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番外 雙夏侯殞命雍涼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 作者:韓小春偷帶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番外由書友“孤山煙雨立青舟”提供。
(不影響正常更新,不影響主線劇情,請理性閱讀)
早在鄴城時,夏侯獻就收到來自雍涼的戰報,逆蜀將領薑維率兵襲擾涼州。
夏侯獻扶額晃頭調笑道:“這薑伯約好歹是一國之大將,卻盡做一些蚊蠅所行之事。”
幕府眾人皆樂之。
會後,夏侯獻與鍾會府中對奕。
這時,夏侯森步入正廳見鍾會與父親對弈,先立於一旁,待一局罷了,再行問候。
“父親,兒也欲像大兄一同參軍建功。”夏侯森一臉堅定,斬釘截鐵道。
夏侯獻眉頭一挑,心中有些滿意,不過嘴上依然考校道:“文貌為何有此想法?莫不是起了攀比之心。”
夏侯森正色答道:“未也,兒乃譙沛元勳之後,自幼勤學武藝,熟讀兵書。此番行了冠禮,兒已成年,當隨先人腳步於疆場建功立業,成那大丈夫耳!”
夏侯獻撫著胡須,頻繁頷首,可見他十分滿意夏侯森的迴答。
“汝年少,未進軍旅,不識軍陣,當需曆練。雍涼薑維,癬疥之疾,正合汝也,汝可願為監軍持節入雍涼?”
夏侯森拱手曰:“森願也,定不負丞相之期許。”
夏侯獻對兒子的稱唿轉變更是滿意,“善”字更是肯定了兒子的言論。
正當夏侯森告退時,又叫住他,用儒雅磁性的聲音道:“待至雍涼替為父向汝仲權叔祖,俊林叔祖問好,並記得當多聽,多看,少言。”
“兒謹記。”
夏侯森退出正廳,待在一旁觀看全過程的鍾會拱手恭賀道:
“恭祝明公,又得一佳子。文浩,文貌之才之誌皆不輸逆蜀孔明耳。”
夏侯獻擺擺手:“士季不必如此吹捧,吾兒之才,吾心有數,其有奮鬥之意,吾心已慰,才情比肩孔明萬萬不敢求也!”
對於雍涼的戰事,夏侯獻自以為是手拿把掐的,雍涼兵馬自元侯起就有就軍七八萬.....
今歲隨雖裁撤些許兵馬,但士卒曆來操練不缺,戰事不少,夏侯獻十分放心讓仲權阿叔自決。結果當夏侯獻收到兒子發來的家書時,心情相當不美麗了。
夏侯森的家書上寫著俊林叔祖正在駐軍西平與敵相持,陳使君馳趁狄道,夏侯霸坐鎮金城,從地圖上看三人所在已將亂飛的蚊蠅困死在西平,隴西二郡。
但是夏侯獻氣極發笑,大罵道:“夏侯霸都督雍涼,為二州之帥,豈可因小失大,罔顧大局!”
隨後立即起草文書,讓皇帝蓋章,任命少府王肅使持節守關中,行都督督軍,督關中諸軍事,加鎮西將軍銜,又將白馬將軍王鬆派過去協助。
就在夏侯獻憂心忡忡的時候,雍涼局勢變化那叫一個快。
先是薑維奇襲西平郡,太守郭修不戰而降:再是涼州刺史夏侯儒領兵趕至,任務從擊退敵軍改為收複失地,見賊兵重,不敢托大,退至城外二十裏紮營相持。
薑維思之,欲率軍東向,又恐夏侯儒追之,踱步而走,命人一日三次,一連三日對魏軍營寨叫罵,涼州魏軍諸將不堪受辱怒而請戰,受高反折磨的夏侯儒壓而不發。
兩軍對峙第三日夜,薑維留兩千輔兵於西平虛張聲勢,繼續命人按慣例叫罵,自己領其餘諸軍走山中小道,打算炮製舊法,再次奇襲狄道,意圖切斷雍涼二州。
曹魏方向上,夏侯儒自涼州出發,次日夜間信使奔至長安,夏侯霸請陳泰來議。
二人長談許久,皆以為薑維此獠乃魏之大敵,當除之。但當二人言即漢中費禕,陳泰表達了憂慮,夏侯霸卻是十分輕視。
“逆蜀大將軍毫無進取之心,玄伯不必憂慮。此番國內遭變,他國凡有大誌有才幹者如諸葛恪早已盡起國內之兵揮師北上。
“而那費禕與往常一樣僅撥薑維兵萬餘,此等心氣不過顧家之犬耳,又何須在意!”
夏侯霸說出此番言論不止輕視,還有些驕狂。陳泰不能理解,但誰讓他是上司呢,隻得喚來京兆尹石苞吩咐其多加關注漢中方向。
次日清晨,夏侯霸與陳泰各領軍自長安出征,夏侯霸帶兵三萬走北路,過金城於夏侯俊林匯合,奪迴西平郡。
而陳泰率眾兩萬過狄道,駐枹罕,再度安撫當地的羌胡。數日後,陳泰至狄道,下令紮營,晚間徐質部碰上張翼的蜀軍,兩軍交火。
徐質得報,大?,急忙披甲,並傳令親衛快馬加鞭告知陳刺史,隨後手持利斧帶隊與蜀軍廝殺,蜀軍是疲弊之卒,魏軍則被打得措手不及,雙方距離崩盤就看誰先泄氣。
戰爭打得就是一個速度,蜀軍矮小的滇馬終究比魏軍的西涼大馬慢了數分。
陳泰聞訊戰事,當即下令諸將加固營寨,命張雄點騎卒七百餘,又寫信一封讓心腹快馬送至夏侯霸處。然後披甲上馬,張雄言此行危險,將軍著鎧為好。
陳泰否了其提議,下令全軍出發。
另一邊,薑維也收到了張翼與魏軍交戰的軍報,眾將皆請願支援張尚書,薑維思之再三,命偏將軍氐人苻健,牙門將句安領兩千人接應張翼敗兵。眾將不解,但依軍令行事。
“喝!”徐質大口喘著氣一斧劈死眼前的蜀兵,這些蜀軍是精銳,自己所帶的雍涼兵何嚐不是。
正要再戰時,幾名親兵拉住他,指向遠方翻滾的塵土,道:“將軍,援兵來矣!”
