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薑維的無奈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 作者:韓小春偷帶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狄道城外。
郭修的神色警惕中帶著些許疲憊,他站在帳外徘徊,沒有入內。
忽然帳內傳來薑維的聲音。
“是郭將軍嗎?”
郭修應了一句,掀開帳簾走了進去。
“拜見衛將軍。”郭修拱手施禮。
“郭將軍不必多禮。”薑維並未抬頭,隻是看著桌上的地圖和幾份斥候帶迴的書信。
郭修靠著帥案,跪坐下去。
薑維這才抬頭看去,發現對方神色很是緊張,問道:“郭將軍何故謹慎至此。”
郭修道:“郭某乃一屆降人,寸功未立,有愧立於衛將軍階下。”
薑維笑道:“這有何妨,將軍棄暗投明,我豈有虧待之理?我已向廟堂上疏,拜你為左將軍。”
“多謝衛將軍之恩。”郭修拜道。
薑維捋須而笑。
老實說他也是無奈之舉,大漢隻有區區蜀地,人才凋零,如何能不善待降將呢。
想來他也是魏國降將,不多時便開口套起了近乎:
“西平郭氏滿門忠烈,當年逆魏篡漢自立,郭憲郭將軍便率先扛起了反抗曹氏的大旗,縱使身死也留下了忠義之名。”
“我記得,當今逆魏太後便是你西平郭氏之人,可歎啊,族中女子被擄掠宮中,如今又成權臣手中玩物。”
看似隨意的家常,薑維卻始終在調動著郭修的情緒。
席下的郭修連連點頭,不作迴應。
薑維隻當他還未把心態轉變過來,於是沒太在意。
“衛將軍!”
忽然,一個皮膚黝黑,留著絡腮大胡的男人走進了大帳,身後還跟著一名文士。
他是蜀漢征西大將軍張翼,張伯恭,身後的文士是他的參軍。
張翼披著甲胄,腰間掛著佩刀,氣勢洶洶地來到帥案前。
“衛將軍,如今戰事拖延日久,曹魏的夏侯霸、陳泰都從關中引兵而來,我軍就這麽點人,想要攻占狄道城簡直異想天開!”
“那你是何意?”薑維不滿道。
“此行能攻下西平本就是幸運,要不是那太守郭.....”
話到此處,張翼餘光瞥見郭修本人就在此處,於是把那些侮辱的話咽了下去。
“我意,見好就收,撤兵返迴。”
薑維“啪”得一下合上冊子,“先不說此事,今日我命你攻打魏軍山上營寨,結果如何了?”
薑維語氣平淡,卻能感受到責問之意。
征西參軍替自家將軍解釋道:“衛將軍明鑒,今日一戰並非是征西大將軍沒有竭力,他親自帶人衝殺魏營三次,但魏軍有地形優勢,若真要強行攻打,恐傷亡慘重。”
郭修左看看,右看看。
他初來蜀漢不久,今日才知道原來蜀漢將帥不和。
別看薑維對自己好聲好氣,實則他見過薑維怒斥麾下的場景,對方可不是那麽好脾氣。
然而薑維並未發作,隻淡淡地說:“是我小瞧陳泰了。”
“我原以為陳群一屆文弱書生,他的兒子不過是來軍中混資曆,沒成想他竟有不俗的統兵之才。”
在此之前,薑維、張翼二將率精兵一萬五突襲西平,西平太守郭修因毫無準備,隻得開城投降。
涼州刺史夏侯儒反應稍稍慢了些,他領兵去救西平的路上才得知蜀軍已經得手。
到了西平城下,他見城頭旌旗密布,城門大開,認為蜀軍大軍就在城中,於是退至城外二十裏紮營,隨後向關中求援。
沒辦法,夏侯儒就是這般謹慎,謹慎有謹慎的好處,雖不會大勝,但也很難大敗。
當夏侯儒還在西平城外苦等援軍時,卻不知自己已被薑維留在西平的兩千輔兵給戲耍了。
薑維本是涼州人,對於同樣是涼州豪族的郭修很是禮遇,郭修雖然寡言,但薑維能感覺出來此人對遠在數千裏之外的曹魏朝廷沒什麽感情。
於是他自降身份,懇請郭修為其做向導,悄無聲息地走山中小路摸到了隴西郡。
狄道向北是故關,順著洮水繼續北上便是涼州金城郡(蘭州),此路為雍州的隴西郡通往涼州的必經之路。
薑維意在奪取狄道,切斷雍州與涼州的聯係,從而圍點打援。
征西將軍夏侯霸和雍州刺史陳泰兵分兩路。
夏侯霸由南安北上向金城進發,意在彌補夏侯儒空缺出來金城防務,順便可以南下合圍狄道蜀軍。
陳泰則直接率軍前往隴西,支援狄道。
薑維的計策確實沒有毛病,但問題出在,圍點打援,沒打過這個“援”。
正如薑維所說,他確實小看了陳泰。
薑維緩緩開口:“我沒有責怪伯恭將軍的意思,隻是此刻撤軍太過可惜。”
“丞相離去後的這些年,看看我大漢都在做些什麽?”
