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鄴城來的監軍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 作者:韓小春偷帶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演,高陵亭侯曹純嗣子。
起家黃門侍郎,曆任議郎,衛將軍參軍(秦朗時任),驍騎校尉,中護軍司馬(曹肇時任),後升驍騎將軍。
他參與過鄧塞之戰、江陵之戰和西陵之戰等大大小小的戰役。
如今護軍將軍曹肇掌控驍騎營和中壘營,作為高級將領,曹肇本人已經很少會親自帶虎豹騎衝鋒了。
起初虎豹騎的指揮權是交給了曹肇的弟弟,遊擊將軍曹纂。
夏侯獻想要提拔曹演,同時也器重曹纂,故而將虎豹騎改製,豹騎由曹纂統領,虎騎由曹演統領。
事實上這種具裝戰馬行軍時是不披重甲的,而曹演手下也不僅隻有虎騎,還有一個屯的輕騎斥候。
“將軍。”
一條河邊的一座簡易據點處,斥候拍馬趕來。
“卑職在中山一帶打聽的消息,前幾日有大批軍隊進入盧奴。”
曹演是個不苟言笑的人,聽得此言默不作聲,而是暗想:
如果叛軍撤迴中山,那說明常山定然發生了大事,使得毋丘儉無力迴天,不得不放棄此處再做布局。
“可還有別的消息?”曹演沉聲問了一句。
斥候想了想,補充道:“卑職迴來的路上,遇到過一夥鮮卑騎兵,好在他們隻顧著在無人看顧的莊園裏搜刮物資,沒時間理會我等。”
曹演依舊寡言,但眉頭卻緊緊皺了起來。
翻身上馬,拉住韁繩,這才對那斥候道:“迴營換班吧。”
戰時,斥候是很辛苦的。或許將軍們在營中昏昏大睡的時候,他們已經狂奔了上百裏。
曹演帶著一隊親兵通過浮橋渡了河,來到了沱水南岸的魯口城。
此時洛陽中軍的主力在此駐紮。
曹演剛剛來到城中軍營,下了馬準備進去,卻是正巧遇到了曹肇、曹纂兄弟。
“元孝。”曹纂走了過來,“別總板著個臉嘛。”
“德思兄,長思兄。”曹演性格使然,隻是簡單迴應。
曹肇道:“走吧,別讓昭伯兄等久了。”
三人並肩走了幾步,曹演忽然停下。
曹肇兄弟迴頭,感到疑惑。
曹演這才上前一步,壓低聲音:“二位可知,衛將軍是到底是何意?”
“什麽意思?”曹纂歪著頭看他。
曹演說道:“我軍受丞相之命前來支援鄧將軍,可自從來到安平之後,隻派出了一軍之兵稍壯聲勢,那中水縣城幾乎完全是鄧將軍一人拿下的。”
“這倒也罷了,既然攻下了中水縣,為何不趁勢合軍北上攻打範陽或者迎擊叛軍?”
曹纂不知該說什麽,隻道:“我還是第一次見你說這麽多話,老實說我也不知道衛將軍在想什麽....阿兄,你覺得呢?”
他轉頭看向兄長曹肇,後者卻笑了笑:“我倒是能理解昭伯兄....罷了罷了,先進去吧。”
三人向曹爽的大營走去。
此時的營帳內,領軍將軍曹羲正苦口婆心地勸說:
“大兄啊,鄧鎮北攻下中水後便馬不停蹄地北上高陽,我們為何不與之合軍,一道北上?”
曹爽一臉不悅:“合軍?他是衛將軍還是我是衛將軍?既然我已率軍至此,他應該聽我的調令,而不是我們跟著他的思路走。”
曹羲很是無奈,他這個大兄對兄弟、對幕僚都很好,從人情味上講,是個不錯的領導。
但要說到軍事,隻能說是狗屁不通。
而他不願跟鄧艾合軍,無非就是要個麵子罷了。
“鄧鎮北久經戰陣,以前也在幽州待過,我等是第一次出征河北,就算大兄不願受人節製,但坐在一起商量商量總沒錯吧...”
還沒等曹羲說完,一旁的鄧颺出言相譏:“他鄧艾不過是個破落戶出身,也就是早年跟了丞相,混出頭罷了。”
曹羲橫了他一眼,他壓根看不上鄧颺這人,但此人跟曹爽的關係很親近,他也不好當麵斥責,隻是說道:
“鄧參軍,鄧艾好歹與您是同族,何必這般出口傷人。”
鄧颺嗤之以鼻:“誰知道他這新野鄧氏是不是冒名頂替的,我乃前漢高密侯(鄧禹)之後,他是什麽?”
