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 吞地皮!
大唐:開局發老婆,我賺大了 作者:一頭大鯊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啟程時,慶修才發現跟隨他迴西域的人遠超出他的料想。
他本以為最多也就隻能帶上幾百人,沒想到拚湊起來竟然達到了一千多人。
甚至之前所準備的口糧和物資都不夠,不得不把返迴的時間推遲一些時日,再重新采購一些物資。
恰在他整頓期間,程咬金竟然又給他帶來一個好消息。
“不僅僅是高昌和樓蘭兩地,附近其他西域各國,一些國中的工匠聽聞慶修願意帶他們迴長安城,竟然也都來爭相報名依附 ,要不要把他們也帶上?”
慶修聞言頓時大喜,“當然要帶上,而且有多少就帶多少,不但接收,連他們沿途趕過來的路費我都包了! ”
能接收到人才的同時,還可以削弱對手,這不就相當於吸對手的血,這等好事當然要辦!
這個口子一開,帶來的結果是慶修和西域各國都遠遠沒料到的。
他們都以為隻不過是幾名工匠跳槽換家,可結果竟然是各國工匠都大規模出走,拖家帶口的來投奔慶修。
許多國中技巧極高的工匠,竟然主動帶著他手下的徒弟們紛紛投靠唐朝。
哪怕是這些人不能被帶走,隻要承諾能夠好好的生活不惹事,仍然可以留在樓蘭和高昌地區生活。
雖說不能去長安城, 但是高昌和樓蘭兩地的生活水平也遠高於他們本國。
畢竟誰都想混個好前程。
這一手釜底抽薪的殺傷力遠超出西域各國首腦的意料。
一個不留神,他們國內的鐵匠竟然都幾乎跑空了,不得不抓緊時間封鎖邊境,免得更多人逃走。
任誰也沒想到,隻不過是慶修隨便的一個小手段,竟然差點把他們國內的生產力給掏空,這也讓各國再度直視了他們和唐朝之間的差距。
不僅僅是軍力,僅僅隻是唐朝這塊招牌,都比他們的國格有吸引力的多。
不過此事過後,西域幾乎人人都知道慶修將要東歸長安,這也讓一些明裏暗裏和唐軍為敵的對手終於能安下心來。
然而這些人並不知道,慶修雖然離去了,但他留下了一個更為好戰的薛仁貴,對這些人來說絕對不是什麽好消息,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更為麻煩!
但眼下無人這麽想。
尤其是阿拉伯人,得知慶修離開之後,當即篤定唐朝人的最大智囊已經離去。
此後他們必然可以在西域步步為營,用策略逐步碾壓唐朝人,徹底奪迴他們在西域的主動權!
哈蘭丁尤其自信,他甚至還主動讓人寫書信一封婉送慶修離去,還表示自己不能親自前去送行,著實惋惜。
慶修收了書信後不過淡然一笑,此人還真以為是勝券在握了。
時間還長,此人很快就知道薛仁貴這個對手的分量如何。
……
慶修東歸的消息傳入長安城後,無論民間還是朝廷都極為轟動。
他們此次得知消息,慶修此番歸來之後便不打算繼續迴西域。
對朝廷來說,這意味著西域如今已經可以自給自足,再也不需要從關內為其運輸物資。
尤其是李二得知此消息後更是興奮,還不等慶修入關,他直接派人修書信一封,讓慶修告知他此行東歸都規模。
他要提前準備好宴席迎接慶修歸來。
然而慶修那邊迴了信卻讓他當場傻眼:
此行慶修的隊伍規模,竟然有三千多人!
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來自西域的工匠,人口甚多,慶修還讓李二提前多準備一些宴席,便於迎接。
如果這封書信並非是出自慶修之手,李二還以為是在開玩笑。
他去一趟西域迴來,怎麽還帶了這麽多人!
