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這大魏,亦可姓夏侯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 作者:韓小春偷帶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夏侯獻語氣輕鬆,仿佛之前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自新帝登基以來,我諸事纏身,整日忙碌不堪.....如今終得閑暇。”
坐在對麵的毋丘儉始終沉默不語,隻見他緩緩地抬起手,拿起麵前的茶杯,漫不經心地晃了晃。
片刻後,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然後仰頭一飲而盡。
良久,毋丘儉慢慢地放下手中的茶杯,凝視著夏侯獻,眼神中流露出著複雜,覺得對方既熟悉又陌生。
“奉明啊……”毋丘儉終於打破了沉寂。
聞言夏侯獻心中不是滋味:“兄這一聲‘奉明’叫的,聽起來真是既親切又生疏。”
“遙想當年與仲恭兄初次相識之時,那一聲‘奉明’喚的是希望,而二十年後的這一聲,卻滿是失望啊。”
說到這裏,夏侯獻稍稍停頓了一下,追問道:“我在想,仲恭兄的失望,莫不是真的認為我是魏賊。”
毋丘儉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他深吸一口氣,緩聲道:
“其實,當初先帝駕崩前欲托大事於你,曾秘密派人問過我的意見。”
“我對先帝言,夏侯奉明才德兼備,忠貞不二,是我大魏難得的忠臣、能臣,日後能興魏者必此人也。望陛下不必憂慮.....”
話到此處,毋丘儉卻是捂著胸口,大聲地質問:
“可今日的奉明還是魏臣嗎?”
“征北將軍不夠,大將軍不夠,丞相也不夠....奉明心中到底所求何物?”
“一步之遙......”
·這話像把刀子,直直插入夏侯獻的內心。
若是對旁人,他或許還會盡力隱藏著自己的內心,可麵對二十年老友這剖析心靈的一問,他突然覺得自己沒什麽好掩飾的。
夏侯獻悠然地端起茶杯,漫不經心地把玩起來,對於對方的質問暫不作答。
忽然間,他話鋒一轉:“仲恭兄認為自己是忠臣嗎?”
毋丘儉聞言,臉上露出些許驚愕。
須臾之間,便哈哈大笑起來:“我毋丘仲恭之心,天地可鑒!”
夏侯獻不為所動,緊接著反問道:“這忠心是對何人的忠心呢?”
毋丘儉毫不猶豫地迴答:“自然是對陛下,對我大魏!”
然而,夏侯獻並未就此罷休,他的聲音突然拔高了幾度,咄咄逼人地再次發問:
“即便是坐在皇位之上的是一位驕奢淫逸,殘暴不仁,悖慠滋甚,不親萬機的昏君,也是如此嗎?”
毋丘儉不答,方才的氣勢又隨之收斂了幾分。
就在這時,夏侯獻又是問道:“倘若有朝一日,齊王下旨命仲恭兄赴死,兄將會作何選擇?”
毋丘儉深吸一口氣,緩緩抬起頭,沉聲道:“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說得好!”夏侯獻不禁撫掌而言,“這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當真妙極!”
隨即,他語氣變得嚴肅:“依我看來,仲恭兄你口口聲聲所謂忠心,不過是一己之私。”
“你所忠誠的僅僅是先帝而已,忠的卻不是我大魏,更不是這天下!”
“你一死了之,誰來為大魏滅蜀平吳還天下太平?”
“你忠君報國,誰又會為念你的功勞,去照顧你的後人?”
說到這裏,夏侯獻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緊緊地逼視著對方的眼睛,再次發問:
“那麽現在我再來問仲恭兄一個問題,如果當日我在宮中遇刺,仲恭兄是否會毫不猶豫地為我起兵?”
毋丘儉張了張嘴巴,欲言又止。
“你不會理解我的苦衷!你甚至可能還會認為這一切都是我咎由自取、罪有應得!”
夏侯獻聲音顫抖,“仲恭兄啊,不知你可曾想過,如果此次戰役是你贏了,待日後得以入朝輔政,當真能就做得比我好嗎?”
他愈發激動,仿佛把心中藏匿很久的情緒傾瀉出來。
毋丘儉默默地垂下了腦袋,雙眉緊緊皺起,似乎陷入迷茫。
說實話,在此之前,他根本未曾仔細考慮過一旦起事成功之後究竟應該如何行事。
他僅僅是憑借著那滿腔的熱血便毅然決然地做出了這個決定。
就在這時,夏侯獻用力地握住了毋丘儉的雙手,目光灼灼:
“如今吳蜀日漸衰微,而我大魏卻是國力日盛,隻要能夠上下齊心,那麽一統天下,還四海太平就絕非空談!”