徐質哈哈大笑:“使君援兵已至,敵兵必潰,汝等可願隨某建功立業唿?”不等親兵迴應,入陣廝殺。
蜀漢尚書,左車騎將軍張翼見狀,不甘的下令鳴金收兵。徐質張雄請命追擊,陳泰否決此議,乃還,途中觀諸將所築營寨。
撤兵的張翼途中見苻健,句安二部,欲伏擊追兵,久候,未見蹤影,隻得歎息而返。
剛返寨中,吃了敗仗的張翼直奔薑誰所在,其以大軍出師不順主張班師歸國,薑維等人卻以出師未有所獲不讚成。
張翼怒道:“我朝國弱,與魏交戰,自當以奇為先。
“今帥旅奇襲狄道不成,魏軍盡知我軍方位,再不還師,吾等皆死於魏軍之手。昔日君棄西平舍兩千眾,今日某與敵人血戰,君意何為,再舍五千眾乎!”
言罷,怒而離去。
蕩寇將軍張嶷剛想和稀泥,安撫張翼情緒,張翼就憤而離帳,隻好告罪追去。
不同於蜀軍營寨氛圍的慘淡,剛取得自衛反擊戰勝利的狄道魏軍營寨迎來了一位客人——監軍參將夏侯森。
夏侯森剛來就聽聞陳泰解了徐質之圍,迫不及待地請教陳泰。
剛剛匯報完騎卒情況,一旁站立的張雄也不禁豎起耳朵傾聽。
陳玄伯撫須笑道:“賊寇遠道而來,士疲馬累,與徐質交戰,無非占一個出其不意,今某率騎卒突至,賊兵心氣如決堤的河水,四散而去,必亂矣。”
張雄拜服。
夏侯森將其記在了心裏,初來沙場的他有機會直麵蜀軍,很是激動,直接問道:“文貌,請教陳使君破敵之策。”
陳泰也沒惱,很是平和的說:“吾軍駐於狄道,後有雍州之糧,隻需加固營寨,薑維便無力再進一步,些許時日,他自當退去。”
夏侯森點點頭,臉上倒是有些不甘心,糾結了許久,道:
“阿父在鄴城稱薑維為亂飛的蚊蠅,兵勢雖微,勝在繁多。森雖不敏,亦知兵禍於百姓之害,森請教刺史如何一戰而定。”
陳泰摩挲著自己的胡子,深思道:“某觀宗卷,曆來薑維北犯,僅劫掠二三,凡我大軍趕至,已退漢中。此番敵寇血戰不利,某估其退軍之意已顯。至於敵寇後撤之地,某以為在枹罕。”
“枹罕,胡狄多,華夏少。北通金城,東望狄道。曆來薑維北犯,枹罕胡酋未有不響應者。薑維至此地,一可補充糧秣暫做休整,二可吸納羌胡之兵壯其軍勢。”
參將夏侯森提出異議:“薑維棄西平,今又受挫於使君,焉敢西還?在下以為薑維當南下順洮水,過鍾堤,自臨洮南還蜀國。”
陳泰沒有像之前一樣否決夏侯森,反而鼓勵道:“文貌年即二十便在軍旅上有如此境地,真乃天佑大魏,本君與汝共去。”
“不過,枹罕一地不可不察。子壯,汝與宋粲,金蚩二將領兵三千先至枹罕震懾胡狄。”
這句話陳泰說得殺氣沸騰,不複儒雅公子之像。
對此張雄沒啥意見,領命退下。
漢軍營寨內,經過張嶷的勸說,各路將軍尤其是張翼重新迴到營寨內議事,此時漢軍諸將達成共識撤軍。
但是怎麽撤,往哪裏撤?就是要再議了。
薑維希望往枹罕方向走,降將郭修希望盡快南迴,提議順洮水過鍾堤,不過沒人搭理他。
雖然這裏大多都是降將出身,但你一個剛降的沒資格叨叨。
郭修隻能寄希望於將帥不和的張翼,但是令郭修晴天霹靂的是張翼沒有反駁。
走洮水確實很快,但難道山上的陳泰軍追得就不快嗎?
