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鐵索橫江(二)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 作者:韓小春偷帶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譚凱率船隊順江而下,奔巴丘而去。
王基也沒閑著,他派兩路步軍沿江進軍,自己親率水軍主力於譚凱船隊後策應。
今日江風較弱,水手們要比以往更加賣力地擺動船槳,他們看似幹勁十足,實則心中怨聲載道。
對於他們而言,勝了沒有戰功拿,敗了卻隻能四散逃命。
然而譚凱的心境就不同了,他對王基說得那番話實乃肺腑之言,他來魏國是真的為了奔一個好前程,可不是來混的!
他有些得意地望著江麵,感受著背後的微風:“我軍暢通無阻!”
而下一刻。
“將軍,前方發現敵軍戰船!”
魏軍了望兵很快發現敵情,不遠處吳軍的戰船看製式是艨艟。
“靠過去!”譚凱下令。
而吳軍卻沒有迎戰,或許是看到魏軍這次是動了真格,竟動用了幾十艘戰船,竟是掉轉船頭快速離去。
“全速推進!”
譚凱的聲音再次響起,座艦船頂令旗搖擺,前排小型艨艟明顯跟旗艦拉開好幾個身位,朝吳軍戰船而去。
如果從上空俯瞰,大江呈一個“幾”字型,魏吳戰船全速北上,你追我趕。
漸漸地,吳軍戰船鑽入了河道拐彎處,魏軍開始丟失視野。
船上負責監管水手的士兵開始大聲叫道:“向右轉舵!快,動作快點!”
感受到船身偏移,戰船在大江上順時針劃過一個優美的弧度,沒過多久終於越過彎道,吳軍戰船再次進入視線之中。
不過同時映入眼簾的,是大江北岸一字排開的數艘大船,以及橫江的一條細線。
“那是....什麽?”
譚凱眯起眼睛看向遠處的江麵,隻見吳軍的艨艟輕鬆越過了那條橫江細線。
“鐵索?”
王基曾跟譚凱交待過,如若情況不對可立即撤離,他皺著眉,猶自注視著江麵,伸手比劃了一下。
船身較為低矮的艨艟能勉強通過,看來吳軍是為了方便小型船隻出入,但鬥艦這種高度就無法通行,更別說體積更大的樓船了。
“不對勁。”譚凱暗道不妙,猛然轉身對親兵道:“傳令撤軍!快,要快!”
“喏。”
親兵銜命而去,隨即一個士兵朝著船頂旗手大喊傳話,旗手得令,立刻揮旗。
船隊突然收到這樣的命令,當即有些愕然,但他們不會去質疑主將的軍令,紛紛揮旗傳遞這個消息,旋即便轉舵調轉船頭。
可為時已晚......
隻聽南岸矮丘上轟隆作響。
砰砰砰!
吳軍的投石機發出巨響,頓時亂石齊發,天空儼然下起了一場流星雨!
不經意間向北岸迴眸,譚凱這才發現,原來北岸也有吳軍布置的車陣,那邊也在砰砰作響,石塊衝天而起,向魏軍戰船砸來。
“滿舵,滿舵!”
士兵不遺餘力地衝著水手們叫喊,水手們當然不用這些兵家子囉嗦,他們也要活命啊,這天氣跳水裏就得活活凍死!
譚凱的座艦終於調轉了航線,他迴首看向遠處江麵上被擊沉的十餘艘戰船,心髒像是被一雙手捏了一下。
他甚至能隱約聽到落入水中的士兵們撕心裂肺的哀嚎。
.....
王基站在船頭,望著遠處的江麵。
“江水盡頭”處露出了船隻的身影。
身旁的鎮南司馬迴頭看向船頂了望兵:“如何?”
上麵很快傳來大聲的迴複:“應該是我軍戰船!”
“不要應該,我要準確答複!”
“卑職再看看!”
“不必了。”王基雙臂環胸,儀態威嚴地說道:“保持船隊陣型,以防吳軍追擊。”
鎮南司馬聞言看了王基一眼,心說大將軍這把年紀了,眼神這麽好?
........
很快,譚凱率殘軍歸陣,去的時候有鬥艦二十艘,艨艟三十。
而迴來時,隻有十之六七。
不過這在王基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他仍保持著姿態,目視著敗軍的歸來。
鎮南司馬在反複確認吳軍沒有追擊後,再一次跑來船頭找到王基,拱手詢問:
“大將軍,我軍現在該如何?是否撤軍?”
“撤軍吧。”王基給了他肯定的答複,隨後轉頭道:“傳令譚凱、王濬、陸抗等人遞飄來我坐艦。”
“唯。”
船隊集體轉向,溯江而上。
幾位將領乘著一艘小船,趕來向王基複命。
王基在船艙內等著諸將,譚凱是最後一個到的,他一來臉上便寫滿了愧疚。
“大將軍...我....”
