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之後很久,米拉和諾言沒有說過一句話。

    前後位之間,磕磕碰碰總是要有接觸,不說話,那種感覺總是怪怪的,十分的尷尬。

    有好幾次,米拉都因為一些事要和諾言說話了,但她最終什麽也沒有說,諾言似乎也是這樣的,隻有苦了波波,不幸成為了他們的傳話筒。

    總之,他們的說話接觸機會都被小心的避開了。

    在冷戰之中,先說話的人似乎有那麽點妥協的意味。從某種認知上來說,也有認錯的表現。

    可是誰也不想先認錯,先低頭,於是就持續這樣的空氣。

    細心的人,從那時起就該看出,米拉這樣死倔強的性格,是怎麽樣也不會對別人妥協的。雖然那個時候的米拉頭腦中沒有很多清晰的條框認識自己。

    這個細心的人會是誰呢?

    他不會是大大咧咧的波波,不會是霸氣的諾言。

    ……

    有意無意的,米拉和佳奇走近了。

    宴會還在進行

    有時你是茫然無助的

    一杯酒也無法暖和你冰冷的內心

    在人聲鼎沸,、嘈雜的人群中

    你經常會感到空白寒冷的孤獨

    隻是因為那迴頭的一瞥

    僅僅是那毫無意識的一瞥

    你發現了

    人群中有一雙和你一樣的眼睛

    那時

    你荒涼的心底才湧入了一股暖流

    日子還是如流水般逝去,年少的好時光就這樣不分輕重的流去。

    高一的第一學期就快要結束了。

    冬天快要來了,這期間諾言用每天高頻率的掉筆運動打破了和米拉之間的沉默。

    隻是米拉的心理上已經對他有了抵觸情緒,似乎再也迴不到從前了。

    從秋入冬這一段日子,米拉,波波,佳奇已經成為了很要好的朋友。要好是個什麽概念,在這群高中一年級的孩子眼裏,要好就是整天的在一起。

    至於這是友誼或者是其他什麽感情,那有什麽要緊的呢?重要的是大家在一起。

    那個時候,三個人經常會逃課間操。偷偷溜出校門,就在學校附近有個很好的吃早點的地方,那是他們的聚點。

    當然做這個也不是沒有一點風險的,被值勤生抓到了,是要被罰值日,擦玻璃之類的體力活的。不過佳奇的人緣好,通常大家都是有驚無險。

    或者他們會在晚自習前一起吃飯。還是那個飯館,做的西紅柿雞蛋湯啊牛肉麵啊,那都是三個人記憶中永遠無法在重複的美味啊。

    也許,沒有波波短暫的缺席,大家就會把這種生活心照不宣的開開心心過下去。至於多久會發生什麽至少那時是可以堂而皇之的不用去想的。

    偏偏波波得了急性闌尾炎。

    那個下午,波波突然捧著肚子疼的栽倒在課桌上。豆大的汗珠從她白皙的額頭沁出,米拉急的一時之間不知所措。

    之前波波也曾經疼過,倆個人一直以為是胃疼,吃了一些止痛片治胃痛的舊胡亂的對付過去了,可是這迴明顯是止痛藥不能解決的了。波波臉色蠟黃,手變得冰涼,米拉被她突如其來的痛楚嚇的麵色慘白。

