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傾城策馬,閻羅入關
死字旗下:一個囚徒的逆襲 作者:唐門浪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誰?”眾人帶著疑惑抬頭。
卻見一個身著墨綠色戰甲的女子,正從門外大步流星走了進來。
鼻梁挺拔,五官精致,整個人如玉雕一般,晶瑩剔透,這樣的女子足以讓任何男人為之目眩神迷。
然而,此時在那一身墨綠色戰甲的映襯下,她整個人都仿佛帶著一股濃重的殺氣。
使人不寒而栗。
“葬月姑娘?你怎麽迴來了?”荀卿驚詫的問道。
“我來向荀先生求一道令,好去拿迴屬於自己的東西。”
言葬月聲音清脆,帶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堅定。
荀卿聞言先是渾身一震,緊接著便恍然大悟。
對於言葬月的身世,他早已知曉。
所以,當言葬月說出那一句‘要拿迴屬於自己的東西’之後,他便瞬間明白了。
這一趟克勝關之行,非其莫屬!
“荀卿明白了,不知葬月姑娘需要我如何配合?是否需要調動虎賁、鷹揚二衛?”荀卿言語之間,帶著幾分客氣。
“不用,隋唐臨走時,曾告誡過我,蘭西之事,盡數決於荀先生,所以,我來,不過是求一道令。”
“至於如何應對,我自帶本部五百傾城衛即可。”言葬月的聲音並不大,但卻展現出了絕對的信心。
“這位姑娘?”性子急躁的封聞見此,當即便想要起身說話,怎知他才起身,便被顏善見一把拉住了袖子。
“別說話,稍後給你解釋。”
對於兩人的舉動,言葬月並未在意,她隻是眸光流轉,靜靜的看著荀卿。
“好,葬月姑娘放心去吧,我會將虎賁衛悉數調往甘城,若姑娘事不濟,可立即差人報信。”
對於言葬月的請求,荀卿輕輕點了點頭,但他還是有些不放心,所以,才又將虎賁衛調往甘城。
對於荀卿的安排,言葬月並沒有提出異議,待此事敲定,她便如來時一般,大步流星,轉眼便消失在了眾人眼前。
直到此時,大堂裏的氣氛才仿佛一瞬間鬆弛了下來。
很奇怪,明明是一個那般美麗的女子,卻硬生生的壓住了所有人,哪怕是袁朗、柳青這衛指揮使也都不敢大聲說話。
“師兄,這,這女子是何人?如此大膽,竟敢直唿統帥姓名?”封聞忍不住開口問道。
當日大涼關會議,言葬月遠在蘭城,所以,並未參加,以至於大堂內很多人都不認識她。
“她就是我蘭城城尉,蘭城五千兵馬盡聽其調遣。”顏善見耐心的解釋道。
“這,一個女子......”封聞一臉驚駭,顏善見喟然長歎。
他作為蘭城城守,初見言葬月也有些不可置信,但自從在軍營校場上,見其一柄長刀,敗盡男兒,心中便再也不敢有絲毫輕視。
此次,他領命迴返龍城,隻是與言葬月打了個招唿,卻沒想到,她竟然跟了迴來。
不提大堂內眾人心思如何,隻說言葬月,離了龍城便直奔克勝關而去。
荀卿並沒有在大堂上揭穿她的身份,雖然,對於現在的言葬月來說,此事已不足為慮,但她卻不想讓自己成為他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葬月姐姐,你迴來了,荀先生同意了麽?”龍城沿著陰山向東二十裏,武川秀已經帶著傾城衛在此等候。
“同意了,他還調了鷹揚衛入甘城,以備不時之需。”
