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出使辰國:被趕出朝堂的隋唐
死字旗下:一個囚徒的逆襲 作者:唐門浪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瑞雪兆豐年。
一夜大雪遮蓋了所有,清晨,陽光灑落,在白茫茫的雪地上折射成零零碎碎的光斑,將京都百姓的眼眸刺的生疼。
街頭巷尾,輕聲細語中,有人在講述著昨夜的廝殺。
百姓們知道那些人要殺隋唐。
百姓們也都爭先恐後,不計生死的去救隋唐。
可唯獨那些官員們,就仿佛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一般。
就連楊昌都仿佛才剛剛睡醒。
然而,再大的雪也掩蓋不住太平城裏的血腥味,那些表麵的風輕雲淡,終究也抵不過心底的恨意綿綿。
若非辰國使團來訪,今日他們必殺隋唐。
殺子之仇,不共戴天!
“陛下諭旨:昨夜大雪,朕偶感風寒,略有不適,今日朝會暫由太子薑承代為主持。”
禦階之上,郭巍宣讀聖旨,他的身旁薑承一身錦袍,俯視著滿殿群臣。
這個太子他當了近二十年,這是第一次離那個位置如此的接近。
在一眾文武官員的竊竊私語之中,辰國使團踏入了澄明殿。
“辰國太仆石堅見過薑太子殿下,不知貴國皇帝陛下為何沒有臨朝?”
澄明殿上,那使者禮節周到,但問話之中,卻是帶著幾分不滿。
在石堅看來,薑宣此舉,對他和他身後的辰國而言,無疑是一種蔑視。
隻是,他又如何能知道薑宣的無奈,昨日的那一口血,讓他那本就老邁的身軀雪上加霜。
“昨夜大雪,父皇偶感風寒,關於貴國來訪之事,今日特意將我召入宮中,殷殷叮囑,並非有意怠慢,還請石太仆莫怪。”
薑承氣度溫和,言語之中微微帶著幾分無奈。
石堅沒有說話,隻是直勾勾的盯著薑承,半晌終於忍不住輕歎一聲。
薑承所說不似作假。
“旬月以前,貴國便傳來將要出使我國的消息,隻是你我兩國素來不睦,今日不知所為何來?”
薑承沒有再給石堅思忖的機會,而是直截了當的問道。
“薑太子此言差矣,薑、辰兩國六十餘年來,風雨不斷,百姓多難,我王每每思之,都為此深感痛心,今次出使也是為了重修兩國邦交。”
麵對薑承詢問,石堅不卑不亢,立即迴應。
此時他已經沒有功夫計較薑國怠慢一事,作為使團主使,他知道自己的目的。
不僅他知道,甚至可以說,薑國上下也都是心知肚明,兩人方才這一問一答,隻不過是為此事開了個場。
當年大興王朝分崩離析,國舅薑白和六族聯盟分別建立薑、辰兩國,此後六十餘年,雙方爭鬥不休,直到永生之亂爆發。
永平三十年四月,薑國爆發永生教之亂,辰國朝堂歡欣鼓舞,所有人都以為統一的時機已到,然後,僅僅一個月之後,葛陽、鬱林兩郡便發生叛亂。
叛亂者打著風家旗號,短短數月間,便將兩郡徹底攻占,辰國皇帝雲喚大怒,遂派兵鎮壓。
然而,叛亂者來勢洶洶,直至薑國永生教之亂平息,也未能將其徹底剿滅。
這也導致辰國失去了向薑國進軍的最佳時機。
如今,薑國內亂已平,而辰國卻仍受困於風家,另外,月東來所在的月家也使得雲喚如芒在背。
所以,他不得不派遣使者前往薑國,以其大壽為由,邀請薑國共商結盟之事。
對於石堅的邀請,薑承並未推辭,永生教之亂給薑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如今亂局雖平,但各地流民四起,百姓惶惶,與辰國結盟,他們沒有理由拒絕。
因此,雙方幾乎是一拍即合。
隨後,大鴻臚景昭親自設宴,款待石堅,而薑承則開始著手安排薑國出使一事。
其實出使辰國不難,難的是派誰出使?
年節前後,京都之中,亂局紛擾,尤其是昨天六十七顆人頭落地,對文武百官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這也正是薑承如此頭疼的原因。
“諸位,辰國來意想必大家都已經清楚,辰國皇帝雲喚借為其賀壽為由,欲與我薑國結盟,這一點咱們之前都已有共識,今日不做討論。”
“我想問的是,由誰出使?”
