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攻濟南號召遠近
青州城在昌樂城以西六十裏
張鹿安對於青州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熟悉的地步。
昌樂城在張汝行率軍離開後,張鹿安就派曹良臣率領所部趁虛攻下。
並以此為基地,開始聚集軍用物資。
同時以李士元的到來為契機,張鹿安以防備清軍的援軍為由,決定提前發動濟南攻防戰。
而進攻濟南前,橫亙在中間的青州城,是張鹿安不得不拔除的一個隱患。
此時青州城壓根就沒有大將坐鎮,隻有知府張文衡帶著漢軍正黃旗牛錄章京張泰,對青州城進行防守。
而張泰的手裏,也隻是掌握著110名披甲人,連半個牛錄都沒到,想要靠著這麽110名士兵,來保住青州這座大城,無異於天方夜譚。
青州知府張文衡於是號召轄區範圍內的團練鄉勇抓緊入城協助防守,張鹿安得知這個消息後,決定在這方麵做做文章。
因為覺得乞活軍還是不算可靠,隻有用自己人才行,便特地招來昌邑民團千總郭爾標,提出由他帶著數十名民團鄉勇,趁此機會混入青州城內作內應,想辦法打開城門,讓明軍得以進入城內。
但是這麽做有一個先提條件,那就是所有人必須得剃發,裝也要裝成清軍統治下的順民的樣子。
而且清廷“剃發令”剛下達不久,很多人都是新剃頭發,這一點根本就不是破綻。
隻是漢人都會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觀念,如果肆意損壞,那就是對父母不孝。
張鹿安因此特別擔心郭爾標會有抵觸情緒,誰知道郭爾標非常爽快的就答應了,然後在找來的剃發匠的幫助下,非常順利地就完成了“新的發型”。
原來,對於沒有多少文化的群體來說,這個發飾問題根本就不是個太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老百姓是不是真的能夠安定的生活下去。
所以郭爾標和他挑選的部下,輕而易舉地就完成了從“明人”到“清人”的轉變,並且以壽光鄉民的身份成功混入了青州城。
張鹿安得到張文衡上當的消息後,就在當日天色大黑的情況下,以朱文進的第一步兵營為先鋒,悄悄地來到青州城南城牆外麵,靜靜的埋伏著,等待著城內的信號。
半夜三更之時
青州城內的城北突然有地方開始著火,接著就是有人大叫道:
“明軍進城啦。”
無論是青州知府張文衡還是牛錄章京張泰,都知道這絕對是城中出現了內亂,張文衡不敢怠慢,急忙下令左右人手把他披上甲胄,坐鎮府衙大廳,讓張泰率領精兵前往北城平叛。
隻是張泰剛剛離開不久,城南卻爆發出巨大的轟鳴聲,以轟鳴聲為信號,青州南門被郭爾標帶人從裏麵打開,緊接著明軍在朱文進的率領下,衝入了青州城。
張文衡聽到響聲後,便帶著身邊的衙役們來到了城南,試圖阻擋朱文進所部的持續湧入。
但是朱文進所部畢竟都是久戰精英,加上又有郭爾標光著膀子帶人,攆著一眾清兵就砍,更給城內清兵帶來了巨大的混亂。
張文衡實在抵擋不住,打的精疲力竭之下,被朱文進帶人給俘虜了。
而此時趕到城北的清軍將領張泰,卻發現著火點並不大,幾名被郭爾標提前安排好的搗亂分子,看到張泰惡狠狠地從南麵奔來,全部四散而逃。
正在這個時候,城南出現了巨大的喊殺聲,張泰的戰場經驗非常豐富,知道事情已經無法挽迴,下令部下打開北門,率領本部人馬直接衝了出去。
還沒有衝出一箭之地,立刻就遭到了早就埋伏在此的明軍陳其美所部的攻擊,一排排的火銃冒出了火花,接著就看到張泰和他部下們紛紛落馬到底,不到一刻鍾的功夫,張泰和他的手下們全部被殺。
殲滅了城內主要的清軍勢力以後,剩下的都好辦了許多,在明軍寬大的政策影響之下,很多人最後選擇了放下武器,青州城很快獲得了安寧。
被抓的清國青州巡撫張文衡看到向他走過來的張鹿安,表現的非常硬氣,還不停大罵張鹿安不識時務。
張鹿安沒有生氣,隻是下令道:
“來人,將張文衡押到平度州,讓他見一見李士元,然後再把他給我送到海洋島種地。”
送走了張文衡後,張鹿安表揚了立下大功的郭爾標,將青州城內俘獲的兵器大部分都賞賜給了郭爾標,還額外提供了一些火銃和火藥、鉛彈。
郭爾標連忙謝恩,張鹿安笑著說道:
“郭千總,可願意再去試試濟南府的繁華啊?”