    佳奇背起波波在大夥的協助下把波波送到了醫院,才知道她得了急性闌尾炎。

    就在那天晚上,波波被送進手術室。

    後來大家都散了,隻留下了米拉和佳奇。給波波的父母打過電話,但他們卻一直沒有出現。

    寂靜的走廊,昏黃的燈光,米拉和佳奇一人占據走廊的一端。記憶中那個走廊靜的似乎能聽見兩個人激烈的心跳聲。

    米拉大腦一片空白,或許是為了波波擔心,或許是為了這寂靜尷尬,雖然她知道這是個無關生命的小手術,雖然她和這個男孩子天天在一起似乎很熟識。

    那個時候,米拉是多麽心疼她的朋友。她在手術室,而等候在外麵的隻是兩個還沒有成年的孩子。

    很晚的時候,安頓好波波,等到波波忙於事務的父母終於出現,米拉和佳奇才離開醫院。

    他們並排走在深秋的夜色中。

    “我送你迴家吧。”佳奇淡淡的說。

    “好的。”米拉也淡淡的迴應。

    很奇怪,天天在一起,並且有那麽多說不完話的人,突然因為少了波波,就變得不知所措,如此生分,倆個人都不知道如何打怕這樣的尷尬,也不知道何以出現這樣的尷尬。

    秋風劃過人跡稀少的街道,米拉打了個寒顫。

    佳奇的手放在了外套的拉鏈上,可旋即放下了。

    因為他看到,米拉縮起了脖子豎起了衣領。

    “她看似能夠很好的照顧自己,不需要別人的保護。”很多年後,佳奇想起這個發生在深秋的小細節,他對自己說。

    而當時的他,對米拉根本沒有那麽清晰的了解。他隻是順著她的動作,不在強求給她溫暖,隻是自然放下拉拉鏈的手。

    波波休息了不長但也不短的時間。

    米拉和佳奇經常會在休息時去陪她,但是很奇怪,好像隻要三個人在一起,就很快能迴到之前輕鬆快樂的狀態中去。

    學校中的生活一切照舊,隻是三個人變成兩個人了,似乎也因為這樣,很多活動也取消了。

    在米拉和佳奇之間,出現空白的沉默,有的談話,也是圍繞著波波的。但即便沒有語言,兩個人似乎也早有默契,一個眼神或者一個小動作彼此也能會意。

    實際上,這個時候,兩個人都在沒有波波的生活中感到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危機。

    好像波波是他們的紐帶,而紐帶一旦不在了,他們的關係就變得很脆弱,需要用偽裝來維持。這樣的感覺一直持續了很久,直到以後也依然如此。

    兩個人心照不宣的努力維持,努力偽裝,可越努力越蒼白,他們什麽都做不了,眼看這樣的關係潛在的危機的凸現。

    不久,班裏就有流言出現了。

    當然是圍繞著米拉,佳奇和還沒有出院的波波的。

    他們並不知道,在之前的一段時間,大家是把波波和佳奇看成一對的。波波漂亮,佳奇同樣屬於體育隊略遜諾言的一個人物。

    十幾歲的孩子,他們本來沒有惡意的去揣度別人的生活。他們都用最簡單的信條評判事物,誰又可以責怪呢?

    一些流言有意無意的飄到米拉的耳朵裏。

    “還有這樣的人呢,人家戀愛,她做燈泡,人家病了倒搶了人家愛男朋友……”

    “還和人家是好朋友呢,還有這樣的朋友呢……”

    “這樣的人怎麽這麽貪心啊,她自己不也有人喜歡麽?”

    米拉終於確定說的這個人就是她自己。本來很單純的三個人,從來沒想過這麽複雜的事情。突然在別人眼裏,米拉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壞女孩,她的尊嚴怎麽會潤許呢?

    一時之間,已經在和佳奇,波波,諾言關係中不知所措的女孩慌了手腳,她不知道該怎麽辦,也許離開就是最好的辦法。離開或許就可以證明她本不是這樣的女孩,還她的本來麵目吧。

    就這樣,米拉開始刻意的疏遠佳奇,盡管她眷戀這個藍色的影子盡管她喜歡他們就算沉默也息息相通的感覺,可是這一切比起來證明自己不是個工於心計欺騙自己最好朋友的女孩來說,又算得了什麽?

    佳奇不說話,他什麽也不問米拉,隻是遠遠的在觀望。米拉不知道他能不能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