更何況走洮水還有臨洮縣,要是魏軍在那裏一堵,自己這些兵馬怕是插翅難逃,衛將軍所提議的枹罕反而是最佳選項。
漢軍安排布置下來了,蕩寇將軍張嶷統句安,李韶二部弓弩兵殿後,其餘人向枹罕挺進。
此時此刻薑維所屬的漢軍高級將領心裏都清楚,如果沒有奇跡,這次北伐已經完蛋了。
就算向枹罕挺進,獲取了補給也將麵臨被夏侯儒,夏侯霸,陳泰三方麵圍死的結局,隻是相比南下立馬被魏軍砍死,他們更願意繼續苟活一段時間。
次日一早,天剛放明,漢軍開拔。隻是這開拔的不隻有薑維,還有漢中的漢軍。
對於費禕本人而言,他根本就不覺得北伐有希望,不如閉關自守保境安民,但是奈何國內這次主戰聲音比以往都響烈。
車騎將軍鄧芝,鎮北大將軍王平,鎮南大將軍馬忠,鎮西大將軍胡濟,侍中陳隻,侍中樊建,尚書仆射董闕,永安都督右大將軍閻宇,右車騎將軍廖化,秘書令郤正,光祿大夫來敏,大司農孟光,大長秋許慈,博士許勳,射聲校尉、侍中、尚書仆射,軍師將軍諸葛瞻等官員皆有北伐的來信。
更有向來不支持北伐的益州本土派官員如太常杜瓊等。
這份名單署名包含軍方,功臣,士族,皇帝近臣,不難猜測陛下的心思。
“我這是被逼宮了?”費禕自嘲道。
這也不能怪國內逼著他北伐,費禕向來用天時有變作為保境安民,避免北伐的借口。
結果還真讓他等來兩迴,上一次東邊的吳國裂成了兩半,這一次北邊的魏國內亂了。
這本來算不上天時有變,魏國家大業大,影響不到雍涼。
結果薑維出征,魏國雍涼領導層不知道抽了哪門子風,帶著大多數機動兵力全出去堵薑維了,雍州那叫一個空虛。
費禕本想當看不見,眼不見心不煩,隻是他能探到雍涼空虛,鎮北大將軍王平也能探到,拖著抱病之軀寫了封奏報快馬加鞭送至成都。
當時在尚書台值班的正是以自己父親為偶像的諸葛瞻,見到王平的上奏迫不及待地將奏報上呈給劉禪,並借用先父的遺暉將其傳播蜀中各地。
這迴不是薑維那群降將嚷嚷,反而是正兒八經的元老故舊。
劉禪本想留中不發,奈何諸葛瞻幹得太快,隻好順著民意,寫信送到漢中。
等劉禪的信到了,費禕最後的僥幸也沒了,隻好連夜寫疏上奏請求北伐。
費禕自覺自己統兵才能淺薄,所以他決定複刻先丞相忠武侯諸葛公的路線。
漢軍兵分三路,他親領大軍出祁山攻天水企圖斷隴,鎮北大將軍王平領兵八千走箕穀駐五丈原佯攻郿縣進逼長安.....
考慮道王平身體情況,車騎將軍鄧芝為副手。
另一路由鎮南大將軍馬忠統率,經斜穀道襲陳倉。漢中大規模動作自然沒瞞過魏國探子,情報傳到石苞耳朵裏。
石苞當機立斷命京兆各級官吏組織民眾進行操練,並發放武庫軍械。
隨後修書四封,分別發往洛陽,鄴城,夏侯霸,陳泰。
有官吏問他,蜀軍會從哪出擊,石苞堅定道:
“蜀軍從何處北上,某不知也。然長安,乃雍涼之心,舊漢故都,不可失也。吾軍兵少,賊軍勢大,肆意出擊,不智也。當固守長安,以待都督揮師。”
隨後讓官吏加固城防。
最快收到石苞信息的是洛陽公卿,恰逢經過皇帝蓋章的夏侯獻的任命書也到了,少府王肅使持節守關中,行都督督軍,督關中諸軍事,加鎮西將軍銜,位在雍涼諸將上,諸公心稍安。
其次收到石苞信息的是去鍾堤竹籃打水一場空的陳泰,夏侯森等人。
陳泰分得清輕重緩急,薑維那是困獸猶鬥,漢中北上的蜀軍那才是心腹大患。
所以留徐質駐於此,自己帶夏侯森,張雄等將迴去。至於夏侯霸,信使至金城,結果得知夏侯霸帶兵南下去枹罕收拾當地胡酋順帶堵薑維去了。
薑維部挺進枹罕的路上,不斷有零散的羌胡部眾自願加入漢軍,這比之前幾次不一樣。
“很反常。”這三個字成了薑維,張翼,張嶷的共識。再細問這些羌胡後,諸將大概在拚出有一支魏軍大概在屠殺這些羌胡部落。
郭修表示那前麵會有魏軍大部隊,提議避開,眾將再次忽視了他。
漢軍以薑維為中軍,張翼為右軍,張嶷為左軍開始殲滅屠殺羌胡,軍陣散亂的魏軍。
一時之間,魏軍死傷慘重,征西將軍夏侯霸得報,猜測是薑維的蜀軍,就帶著自己的中軍進攻,薑維的後軍被捅,幹掉金蚩的李韶也被夏侯霸之子夏侯樸一劍梟首。
薑維急令中軍調頭,正值混亂之際,夏侯霸一馬當先,突入蜀軍中軍,漢軍不能製。
夏侯霸看向騎馬正在指揮的薑維,大聲喝道:“天水薑伯約,吾惜爾不殺,當生將爾見天子與丞相!”
言罷,持槊殺去。
薑維聽此言,急忙轉身解弓抽矢,夏侯霸按槊不到薑維一丈有餘,薑維飛矢出弓,好似火石流星,正中其額。夏侯霸強忍巨痛,抱馬而走。
其子夏侯樸舍身護父,歿於陣中。薑維三聲高喝:“夏侯霸已死!”
