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不健康,並不是針對於他們仗勢欺人,霸占土地。這些事雖然也是罪大惡極,但是尚可簡單處理。


    而且這種事情實在是太頻繁了,有些地方豪強們做的比他們更過分。隻是他們身份不如太監敏感,所以社會關注度不高而已。


    我想表達的是,宦官這個群體最大的特點就是被困在皇宮中。


    他們根本不知道百姓的疾苦,又怎麽可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呢?


    他們根本沒學過治國之策,最多隻是耍一些小聰明,又怎能參與治國安邦的討論呢?


    然而,現在的製度中,宦官是可以幹政的。所謂宦官,實際上就是太監當了官。


    可是,這些人的本職工作應該是侍奉好皇上。而非在朝堂上幹涉政令的推行。


    我承認有不少宦官是很有能力,其中有一些如呂強、曹嵩這些宦官的人品我也非常敬佩。


    但是我依然不支持,太監們以宦官的形式活動在朝堂中。


    這對於長久的王朝來說,並非是一件好事。


    陛下應當更多的選賢用能,輔助他處理政事。


    那麽多侍郎的位置,如今都讓一群碌碌無為的人霸占著,實在是大漢之不幸也。


    劉辯明白了,他終於明白為什麽蔡邕這種平時不喜歡爭權奪利的人也如此針對宦官集團了。


    如果說世家集團針對宦官集團是因為宦官集團總是會與他們爭奪一些權利,阻礙了他們的擴張。


    那麽,蔡邕等一些人針對宦官集團,單純的是因為他們認為這個職位是不合理的。


    這一片赤誠的報國之心,使劉辯不禁為之動容。


    可是想到宦官相關的問題時,劉辯卻顯得非常無奈。


    來到這個時代這麽久,劉辯也意識到了漢靈帝所麵對的困境。那就是:很難選出可靠的人,給自己出謀劃策。


    許多自詡為大漢忠臣的人,在考慮事情的時候都會顧及到家族的利益,以及與他們家族相牽扯之人的利益。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大公無私。


    也正因如此,議郎這個本該作為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侍衛兼參謀的職位,在世家利益的牽扯下,變得失去了他們客觀的立場。變的很難得到皇帝的完全信任。


    要知道,曹操在年輕的時候,也是有一段時間,以侍郎的身份跟在漢靈帝身邊的。


    然而,即使以曹操的能力,加上他當時公正無私的名聲(畢竟是用過五色大棒執法,不畏權貴的人。)都無法使得漢靈帝聽他兩句勸。


    這就足以見得漢靈帝對侍郎這個群體有多麽的不信任了,又或者說他除了宦官誰都不敢信。


    弄清楚了蔡邕的憂慮,劉辯感到非常的棘手。


    他並不是那種說話無腦,全憑心情的人,不會說“不行,這樣做不對,你就是不能上書彈劾宦官。”之類的話。


    也不是自大又自私的人,不會說“我這是為了你好,才不讓你上書。”之類的話。


    既然劉辯想要保護蔡邕,並改變自己的命運。


    那麽他就需要想出一個,真實可行的計劃用來說服蔡邕收手。而非強硬表達態度剩下交給天命。


    生活中無數事件也能夠證明,當人們有備選方案後會更容易接受他人建議。劉辯的方法往往比一句“我是為了你好”效果好得多。


    可是又該如何解決蔡邕的憂慮呢?


    思慮了許久無果,劉辯決定把半成品拋出來,與蔡邕一起討論。


    於是,他試圖先通過說清楚漢靈帝的困境,把問題從“該不該撤除宦官的職位”轉變為“如何順利撤除換官的職位。”


    “先生且聽我一言。”


    “根據我的觀察,父皇也並不是說非要宦官不可,隻不過他如今無人可用罷了。”


    此言一出,蔡邕的臉色明顯紅了一個色號。顯然是熱血上頭,被氣的。


    他也顧不得眼前之人身份尊貴,直接就開口懟道:“你這說的什麽屁話?我大漢人才濟濟,學子無數,怎麽會無人可用呢?”


    劉辯默默搖了搖頭說:“我不要你覺得,咱們要的是父皇怎麽覺得。”


    “我所說的無人可用並不是冒犯萬千學子的能力。而是想告訴先生,父皇覺得這些人大多存有私心,不敢用爾。”


    “畢竟他們第一考慮的都是自己的家族,誰又能夠確保他們在國家大事上,不會偏袒自家呢。如果招過來的都是這樣的人,那麽父皇又怎麽確定這樣的人提出的建議是就事論事呢,如果他們真的夾帶私貨豈不是會影響父皇判斷的公平性?”


    蔡邕表示非常的不服氣,他耿直的說:“這並非體製的問題,而是那些人的品行不到位。隻要選拔的人品德高尚,那麽就沒有問題。”


    劉辯歎了一口氣,他這位先生什麽都好,最大的缺點就是把他們文化人的氣節看的太重了,也看的太理想。他搖了搖頭,無奈的迴應道:“先生,您跟我說這個沒用啊!就算您推薦的人再好,父皇如果不會去信任這些人,那也於事無補。您想一下,父皇能夠相信的人中,除了先生,這全天下還有幾個?”


    這句話不僅拍了馬屁,也為蔡邕點明了現狀。


    蔡邕陷入了沉默,似乎是不能接受這個現實,也可能是因為想不到好的辦法。


    劉辯看著蔡邕有些落寞的神情,有些不忍心賣關子。於是就幹脆的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我是這麽想的,既然咱們不能從人性的角度去保證。那麽,為什麽不試著從製度的角度上去保證呢?如果我們不能夠保證,選拔的人能被父皇完全信任,那為什麽不試著建立一套父皇可以相信的體係呢?”


    “畢竟人是活的,但是規矩是死的。如果能夠,建立一套體係,把每個人的私心套上一層枷鎖。那麽,父皇會不會在認可了健全的體製之後,也接受他們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整漢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鹿鳴東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鹿鳴東方並收藏重整漢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