十分之一。
有王嶼出馬,確實事半功倍。
忙完這些瑣事,機場也到了。
王嶼跟韓清兩個人的行李加起來,都還沒有馬茹的一半。
自然淪落到了拎包的地步。
好在任師傅跟馮洋就在他們一進大廳不遠處。
最積極的周周同誌,反倒是最晚一個現身的。
麵對眾人的調侃,周周也是一臉的幽怨。
“這不能怪我啊。老爺子就跟我沒出過遠門似的。一會兒給我塞這個、一會兒給我塞那個。之前出國都沒見他這麽操心。也不知道他在擔心些什麽。”
“老爺子還不是操心你。國外雖然沒有國內安定。但站在你的身份上來看,國內反而暗潮湧動。”韓清插了句嘴。
看樣子琪琪那邊已經安撫好了。一路上沒離手的手機,這會兒也終於被他揣迴了兜裏。
周周不耐煩的揮了揮手,“高興的日子不提這些掃興的事。我不願意待在帝都很大一方麵原因就是這。從現在開始,誰都別提。讓我痛痛快快放縱幾天。”
馮洋壞笑著說道:“他們幾個都是帶著任務去的。能陪你放縱的人大約就隻有我跟馬茹姐了。不如咱們待會兒飛機上先擬定下行程,不要辜負了大好年華啊。”
不等周周迴應,王嶼就擺了擺手,“先別忙著規劃。等到了粵省看看杜遠那邊的客人有什麽計劃。到時候你們並一並撒歡去吧。”
“客人?”馮洋像是聯想到了什麽,“你說的該不會是辛迪姐吧?”
看樣子馮洋是知道辛迪前往粵省的行程的。
也難怪,魔都後麵馮洋單獨逗留的時間就是賣力幫辛迪做網絡宣傳去了。
倆人私交不錯,透露行程這種事也很日常。
看到王嶼點頭,馮洋頓時激動的拍了拍周周的肩膀,“周周,到了粵省我介紹一位大美女給你認識。保證你不虛此行!”
對他這番話,周周是沒怎麽當迴事的。
要說美女,他雖然不至於什麽國色天香都見過,但接觸超均值的美女數量確實比一般人多的多。
早就出現了審美疲勞。
而且馮洋當主播當習慣了,張嘴就跟講段子似的。可信度也不高。
六人在機場隨便吃了點快餐,選了家咖啡廳坐裏麵打發慢慢時光去了。
隻有任師傅一直在用手機不知道跟什麽人溝通著什麽。
時不時還用筆在一個隨身的小本子上記著什麽。
王嶼無聊,就順嘴問了一句。
任師傅才笑著解釋自己記性不好,養成了重要的事都用筆記下來的習慣。
每天翻一翻小本子,就不會忘記該幹什麽了。
這會兒他正往上麵記著業內人士推薦給他的年輕雕刻師。
王嶼瞄了一眼任師傅舉起來的小本,上麵差不多記了十幾個人的名字跟電話號碼。
“這麽多?”
王嶼有些意外。
任師傅搖頭,“說多也多、說少還是有點少呐。雕刻這手藝,現在願意從事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少了。整天把自己搞得髒兮兮的不說。連正常的社交都沒有。每天除了埋頭雕刻,還是雕刻。歲數不大眼睛就壞了……
好在這些年翡翠行情上漲的厲害。年輕人倒是多了些……不過,這些人呐,恨不能上來就是大師傅。看不慣從小工做起,更接受不了被人使喚錘煉的過程。幾十號人裏麵能篩選出一個可用之才都算不錯了……”
那這麽看來,這十幾個候選人還遠遠不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