魏軍大潰,而漢軍士氣恢弘,追擊魏軍數十裏,斬殺數千,俘敵萬餘,胡狄無不歎服。
當夜夏侯霸死於軍中,軍士日益懼。
薑維乘勝圍金城,金城太守皇甫薏堅守數日,等來了陳泰東歸,夏侯儒病逝涼州的消息,無奈開城投降。
狄道方向,徐質也收攏了一些自枹罕方向潰散的魏軍,一番詢問得知夏侯霸所領的魏軍大敗,不由得大吃一驚。
後麵又從金城方向得到了夏侯霸身死,金城被圍的訊息,徐質繃不住了,下令棄狄道撤軍。
徐質返長安時,途經南安,天水二郡。軍隊疲弊,士氣低弱的魏軍被右車騎將軍廖化揍得徐質僅以身免,單騎入長安。
長安這王肅,陳泰也沒怪罪徐質,繼續讓他統領。不過聽到徐質帶迴來的夏侯霸身死的信息,王肅陳泰石苞三人都沒繃住。
三人都知道現在形勢危急,僅靠兩萬多的士卒和緊急訓練的民兵根本擋不住自漢中出發的蜀軍。
假如把費禕的蜀軍當作十萬火急的火,那麽能救這火就是擁有三萬兵力的夏侯霸這口近水,當然也有遠在河北征討叛軍的中軍這口遠水。
現在夏侯霸死了,他所統屬的三萬士卒幾乎就是兇多吉少,指望不上了。
陳泰想了想,道:“箕穀漢軍已被文貌擊退,長安暫時無憂。吾欲領一軍速至街亭,占街亭據上邽穩天水軍心。石仲容亦可領一軍,解陳倉之圍。都督鎮長安,居中調度。”
王肅,石苞皆言善。
夏侯森也請戰同陳泰共往,王肅皺眉駁斥。
王鬆勸和:“文貌英武,箕穀一役,足可見有其父之風。少有壯誌,乃幸事焉,子雍莫多責怪。”
王肅歎氣曰:“汝要多聽玄伯之言,莫要自作主張。”
夏侯森順從的點點頭。
軍中夏侯森與張雄巡馬,言明日戰事。
夏侯森曰:“昔日吾父與張驃騎共馳箕穀,明日某與子壯兄共赴街亭,人生之緣何其精妙。”
張雄則言:“某聞漢軍傾巢而至,後續戰事定是兇險萬分,不過人生確實奇妙。望此戰天佑大魏,天佑丞相。”
第二日,大軍開拔。陳泰將所有騎兵匯於前軍,加急趕至街亭。陳泰,王鬆,夏侯森,王雄見到了一座“冰城”。
陳泰已經確定費禕此次出兵,學得就是當年的諸葛亮。
不過當年對陣諸葛亮,大魏四海承平,先帝親臨長安,居中調變;先大司馬元侯執強兵縱橫雍涼,丞相,張驃騎佐之。今再戰街亭,兵少將寡,難也!
陳泰下令,大軍後撤紮營。王鬆,夏侯森請戰,陳泰否了,他腦子有病才會同意拿騎兵攻城。
陳泰對著街亭日日望歎,夏侯森不解,主簿費祁曰:
“先大司馬馳騁雍涼,諸郡府君無不信服,故克街亭而涼州安。今使君初至雍州,暫無威望,某以為主君愁於此。”
夏侯森點點頭,覺得很有道理,再三勸說請命攻打。
最終陳泰獲信拍案而起,一聲不吭離帳而去。王鬆拉住夏侯森,讓他不要再犯渾請戰,夏侯森不聽,反對王鬆道:
“大軍聚於此,止步不前,日費千金。使君日日望歎,豈能歎走蜀軍唿?《左轉》有雲:‘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吾軍久峙,士氣江河日下,若蜀軍出擊,必生亂矣!“
王鬆後悔將夏侯森帶來。
夜,夏侯森單領一軍攻打街亭,血戰不克。漢將胡濟,廖化從容指揮,魏軍在漫天流矢中被殺退。
漢軍追擊,魏軍大潰,幸得張雄來援,才沒有全軍覆沒。”
“多謝子壯兄之助。”夏侯森忍著疼痛,抱拳道。
張雄歎了口氣,道:“莫謝我,我也是依軍令行事。是丞相下令命吾等救汝。”
夏侯森睜大眼睛:“阿父來了!!!”
張雄點點頭,夏侯森眼睛失去了高光。二人迴營,就聽到夏侯獻暴怒的聲音。
“來人,把這逆子拖出去砍了,以正軍心。”
眾將皆為之求情,夏侯獻臉色稍緩,“那就軍棍八十,以慰士卒在天之靈。”
王鬆還想再勸,被夏侯獻一個淩厲的眼神嚇退。
“孩兒領罰。”夏侯森一個滑跪,對著諸將道。
夏侯獻很滿意,自己的兒子還是有擔當的,不過嘴上還是依舊冷漠:“還愣著幹什麽,拖下去行刑!”
在外頭夏侯森一聲聲慘叫下,軍內諸將商議下一步當何為。
次日一早,魏軍撤退,涼州全境為蜀漢所得。劉禪封薑維為驃騎將軍,涼州刺史,鎮金城;大將軍費禕進大司馬,其餘北征諸將皆有賞賜。
洛陽方麵夏侯獻請罪,自削三級,仍掌朝政。少府王肅迴朝任職,雍州刺史陳泰升為征西將軍,使持節,行都督督軍,督雍涼諸軍事。
京兆尹石苞因收複陳倉有功,升雍州刺史,持節,行都督督軍,監長安軍事。
來年開春,夏侯獻統中軍西伐涼州,大勝,薑維南逃,獻複歸丞相位。
番外完
感謝參與人員:魏國夏侯獻,夏侯森,夏侯霸,夏侯儒,夏侯樸,王肅,鍾會,陳泰,石苞,張雄,徐質,宋粲,金蚩,
蜀國劉禪,費禕,薑維,張嶷,張翼,郭修,王平,諸葛瞻,李韶,句安,符健,皇甫薏,胡濟,馬忠,鄧芝,陳祗,樊建,董厥,閻宇,郤正,來敏,孟光,許慈,許勳,廖化,杜瓊。
特別銘記:魏明帝曹叡,大司馬曹真,驃騎大將軍張合,漢忠武侯諸葛亮。
(不影響正常更新,不影響主線劇情,請理性閱讀)
早在鄴城時,夏侯獻就收到來自雍涼的戰報,逆蜀將領薑維率兵襲擾涼州。
夏侯獻扶額晃頭調笑道:“這薑伯約好歹是一國之大將,卻盡做一些蚊蠅所行之事。”
幕府眾人皆樂之。
會後,夏侯獻與鍾會府中對奕。
這時,夏侯森步入正廳見鍾會與父親對弈,先立於一旁,待一局罷了,再行問候。
“父親,兒也欲像大兄一同參軍建功。”夏侯森一臉堅定,斬釘截鐵道。
夏侯獻眉頭一挑,心中有些滿意,不過嘴上依然考校道:“文貌為何有此想法?莫不是起了攀比之心。”
夏侯森正色答道:“未也,兒乃譙沛元勳之後,自幼勤學武藝,熟讀兵書。此番行了冠禮,兒已成年,當隨先人腳步於疆場建功立業,成那大丈夫耳!”