“我每每領兵出征或是攻打一些不值一提的縣城,又或是擄掠黎庶,掠奪糧草,我堂堂大漢衛將軍與山匪強盜何異?”
“此番魏國內亂,郭淮、鄧艾這些難纏的魏將都不在雍涼,如此良機一輩子能遇到幾迴?”
“若是此番我軍不能拿到實質性的東西,下次再來涼州,麵對的可不一定是這些州郡兵了。”
張翼有所動容,但卻不想感情用事,待薑維話落,他說道:“不如衛將軍先聽聽諸位將軍的意見,再做定奪。”
薑維想了想,此番除了張翼這個被費禕安插過來的人之外,其餘大多都是國內主戰派,他們或多或少都有降將的標簽。
但盡管如此,他們也未必真的想要複興大漢,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心思。
捫心自問,自己力主北伐何嚐沒有一絲鞏固自己地位的心思呢。
人之常情,在所難免。
薑維淡淡地迴道:“也好。”
郭修的神色警惕中帶著些許疲憊,他站在帳外徘徊,沒有入內。
忽然帳內傳來薑維的聲音。
“是郭將軍嗎?”
郭修應了一句,掀開帳簾走了進去。
“拜見衛將軍。”郭修拱手施禮。
“郭將軍不必多禮。”薑維並未抬頭,隻是看著桌上的地圖和幾份斥候帶迴的書信。
郭修靠著帥案,跪坐下去。
薑維這才抬頭看去,發現對方神色很是緊張,問道:“郭將軍何故謹慎至此。”
郭修道:“郭某乃一屆降人,寸功未立,有愧立於衛將軍階下。”
薑維笑道:“這有何妨,將軍棄暗投明,我豈有虧待之理?我已向廟堂上疏,拜你為左將軍。”
“多謝衛將軍之恩。”郭修拜道。
薑維捋須而笑。
老實說他也是無奈之舉,大漢隻有區區蜀地,人才凋零,如何能不善待降將呢。
想來他也是魏國降將,不多時便開口套起了近乎:
“西平郭氏滿門忠烈,當年逆魏篡漢自立,郭憲郭將軍便率先扛起了反抗曹氏的大旗,縱使身死也留下了忠義之名。”
“我記得,當今逆魏太後便是你西平郭氏之人,可歎啊,族中女子被擄掠宮中,如今又成權臣手中玩物。”
看似隨意的家常,薑維卻始終在調動著郭修的情緒。
席下的郭修連連點頭,不作迴應。
薑維隻當他還未把心態轉變過來,於是沒太在意。
“衛將軍!”
忽然,一個皮膚黝黑,留著絡腮大胡的男人走進了大帳,身後還跟著一名文士。
他是蜀漢征西大將軍張翼,張伯恭,身後的文士是他的參軍。
張翼披著甲胄,腰間掛著佩刀,氣勢洶洶地來到帥案前。
“衛將軍,如今戰事拖延日久,曹魏的夏侯霸、陳泰都從關中引兵而來,我軍就這麽點人,想要攻占狄道城簡直異想天開!”
