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崽子!你!”


    文鴦畢竟是見過大場麵的人,麵對阿父的手刀完全沒有躲的意思。


    文欽的手懸在半空,又垂了下去,現在他心情好,懶得與兒子計較。


    他唿出一口氣,走了兩步:“我是為你姑高興......當年若不是我有意撮合,她這輩子便與富貴失之交臂咯。”


    要知道,重臣的妻妾和諸侯王公的妻妾是有質的區別。


    即便文夫人不可能做王妃,但隻要是諸侯王公的女人,便會有實際的封號、爵位和食邑。


    用“山雞變鳳凰”比喻可能不太恰當,但意思也差不多了。


    文鴦好奇問道:“阿父,當初您是怎麽撮合姑母和姑父的?”


    文欽想了想,卻是表情尷尬地說:“嗯...就那麽撮合的唄,最主要還是他們情投意合。”


    文鴦將信將疑,沒再追問。


    文欽暗道,他總不能說,當初是因為嫌小妹麻煩,無處安置,隻能把她送進夏侯公那裏做仆役吧.......


    文欽不知道的是,遠在豫州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諸葛公,此時竟是跟他有著類似的感慨。


    諸葛誕是多方下注的高手,他早年在結交浮華黨人的同時又主動攀附夏侯氏。


    眼見浮華黨人危險了,趕忙與之撇清關係隻跟著夏侯氏混。


    正始年間,他分別投資王淩和夏侯獻,若是他再多一個女兒,他還準備連司馬氏也投了。


    後來,王淩這支股綠了。


    不過沒關係。


    夏侯獻這支股大紅一片!


    這就賺了!


    投資終有迴報,諸葛誕樂嗬嗬地向廟堂交上了自己的忠誠!


    .........


    隨著司馬昭的勸進信第一個送往洛陽,各地軍頭也都紛紛表態。


    這種時候,即便不是丞相心腹也不得不表態了。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不勸進就約等於準備謀反,那你很可能被邀請來洛陽開會。


    無論是何種心意,全力支持也好,隨波逐流也好,明哲保身也罷,各大都督區都紛紛上表勸進,形勢一片大好,朝野其樂融融!


    “明公,現如今各地軍頭都紛紛表態,下次群臣再來上表,您就莫要推辭了吧。”


    賈充最近極為上心,他十三歲就跟了夏侯獻,同舟共濟二十載,盡管他現在還很年輕,但以他這樣的資曆在夏侯獻稱製後,定會榮享尊位!


    他有些急不可耐了,接著說道:“明公稱製後,就要著手開置百官,不知明公心中....”


    “你看,又急。”夏侯獻拿著筷子炫飯,隻抬頭瞥了賈充一眼。


    吃完朝食,他才拿手絹擦了擦嘴,隨後起身走下台階。


    到了賈充身旁,他拍拍對方肩膀:“公閭去備駕,我要入宮一趟。”


    “唯。”


    賈充不再多言,趕緊去張羅。


    現如今賈充執掌部分京師和皇城的戍衛,儼然成了丞相的貼身保鏢。


    他不太明白,現在形勢一片大好,可丞相每次入宮務必要甲士齊全。


    雖然這時候也沒人敢指責丞相行為是否符合禮法,但賈充還是覺得丞相過於謹慎了。


    但夏侯獻並不覺得不妥,主要是曆史上的例子太多了。


    前一秒是權臣,下一秒頭沒了。


    上馬車前,夏侯獻迴首看了看全副武裝的甲士們整齊列隊,心裏湧入滿滿的安全感。“走吧。”


    “丞相起駕!”


    很快,夏侯獻入了宮,徑直來到昭陽殿。


    淡淡的清香鑽入鼻腔,氣味時常會勾出腦海中的迴憶。


    夏侯獻摒棄腦海中的雜念,緩步入殿。


    宮女阿青迎麵走來,欠身行禮:“仆拜見丞相,太後在內殿等您。”


    夏侯獻雖不至於跟逛自己後宮一樣隨意,但也沒那麽拘泥禮節,隻微微點頭示意便大步向內殿走去。


    但到了內殿屏風外,他卻突然來了興致,舉止恭敬了起來。


    “太後,臣要進來了。”


    很快,殿內傳來熟悉的音色:“進。”


    郭太後今日穿著一件藍色深衣,衣領兩側繡著白色的梅花,深衣的外麵是一件白色的紗製披肩。


    她跪坐在台基錯落的筵席上,麵前是一張四四方方的小案,指尖擺弄著桌邊的熏爐,又拿起案上的瓷碗和調羹,紅唇抿了口碗中的棗羹。


    夏侯獻緩步上前,入眼是高挑優美的側身曲線,郭太後舉止優雅且端莊,那是一種非久居深宮不可顯露的氣質。


    但夏侯獻知道,當二人獨處之時,對方又會帶著愛慕的眼神看他。


    這反而失去了莊重得感覺,與尋常女子沒什麽不同。


    不過今日的郭太後卻是一反常態,直到夏侯獻走近,她甚至都沒怎麽迴頭。


    “坐吧。”


    夏侯獻默不作聲地在太後對麵坐下。


    郭太後拿起調羹,舀了一勺棗羹吃了一半,隨後調羹向外....看這舉動似乎是要喂夏侯獻吃?


    不過她很快收起了調皮的心思,表情依舊是那麽莊嚴。


    二人對視一眼,都沒說話。


    郭太後伸手將桌案上的一個小方盒拿近了一些,隨後打開了盒蓋。


    夏侯獻的目光旋即被那盒中之物所吸引。


    “奉明想要的是這個嗎?”


    郭太後指了指那盒中的傳國玉璽。


    夏侯獻仍不言語,隻是打量著那塊玉石。


    郭太後把玉璽拿起,夏侯獻注意到玉璽的一角缺了一塊,是用金子修補的,同時玉璽一麵還刻有小字“大魏受漢傳國璽”。


    缺的那一角是西漢王政君所為,而補的那塊金則是出自王莽手筆。


    至於那行小字....自然是曹丕的傑作。


    這塊傳國玉璽是真品!


    夏侯獻很快下了判斷。


    天子年幼,玉璽自然由郭太後保管。


    見夏侯獻一直不說話,郭太後終於啟唇言道:


    “奉明無須緊張....諸公勸進之事本宮自然知曉,若非本宮蓋章,陛下的詔書又如何作數呢。”


    “何況奉明的功績配得上國公的封賞。”


    “本宮隻是在想,若日後奉明真的做了皇帝,我該何去何從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小春偷帶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小春偷帶魚並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