不過李二也並未多問,既然是慶修所辦,那想必也有他的理由和考量在內。
便也馬上讓人準備宴席,給這些人做安排。
可這邊剛著手準備好,慶修竟然又緊接著來了第二封書信:
他讓李二著手統計一些關內外部分沒有開墾過的荒地,然後他自掏腰包,從朝廷手中把這些荒地全部都買下來。
這些區域的荒地在北朝、隋朝最為興盛,人口繁多時,也曾經有人開墾耕作。
但是隋末大動亂時,國內人口驟減,這些區域的人要麽死於戰亂,或者遷入關內。
那些用於耕作的土地自然也就荒廢下來了。
雖然唐初時朝廷再度分配領土,大搞開荒開墾,但是關內的肥沃土地都還沒分配完,耕種不過來。
怎麽可能有人去關外或者邊緣地區去種植那些相對貧瘠一些的土地。
因此這些土地時至今日也都無人開墾,全都是一片荒地。
隻是偶爾會有一些牧民到此地放牧。
“慶國公買下這麽多的荒地幹什麽?”
李二覺得有些奇怪,但是既然慶修要買,李二也不介意。
反正這些土地也沒人要,慶修要買走再好不過。
不多日後,慶修這一行浩浩蕩蕩的隊伍終於來了長安城。
這一路風塵仆仆,十分勞累,但是那些從西域來的人見到長安這座如此繁華巨大的城池,無不為之震驚。
他們在西域簡直無法想象,天下竟然能打造出如此巨大的城池,僅僅是城牆的高度都相當於山丘一樣。
更不用提其街道的規劃以及繁華程度,甚至他們的都城相比較,也就是比部分村莊稍稍好一些罷了。
這些人活像是土包子進城一樣,進了長安城一個個都不敢落腳,四下張望頗為膽怯,但又瞪大眼睛生怕漏看了任何一個細節。
也好在提前準備好了接應,他帶著這些人在城中轉了一圈,便去城外暫且落腳修整,在朝廷準備的宴席上大吃大喝起來。
隻是這些人的吃相並不怎麽好,那些負責監管的禮官和士兵們看了都是目瞪口呆。
“這怎麽有筷子也不用,非得上手去抓。”
“這吃相,我家的狗都比他強多了,活像是八輩子沒吃過飯似的。”
“慶國公這是從哪裏找來的一群乞丐,連飯都沒吃過?”
……
眾人議論紛紛,甚至有的人還不禁笑出聲。
但隨著慶修親自來到宴席,並及李二一起,他們便沒人敢發笑了,一個個趕緊退讓到一旁端莊肅穆。
他本以為最多也就隻能帶上幾百人,沒想到拚湊起來竟然達到了一千多人。
甚至之前所準備的口糧和物資都不夠,不得不把返迴的時間推遲一些時日,再重新采購一些物資。
恰在他整頓期間,程咬金竟然又給他帶來一個好消息。
“不僅僅是高昌和樓蘭兩地,附近其他西域各國,一些國中的工匠聽聞慶修願意帶他們迴長安城,竟然也都來爭相報名依附 ,要不要把他們也帶上?”
慶修聞言頓時大喜,“當然要帶上,而且有多少就帶多少,不但接收,連他們沿途趕過來的路費我都包了! ”
能接收到人才的同時,還可以削弱對手,這不就相當於吸對手的血,這等好事當然要辦!
這個口子一開,帶來的結果是慶修和西域各國都遠遠沒料到的。
他們都以為隻不過是幾名工匠跳槽換家,可結果竟然是各國工匠都大規模出走,拖家帶口的來投奔慶修。
許多國中技巧極高的工匠,竟然主動帶著他手下的徒弟們紛紛投靠唐朝。
哪怕是這些人不能被帶走,隻要承諾能夠好好的生活不惹事,仍然可以留在樓蘭和高昌地區生活。
雖說不能去長安城, 但是高昌和樓蘭兩地的生活水平也遠高於他們本國。
畢竟誰都想混個好前程。
這一手釜底抽薪的殺傷力遠超出西域各國首腦的意料。
一個不留神,他們國內的鐵匠竟然都幾乎跑空了,不得不抓緊時間封鎖邊境,免得更多人逃走。
任誰也沒想到,隻不過是慶修隨便的一個小手段,竟然差點把他們國內的生產力給掏空,這也讓各國再度直視了他們和唐朝之間的差距。
不僅僅是軍力,僅僅隻是唐朝這塊招牌,都比他們的國格有吸引力的多。
不過此事過後,西域幾乎人人都知道慶修將要東歸長安,這也讓一些明裏暗裏和唐軍為敵的對手終於能安下心來。
然而這些人並不知道,慶修雖然離去了,但他留下了一個更為好戰的薛仁貴,對這些人來說絕對不是什麽好消息,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更為麻煩!