夏侯獻撫著胡須,頻繁頷首,可見他十分滿意夏侯森的迴答。
“汝年少,未進軍旅,不識軍陣,當需曆練。雍涼薑維,癬疥之疾,正合汝也,汝可願為監軍持節入雍涼?”
夏侯森拱手曰:“森願也,定不負丞相之期許。”
夏侯獻對兒子的稱唿轉變更是滿意,“善”字更是肯定了兒子的言論。
正當夏侯森告退時,又叫住他,用儒雅磁性的聲音道:“待至雍涼替為父向汝仲權叔祖,俊林叔祖問好,並記得當多聽,多看,少言。”
“兒謹記。”
夏侯森退出正廳,待在一旁觀看全過程的鍾會拱手恭賀道:
“恭祝明公,又得一佳子。文浩,文貌之才之誌皆不輸逆蜀孔明耳。”
夏侯獻擺擺手:“士季不必如此吹捧,吾兒之才,吾心有數,其有奮鬥之意,吾心已慰,才情比肩孔明萬萬不敢求也!”
對於雍涼的戰事,夏侯獻自以為是手拿把掐的,雍涼兵馬自元侯起就有就軍七八萬.....
今歲隨雖裁撤些許兵馬,但士卒曆來操練不缺,戰事不少,夏侯獻十分放心讓仲權阿叔自決。結果當夏侯獻收到兒子發來的家書時,心情相當不美麗了。
夏侯森的家書上寫著俊林叔祖正在駐軍西平與敵相持,陳使君馳趁狄道,夏侯霸坐鎮金城,從地圖上看三人所在已將亂飛的蚊蠅困死在西平,隴西二郡。
但是夏侯獻氣極發笑,大罵道:“夏侯霸都督雍涼,為二州之帥,豈可因小失大,罔顧大局!”
隨後立即起草文書,讓皇帝蓋章,任命少府王肅使持節守關中,行都督督軍,督關中諸軍事,加鎮西將軍銜,又將白馬將軍王鬆派過去協助。
就在夏侯獻憂心忡忡的時候,雍涼局勢變化那叫一個快。
先是薑維奇襲西平郡,太守郭修不戰而降:再是涼州刺史夏侯儒領兵趕至,任務從擊退敵軍改為收複失地,見賊兵重,不敢托大,退至城外二十裏紮營相持。
薑維思之,欲率軍東向,又恐夏侯儒追之,踱步而走,命人一日三次,一連三日對魏軍營寨叫罵,涼州魏軍諸將不堪受辱怒而請戰,受高反折磨的夏侯儒壓而不發。
兩軍對峙第三日夜,薑維留兩千輔兵於西平虛張聲勢,繼續命人按慣例叫罵,自己領其餘諸軍走山中小道,打算炮製舊法,再次奇襲狄道,意圖切斷雍涼二州。
曹魏方向上,夏侯儒自涼州出發,次日夜間信使奔至長安,夏侯霸請陳泰來議。
二人長談許久,皆以為薑維此獠乃魏之大敵,當除之。但當二人言即漢中費禕,陳泰表達了憂慮,夏侯霸卻是十分輕視。
“逆蜀大將軍毫無進取之心,玄伯不必憂慮。此番國內遭變,他國凡有大誌有才幹者如諸葛恪早已盡起國內之兵揮師北上。
“而那費禕與往常一樣僅撥薑維兵萬餘,此等心氣不過顧家之犬耳,又何須在意!”
夏侯霸說出此番言論不止輕視,還有些驕狂。陳泰不能理解,但誰讓他是上司呢,隻得喚來京兆尹石苞吩咐其多加關注漢中方向。
次日清晨,夏侯霸與陳泰各領軍自長安出征,夏侯霸帶兵三萬走北路,過金城於夏侯俊林匯合,奪迴西平郡。
而陳泰率眾兩萬過狄道,駐枹罕,再度安撫當地的羌胡。數日後,陳泰至狄道,下令紮營,晚間徐質部碰上張翼的蜀軍,兩軍交火。
徐質得報,大?,急忙披甲,並傳令親衛快馬加鞭告知陳刺史,隨後手持利斧帶隊與蜀軍廝殺,蜀軍是疲弊之卒,魏軍則被打得措手不及,雙方距離崩盤就看誰先泄氣。
戰爭打得就是一個速度,蜀軍矮小的滇馬終究比魏軍的西涼大馬慢了數分。
陳泰聞訊戰事,當即下令諸將加固營寨,命張雄點騎卒七百餘,又寫信一封讓心腹快馬送至夏侯霸處。然後披甲上馬,張雄言此行危險,將軍著鎧為好。
陳泰否了其提議,下令全軍出發。
另一邊,薑維也收到了張翼與魏軍交戰的軍報,眾將皆請願支援張尚書,薑維思之再三,命偏將軍氐人苻健,牙門將句安領兩千人接應張翼敗兵。眾將不解,但依軍令行事。
“喝!”徐質大口喘著氣一斧劈死眼前的蜀兵,這些蜀軍是精銳,自己所帶的雍涼兵何嚐不是。
正要再戰時,幾名親兵拉住他,指向遠方翻滾的塵土,道:“將軍,援兵來矣!”
