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恢昨日一夜未眠,他盤算著日子,如果朱績按照承諾發出救兵,應該後日就能到。


    益陽城中糧草尚可供應一月,而這裏多年沒有經曆戰事,城防基本還算完備。


    魏軍拔除外圍據點確實很快,實力不容小覷,但攻城卻是兩碼事。


    巴丘那邊是有正規的水軍,魏軍沒帶船,隻要拖一些時日,魏軍必然得退迴資水北岸去,不敢貿然渡河。


    終於把防禦策略又梳理了一遍後,不知不覺天已經亮了。


    他來到城中大營,找來了都尉沈英。


    “昨日潰兵接收的如何?”


    “迴府君,大多人丟盔棄甲,鬥誌不高,恐怕難堪一用。”


    孫恢眉頭緊皺:“這樣下去不行,昨夜本府想了想,魏軍攻勢甚烈,若是大部分都遣散,我守城之兵力便捉襟見肘。”


    “那府君的意思是?”


    “隻要不是缺胳膊少腿的,開武庫給他們發放兵器。”


    “我料想魏軍不日就要渡河了,到時候我與城外營寨成掎角之勢,待激戰正酣,找機會去毀了他們的投石車。”


    “喏。”


    .......


    軍營中。


    有個吳兵挑挑揀揀地抱怨道:“這刀都卷刃,還有你這把都鏽得不成樣,這玩意能用?”


    “有兵刃就不錯了,噓,小聲點別人監軍聽到。”


    “還不如給咱們遣散呢,發了兵刃定然要被壓著去守城,甚至出城送死。”


    “唉。”


    周定等人倒不挑剔,隻是拿布擦了擦刀,默不作聲。


    不多時,伍柏湊了過來,拍了拍自己腰間,露出麻繩一端,低聲道:“搞到了。”


    周定微微點頭。


    下一刻,他聽到一陣腳步。


    孫恢帶著幾個親兵穿過軍營,直直向他的大帳走去。


    周定等人對視一眼,待孫恢入帳後,才緩緩站起身來


    過了一陣,軍營中突然掀起一陣騷動。


    哐當!


    有人把帶著鐵鏽的環首刀往地上一扔,大聲道:


    “這兵器完全不能用!我等為府君出生入死,卻隻給我們這樣的兵刃,這如何殺敵?拿這樣不堪一用之物,豈不是去送死!”


    “說得對!”


    “孫府君隻管他自己的部曲,視我等為外人,兵刃也就算了,連夥食都區別對待!”


    “這不公平!”


    這個舉動很快引來了監軍。


    “何人喧嘩!?不想活了!”


    “你算老幾,我們要見孫府君!”


    這裏隨即變得亂哄哄一片。


    ....


    “府君!出事了!”


    帳內跑來一小卒。


    孫恢猛然抬頭,心中一緊,他其實已經聽到了外麵的叫嚷聲,正要去查看。


    突然!


    帳外傳來幾聲慘烈的叫聲,帳內的衛兵立馬警覺起來,拔出刀劍。


    營帳噗得一下被暴力推開,幾個人高馬大的士兵衝進來,見人便砍。


    衛兵倉促迎戰,不敵,紛紛橫死屠刀之下。


    見狀,孫恢也毫不猶豫地拔出刀來,單手拎起麵前桌案,向幾人砸了過去,最後大吼一聲。


    周定等人作勢躲閃,不慌不忙,並沒有第一時間上前搏殺,而是陷入了拔劍對峙的局麵。


    帳外不斷傳來廝殺聲,少許,越來越多的士兵湧了進來,一時間把營寨塞了個水泄不通。


    孫恢看著烏泱泱一群人,心中大概猜到發生了什麽。


    他苦笑一聲,放下了兵刃。


    周定大聲下令:“綁了!”


    ..........


    司馬昭這邊剛剛渡河安置好營寨,便收到了斥候的消息。


    “將軍,益陽城城樓上的旗被下了!”


    “當真?”司馬昭喜出望外。


    “千真萬確。”


    “大善!”司馬昭擺擺手讓斥候先下去,隨後激動得來迴踱步,自說自話:“原來會龍山的那支軍隊是這樣用的啊。”


    胡烈覺得不對勁,開口問道:“使君,這不是您的計策嗎?”


    “啊...”司馬昭稍稍一愣,趕忙點頭:“啊對!”


    說著,他抬頭看向胡烈:“元凱人呢?”


    “杜將軍去巡營了。”


    “速去召來。”


    “喏。”


    就在吳軍城外據點派出的斥候還在積極打探魏軍蹤跡的時候,這一切就這麽機緣巧合的發生了。


    終於,幾名斥候摸清了魏軍營地方位,快馬迴到自家營地複命,卻當即傻了眼。


    營中雜亂不堪,屯放糧食的地方狼藉一片,看樣子是手忙腳亂,每人隨手奪了幾日的口糧。


    這地方還能看到四濺的血跡和幾具屍體,想必在次發生過一場廝鬥。


    除了這些,營中空無一人。


    原來他們最先發現城池易主,早早便一哄而散。


    ........


    司馬昭帶著軍隊浩浩蕩蕩地開進了益陽城中,心情大好。


    當年攻破江陵都沒這般得意,畢竟魏國曾短暫掌控過南郡,算是收複失地。


    然而今日卻不同,這是魏軍從未染指的城池,一種前所未有的征服感油然而生。


    士兵們歡唿雀躍,軍中更是作了首歌謠,讚美司馬昭。


    對,讚美司馬昭!


    歌謠曰:“司馬使君好謀斷,以計代戰一當萬!”


    很快,魏軍開始著手接管城池。


    幾個士兵拉著被捆綁的孫恢走了過來。


    “押上來!”


    孫恢模樣狼狽,雙目無神,到了司馬昭麵前,幾個魏兵踹了一腳他的腿窩。“跪下!”


    司馬昭騎在馬上,很是威嚴。


    “你就是孫恢?”


    孫恢扭頭不答,眼中帶著羞憤。


    “罷了。”司馬昭轉頭對身旁的胡烈說:“將此人押送江陵。”


    “唯。”


    “且慢。”誰知站在馬兒旁邊的杜預卻說,“將軍,我以為此人留之無用。”


    司馬昭“嗯”了一聲,似乎不太願意。


    出師大捷,無論是完整的人還是隻把孫恢的人頭送迴去,這都能記上一大功。


    而且這可是吳國宗室啊,如果不殺留著得話,說不定能作為跟武昌談判的籌碼。


    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杜預。


    杜預卻有不同看法:“換作以往的吳國,孫姓宗室確實有些價值,但如今孫魯班應該不會在意此人的死活。”


    司馬昭想了想,認同了。


    畢竟孫魯班連自己的親孫子都不管不顧,還會在意這等人嗎?


    而且真要算的話,這孫恢祖上並不姓孫,他本姓姓俞,乃是孫堅當年為他伯祖父賜的孫姓。


    那便更是不值一提了。


    杜預不會騎馬真是致命傷,他現在還得仰著頭跟司馬昭說話,稍微有點累人啊。


    不過司馬昭很快發現了這一點,他翻身下馬,親切地拉著杜預的手:“那依元凱之見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小春偷帶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小春偷帶魚並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