“不必多言。”王基想要的目的已經達成,從諸將的眼神中就能看出,他們已經沒有了戰前的那股驕氣。
對於此時的戰局而言,這並非壞事。
“我隻聽有用的情報。”
王基的語氣霸道,這讓一旁的鎮南長史想起昔日西陵一役時,王基曾給王濬語氣堅決地迴信:我不要聽傷亡數字,我隻要信陵。
所幸譚凱沒有被嚇破膽,他迴憶著說道:
“吳軍鐵索橫江,艨艟通行尚可,鬥艦通過不能。並且他們在兩岸部署了大量投石機,我部損失慘重皆因此。”
“還有嗎?”
“還有....還有...”譚凱想起了一個關鍵信息,“大江北岸有大船沿江一字排列,末將不知敵軍為何如此布陣。”
船艙內陷入短暫沉默。
王濬突然想到了什麽,開口道:“吳軍是將鐵索一段一段固定在船上,大錨鉤於江底,以作固定。”
“可這不會浪費戰船嗎?”譚凱質疑一句,但轉念一想,吳軍造船要比魏軍早數十年,庫存多得不得了,浪費又何妨,相反魏軍就要格外珍惜了。
王基看向譚凱,敲打一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情報,此役本督不治譚將軍之罪,日後將功補過吧。”
“末將多謝大將軍之恩!”
王基目光又向王濬投去,見他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不禁問道:“士治在想什麽?”
王濬抬頭,拱手道:“末將有一計策,就是不知吳軍江中是否有承重。”
“有如何,沒有又如何?”
王濬道:“我軍可做百步大的木筏數十,筏上紮成草人,被甲執杖,令善水士兵乘筏先行.......”
“再輔佐以火炬,灌上麻油,放在船前,遇到鐵鎖,就點起火炬,將鐵索熔化燒斷,若江底沒有承重,鐵索熔斷後便會沉入江地,不能再用。”
“我軍將暢通無阻。”
“善。”王基跟著對方的思路聽著,誇讚一句,又問:“那若有承重如何?”
王濬認真想了想,“其實有承重也無妨,北岸是靠戰船連接鐵索,且地勢平坦.....我軍可派一支軍強攻水寨,拔去鐵索北岸之根。”
王基也沒閑著,他派兩路步軍沿江進軍,自己親率水軍主力於譚凱船隊後策應。
今日江風較弱,水手們要比以往更加賣力地擺動船槳,他們看似幹勁十足,實則心中怨聲載道。
對於他們而言,勝了沒有戰功拿,敗了卻隻能四散逃命。
然而譚凱的心境就不同了,他對王基說得那番話實乃肺腑之言,他來魏國是真的為了奔一個好前程,可不是來混的!
他有些得意地望著江麵,感受著背後的微風:“我軍暢通無阻!”
而下一刻。
“將軍,前方發現敵軍戰船!”
魏軍了望兵很快發現敵情,不遠處吳軍的戰船看製式是艨艟。
“靠過去!”譚凱下令。
而吳軍卻沒有迎戰,或許是看到魏軍這次是動了真格,竟動用了幾十艘戰船,竟是掉轉船頭快速離去。
“全速推進!”
譚凱的聲音再次響起,座艦船頂令旗搖擺,前排小型艨艟明顯跟旗艦拉開好幾個身位,朝吳軍戰船而去。
如果從上空俯瞰,大江呈一個“幾”字型,魏吳戰船全速北上,你追我趕。
漸漸地,吳軍戰船鑽入了河道拐彎處,魏軍開始丟失視野。
船上負責監管水手的士兵開始大聲叫道:“向右轉舵!快,動作快點!”
感受到船身偏移,戰船在大江上順時針劃過一個優美的弧度,沒過多久終於越過彎道,吳軍戰船再次進入視線之中。
不過同時映入眼簾的,是大江北岸一字排開的數艘大船,以及橫江的一條細線。
“那是....什麽?”
譚凱眯起眼睛看向遠處的江麵,隻見吳軍的艨艟輕鬆越過了那條橫江細線。
“鐵索?”
王基曾跟譚凱交待過,如若情況不對可立即撤離,他皺著眉,猶自注視著江麵,伸手比劃了一下。
船身較為低矮的艨艟能勉強通過,看來吳軍是為了方便小型船隻出入,但鬥艦這種高度就無法通行,更別說體積更大的樓船了。
“不對勁。”譚凱暗道不妙,猛然轉身對親兵道:“傳令撤軍!快,要快!”