徐質哈哈大笑:“使君援兵已至,敵兵必潰,汝等可願隨某建功立業唿?”不等親兵迴應,入陣廝殺。
蜀漢尚書,左車騎將軍張翼見狀,不甘的下令鳴金收兵。徐質張雄請命追擊,陳泰否決此議,乃還,途中觀諸將所築營寨。
撤兵的張翼途中見苻健,句安二部,欲伏擊追兵,久候,未見蹤影,隻得歎息而返。
剛返寨中,吃了敗仗的張翼直奔薑誰所在,其以大軍出師不順主張班師歸國,薑維等人卻以出師未有所獲不讚成。
張翼怒道:“我朝國弱,與魏交戰,自當以奇為先。
“今帥旅奇襲狄道不成,魏軍盡知我軍方位,再不還師,吾等皆死於魏軍之手。昔日君棄西平舍兩千眾,今日某與敵人血戰,君意何為,再舍五千眾乎!”
言罷,怒而離去。
蕩寇將軍張嶷剛想和稀泥,安撫張翼情緒,張翼就憤而離帳,隻好告罪追去。
不同於蜀軍營寨氛圍的慘淡,剛取得自衛反擊戰勝利的狄道魏軍營寨迎來了一位客人——監軍參將夏侯森。
夏侯森剛來就聽聞陳泰解了徐質之圍,迫不及待地請教陳泰。
剛剛匯報完騎卒情況,一旁站立的張雄也不禁豎起耳朵傾聽。
陳玄伯撫須笑道:“賊寇遠道而來,士疲馬累,與徐質交戰,無非占一個出其不意,今某率騎卒突至,賊兵心氣如決堤的河水,四散而去,必亂矣。”
張雄拜服。
夏侯森將其記在了心裏,初來沙場的他有機會直麵蜀軍,很是激動,直接問道:“文貌,請教陳使君破敵之策。”
陳泰也沒惱,很是平和的說:“吾軍駐於狄道,後有雍州之糧,隻需加固營寨,薑維便無力再進一步,些許時日,他自當退去。”
夏侯森點點頭,臉上倒是有些不甘心,糾結了許久,道:
“阿父在鄴城稱薑維為亂飛的蚊蠅,兵勢雖微,勝在繁多。森雖不敏,亦知兵禍於百姓之害,森請教刺史如何一戰而定。”
陳泰摩挲著自己的胡子,深思道:“某觀宗卷,曆來薑維北犯,僅劫掠二三,凡我大軍趕至,已退漢中。此番敵寇血戰不利,某估其退軍之意已顯。至於敵寇後撤之地,某以為在枹罕。”
“枹罕,胡狄多,華夏少。北通金城,東望狄道。曆來薑維北犯,枹罕胡酋未有不響應者。薑維至此地,一可補充糧秣暫做休整,二可吸納羌胡之兵壯其軍勢。”
參將夏侯森提出異議:“薑維棄西平,今又受挫於使君,焉敢西還?在下以為薑維當南下順洮水,過鍾堤,自臨洮南還蜀國。”
陳泰沒有像之前一樣否決夏侯森,反而鼓勵道:“文貌年即二十便在軍旅上有如此境地,真乃天佑大魏,本君與汝共去。”
“不過,枹罕一地不可不察。子壯,汝與宋粲,金蚩二將領兵三千先至枹罕震懾胡狄。”
這句話陳泰說得殺氣沸騰,不複儒雅公子之像。
對此張雄沒啥意見,領命退下。
漢軍營寨內,經過張嶷的勸說,各路將軍尤其是張翼重新迴到營寨內議事,此時漢軍諸將達成共識撤軍。
但是怎麽撤,往哪裏撤?就是要再議了。
薑維希望往枹罕方向走,降將郭修希望盡快南迴,提議順洮水過鍾堤,不過沒人搭理他。
雖然這裏大多都是降將出身,但你一個剛降的沒資格叨叨。
郭修隻能寄希望於將帥不和的張翼,但是令郭修晴天霹靂的是張翼沒有反駁。
走洮水確實很快,但難道山上的陳泰軍追得就不快嗎?