“夠了,都給我住口!”曹爽出言打斷了兩人的爭吵。
原本這天氣燥熱就已讓曹爽坐立難安了,兩人叭叭叭個沒完,更是讓他心煩意亂。
二人頓時噤聲。
曹爽擺擺手:“玄茂、昭叔,你二人先出去。”
很快,帳內隻留下丁謐一人。
此番尚書丁謐被臨時任命衛將軍參軍,同曹爽隨行。
“彥靖,你也覺得我做得不對嗎?”曹爽率真地問道。
丁謐直言道:“昭伯,老實說那鄧艾確實有些目中無人.....雖說他是丞相心腹,但終歸是個外將。既然我中軍至此,他就算有奇策,也應當與咱們商議,而不是擅自做主。”
“對吧。”曹爽心裏舒服了一些,“我並非不能容人,可他鄧艾完全不把我這個衛將軍放在眼裏,執意率軍北上,我沒有治他的罪,已經夠仁慈了。”
丁謐捋著胡須,現在給完了曹爽台階,該說正事了。
“昭伯,你可否聽我一言?”
“你說。”
丁謐苦口婆心道:
“你我多年的交情,我也不說那些阿諛奉承之言了。”
“昭伯不知兵,丞相卻因為信任昭伯,才把大軍交給你.....”
話到此處,曹爽忽然打斷了丁謐:“慢著,你說我不知兵?”
丁謐正色反問:“你知嗎?”
曹爽愣了足足有五息,看著對方真誠又無奈的眼神,苦笑一聲,“算了算了,你繼續說。”
“我以為,昭伯既然不知兵,就該多聽幕僚們和各位將軍們的建議,當然了,鄧颺、李勝等人就免了,此二人皆無能之輩,不足與謀。”
聞言,曹爽很是實在地說道:“可我不知,到底誰說的對啊?”
說到這裏,曹爽有點想家了,歎了口氣:“早知如此我就不該掛帥來河北。”
“昭伯萬不可如此,如今你是三軍的主心骨,豈可生這種念頭?依我之見.....”
“報!”就在這時,衛兵進來稟道:“有特使從鄴城而來!”
曹爽和丁謐對視一眼。
“快請。”
很快,一約莫這十六七歲的少年走進了大帳,身後還跟著幾個曹姓將領。
曹肇幾人在帳外便與少年相遇,來到帳中,他們隨即站於兩側,夏侯淼向眾人作禮:“淼,見過各位叔舅。”
接著看向上位:“見過衛將軍。”
曹爽又驚又喜:“阿淼?都長這麽大了,你小時候我還抱過你呢!”
說完,他含笑問道:“阿淼來此何為啊?”
夏侯淼道:“外甥此來,是受丞相所命,持節監軍。”
起家黃門侍郎,曆任議郎,衛將軍參軍(秦朗時任),驍騎校尉,中護軍司馬(曹肇時任),後升驍騎將軍。
他參與過鄧塞之戰、江陵之戰和西陵之戰等大大小小的戰役。
如今護軍將軍曹肇掌控驍騎營和中壘營,作為高級將領,曹肇本人已經很少會親自帶虎豹騎衝鋒了。
起初虎豹騎的指揮權是交給了曹肇的弟弟,遊擊將軍曹纂。
夏侯獻想要提拔曹演,同時也器重曹纂,故而將虎豹騎改製,豹騎由曹纂統領,虎騎由曹演統領。
事實上這種具裝戰馬行軍時是不披重甲的,而曹演手下也不僅隻有虎騎,還有一個屯的輕騎斥候。
“將軍。”
一條河邊的一座簡易據點處,斥候拍馬趕來。
“卑職在中山一帶打聽的消息,前幾日有大批軍隊進入盧奴。”
曹演是個不苟言笑的人,聽得此言默不作聲,而是暗想:
如果叛軍撤迴中山,那說明常山定然發生了大事,使得毋丘儉無力迴天,不得不放棄此處再做布局。
“可還有別的消息?”曹演沉聲問了一句。
斥候想了想,補充道:“卑職迴來的路上,遇到過一夥鮮卑騎兵,好在他們隻顧著在無人看顧的莊園裏搜刮物資,沒時間理會我等。”
曹演依舊寡言,但眉頭卻緊緊皺了起來。
翻身上馬,拉住韁繩,這才對那斥候道:“迴營換班吧。”
戰時,斥候是很辛苦的。或許將軍們在營中昏昏大睡的時候,他們已經狂奔了上百裏。
曹演帶著一隊親兵通過浮橋渡了河,來到了沱水南岸的魯口城。
此時洛陽中軍的主力在此駐紮。
曹演剛剛來到城中軍營,下了馬準備進去,卻是正巧遇到了曹肇、曹纂兄弟。
“元孝。”曹纂走了過來,“別總板著個臉嘛。”
“德思兄,長思兄。”曹演性格使然,隻是簡單迴應。
曹肇道:“走吧,別讓昭伯兄等久了。”
三人並肩走了幾步,曹演忽然停下。
曹肇兄弟迴頭,感到疑惑。
曹演這才上前一步,壓低聲音:“二位可知,衛將軍是到底是何意?”