    許多年後,米拉開始感謝佳奇,他是那種會給人留許多空間的人,是會用自己的感覺感情和別人對話的人,這在這喧囂的世界裏,是彌足珍貴的。

    波波完全康複是一個月左右的事情了,她又風風火火的迴歸了這個溫暖的大家庭。

    不知道為什麽,連心粗什麽也不很在乎的她,也感覺三個人不太對勁了。似乎那個昔日的友好陣營,如果說還沒有土崩瓦解,也至少是所剩無幾了。

    波波的身體剛有所恢複,就開始惦記學校門口餐館的聚餐了。

    米拉和佳奇什麽都沒說,一切似乎和從前一樣。從前的人,從前的地方,甚至是一樣清淡的飯菜。

    可是,可是,米拉與佳奇不在說話。

    三個人中間的尷尬氣氛是波波始料不及並且憑她一人之力無法改善的。

    “你們倆到底怎麽迴事?為什麽不說話?”波波問。

    米拉不知道該怎麽迴答,所以她沉默,佳奇依然保持從前的風格,不多說話,所以迴應波波的,也隻是沉默的空氣。

    “掃興,我病了一場,不知道你們是怎麽迴事了。好像沒有我,大家就不要處了似的。”

    波波就是這樣,她喜歡直來直往,說話不要拐彎抹角,可是不經多思考的她似乎抓住了問題的實質——“好像沒有我,大家就不要處了似的”。

    波波拂袖而去,剩下的米拉與佳奇,人就不說話,他們可以靜默的坐在一起,而所有的交流似乎都指通過這流動的空氣和暗空氣中微塵。

    我們也曾將年輕過,所以不要怪怨那些十幾歲的孩子。其實很多時候,他們為其他敏感的孩子帶來了傷害卻也多是無心之舉,並不是真的要傷害誰,而是孩子們天真的正義感在作祟。

    緊接著,波波就聽說了班裏的傳言。

    那一刻她的心情很複雜。她知道米拉不是那樣的人,可又為缺失了她而產生的變化而憤怒,具體憤怒什麽她自己又說不清楚。她決心弄清楚事情的真偽。

    她直接了當的找到佳奇,問“佳奇,你告訴我,你是不是喜歡米拉了?”

    其實在她去問佳奇而不是她最要好朋友米拉時,她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一種什麽樣的答案。波波隻是突然意識到,三個人中,有一個是異性,他們的三人組合也許從一開始就要崩潰,最終不是剩下兩個人就是一人也不在有,她對這種感覺恐懼,她需要有人圍繞。

    佳奇沒有迴答她,他看著波波,沉默。

    可是波波沒有許多耐心,她換了種方式“你喜歡人就直接說麽,看像現在這樣,不清不楚的,大家多沒意思。”

    佳奇低下頭含含糊糊的迴應她,“等有機會在說吧。”

    波波不知道,佳奇的“機會”是指有機會向米拉表白,還是有機會向波波解釋清楚。隻是她不在想追問下去了。

    她跑去告訴米拉,她是知道的,如果米拉沒有喜歡佳奇的話,她是不會在她麵前“藍色藍色

    “個沒完的。

    說實在話的,波波這麽做,也不說不清楚為什麽。十幾歲的女孩,她害怕空白害怕孤單,她需要有人圍繞。那個時候波波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也許說清楚一切大家就又可以像從前那樣了。她隻是想拯救三個人尷尬的氣氛。

    米拉低下頭,高興,或許吧。

    因為她覺得這是擲地有聲的迴應,她喜歡這樣實實在在的表白,而不是僅僅靠感覺。可惜,她得到的不過也就是波波的意會而以。

    但她的直覺告訴她……有種很近在咫尺的失去的感覺。她沒有告訴波波,畢竟,波波是以為會迴到從前,並為此而感到欣喜的。

    所以,她寧願相信是自己的感覺出了錯。

    沒有想到的是,玻璃紙被波波大膽的捅破之後,本來尷尬的氣氛變得愈加尷尬。米拉與佳奇幾乎是躲著彼此了。

    這種日子持續了一段時間,好像為了波波,兩個人都小心的去演戲似的。班裏關於三個人的流言繼續持續不斷,大多數的矛頭都指向了米拉。

    她真的有些受不了。

    一個十六歲的女孩子,還沒有經曆戀愛,她怎麽能忍受就這樣被扣上了“第三者”的帽子。其實,那些說傳這些話語的孩子們,他們又真的懂的自己說的話的多少呢?很難去責怪誰,那時誰又真的懂的真實多少呢?