更何況走洮水還有臨洮縣,要是魏軍在那裏一堵,自己這些兵馬怕是插翅難逃,衛將軍所提議的枹罕反而是最佳選項。
漢軍安排布置下來了,蕩寇將軍張嶷統句安,李韶二部弓弩兵殿後,其餘人向枹罕挺進。
此時此刻薑維所屬的漢軍高級將領心裏都清楚,如果沒有奇跡,這次北伐已經完蛋了。
就算向枹罕挺進,獲取了補給也將麵臨被夏侯儒,夏侯霸,陳泰三方麵圍死的結局,隻是相比南下立馬被魏軍砍死,他們更願意繼續苟活一段時間。
次日一早,天剛放明,漢軍開拔。隻是這開拔的不隻有薑維,還有漢中的漢軍。
對於費禕本人而言,他根本就不覺得北伐有希望,不如閉關自守保境安民,但是奈何國內這次主戰聲音比以往都響烈。
車騎將軍鄧芝,鎮北大將軍王平,鎮南大將軍馬忠,鎮西大將軍胡濟,侍中陳隻,侍中樊建,尚書仆射董闕,永安都督右大將軍閻宇,右車騎將軍廖化,秘書令郤正,光祿大夫來敏,大司農孟光,大長秋許慈,博士許勳,射聲校尉、侍中、尚書仆射,軍師將軍諸葛瞻等官員皆有北伐的來信。
更有向來不支持北伐的益州本土派官員如太常杜瓊等。
這份名單署名包含軍方,功臣,士族,皇帝近臣,不難猜測陛下的心思。
“我這是被逼宮了?”費禕自嘲道。
這也不能怪國內逼著他北伐,費禕向來用天時有變作為保境安民,避免北伐的借口。
結果還真讓他等來兩迴,上一次東邊的吳國裂成了兩半,這一次北邊的魏國內亂了。
這本來算不上天時有變,魏國家大業大,影響不到雍涼。
結果薑維出征,魏國雍涼領導層不知道抽了哪門子風,帶著大多數機動兵力全出去堵薑維了,雍州那叫一個空虛。
費禕本想當看不見,眼不見心不煩,隻是他能探到雍涼空虛,鎮北大將軍王平也能探到,拖著抱病之軀寫了封奏報快馬加鞭送至成都。
當時在尚書台值班的正是以自己父親為偶像的諸葛瞻,見到王平的上奏迫不及待地將奏報上呈給劉禪,並借用先父的遺暉將其傳播蜀中各地。
這迴不是薑維那群降將嚷嚷,反而是正兒八經的元老故舊。
劉禪本想留中不發,奈何諸葛瞻幹得太快,隻好順著民意,寫信送到漢中。
等劉禪的信到了,費禕最後的僥幸也沒了,隻好連夜寫疏上奏請求北伐。
費禕自覺自己統兵才能淺薄,所以他決定複刻先丞相忠武侯諸葛公的路線。
漢軍兵分三路,他親領大軍出祁山攻天水企圖斷隴,鎮北大將軍王平領兵八千走箕穀駐五丈原佯攻郿縣進逼長安.....
考慮道王平身體情況,車騎將軍鄧芝為副手。
另一路由鎮南大將軍馬忠統率,經斜穀道襲陳倉。漢中大規模動作自然沒瞞過魏國探子,情報傳到石苞耳朵裏。
石苞當機立斷命京兆各級官吏組織民眾進行操練,並發放武庫軍械。
隨後修書四封,分別發往洛陽,鄴城,夏侯霸,陳泰。
有官吏問他,蜀軍會從哪出擊,石苞堅定道:
“蜀軍從何處北上,某不知也。然長安,乃雍涼之心,舊漢故都,不可失也。吾軍兵少,賊軍勢大,肆意出擊,不智也。當固守長安,以待都督揮師。”
隨後讓官吏加固城防。
最快收到石苞信息的是洛陽公卿,恰逢經過皇帝蓋章的夏侯獻的任命書也到了,少府王肅使持節守關中,行都督督軍,督關中諸軍事,加鎮西將軍銜,位在雍涼諸將上,諸公心稍安。
其次收到石苞信息的是去鍾堤竹籃打水一場空的陳泰,夏侯森等人。
陳泰分得清輕重緩急,薑維那是困獸猶鬥,漢中北上的蜀軍那才是心腹大患。
所以留徐質駐於此,自己帶夏侯森,張雄等將迴去。至於夏侯霸,信使至金城,結果得知夏侯霸帶兵南下去枹罕收拾當地胡酋順帶堵薑維去了。
薑維部挺進枹罕的路上,不斷有零散的羌胡部眾自願加入漢軍,這比之前幾次不一樣。
“很反常。”這三個字成了薑維,張翼,張嶷的共識。再細問這些羌胡後,諸將大概在拚出有一支魏軍大概在屠殺這些羌胡部落。
郭修表示那前麵會有魏軍大部隊,提議避開,眾將再次忽視了他。
漢軍以薑維為中軍,張翼為右軍,張嶷為左軍開始殲滅屠殺羌胡,軍陣散亂的魏軍。
一時之間,魏軍死傷慘重,征西將軍夏侯霸得報,猜測是薑維的蜀軍,就帶著自己的中軍進攻,薑維的後軍被捅,幹掉金蚩的李韶也被夏侯霸之子夏侯樸一劍梟首。
薑維急令中軍調頭,正值混亂之際,夏侯霸一馬當先,突入蜀軍中軍,漢軍不能製。
夏侯霸看向騎馬正在指揮的薑維,大聲喝道:“天水薑伯約,吾惜爾不殺,當生將爾見天子與丞相!”
言罷,持槊殺去。
薑維聽此言,急忙轉身解弓抽矢,夏侯霸按槊不到薑維一丈有餘,薑維飛矢出弓,好似火石流星,正中其額。夏侯霸強忍巨痛,抱馬而走。
其子夏侯樸舍身護父,歿於陣中。薑維三聲高喝:“夏侯霸已死!”