薑承將問題拋給了殿內群臣。
“迴太子殿下,辰國以石堅為主使,咱們薑國恐怕還得由宋大人領頭才是。”
“理應如此。”
“迴太子殿下,臣覺得安北將軍隋唐可擔當此任。”
突然,殿內響起了光祿勳許顯純的聲音。
景預匆忙轉身望去,許顯純察覺到了他的目光,但卻並未有所迴應。
許慶峰被隋唐斬殺,許顯純與景氏的關係也隨之破裂。
澄明殿裏安靜了下來,一眾朝臣紛紛低頭思忖,片刻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附和起來。
“不錯,安北將軍驍勇,堪當此任。”
“我也覺得安北將軍合適。”
“太子殿下,臣保舉安北將軍隋唐為使團主使。”
滿殿群臣,心思各異,但在這一刻卻出奇的團結。
“胡鬧,兩國會盟,如此大事,豈可摻雜個人私利。”魏斯終於忍不住站了出來。
薑宣養病,薑承臨時秉政,出使辰國是頭等要事,他不允許任何人搗亂。
麵對魏斯的嗬斥,朝堂之上,立刻便平靜了下來。
“這樣吧,主使依舊由宋大人擔任,隋唐可為副使,如此一來,既不失禮節,也可向辰國展示我薑國軍威。”
果真是老成持國之言。
對於文武百官眾口一詞,魏斯洞若觀火。
甚至從他的內心來說,也是期望能夠將隋唐這個禍害趕出京都。
否則,還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魏斯的提議,幾乎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隻有田和、景預沉默不言。
作為一直以來的老對手,盡管兩人已經相當高估魏斯,但今日,卻再次見識到了他的厲害。
一句話,僅憑一句話,便成功收了六十七名朝臣的心。
主使太仆宋平,副使安北將軍隋唐。
不過短短半天時間,出使辰國的人選便確定了下來。
隨後,旨意下達。
沒有人征求隋唐的意見,也沒有人在乎他的意見,此時此刻,薑國朝堂上,所有人心中隻有一個念頭。
那就是讓隋唐走,走的越遠越好。
一夜大雪遮蓋了所有,清晨,陽光灑落,在白茫茫的雪地上折射成零零碎碎的光斑,將京都百姓的眼眸刺的生疼。
街頭巷尾,輕聲細語中,有人在講述著昨夜的廝殺。
百姓們知道那些人要殺隋唐。
百姓們也都爭先恐後,不計生死的去救隋唐。
可唯獨那些官員們,就仿佛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一般。
就連楊昌都仿佛才剛剛睡醒。
然而,再大的雪也掩蓋不住太平城裏的血腥味,那些表麵的風輕雲淡,終究也抵不過心底的恨意綿綿。
若非辰國使團來訪,今日他們必殺隋唐。
殺子之仇,不共戴天!
“陛下諭旨:昨夜大雪,朕偶感風寒,略有不適,今日朝會暫由太子薑承代為主持。”
禦階之上,郭巍宣讀聖旨,他的身旁薑承一身錦袍,俯視著滿殿群臣。
這個太子他當了近二十年,這是第一次離那個位置如此的接近。
在一眾文武官員的竊竊私語之中,辰國使團踏入了澄明殿。
“辰國太仆石堅見過薑太子殿下,不知貴國皇帝陛下為何沒有臨朝?”
澄明殿上,那使者禮節周到,但問話之中,卻是帶著幾分不滿。
在石堅看來,薑宣此舉,對他和他身後的辰國而言,無疑是一種蔑視。
隻是,他又如何能知道薑宣的無奈,昨日的那一口血,讓他那本就老邁的身軀雪上加霜。
“昨夜大雪,父皇偶感風寒,關於貴國來訪之事,今日特意將我召入宮中,殷殷叮囑,並非有意怠慢,還請石太仆莫怪。”
薑承氣度溫和,言語之中微微帶著幾分無奈。
石堅沒有說話,隻是直勾勾的盯著薑承,半晌終於忍不住輕歎一聲。
薑承所說不似作假。
“旬月以前,貴國便傳來將要出使我國的消息,隻是你我兩國素來不睦,今日不知所為何來?”
