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2章 釜底抽薪!
大唐:開局發老婆,我賺大了 作者:一頭大鯊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252章 釜底抽薪!
話說至此,老程的意思也非常明確了。
他顯然也是打算和慶修一同迴京。
慶修倒是不介意程咬金的想法,畢竟這個老頭子早就已經退居二線了,幹什麽事情都是憑自己喜好,自己也不便對他多下命令。
不過這對薛仁貴來說,倒是有些頭疼。
程咬金留在這邊對他來說算是個不小的助力,雖然程咬金如今已經不在軍中擔任職務。
但是此人在,對各方將士都有一個穩定精神的作用,而且相對於年輕的薛仁貴,有時候由程咬金代為傳達他的命令更加有用。
而且薛仁貴在這邊的班底也都都太年輕,能多一個老將在,總歸也是能起到一些更好的作用。
說到底,還是如今薛仁貴手下能用的人太少。
大唐的領土膨脹速度太快,唐朝開國時的老將班底已經完全不夠用了。
如果不是他及時挑選出來薛仁貴挑大梁,恐怕還真如侯君集所期望的那樣,西域的大小事務全都得交由他來處理。
慶修對薛仁貴許諾,他迴長安城之後還會繼續挑選一些能幹善用的文官或者武官,全部都送到西域這裏來。
“對了,之前我帶的那個人,王玄策,此人你可以加以善用,好好調整一番,說不定也是個文武雙全的奇才。”
薛仁貴頓時想到了那個一臉精明的王玄策,心裏莫名其妙有點反感。
此人在他看來太過於會算計,而會算計的人他總覺得上了戰場很難靠得住。
“這人能行嗎?”
薛仁貴皺起眉頭,“老大,我不是懷疑你的眼光啊,就是覺得……”
“你用了就知道了,這種人,百年都難遇一個。”
慶修笑道,“當然了,和你自然是比不了,像你這種人才,恐怕得四五百年才能出一個。”
人都是喜歡聽好話的,尤其是像慶修這樣有大才大能之人的誇獎,更是容易讓人飄飄然。
薛仁貴聽了這話頓時就有些飄忽,他趕緊說道:“既然是慶國公安排,那我盡力而為,就算他沒什麽才能,我也給他硬生生培育出來!”
有薛仁貴這番話,慶修也算是放心了。
“程伯伯,準備一下吧,工造坊的人我也打算全部帶迴長安城。”
慶修又對程咬金做吩咐,“隻要是我從長安本土帶來的工匠,全部都要跟我迴去,除此之外,如果有技藝高超一些的西域人,願意去長安城定居的,也可以一起走。”
老程聽到這話就頓時明白了,慶修這是打算此次迴長安城之後,若無意外就不會再來西域了。
“我去安排一下。”
程咬金正要動身,卻又忽然想到什麽,“對了,我看西域本地人還有一些善於耕作、鍛造和紡織的人,他們雖然不為工造坊效力,但也都是人才,不如我也把他們一並帶走?”
“如此甚好!”
慶修當然沒意見,能帶走的人才當然是越多越好了。
一切安排完畢之後,慶修便打算迴去收拾行裝出發。
而恰在這時,他不經意間看到門外有一群士兵正牽著剛剛培育篩選出來的馬匹路過,立刻想到了侯君集。
這個老小子,此時還仍然在養馬。
如今西域正值用人,要是一直讓這個老將軍在後勤養馬,太過浪費人才了。
“薛仁貴,我走之後,侯君集如何安排,你來定。”
思來想去,慶修便把這個權利交給了薛仁貴。
後者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慶修這是要賣他一個人情。
如果侯君集是被薛仁貴所放出來的,他自然也就對薛仁貴心存感激。
自此以後,他們之間不管有多大的隔閡,有這份人情壓著,侯君集自然也不會怎麽樣。
薛仁貴點頭,“放心吧老大,這件事情我能安排的好。”
如此,慶修也就能放心的迴長安城了。
“走了!從今天起,我所有的職務都歸你管了,奇遇的事情我不再插手!”