其實飽受戰亂之苦的濟南府,壓根就談不上繁華,郭爾標知道這也算是張鹿安提攜他,連忙請戰道:
“屬下原為大軍進攻濟南府的前驅。”
張鹿安將郭爾標扶起來,再次口頭表揚了他,讓他帶領本部精兵一千人向西進發。
張鹿安以王征為青州知府,讓他帶著兩千人馬,留守青州府,張貼告示告訴所有百姓,清軍主力不日將到青州,願意去登萊生活的,跟著一起走,不願意去登萊的,生死自論。
於是青州府又開始了一波遷居浪潮。
而隨著張鹿安本人率領第一協到達淄川,原本就為張鹿安所救的畿南三府百姓更是紛紛群起響應,紛紛選擇向東遷移,張鹿安派人告訴王征,將這些人進行優先轉運;
讓賈名傑對這些人進行優先安置。
很快,郭爾標又報告已經攻下了鄒平和章丘兩地,幾乎都是兵不血刃進入城池,他還探聽到如今令狐雲湘已經在進攻濟南府城。
張鹿安一麵組織本地百姓往萊州府遷移,一麵將青州府庫內的其他部分武器,分發給那些不願意離開的人們,讓他們最好進山保護好自己。
等張鹿安到達濟南府城東北方向的堰頭鎮的時候,令狐雲湘親自來見,表示原本計劃的突襲行動被清國山東巡撫方大猷所識破,隻得對濟南府城進行了強攻,但是還未奏效。
“其他各股義軍呢?”
“迴大帥,冠縣的裴守政、馬瑞恆、劉桐相率領本部家眷和部下兩萬餘人,已經來到濟南城西紮營;
壽張的丁維嶽帶著部將張堯中、周魁軒、楊雲山等率領軍民五萬餘人,已經趕到,正在城南紮營;
付家樓的馬應試,雖然沒有親自前來,但是派遣了部下楊鴻升、楊之華叔侄以及閻清宇三人,帶著4000人前來會師,並表示願意為我等擋住北麵的敵人;
嘉祥的宮文彩雖然沒有派兵,但是明確表示,會堅決襲擊路過的清軍人馬……”
“好,令狐將軍,你做的很好,快帶我去見見他們。”
張鹿安隨後在濟南府城南的曆山山麓,擺下了露天大席,招待四方而來的義士,對於願意投靠的,熱烈歡迎;
對於不願意投誠的地方勢力的代表,則是溫言安撫。
次日,張鹿安對相關人員進行了安排,讓裴守政帶著三千精銳留下,令馬瑞恆、劉桐相帶著一萬七千餘人,向東進入萊州府;
讓丁維嶽和張堯中帶著五千精銳留下,讓周魁軒和楊雲山帶著四萬五千多人去萊州安家;
讓楊鴻升、楊之華叔侄去青州,協助王征處理青州事務,讓閻清宇留在身邊做事。
各方進行了大範圍的調動,讓濟南府內的方大猷看的清清楚楚,可能是考慮到先下手為強的道理。
方大猷經過一番權衡後,派出了部下鑲黃旗牛錄章京嚴國卿、嚴朝綱二將,率領驍騎200人,突然打開濟南南門,對正在變動之中的明軍大營發動了突然襲擊。
(本章完)
青州城在昌樂城以西六十裏
張鹿安對於青州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熟悉的地步。
昌樂城在張汝行率軍離開後,張鹿安就派曹良臣率領所部趁虛攻下。
並以此為基地,開始聚集軍用物資。
同時以李士元的到來為契機,張鹿安以防備清軍的援軍為由,決定提前發動濟南攻防戰。
而進攻濟南前,橫亙在中間的青州城,是張鹿安不得不拔除的一個隱患。
此時青州城壓根就沒有大將坐鎮,隻有知府張文衡帶著漢軍正黃旗牛錄章京張泰,對青州城進行防守。
而張泰的手裏,也隻是掌握著110名披甲人,連半個牛錄都沒到,想要靠著這麽110名士兵,來保住青州這座大城,無異於天方夜譚。