“那你是何意?”薑維不滿道。
“此行能攻下西平本就是幸運,要不是那太守郭.....”
話到此處,張翼餘光瞥見郭修本人就在此處,於是把那些侮辱的話咽了下去。
“我意,見好就收,撤兵返迴。”
薑維“啪”得一下合上冊子,“先不說此事,今日我命你攻打魏軍山上營寨,結果如何了?”
薑維語氣平淡,卻能感受到責問之意。
征西參軍替自家將軍解釋道:“衛將軍明鑒,今日一戰並非是征西大將軍沒有竭力,他親自帶人衝殺魏營三次,但魏軍有地形優勢,若真要強行攻打,恐傷亡慘重。”
郭修左看看,右看看。
他初來蜀漢不久,今日才知道原來蜀漢將帥不和。
別看薑維對自己好聲好氣,實則他見過薑維怒斥麾下的場景,對方可不是那麽好脾氣。
然而薑維並未發作,隻淡淡地說:“是我小瞧陳泰了。”
“我原以為陳群一屆文弱書生,他的兒子不過是來軍中混資曆,沒成想他竟有不俗的統兵之才。”
在此之前,薑維、張翼二將率精兵一萬五突襲西平,西平太守郭修因毫無準備,隻得開城投降。
涼州刺史夏侯儒反應稍稍慢了些,他領兵去救西平的路上才得知蜀軍已經得手。
到了西平城下,他見城頭旌旗密布,城門大開,認為蜀軍大軍就在城中,於是退至城外二十裏紮營,隨後向關中求援。
沒辦法,夏侯儒就是這般謹慎,謹慎有謹慎的好處,雖不會大勝,但也很難大敗。
當夏侯儒還在西平城外苦等援軍時,卻不知自己已被薑維留在西平的兩千輔兵給戲耍了。
薑維本是涼州人,對於同樣是涼州豪族的郭修很是禮遇,郭修雖然寡言,但薑維能感覺出來此人對遠在數千裏之外的曹魏朝廷沒什麽感情。
於是他自降身份,懇請郭修為其做向導,悄無聲息地走山中小路摸到了隴西郡。
狄道向北是故關,順著洮水繼續北上便是涼州金城郡(蘭州),此路為雍州的隴西郡通往涼州的必經之路。
薑維意在奪取狄道,切斷雍州與涼州的聯係,從而圍點打援。
征西將軍夏侯霸和雍州刺史陳泰兵分兩路。
夏侯霸由南安北上向金城進發,意在彌補夏侯儒空缺出來金城防務,順便可以南下合圍狄道蜀軍。
陳泰則直接率軍前往隴西,支援狄道。
薑維的計策確實沒有毛病,但問題出在,圍點打援,沒打過這個“援”。
正如薑維所說,他確實小看了陳泰。
薑維緩緩開口:“我沒有責怪伯恭將軍的意思,隻是此刻撤軍太過可惜。”
“丞相離去後的這些年,看看我大漢都在做些什麽?”
“我每每領兵出征或是攻打一些不值一提的縣城,又或是擄掠黎庶,掠奪糧草,我堂堂大漢衛將軍與山匪強盜何異?”
“此番魏國內亂,郭淮、鄧艾這些難纏的魏將都不在雍涼,如此良機一輩子能遇到幾迴?”
“若是此番我軍不能拿到實質性的東西,下次再來涼州,麵對的可不一定是這些州郡兵了。”
張翼有所動容,但卻不想感情用事,待薑維話落,他說道:“不如衛將軍先聽聽諸位將軍的意見,再做定奪。”
薑維想了想,此番除了張翼這個被費禕安插過來的人之外,其餘大多都是國內主戰派,他們或多或少都有降將的標簽。
但盡管如此,他們也未必真的想要複興大漢,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心思。
捫心自問,自己力主北伐何嚐沒有一絲鞏固自己地位的心思呢。
人之常情,在所難免。
薑維淡淡地迴道:“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