言葬月沒有過多停留,在和武川秀簡單聊了幾句之後,便再次啟程。
如今田開疆慘死,虎威軍投敵的消息已經傳開,她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克勝關,以免發生意外。
而在兩人身後,是清一色的女子,這些女子或柔美、或清麗、或淒冷,但在此刻卻顯得異常威武。
輕甲覆身,背插雙刃,馬腿處更是掛著一把飛燕弩。
這就是傾城衛,由那些在永生之亂中遭受了苦難的女子組成,言葬月和武川秀為其正副統領。
馬鳴風蕭蕭,弓刀各在腰,鐵甲傾城赴北關,美人似天驕。
在四月微風的吹拂下,言葬月來到了克勝關下。
“葬月姐姐......”雖然是一路狂奔,但武川秀還是察覺到了言葬月起伏如潮的內心。
此刻,見她駐足不前,不由得起了幾分擔心。
“沒事,隻是有些近鄉情怯罷了。”言葬月溫柔的注視著眼前的克勝關,神色複雜。
她自小便常隨言方出入軍中,實際上呆在克勝關的時間要多過燕王城。
然而,自從言方去世後,她卻一次都沒有來過這裏。
哪怕她這段時間一直駐兵蘭城,卻也隻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遙望著這座不過數十裏之遙的城關,思緒萬千。
“葬月姐姐,有些事情咱們總得麵對,放心,我會一直陪著你。”武川秀堅定的說道。
沒有人比她更能理解言葬月。
說起來,兩人身世頗有幾分相似,都是母親早亡,由父親撫養長大。
然而,父親又同樣死於敵手,甚至都不是死於戰場,而是死在了一場陰謀之中。
這也是為何兩人最初看不順眼,可隨著時間關係卻越來越好的原因。
如今,眼見言葬月即將再次麵對父親的死亡,她的心中也是不由得多了幾分酸楚。
“阿秀,謝謝你。”言葬月迴過頭,輕輕握住武川秀的手,眸子裏多了幾分晶瑩。
“哈哈哈,你這樣可就不像我的葬月姐姐了,她可是個力壓男兒,不讓須眉的奇女子。”眼見言葬月的情緒有所舒緩,武川秀立刻哈哈笑了起來。
這爽朗的笑聲迅速感染了言葬月,她眼底的晶瑩肉眼可見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鋒銳之氣。
“不錯,既然已經來了,那就讓他們試試我傾城衛的刀鋒,克勝關,我言葬月來了。”
鐵馬西來,閻羅入關。
而關內此刻已經陷入了慌亂。
田開疆的死,給鎮守關隘的鎮遠軍帶來了巨大的恐慌。
自軍主田讚以下,五名師帥,悉數座於大堂,每個人都眉頭緊鎖,陷在沉默之中。
尤其是田讚,如今之境況,作為鎮遠軍軍主,他責無旁貸。
卻見一個身著墨綠色戰甲的女子,正從門外大步流星走了進來。
鼻梁挺拔,五官精致,整個人如玉雕一般,晶瑩剔透,這樣的女子足以讓任何男人為之目眩神迷。
然而,此時在那一身墨綠色戰甲的映襯下,她整個人都仿佛帶著一股濃重的殺氣。
使人不寒而栗。
“葬月姑娘?你怎麽迴來了?”荀卿驚詫的問道。
“我來向荀先生求一道令,好去拿迴屬於自己的東西。”
言葬月聲音清脆,帶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堅定。
荀卿聞言先是渾身一震,緊接著便恍然大悟。
對於言葬月的身世,他早已知曉。
所以,當言葬月說出那一句‘要拿迴屬於自己的東西’之後,他便瞬間明白了。
這一趟克勝關之行,非其莫屬!