青州知府張文衡於是號召轄區範圍內的團練鄉勇抓緊入城協助防守,張鹿安得知這個消息後,決定在這方麵做做文章。
因為覺得乞活軍還是不算可靠,隻有用自己人才行,便特地招來昌邑民團千總郭爾標,提出由他帶著數十名民團鄉勇,趁此機會混入青州城內作內應,想辦法打開城門,讓明軍得以進入城內。
但是這麽做有一個先提條件,那就是所有人必須得剃發,裝也要裝成清軍統治下的順民的樣子。
而且清廷“剃發令”剛下達不久,很多人都是新剃頭發,這一點根本就不是破綻。
隻是漢人都會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觀念,如果肆意損壞,那就是對父母不孝。
張鹿安因此特別擔心郭爾標會有抵觸情緒,誰知道郭爾標非常爽快的就答應了,然後在找來的剃發匠的幫助下,非常順利地就完成了“新的發型”。
原來,對於沒有多少文化的群體來說,這個發飾問題根本就不是個太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老百姓是不是真的能夠安定的生活下去。
所以郭爾標和他挑選的部下,輕而易舉地就完成了從“明人”到“清人”的轉變,並且以壽光鄉民的身份成功混入了青州城。
張鹿安得到張文衡上當的消息後,就在當日天色大黑的情況下,以朱文進的第一步兵營為先鋒,悄悄地來到青州城南城牆外麵,靜靜的埋伏著,等待著城內的信號。
半夜三更之時
青州城內的城北突然有地方開始著火,接著就是有人大叫道:
“明軍進城啦。”
無論是青州知府張文衡還是牛錄章京張泰,都知道這絕對是城中出現了內亂,張文衡不敢怠慢,急忙下令左右人手把他披上甲胄,坐鎮府衙大廳,讓張泰率領精兵前往北城平叛。
隻是張泰剛剛離開不久,城南卻爆發出巨大的轟鳴聲,以轟鳴聲為信號,青州南門被郭爾標帶人從裏麵打開,緊接著明軍在朱文進的率領下,衝入了青州城。
張文衡聽到響聲後,便帶著身邊的衙役們來到了城南,試圖阻擋朱文進所部的持續湧入。
但是朱文進所部畢竟都是久戰精英,加上又有郭爾標光著膀子帶人,攆著一眾清兵就砍,更給城內清兵帶來了巨大的混亂。
張文衡實在抵擋不住,打的精疲力竭之下,被朱文進帶人給俘虜了。
而此時趕到城北的清軍將領張泰,卻發現著火點並不大,幾名被郭爾標提前安排好的搗亂分子,看到張泰惡狠狠地從南麵奔來,全部四散而逃。
正在這個時候,城南出現了巨大的喊殺聲,張泰的戰場經驗非常豐富,知道事情已經無法挽迴,下令部下打開北門,率領本部人馬直接衝了出去。
還沒有衝出一箭之地,立刻就遭到了早就埋伏在此的明軍陳其美所部的攻擊,一排排的火銃冒出了火花,接著就看到張泰和他部下們紛紛落馬到底,不到一刻鍾的功夫,張泰和他的手下們全部被殺。
殲滅了城內主要的清軍勢力以後,剩下的都好辦了許多,在明軍寬大的政策影響之下,很多人最後選擇了放下武器,青州城很快獲得了安寧。
被抓的清國青州巡撫張文衡看到向他走過來的張鹿安,表現的非常硬氣,還不停大罵張鹿安不識時務。
張鹿安沒有生氣,隻是下令道:
“來人,將張文衡押到平度州,讓他見一見李士元,然後再把他給我送到海洋島種地。”
送走了張文衡後,張鹿安表揚了立下大功的郭爾標,將青州城內俘獲的兵器大部分都賞賜給了郭爾標,還額外提供了一些火銃和火藥、鉛彈。
郭爾標連忙謝恩,張鹿安笑著說道:
“郭千總,可願意再去試試濟南府的繁華啊?”