他把火銃交給身旁的士兵,頓時覺得渾身上下輕鬆無比。
果然卸掉了擔子去躺平就是爽!
……
幾日之後,一則告示貼滿了樓蘭和高昌兩區域各地。
那告示的內容簡單明確,聲稱隻要有擅長手藝者,無論是耕作技巧、 鐵器鍛造還是紡織養殖。
隻要有一手擅長的 ,都可以前往唐軍的軍營報名,慶國公東返時會帶上他們一道去長安城。
出發時,每個人都可發十兩銀子,三匹棉布,到了地方之後還會酌情分發給土地和房屋,保證他們在長安城能夠有生活。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他們必須要在某一方麵有十分精良的手藝,否則去了也不會收納。
這告示張貼開來後,頓時引得西域上下眾人轟動。
且不論這其中給的報酬和獎賞,僅僅隻是帶他們去長安城定居這一點,都足以讓他們爭相報名了。
在西域人的印象裏,東土大唐簡直就是地上天堂的代言詞。
那邊兒既有良土耕田,還雨水豐沛,不像西域這樣在綠洲裏都要一天到晚吃沙子。
更不用提大唐那邊物產豐富!
“我說,你小子好像挺擅長耕作的吧,種田有一手,還不快去!”
“好像會木匠也可以,這也算是一門手藝吧?”
“這唐朝人眼光極高,也不知道咱這手藝能不能入他們的眼,還是得先去試試。”
……
一時間,西域各部的工匠手藝人都爭相報名,盼望著能夠跟隨唐軍一同返迴長安城。
雖然西域人整體的技藝水平相對於慶修自己的工匠們差了不少,但從這些人當中矮個子拔尖,還是能挑選出來一些看得過眼的。
他挑選這些人也並非是要讓他們為自己幹活,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懂得打造一些西域獨有的最高水平的工具。
科技從來都是在相互交流中穩步提升的,哪怕是再落後也有可取之處。
慶修希望把這些人帶到長安城之後,讓他們能夠和長安本土的人多交流一些,讓當地人能夠開闊眼界。
最好是給當地的人也起到一些啟發的作用,如此才是他的目的。
話說至此,老程的意思也非常明確了。
他顯然也是打算和慶修一同迴京。
慶修倒是不介意程咬金的想法,畢竟這個老頭子早就已經退居二線了,幹什麽事情都是憑自己喜好,自己也不便對他多下命令。
不過這對薛仁貴來說,倒是有些頭疼。
程咬金留在這邊對他來說算是個不小的助力,雖然程咬金如今已經不在軍中擔任職務。
但是此人在,對各方將士都有一個穩定精神的作用,而且相對於年輕的薛仁貴,有時候由程咬金代為傳達他的命令更加有用。
而且薛仁貴在這邊的班底也都都太年輕,能多一個老將在,總歸也是能起到一些更好的作用。
說到底,還是如今薛仁貴手下能用的人太少。
大唐的領土膨脹速度太快,唐朝開國時的老將班底已經完全不夠用了。
如果不是他及時挑選出來薛仁貴挑大梁,恐怕還真如侯君集所期望的那樣,西域的大小事務全都得交由他來處理。
慶修對薛仁貴許諾,他迴長安城之後還會繼續挑選一些能幹善用的文官或者武官,全部都送到西域這裏來。
“對了,之前我帶的那個人,王玄策,此人你可以加以善用,好好調整一番,說不定也是個文武雙全的奇才。”
薛仁貴頓時想到了那個一臉精明的王玄策,心裏莫名其妙有點反感。
此人在他看來太過於會算計,而會算計的人他總覺得上了戰場很難靠得住。
“這人能行嗎?”
薛仁貴皺起眉頭,“老大,我不是懷疑你的眼光啊,就是覺得……”
“你用了就知道了,這種人,百年都難遇一個。”
慶修笑道,“當然了,和你自然是比不了,像你這種人才,恐怕得四五百年才能出一個。”
人都是喜歡聽好話的,尤其是像慶修這樣有大才大能之人的誇獎,更是容易讓人飄飄然。
薛仁貴聽了這話頓時就有些飄忽,他趕緊說道:“既然是慶國公安排,那我盡力而為,就算他沒什麽才能,我也給他硬生生培育出來!”