“荀卿明白了,不知葬月姑娘需要我如何配合?是否需要調動虎賁、鷹揚二衛?”荀卿言語之間,帶著幾分客氣。
“不用,隋唐臨走時,曾告誡過我,蘭西之事,盡數決於荀先生,所以,我來,不過是求一道令。”
“至於如何應對,我自帶本部五百傾城衛即可。”言葬月的聲音並不大,但卻展現出了絕對的信心。
“這位姑娘?”性子急躁的封聞見此,當即便想要起身說話,怎知他才起身,便被顏善見一把拉住了袖子。
“別說話,稍後給你解釋。”
對於兩人的舉動,言葬月並未在意,她隻是眸光流轉,靜靜的看著荀卿。
“好,葬月姑娘放心去吧,我會將虎賁衛悉數調往甘城,若姑娘事不濟,可立即差人報信。”
對於言葬月的請求,荀卿輕輕點了點頭,但他還是有些不放心,所以,才又將虎賁衛調往甘城。
對於荀卿的安排,言葬月並沒有提出異議,待此事敲定,她便如來時一般,大步流星,轉眼便消失在了眾人眼前。
直到此時,大堂裏的氣氛才仿佛一瞬間鬆弛了下來。
很奇怪,明明是一個那般美麗的女子,卻硬生生的壓住了所有人,哪怕是袁朗、柳青這衛指揮使也都不敢大聲說話。
“師兄,這,這女子是何人?如此大膽,竟敢直唿統帥姓名?”封聞忍不住開口問道。
當日大涼關會議,言葬月遠在蘭城,所以,並未參加,以至於大堂內很多人都不認識她。
“她就是我蘭城城尉,蘭城五千兵馬盡聽其調遣。”顏善見耐心的解釋道。
“這,一個女子......”封聞一臉驚駭,顏善見喟然長歎。
他作為蘭城城守,初見言葬月也有些不可置信,但自從在軍營校場上,見其一柄長刀,敗盡男兒,心中便再也不敢有絲毫輕視。
此次,他領命迴返龍城,隻是與言葬月打了個招唿,卻沒想到,她竟然跟了迴來。
不提大堂內眾人心思如何,隻說言葬月,離了龍城便直奔克勝關而去。
荀卿並沒有在大堂上揭穿她的身份,雖然,對於現在的言葬月來說,此事已不足為慮,但她卻不想讓自己成為他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葬月姐姐,你迴來了,荀先生同意了麽?”龍城沿著陰山向東二十裏,武川秀已經帶著傾城衛在此等候。
“同意了,他還調了鷹揚衛入甘城,以備不時之需。”
言葬月沒有過多停留,在和武川秀簡單聊了幾句之後,便再次啟程。
如今田開疆慘死,虎威軍投敵的消息已經傳開,她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克勝關,以免發生意外。
而在兩人身後,是清一色的女子,這些女子或柔美、或清麗、或淒冷,但在此刻卻顯得異常威武。
輕甲覆身,背插雙刃,馬腿處更是掛著一把飛燕弩。
這就是傾城衛,由那些在永生之亂中遭受了苦難的女子組成,言葬月和武川秀為其正副統領。
馬鳴風蕭蕭,弓刀各在腰,鐵甲傾城赴北關,美人似天驕。
在四月微風的吹拂下,言葬月來到了克勝關下。
“葬月姐姐......”雖然是一路狂奔,但武川秀還是察覺到了言葬月起伏如潮的內心。
此刻,見她駐足不前,不由得起了幾分擔心。
“沒事,隻是有些近鄉情怯罷了。”言葬月溫柔的注視著眼前的克勝關,神色複雜。
她自小便常隨言方出入軍中,實際上呆在克勝關的時間要多過燕王城。
然而,自從言方去世後,她卻一次都沒有來過這裏。
哪怕她這段時間一直駐兵蘭城,卻也隻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遙望著這座不過數十裏之遙的城關,思緒萬千。
“葬月姐姐,有些事情咱們總得麵對,放心,我會一直陪著你。”武川秀堅定的說道。
沒有人比她更能理解言葬月。
說起來,兩人身世頗有幾分相似,都是母親早亡,由父親撫養長大。
然而,父親又同樣死於敵手,甚至都不是死於戰場,而是死在了一場陰謀之中。
這也是為何兩人最初看不順眼,可隨著時間關係卻越來越好的原因。
如今,眼見言葬月即將再次麵對父親的死亡,她的心中也是不由得多了幾分酸楚。
“阿秀,謝謝你。”言葬月迴過頭,輕輕握住武川秀的手,眸子裏多了幾分晶瑩。
“哈哈哈,你這樣可就不像我的葬月姐姐了,她可是個力壓男兒,不讓須眉的奇女子。”眼見言葬月的情緒有所舒緩,武川秀立刻哈哈笑了起來。
這爽朗的笑聲迅速感染了言葬月,她眼底的晶瑩肉眼可見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鋒銳之氣。
“不錯,既然已經來了,那就讓他們試試我傾城衛的刀鋒,克勝關,我言葬月來了。”
鐵馬西來,閻羅入關。
而關內此刻已經陷入了慌亂。
田開疆的死,給鎮守關隘的鎮遠軍帶來了巨大的恐慌。
自軍主田讚以下,五名師帥,悉數座於大堂,每個人都眉頭緊鎖,陷在沉默之中。
尤其是田讚,如今之境況,作為鎮遠軍軍主,他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