其實飽受戰亂之苦的濟南府,壓根就談不上繁華,郭爾標知道這也算是張鹿安提攜他,連忙請戰道:
“屬下原為大軍進攻濟南府的前驅。”
張鹿安將郭爾標扶起來,再次口頭表揚了他,讓他帶領本部精兵一千人向西進發。
張鹿安以王征為青州知府,讓他帶著兩千人馬,留守青州府,張貼告示告訴所有百姓,清軍主力不日將到青州,願意去登萊生活的,跟著一起走,不願意去登萊的,生死自論。
於是青州府又開始了一波遷居浪潮。
而隨著張鹿安本人率領第一協到達淄川,原本就為張鹿安所救的畿南三府百姓更是紛紛群起響應,紛紛選擇向東遷移,張鹿安派人告訴王征,將這些人進行優先轉運;
讓賈名傑對這些人進行優先安置。
很快,郭爾標又報告已經攻下了鄒平和章丘兩地,幾乎都是兵不血刃進入城池,他還探聽到如今令狐雲湘已經在進攻濟南府城。
張鹿安一麵組織本地百姓往萊州府遷移,一麵將青州府庫內的其他部分武器,分發給那些不願意離開的人們,讓他們最好進山保護好自己。
等張鹿安到達濟南府城東北方向的堰頭鎮的時候,令狐雲湘親自來見,表示原本計劃的突襲行動被清國山東巡撫方大猷所識破,隻得對濟南府城進行了強攻,但是還未奏效。
“其他各股義軍呢?”
“迴大帥,冠縣的裴守政、馬瑞恆、劉桐相率領本部家眷和部下兩萬餘人,已經來到濟南城西紮營;
壽張的丁維嶽帶著部將張堯中、周魁軒、楊雲山等率領軍民五萬餘人,已經趕到,正在城南紮營;
付家樓的馬應試,雖然沒有親自前來,但是派遣了部下楊鴻升、楊之華叔侄以及閻清宇三人,帶著4000人前來會師,並表示願意為我等擋住北麵的敵人;
嘉祥的宮文彩雖然沒有派兵,但是明確表示,會堅決襲擊路過的清軍人馬……”
“好,令狐將軍,你做的很好,快帶我去見見他們。”
張鹿安隨後在濟南府城南的曆山山麓,擺下了露天大席,招待四方而來的義士,對於願意投靠的,熱烈歡迎;
對於不願意投誠的地方勢力的代表,則是溫言安撫。
次日,張鹿安對相關人員進行了安排,讓裴守政帶著三千精銳留下,令馬瑞恆、劉桐相帶著一萬七千餘人,向東進入萊州府;
讓丁維嶽和張堯中帶著五千精銳留下,讓周魁軒和楊雲山帶著四萬五千多人去萊州安家;
讓楊鴻升、楊之華叔侄去青州,協助王征處理青州事務,讓閻清宇留在身邊做事。
各方進行了大範圍的調動,讓濟南府內的方大猷看的清清楚楚,可能是考慮到先下手為強的道理。
方大猷經過一番權衡後,派出了部下鑲黃旗牛錄章京嚴國卿、嚴朝綱二將,率領驍騎200人,突然打開濟南南門,對正在變動之中的明軍大營發動了突然襲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