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顆死不瞑目的人頭被送到雄洲城,一眾將官勃然大怒。


    然而童太師依然不死心,不應該啊?這燕王有些不曉好歹了?


    他一方麵又派馬擴前往燕京招降,再試一試,萬一成功了呢?


    同時他也聽取了將領們眾口一詞的請戰,大軍也歇了大半個月了,那就動一動。


    越境“巡邊”!


    童太師正式下令,全軍兵分兩路:


    東路軍由保靜軍節度使,都統製種師道率領,渡過白河,從東麵進攻燕京;


    (老種經略相公)


    西路軍由原忠州防禦使,現任西路軍都統製辛興宗率領,走範村從西麵進攻燕京。


    辛興宗是西軍將門世家,童貫的愛將之一,搶了韓世忠軍功的就是他,現在已經混到西路軍統帥,跟老種經略相公平起平坐。


    童太師精銳親兵部隊名為“勝捷軍”,辛興宗兩個親兄弟辛企宗、辛永宗則是勝捷軍將領,可想而知童貫對辛氏兄弟的信任。


    對比之下,潑韓五連帥帳五十步都不允許靠近,區區一個小使臣,在童太師眼裏和一隻螞蟻沒區別。


    連給他牽馬墜蹬的資格都沒有!


    ……


    十五萬宋軍對“北遼”來說如芒在背,燕京城內的“天錫皇帝”耶律淳,已經被逼上絕路。


    大宋不承認他的皇位,就意味著即使宋遼和議,他侄兒天祚帝耶律延禧一旦重新掌權,第一個就饒不了他。


    那還談個毛?


    馬擴這個“勸降使”他扔在一旁根本沒空搭理,暫時也沒打算殺他。


    他關注的是兩路推進的宋軍,雖然敵人不緊不慢,像是來踏春、而不是來打仗。


    童貫這個閹帥出手了:


    東路是赫赫有名的老種經略相公,西路是將門世家辛興宗。


    兩位大將各領兵五萬,童貫自領中軍五萬坐鎮雄洲城。


    閣下如何應對?


    耶律淳冷笑不語,抬手打出兩個王炸:


    耶律大石受命為西南路都統,率契丹騎兵三千人,駐於涿州新城縣,阻擊宋軍東路軍。


    從對金前線調迴“奚六部大王、四軍太師”蕭幹,領奚軍鐵騎三千,阻擊宋軍西路軍。


    (庫莫奚族源出東胡,為鮮卑宇文部之後,與契丹本是同族異部,登國年間“分背”後,各自形成為一族)


    這兩位堪稱遼末雙雄,絕對的名副其實。


    於是宋軍杯具了!


    更坑爹的是,童太師還下了嚴令\\\"不許妄殺人\\\"。


    童貫之前收到的情報,燕京城內可動用的騎兵僅剩數千,數萬精騎都被天祚帝帶走,逃到夾山去了,。


    至於守城的步卒之類,具體數目,童貫不屑一顧,也就遼人鐵騎他會顧慮一些。


    步卒?


    這世上還有哪個國家的步卒,敢和身著步人甲的宋軍對抗?


    更不用說占半數的蹶張弩手、占三成的步弓手,本太師拿箭矢活埋了你,信不?


    沒入童太師眼的步卒,就是耶律淳剛整編完不久的八營兩萬八的“怨軍”,由郭藥師領軍,從燕京出城往白溝主戰場方向前進。


    “遼國募遼東人為兵,使報怨於女真,號曰‘怨軍’,藥師為其渠帥”。


    這是以原渤海國的遺民為主體的遼東漢人,也是真正敢於拿起刀槍反抗,能和如狼似虎的金兵正麵對戰之狠人。


    雖然還是打不過,但是起碼人家跟金兵真幹過仗!


    如果這三萬四千兵馬去和金兵對戰,不用說也是送人頭的料。


    而且屢戰屢敗之後,金兵已經對遼軍具有碾壓式的心理優勢。


    沒開打,遼兵就開始琢磨一會兒往哪兒跑,什麽時間跑合適。


    但是對上宋軍?


    哈哈哈哈!


    這群手下敗將也敢跳?


    來!爺要打十個!


    一起上、趕時間!


    這是用兩百多年的俯視弱宋的姿態,建立的強大自信。


    於是一方人人爭先恐後、摩拳擦掌要去揍宋狗;


    一方縮手縮腳、還幻想著“王師一到、簞食壺漿”。


    這還打個屁!


    作為穿越者的李誠和汪朋對此毫無意外,這算啥?


    在另一個時空,那場“咖喱國”把“侵略戰”打成“首都保衛戰”的“邊境衝突”中。


    咱們三個帥小夥追著敵人一個營打,還嫌人家投降慢,留下一句必將傳頌萬世的名言。


    “敵人非但不投降,還敢向我還擊?”


    這就是心理優勢,沒把敵軍當人看的極度藐視。


    ……


    楊可世被貶為前軍統製,領軍先過白溝並未接敵,順利控製了白溝上的木橋。


    楊可世自己率輕騎數千,開始對遼境城寨進行招降,說起來可笑之極,出發前他還接到童太師嚴令:


    “開諭招來之意,無得邀功生事”。


    五月二十六,耶律大石在蘭甸溝掩襲楊可世,大敗其軍。


    本就抱著來招降的目的,遇到無論兵力、戰力,都遠超己方的遼軍鐵騎,楊可世僅以身免逃過白溝。


    五月二十八,宋東路軍都統製種師道率主力抵達白溝,和耶律大石隔白溝河對峙。


    宋軍已經死了近千騎兵,這時候還要咬著牙去勸降,因為這是官家的意思,是全軍統帥童太師的要求。


    結果勸降使被當場射成刺蝟一樣,平白丟了性命。


    種師道畢竟是名將,雖然沒和遼騎交過手,但是沒少跟西夏鐵鷂子打交道。


    而“大石林牙”也錯把西北軍當成廢物一般的河朔軍看待,故意等宋軍聚集後,從上遊白溝淺水區渡河突襲。


    種師道手下有一支特殊的“白鋌兵”,就是木棒包著鐵頭,步人甲兵揮舞起來專破鐵騎。


    能扛住箭矢、刀砍、槍捅的甲騎,麵對一換一、二換一拚命的西北大漢,被砸的苦不堪言。


    砸不到人就砸馬,一棒下去,不死也被砸的眼冒金花。


    再加上弓弩手不歇氣的箭雨拋射,遼軍吃了個虧,扔下數百騎迅速撤離。


    一擊不中、立馬遠遁,這就是甲騎的機動力。


    直到此時,種師道也沒覺得會敗,遼軍鐵騎雖然犀利,但畢竟己方十幾倍與敵。


    故而對接到戰報大驚,讓他撤軍的童貫帥令,並沒有立即執行。


    時宣司議令種師道退軍雄州,師道力陳:“兵可進不可退,鄰敵在邇,退必掩襲”。


    宣司遣參謀劉鞈往諭之,師道複不從。


    這是明擺的事,步卒列陣而守如同刺蝟一般,騎兵衝不動,即使硬衝也會得不償失。


    果然,遼騎隻是遠遠監視,並沒有進一步行動。


    “大石林牙”在等,等郭藥師的步卒趕到,等“蕭大王”那邊動手。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我是金夏遼宋帝王終結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無二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無二汪並收藏北宋:我是金夏遼宋帝王終結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