“什麽意思?”曹纂歪著頭看他。
曹演說道:“我軍受丞相之命前來支援鄧將軍,可自從來到安平之後,隻派出了一軍之兵稍壯聲勢,那中水縣城幾乎完全是鄧將軍一人拿下的。”
“這倒也罷了,既然攻下了中水縣,為何不趁勢合軍北上攻打範陽或者迎擊叛軍?”
曹纂不知該說什麽,隻道:“我還是第一次見你說這麽多話,老實說我也不知道衛將軍在想什麽....阿兄,你覺得呢?”
他轉頭看向兄長曹肇,後者卻笑了笑:“我倒是能理解昭伯兄....罷了罷了,先進去吧。”
三人向曹爽的大營走去。
此時的營帳內,領軍將軍曹羲正苦口婆心地勸說:
“大兄啊,鄧鎮北攻下中水後便馬不停蹄地北上高陽,我們為何不與之合軍,一道北上?”
曹爽一臉不悅:“合軍?他是衛將軍還是我是衛將軍?既然我已率軍至此,他應該聽我的調令,而不是我們跟著他的思路走。”
曹羲很是無奈,他這個大兄對兄弟、對幕僚都很好,從人情味上講,是個不錯的領導。
但要說到軍事,隻能說是狗屁不通。
而他不願跟鄧艾合軍,無非就是要個麵子罷了。
“鄧鎮北久經戰陣,以前也在幽州待過,我等是第一次出征河北,就算大兄不願受人節製,但坐在一起商量商量總沒錯吧...”
還沒等曹羲說完,一旁的鄧颺出言相譏:“他鄧艾不過是個破落戶出身,也就是早年跟了丞相,混出頭罷了。”
曹羲橫了他一眼,他壓根看不上鄧颺這人,但此人跟曹爽的關係很親近,他也不好當麵斥責,隻是說道:
“鄧參軍,鄧艾好歹與您是同族,何必這般出口傷人。”
鄧颺嗤之以鼻:“誰知道他這新野鄧氏是不是冒名頂替的,我乃前漢高密侯(鄧禹)之後,他是什麽?”
“夠了,都給我住口!”曹爽出言打斷了兩人的爭吵。
原本這天氣燥熱就已讓曹爽坐立難安了,兩人叭叭叭個沒完,更是讓他心煩意亂。
二人頓時噤聲。
曹爽擺擺手:“玄茂、昭叔,你二人先出去。”
很快,帳內隻留下丁謐一人。
此番尚書丁謐被臨時任命衛將軍參軍,同曹爽隨行。
“彥靖,你也覺得我做得不對嗎?”曹爽率真地問道。
丁謐直言道:“昭伯,老實說那鄧艾確實有些目中無人.....雖說他是丞相心腹,但終歸是個外將。既然我中軍至此,他就算有奇策,也應當與咱們商議,而不是擅自做主。”
“對吧。”曹爽心裏舒服了一些,“我並非不能容人,可他鄧艾完全不把我這個衛將軍放在眼裏,執意率軍北上,我沒有治他的罪,已經夠仁慈了。”
丁謐捋著胡須,現在給完了曹爽台階,該說正事了。
“昭伯,你可否聽我一言?”
“你說。”
丁謐苦口婆心道:
“你我多年的交情,我也不說那些阿諛奉承之言了。”
“昭伯不知兵,丞相卻因為信任昭伯,才把大軍交給你.....”
話到此處,曹爽忽然打斷了丁謐:“慢著,你說我不知兵?”
丁謐正色反問:“你知嗎?”
曹爽愣了足足有五息,看著對方真誠又無奈的眼神,苦笑一聲,“算了算了,你繼續說。”
“我以為,昭伯既然不知兵,就該多聽幕僚們和各位將軍們的建議,當然了,鄧颺、李勝等人就免了,此二人皆無能之輩,不足與謀。”
聞言,曹爽很是實在地說道:“可我不知,到底誰說的對啊?”
說到這裏,曹爽有點想家了,歎了口氣:“早知如此我就不該掛帥來河北。”
“昭伯萬不可如此,如今你是三軍的主心骨,豈可生這種念頭?依我之見.....”
“報!”就在這時,衛兵進來稟道:“有特使從鄴城而來!”
曹爽和丁謐對視一眼。
“快請。”
很快,一約莫這十六七歲的少年走進了大帳,身後還跟著幾個曹姓將領。
曹肇幾人在帳外便與少年相遇,來到帳中,他們隨即站於兩側,夏侯淼向眾人作禮:“淼,見過各位叔舅。”
接著看向上位:“見過衛將軍。”
曹爽又驚又喜:“阿淼?都長這麽大了,你小時候我還抱過你呢!”
說完,他含笑問道:“阿淼來此何為啊?”
夏侯淼道:“外甥此來,是受丞相所命,持節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