薑承沒有再給石堅思忖的機會,而是直截了當的問道。
“薑太子此言差矣,薑、辰兩國六十餘年來,風雨不斷,百姓多難,我王每每思之,都為此深感痛心,今次出使也是為了重修兩國邦交。”
麵對薑承詢問,石堅不卑不亢,立即迴應。
此時他已經沒有功夫計較薑國怠慢一事,作為使團主使,他知道自己的目的。
不僅他知道,甚至可以說,薑國上下也都是心知肚明,兩人方才這一問一答,隻不過是為此事開了個場。
當年大興王朝分崩離析,國舅薑白和六族聯盟分別建立薑、辰兩國,此後六十餘年,雙方爭鬥不休,直到永生之亂爆發。
永平三十年四月,薑國爆發永生教之亂,辰國朝堂歡欣鼓舞,所有人都以為統一的時機已到,然後,僅僅一個月之後,葛陽、鬱林兩郡便發生叛亂。
叛亂者打著風家旗號,短短數月間,便將兩郡徹底攻占,辰國皇帝雲喚大怒,遂派兵鎮壓。
然而,叛亂者來勢洶洶,直至薑國永生教之亂平息,也未能將其徹底剿滅。
這也導致辰國失去了向薑國進軍的最佳時機。
如今,薑國內亂已平,而辰國卻仍受困於風家,另外,月東來所在的月家也使得雲喚如芒在背。
所以,他不得不派遣使者前往薑國,以其大壽為由,邀請薑國共商結盟之事。
對於石堅的邀請,薑承並未推辭,永生教之亂給薑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如今亂局雖平,但各地流民四起,百姓惶惶,與辰國結盟,他們沒有理由拒絕。
因此,雙方幾乎是一拍即合。
隨後,大鴻臚景昭親自設宴,款待石堅,而薑承則開始著手安排薑國出使一事。
其實出使辰國不難,難的是派誰出使?
年節前後,京都之中,亂局紛擾,尤其是昨天六十七顆人頭落地,對文武百官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這也正是薑承如此頭疼的原因。
“諸位,辰國來意想必大家都已經清楚,辰國皇帝雲喚借為其賀壽為由,欲與我薑國結盟,這一點咱們之前都已有共識,今日不做討論。”
“我想問的是,由誰出使?”
薑承將問題拋給了殿內群臣。
“迴太子殿下,辰國以石堅為主使,咱們薑國恐怕還得由宋大人領頭才是。”
“理應如此。”
“迴太子殿下,臣覺得安北將軍隋唐可擔當此任。”
突然,殿內響起了光祿勳許顯純的聲音。
景預匆忙轉身望去,許顯純察覺到了他的目光,但卻並未有所迴應。
許慶峰被隋唐斬殺,許顯純與景氏的關係也隨之破裂。
澄明殿裏安靜了下來,一眾朝臣紛紛低頭思忖,片刻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附和起來。
“不錯,安北將軍驍勇,堪當此任。”
“我也覺得安北將軍合適。”
“太子殿下,臣保舉安北將軍隋唐為使團主使。”
滿殿群臣,心思各異,但在這一刻卻出奇的團結。
“胡鬧,兩國會盟,如此大事,豈可摻雜個人私利。”魏斯終於忍不住站了出來。
薑宣養病,薑承臨時秉政,出使辰國是頭等要事,他不允許任何人搗亂。
麵對魏斯的嗬斥,朝堂之上,立刻便平靜了下來。
“這樣吧,主使依舊由宋大人擔任,隋唐可為副使,如此一來,既不失禮節,也可向辰國展示我薑國軍威。”
果真是老成持國之言。
對於文武百官眾口一詞,魏斯洞若觀火。
甚至從他的內心來說,也是期望能夠將隋唐這個禍害趕出京都。
否則,還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魏斯的提議,幾乎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隻有田和、景預沉默不言。
作為一直以來的老對手,盡管兩人已經相當高估魏斯,但今日,卻再次見識到了他的厲害。
一句話,僅憑一句話,便成功收了六十七名朝臣的心。
主使太仆宋平,副使安北將軍隋唐。
不過短短半天時間,出使辰國的人選便確定了下來。
隨後,旨意下達。
沒有人征求隋唐的意見,也沒有人在乎他的意見,此時此刻,薑國朝堂上,所有人心中隻有一個念頭。
那就是讓隋唐走,走的越遠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