“喏。”
親兵銜命而去,隨即一個士兵朝著船頂旗手大喊傳話,旗手得令,立刻揮旗。
船隊突然收到這樣的命令,當即有些愕然,但他們不會去質疑主將的軍令,紛紛揮旗傳遞這個消息,旋即便轉舵調轉船頭。
可為時已晚......
隻聽南岸矮丘上轟隆作響。
砰砰砰!
吳軍的投石機發出巨響,頓時亂石齊發,天空儼然下起了一場流星雨!
不經意間向北岸迴眸,譚凱這才發現,原來北岸也有吳軍布置的車陣,那邊也在砰砰作響,石塊衝天而起,向魏軍戰船砸來。
“滿舵,滿舵!”
士兵不遺餘力地衝著水手們叫喊,水手們當然不用這些兵家子囉嗦,他們也要活命啊,這天氣跳水裏就得活活凍死!
譚凱的座艦終於調轉了航線,他迴首看向遠處江麵上被擊沉的十餘艘戰船,心髒像是被一雙手捏了一下。
他甚至能隱約聽到落入水中的士兵們撕心裂肺的哀嚎。
.....
王基站在船頭,望著遠處的江麵。
“江水盡頭”處露出了船隻的身影。
身旁的鎮南司馬迴頭看向船頂了望兵:“如何?”
上麵很快傳來大聲的迴複:“應該是我軍戰船!”
“不要應該,我要準確答複!”
“卑職再看看!”
“不必了。”王基雙臂環胸,儀態威嚴地說道:“保持船隊陣型,以防吳軍追擊。”
鎮南司馬聞言看了王基一眼,心說大將軍這把年紀了,眼神這麽好?
........
很快,譚凱率殘軍歸陣,去的時候有鬥艦二十艘,艨艟三十。
而迴來時,隻有十之六七。
不過這在王基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他仍保持著姿態,目視著敗軍的歸來。
鎮南司馬在反複確認吳軍沒有追擊後,再一次跑來船頭找到王基,拱手詢問:
“大將軍,我軍現在該如何?是否撤軍?”
“撤軍吧。”王基給了他肯定的答複,隨後轉頭道:“傳令譚凱、王濬、陸抗等人遞飄來我坐艦。”
“唯。”
船隊集體轉向,溯江而上。
幾位將領乘著一艘小船,趕來向王基複命。
王基在船艙內等著諸將,譚凱是最後一個到的,他一來臉上便寫滿了愧疚。
“大將軍...我....”
“不必多言。”王基想要的目的已經達成,從諸將的眼神中就能看出,他們已經沒有了戰前的那股驕氣。
對於此時的戰局而言,這並非壞事。
“我隻聽有用的情報。”
王基的語氣霸道,這讓一旁的鎮南長史想起昔日西陵一役時,王基曾給王濬語氣堅決地迴信:我不要聽傷亡數字,我隻要信陵。
所幸譚凱沒有被嚇破膽,他迴憶著說道:
“吳軍鐵索橫江,艨艟通行尚可,鬥艦通過不能。並且他們在兩岸部署了大量投石機,我部損失慘重皆因此。”
“還有嗎?”
“還有....還有...”譚凱想起了一個關鍵信息,“大江北岸有大船沿江一字排列,末將不知敵軍為何如此布陣。”
船艙內陷入短暫沉默。
王濬突然想到了什麽,開口道:“吳軍是將鐵索一段一段固定在船上,大錨鉤於江底,以作固定。”
“可這不會浪費戰船嗎?”譚凱質疑一句,但轉念一想,吳軍造船要比魏軍早數十年,庫存多得不得了,浪費又何妨,相反魏軍就要格外珍惜了。
王基看向譚凱,敲打一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情報,此役本督不治譚將軍之罪,日後將功補過吧。”
“末將多謝大將軍之恩!”
王基目光又向王濬投去,見他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不禁問道:“士治在想什麽?”
王濬抬頭,拱手道:“末將有一計策,就是不知吳軍江中是否有承重。”
“有如何,沒有又如何?”
王濬道:“我軍可做百步大的木筏數十,筏上紮成草人,被甲執杖,令善水士兵乘筏先行.......”
“再輔佐以火炬,灌上麻油,放在船前,遇到鐵鎖,就點起火炬,將鐵索熔化燒斷,若江底沒有承重,鐵索熔斷後便會沉入江地,不能再用。”
“我軍將暢通無阻。”
“善。”王基跟著對方的思路聽著,誇讚一句,又問:“那若有承重如何?”
王濬認真想了想,“其實有承重也無妨,北岸是靠戰船連接鐵索,且地勢平坦.....我軍可派一支軍強攻水寨,拔去鐵索北岸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