“為何要被內心的迂腐桎梏,束縛手腳.....我的忠,是對大魏乃至天下子民的忠!”
夏侯獻停頓了數息,終於動容地說:“倘若真有一步之遙....仲恭兄願與我同行嗎?”
然而,麵對夏侯獻期盼的眼神,毋丘儉卻緩緩地抽迴了自己的手。
就是這麽輕輕一抽,瞬間讓夏侯獻感覺心頭一涼。
毋丘儉聲音顫抖,哽咽道:“奉明啊,我毋丘仲恭確別無所長,也許就隻剩下心中這點迂腐了。”
夏侯獻覺得自己說錯了話,可卻來不及改口。
毋丘儉吐出一口氣,釋然道:“平亂除奸,開疆擴土,兄願與奉明並肩....封王拜相,謀朝篡位,恕我不能與奉明同行。”
夏侯獻苦澀一笑,也隨之釋然了。
他站起身來,抖了一下袍袖,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失望:
“你我相識二十載,我原本以為隻要我做得足夠好,你就會認同我的理想,不被世俗所束縛。”
“我以為,隻要我心懷天下,就會有許多人站在我的身旁。”
“可我錯了,也許仲恭兄的理想和我的誌向從一開始就不同。”
“罷了,既然如此,多說無益。”
話音未落,夏侯獻便衣袖轉身離去。
漸行漸遠,身後毋丘儉的身影也逐漸變得模糊。
就在此時,毋丘儉突然提高音量,聲嘶力竭地大喊道:
“奉明!能不邁出那一步嗎?”
夏侯獻仿若未聞,仍舊向前走著,連頭都不曾迴一下。
眼看著夏侯獻即將消失在視線之中,毋丘儉再次高聲大喊:“奉明!太祖創業不易,這大魏是曹氏曆經萬難打下的基業,你不能負!”
“我乃太祖外孫,豈會負了大魏?”
毋丘儉聲音顫抖道:“可你終究不姓曹!這是曹氏的基業,這大魏它姓曹!”
夏侯獻這才停下了腳步,但他依然背對著毋丘儉,沉默片刻之後方才說道:
“這大魏,亦可姓夏侯!”
“自新帝登基以來,我諸事纏身,整日忙碌不堪.....如今終得閑暇。”
坐在對麵的毋丘儉始終沉默不語,隻見他緩緩地抬起手,拿起麵前的茶杯,漫不經心地晃了晃。
片刻後,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然後仰頭一飲而盡。
良久,毋丘儉慢慢地放下手中的茶杯,凝視著夏侯獻,眼神中流露出著複雜,覺得對方既熟悉又陌生。
“奉明啊……”毋丘儉終於打破了沉寂。
聞言夏侯獻心中不是滋味:“兄這一聲‘奉明’叫的,聽起來真是既親切又生疏。”
“遙想當年與仲恭兄初次相識之時,那一聲‘奉明’喚的是希望,而二十年後的這一聲,卻滿是失望啊。”
說到這裏,夏侯獻稍稍停頓了一下,追問道:“我在想,仲恭兄的失望,莫不是真的認為我是魏賊。”
毋丘儉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他深吸一口氣,緩聲道:
“其實,當初先帝駕崩前欲托大事於你,曾秘密派人問過我的意見。”
“我對先帝言,夏侯奉明才德兼備,忠貞不二,是我大魏難得的忠臣、能臣,日後能興魏者必此人也。望陛下不必憂慮.....”
話到此處,毋丘儉卻是捂著胸口,大聲地質問:
“可今日的奉明還是魏臣嗎?”
“征北將軍不夠,大將軍不夠,丞相也不夠....奉明心中到底所求何物?”
“一步之遙......”
·這話像把刀子,直直插入夏侯獻的內心。
若是對旁人,他或許還會盡力隱藏著自己的內心,可麵對二十年老友這剖析心靈的一問,他突然覺得自己沒什麽好掩飾的。
夏侯獻悠然地端起茶杯,漫不經心地把玩起來,對於對方的質問暫不作答。
忽然間,他話鋒一轉:“仲恭兄認為自己是忠臣嗎?”
毋丘儉聞言,臉上露出些許驚愕。
須臾之間,便哈哈大笑起來:“我毋丘仲恭之心,天地可鑒!”
夏侯獻不為所動,緊接著反問道:“這忠心是對何人的忠心呢?”