魏軍大潰,而漢軍士氣恢弘,追擊魏軍數十裏,斬殺數千,俘敵萬餘,胡狄無不歎服。
當夜夏侯霸死於軍中,軍士日益懼。
薑維乘勝圍金城,金城太守皇甫薏堅守數日,等來了陳泰東歸,夏侯儒病逝涼州的消息,無奈開城投降。
狄道方向,徐質也收攏了一些自枹罕方向潰散的魏軍,一番詢問得知夏侯霸所領的魏軍大敗,不由得大吃一驚。
後麵又從金城方向得到了夏侯霸身死,金城被圍的訊息,徐質繃不住了,下令棄狄道撤軍。
徐質返長安時,途經南安,天水二郡。軍隊疲弊,士氣低弱的魏軍被右車騎將軍廖化揍得徐質僅以身免,單騎入長安。
長安這王肅,陳泰也沒怪罪徐質,繼續讓他統領。不過聽到徐質帶迴來的夏侯霸身死的信息,王肅陳泰石苞三人都沒繃住。
三人都知道現在形勢危急,僅靠兩萬多的士卒和緊急訓練的民兵根本擋不住自漢中出發的蜀軍。
假如把費禕的蜀軍當作十萬火急的火,那麽能救這火就是擁有三萬兵力的夏侯霸這口近水,當然也有遠在河北征討叛軍的中軍這口遠水。
現在夏侯霸死了,他所統屬的三萬士卒幾乎就是兇多吉少,指望不上了。
陳泰想了想,道:“箕穀漢軍已被文貌擊退,長安暫時無憂。吾欲領一軍速至街亭,占街亭據上邽穩天水軍心。石仲容亦可領一軍,解陳倉之圍。都督鎮長安,居中調度。”
王肅,石苞皆言善。
夏侯森也請戰同陳泰共往,王肅皺眉駁斥。
王鬆勸和:“文貌英武,箕穀一役,足可見有其父之風。少有壯誌,乃幸事焉,子雍莫多責怪。”
王肅歎氣曰:“汝要多聽玄伯之言,莫要自作主張。”
夏侯森順從的點點頭。
軍中夏侯森與張雄巡馬,言明日戰事。
夏侯森曰:“昔日吾父與張驃騎共馳箕穀,明日某與子壯兄共赴街亭,人生之緣何其精妙。”
張雄則言:“某聞漢軍傾巢而至,後續戰事定是兇險萬分,不過人生確實奇妙。望此戰天佑大魏,天佑丞相。”
第二日,大軍開拔。陳泰將所有騎兵匯於前軍,加急趕至街亭。陳泰,王鬆,夏侯森,王雄見到了一座“冰城”。
陳泰已經確定費禕此次出兵,學得就是當年的諸葛亮。
不過當年對陣諸葛亮,大魏四海承平,先帝親臨長安,居中調變;先大司馬元侯執強兵縱橫雍涼,丞相,張驃騎佐之。今再戰街亭,兵少將寡,難也!
陳泰下令,大軍後撤紮營。王鬆,夏侯森請戰,陳泰否了,他腦子有病才會同意拿騎兵攻城。
陳泰對著街亭日日望歎,夏侯森不解,主簿費祁曰:
“先大司馬馳騁雍涼,諸郡府君無不信服,故克街亭而涼州安。今使君初至雍州,暫無威望,某以為主君愁於此。”
夏侯森點點頭,覺得很有道理,再三勸說請命攻打。
最終陳泰獲信拍案而起,一聲不吭離帳而去。王鬆拉住夏侯森,讓他不要再犯渾請戰,夏侯森不聽,反對王鬆道:
“大軍聚於此,止步不前,日費千金。使君日日望歎,豈能歎走蜀軍唿?《左轉》有雲:‘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吾軍久峙,士氣江河日下,若蜀軍出擊,必生亂矣!“
王鬆後悔將夏侯森帶來。
夜,夏侯森單領一軍攻打街亭,血戰不克。漢將胡濟,廖化從容指揮,魏軍在漫天流矢中被殺退。
漢軍追擊,魏軍大潰,幸得張雄來援,才沒有全軍覆沒。”
“多謝子壯兄之助。”夏侯森忍著疼痛,抱拳道。
張雄歎了口氣,道:“莫謝我,我也是依軍令行事。是丞相下令命吾等救汝。”
夏侯森睜大眼睛:“阿父來了!!!”
張雄點點頭,夏侯森眼睛失去了高光。二人迴營,就聽到夏侯獻暴怒的聲音。
“來人,把這逆子拖出去砍了,以正軍心。”
眾將皆為之求情,夏侯獻臉色稍緩,“那就軍棍八十,以慰士卒在天之靈。”
王鬆還想再勸,被夏侯獻一個淩厲的眼神嚇退。
“孩兒領罰。”夏侯森一個滑跪,對著諸將道。
夏侯獻很滿意,自己的兒子還是有擔當的,不過嘴上還是依舊冷漠:“還愣著幹什麽,拖下去行刑!”
在外頭夏侯森一聲聲慘叫下,軍內諸將商議下一步當何為。
次日一早,魏軍撤退,涼州全境為蜀漢所得。劉禪封薑維為驃騎將軍,涼州刺史,鎮金城;大將軍費禕進大司馬,其餘北征諸將皆有賞賜。
洛陽方麵夏侯獻請罪,自削三級,仍掌朝政。少府王肅迴朝任職,雍州刺史陳泰升為征西將軍,使持節,行都督督軍,督雍涼諸軍事。
京兆尹石苞因收複陳倉有功,升雍州刺史,持節,行都督督軍,監長安軍事。
來年開春,夏侯獻統中軍西伐涼州,大勝,薑維南逃,獻複歸丞相位。
番外完
感謝參與人員:魏國夏侯獻,夏侯森,夏侯霸,夏侯儒,夏侯樸,王肅,鍾會,陳泰,石苞,張雄,徐質,宋粲,金蚩,
蜀國劉禪,費禕,薑維,張嶷,張翼,郭修,王平,諸葛瞻,李韶,句安,符健,皇甫薏,胡濟,馬忠,鄧芝,陳祗,樊建,董厥,閻宇,郤正,來敏,孟光,許慈,許勳,廖化,杜瓊。
特別銘記:魏明帝曹叡,大司馬曹真,驃騎大將軍張合,漢忠武侯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