有薛仁貴這番話,慶修也算是放心了。
“程伯伯,準備一下吧,工造坊的人我也打算全部帶迴長安城。”
慶修又對程咬金做吩咐,“隻要是我從長安本土帶來的工匠,全部都要跟我迴去,除此之外,如果有技藝高超一些的西域人,願意去長安城定居的,也可以一起走。”
老程聽到這話就頓時明白了,慶修這是打算此次迴長安城之後,若無意外就不會再來西域了。
“我去安排一下。”
程咬金正要動身,卻又忽然想到什麽,“對了,我看西域本地人還有一些善於耕作、鍛造和紡織的人,他們雖然不為工造坊效力,但也都是人才,不如我也把他們一並帶走?”
“如此甚好!”
慶修當然沒意見,能帶走的人才當然是越多越好了。
一切安排完畢之後,慶修便打算迴去收拾行裝出發。
而恰在這時,他不經意間看到門外有一群士兵正牽著剛剛培育篩選出來的馬匹路過,立刻想到了侯君集。
這個老小子,此時還仍然在養馬。
如今西域正值用人,要是一直讓這個老將軍在後勤養馬,太過浪費人才了。
“薛仁貴,我走之後,侯君集如何安排,你來定。”
思來想去,慶修便把這個權利交給了薛仁貴。
後者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慶修這是要賣他一個人情。
如果侯君集是被薛仁貴所放出來的,他自然也就對薛仁貴心存感激。
自此以後,他們之間不管有多大的隔閡,有這份人情壓著,侯君集自然也不會怎麽樣。
薛仁貴點頭,“放心吧老大,這件事情我能安排的好。”
如此,慶修也就能放心的迴長安城了。
“走了!從今天起,我所有的職務都歸你管了,奇遇的事情我不再插手!”
他把火銃交給身旁的士兵,頓時覺得渾身上下輕鬆無比。
果然卸掉了擔子去躺平就是爽!
……
幾日之後,一則告示貼滿了樓蘭和高昌兩區域各地。
那告示的內容簡單明確,聲稱隻要有擅長手藝者,無論是耕作技巧、 鐵器鍛造還是紡織養殖。
隻要有一手擅長的 ,都可以前往唐軍的軍營報名,慶國公東返時會帶上他們一道去長安城。
出發時,每個人都可發十兩銀子,三匹棉布,到了地方之後還會酌情分發給土地和房屋,保證他們在長安城能夠有生活。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他們必須要在某一方麵有十分精良的手藝,否則去了也不會收納。
這告示張貼開來後,頓時引得西域上下眾人轟動。
且不論這其中給的報酬和獎賞,僅僅隻是帶他們去長安城定居這一點,都足以讓他們爭相報名了。
在西域人的印象裏,東土大唐簡直就是地上天堂的代言詞。
那邊兒既有良土耕田,還雨水豐沛,不像西域這樣在綠洲裏都要一天到晚吃沙子。
更不用提大唐那邊物產豐富!
“我說,你小子好像挺擅長耕作的吧,種田有一手,還不快去!”
“好像會木匠也可以,這也算是一門手藝吧?”
“這唐朝人眼光極高,也不知道咱這手藝能不能入他們的眼,還是得先去試試。”
……
一時間,西域各部的工匠手藝人都爭相報名,盼望著能夠跟隨唐軍一同返迴長安城。
雖然西域人整體的技藝水平相對於慶修自己的工匠們差了不少,但從這些人當中矮個子拔尖,還是能挑選出來一些看得過眼的。
他挑選這些人也並非是要讓他們為自己幹活,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懂得打造一些西域獨有的最高水平的工具。
科技從來都是在相互交流中穩步提升的,哪怕是再落後也有可取之處。
慶修希望把這些人帶到長安城之後,讓他們能夠和長安本土的人多交流一些,讓當地人能夠開闊眼界。
最好是給當地的人也起到一些啟發的作用,如此才是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