但眼下無人這麽想。
尤其是阿拉伯人,得知慶修離開之後,當即篤定唐朝人的最大智囊已經離去。
此後他們必然可以在西域步步為營,用策略逐步碾壓唐朝人,徹底奪迴他們在西域的主動權!
哈蘭丁尤其自信,他甚至還主動讓人寫書信一封婉送慶修離去,還表示自己不能親自前去送行,著實惋惜。
慶修收了書信後不過淡然一笑,此人還真以為是勝券在握了。
時間還長,此人很快就知道薛仁貴這個對手的分量如何。
……
慶修東歸的消息傳入長安城後,無論民間還是朝廷都極為轟動。
他們此次得知消息,慶修此番歸來之後便不打算繼續迴西域。
對朝廷來說,這意味著西域如今已經可以自給自足,再也不需要從關內為其運輸物資。
尤其是李二得知此消息後更是興奮,還不等慶修入關,他直接派人修書信一封,讓慶修告知他此行東歸都規模。
他要提前準備好宴席迎接慶修歸來。
然而慶修那邊迴了信卻讓他當場傻眼:
此行慶修的隊伍規模,竟然有三千多人!
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來自西域的工匠,人口甚多,慶修還讓李二提前多準備一些宴席,便於迎接。
如果這封書信並非是出自慶修之手,李二還以為是在開玩笑。
他去一趟西域迴來,怎麽還帶了這麽多人!
不過李二也並未多問,既然是慶修所辦,那想必也有他的理由和考量在內。
便也馬上讓人準備宴席,給這些人做安排。
可這邊剛著手準備好,慶修竟然又緊接著來了第二封書信:
他讓李二著手統計一些關內外部分沒有開墾過的荒地,然後他自掏腰包,從朝廷手中把這些荒地全部都買下來。
這些區域的荒地在北朝、隋朝最為興盛,人口繁多時,也曾經有人開墾耕作。
但是隋末大動亂時,國內人口驟減,這些區域的人要麽死於戰亂,或者遷入關內。
那些用於耕作的土地自然也就荒廢下來了。
雖然唐初時朝廷再度分配領土,大搞開荒開墾,但是關內的肥沃土地都還沒分配完,耕種不過來。
怎麽可能有人去關外或者邊緣地區去種植那些相對貧瘠一些的土地。
因此這些土地時至今日也都無人開墾,全都是一片荒地。
隻是偶爾會有一些牧民到此地放牧。
“慶國公買下這麽多的荒地幹什麽?”
李二覺得有些奇怪,但是既然慶修要買,李二也不介意。
反正這些土地也沒人要,慶修要買走再好不過。
不多日後,慶修這一行浩浩蕩蕩的隊伍終於來了長安城。
這一路風塵仆仆,十分勞累,但是那些從西域來的人見到長安這座如此繁華巨大的城池,無不為之震驚。
他們在西域簡直無法想象,天下竟然能打造出如此巨大的城池,僅僅是城牆的高度都相當於山丘一樣。
更不用提其街道的規劃以及繁華程度,甚至他們的都城相比較,也就是比部分村莊稍稍好一些罷了。
這些人活像是土包子進城一樣,進了長安城一個個都不敢落腳,四下張望頗為膽怯,但又瞪大眼睛生怕漏看了任何一個細節。
也好在提前準備好了接應,他帶著這些人在城中轉了一圈,便去城外暫且落腳修整,在朝廷準備的宴席上大吃大喝起來。
隻是這些人的吃相並不怎麽好,那些負責監管的禮官和士兵們看了都是目瞪口呆。
“這怎麽有筷子也不用,非得上手去抓。”
“這吃相,我家的狗都比他強多了,活像是八輩子沒吃過飯似的。”
“慶國公這是從哪裏找來的一群乞丐,連飯都沒吃過?”
……
眾人議論紛紛,甚至有的人還不禁笑出聲。
但隨著慶修親自來到宴席,並及李二一起,他們便沒人敢發笑了,一個個趕緊退讓到一旁端莊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