毋丘儉毫不猶豫地迴答:“自然是對陛下,對我大魏!”
然而,夏侯獻並未就此罷休,他的聲音突然拔高了幾度,咄咄逼人地再次發問:
“即便是坐在皇位之上的是一位驕奢淫逸,殘暴不仁,悖慠滋甚,不親萬機的昏君,也是如此嗎?”
毋丘儉不答,方才的氣勢又隨之收斂了幾分。
就在這時,夏侯獻又是問道:“倘若有朝一日,齊王下旨命仲恭兄赴死,兄將會作何選擇?”
毋丘儉深吸一口氣,緩緩抬起頭,沉聲道:“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說得好!”夏侯獻不禁撫掌而言,“這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當真妙極!”
隨即,他語氣變得嚴肅:“依我看來,仲恭兄你口口聲聲所謂忠心,不過是一己之私。”
“你所忠誠的僅僅是先帝而已,忠的卻不是我大魏,更不是這天下!”
“你一死了之,誰來為大魏滅蜀平吳還天下太平?”
“你忠君報國,誰又會為念你的功勞,去照顧你的後人?”
說到這裏,夏侯獻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緊緊地逼視著對方的眼睛,再次發問:
“那麽現在我再來問仲恭兄一個問題,如果當日我在宮中遇刺,仲恭兄是否會毫不猶豫地為我起兵?”
毋丘儉張了張嘴巴,欲言又止。
“你不會理解我的苦衷!你甚至可能還會認為這一切都是我咎由自取、罪有應得!”
夏侯獻聲音顫抖,“仲恭兄啊,不知你可曾想過,如果此次戰役是你贏了,待日後得以入朝輔政,當真能就做得比我好嗎?”
他愈發激動,仿佛把心中藏匿很久的情緒傾瀉出來。
毋丘儉默默地垂下了腦袋,雙眉緊緊皺起,似乎陷入迷茫。
說實話,在此之前,他根本未曾仔細考慮過一旦起事成功之後究竟應該如何行事。
他僅僅是憑借著那滿腔的熱血便毅然決然地做出了這個決定。
就在這時,夏侯獻用力地握住了毋丘儉的雙手,目光灼灼:
“如今吳蜀日漸衰微,而我大魏卻是國力日盛,隻要能夠上下齊心,那麽一統天下,還四海太平就絕非空談!”
“為何要被內心的迂腐桎梏,束縛手腳.....我的忠,是對大魏乃至天下子民的忠!”
夏侯獻停頓了數息,終於動容地說:“倘若真有一步之遙....仲恭兄願與我同行嗎?”
然而,麵對夏侯獻期盼的眼神,毋丘儉卻緩緩地抽迴了自己的手。
就是這麽輕輕一抽,瞬間讓夏侯獻感覺心頭一涼。
毋丘儉聲音顫抖,哽咽道:“奉明啊,我毋丘仲恭確別無所長,也許就隻剩下心中這點迂腐了。”
夏侯獻覺得自己說錯了話,可卻來不及改口。
毋丘儉吐出一口氣,釋然道:“平亂除奸,開疆擴土,兄願與奉明並肩....封王拜相,謀朝篡位,恕我不能與奉明同行。”
夏侯獻苦澀一笑,也隨之釋然了。
他站起身來,抖了一下袍袖,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失望:
“你我相識二十載,我原本以為隻要我做得足夠好,你就會認同我的理想,不被世俗所束縛。”
“我以為,隻要我心懷天下,就會有許多人站在我的身旁。”
“可我錯了,也許仲恭兄的理想和我的誌向從一開始就不同。”
“罷了,既然如此,多說無益。”
話音未落,夏侯獻便衣袖轉身離去。
漸行漸遠,身後毋丘儉的身影也逐漸變得模糊。
就在此時,毋丘儉突然提高音量,聲嘶力竭地大喊道:
“奉明!能不邁出那一步嗎?”
夏侯獻仿若未聞,仍舊向前走著,連頭都不曾迴一下。
眼看著夏侯獻即將消失在視線之中,毋丘儉再次高聲大喊:“奉明!太祖創業不易,這大魏是曹氏曆經萬難打下的基業,你不能負!”
“我乃太祖外孫,豈會負了大魏?”
毋丘儉聲音顫抖道:“可你終究不姓曹!這是曹氏的基業,這大魏它姓曹!”
夏侯獻這才停下了腳步,但他依然背對著毋丘儉,沉默片刻之後方才說道:
“這大魏,亦可姓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