    米拉不在和波波佳奇在一起了。

    三個人一旦變成兩個人,不管誰是主角,總覺得很不對勁。

    晚自習。

    米拉來到教室就發現身邊的波波不對勁。

    “波波,怎麽啦?”

    波波盯著米拉,她的眼眶逐漸紅了。

    “我生病的日子你們都在一起麽?”

    米拉愕然,不知道怎麽迴答她。

    波波的淚珠滴落在課桌上,緊接著,成串的淚珠滾滾而落。

    “我覺得你們好壞,他把我最好的朋友搶走了,你也是,你已經不習慣我在你們中間了對不對?”

    波波理解錯了,我是因為不想在被人說被人罵才離開的啊,我怎麽會嫌棄的朋友波波呢?米拉心中有多少解釋,卻也在波波的眼淚下,哽咽在喉間。

    “我生病了,你們就一直在一起。現在我迴來了,你們就一起疏遠我們三個人的陣營……我們……五秒以前不是挺好的嗎?為什麽會這樣?我現在覺得真孤單,你們就那麽不習慣我們們三個人在一起嗎?”

    米拉明白了,原來不隻她一個人在疏遠,是兩個人。她本想把佳奇留給波波,但沒有想到的是,佳奇也遠離了波波。

    三個人的陣營,終歸是一個虛設阿,經不起任何的質疑。

    他們是不可能在迴到從前無拘無束的狀態了。

    波波的眼淚讓米拉無所適從,她似乎覺得是自己對不起這樣害怕孤單的波波,可又覺得自己也做不了什麽,她已經努力過了啊,不管那些流言,可是現在她已經失敗了啊。

    “我要挽救咱們三個人的陣營!你要幫我啊,米拉。”波波說。

    “可是怎麽救啊?”

    “我跟他說清楚,我給他寫條好不好?”

    米拉明知道這一切都是徒勞無功的,但是波波的眼淚讓她緘默。她說不出一句話來,說不出阻止波波的話,但她知道,波波的做法,會讓這個虛設的聯盟徹底的土崩瓦解,不複存在。

    “佳奇,我們還像從前一樣好嗎?你不要有了米拉就不在理我了,我們還是好朋友啊……”米拉看不下去了,隻聽大腦中“嗡”的一聲,一片空白。她把條還給了波波。

    “這樣寫可以嗎?”波波問。

    “隨便吧……”

    米拉斜瞥收到條的佳奇。他久久未動,像是在思考。

    但他沒有迴條。

    或者他隻是不想傷害任何人。

    米拉想,波波的,波波努力的一切波波所擁有的一切,她本不敢去分享,又何談獨占呢?

    一切順其自然吧,隻是心裏有些許的絞痛。

    米拉知道,波波並不喜歡佳奇,她也不會去為難米拉的“喜歡”。她並不是要故意的去破壞什麽,隻是害怕孤單。

    可是收到條子的佳奇會這麽理解嗎?

    沒有答案。

    波波不喜歡冷漠的疏離,米拉和佳奇又太敏感。

    三個人,注定了是一個短暫且尷尬的組合。

    快要放假了,天氣也更冷了。

    寒冷的尷尬也在持續,波波的條子並沒有實質上的挽救什麽,相反,大家那種刻意的親熱另彼此更為尷尬了。

    米拉還記得,那天下了很大的雪,很冷。班級裏不知道誰提議去吃火鍋,正好趕上周六,下午又沒有課,於是大家就緊鑼密鼓的張羅起來了。

    那個時候班級中已經出現了曖昧的火種,所謂的張羅,不過就是去約自己看對了的那個人而已。

    這時米拉和波波的桌子上扔過來一張字條,波波拿起來很是詫異:一會大家去吃火鍋,你也去吧!

    沒有收條人的名字也沒有落款,可是米拉和波波都一眼認出那是佳奇的字。

    這張條,是否說明尷尬的時代的終結呢?

    這一次卻是佳奇先打破的僵局,這比起波波之前所做的努力,不知道效果要好多少倍,是啊,佳奇本就是那樣沉默的人,他能開口,一切也許真的會好。

    但是……

    條子傳給了波波,而約人的時候誰會約兩個女孩呢?

    走出班級時,米拉抬頭看見深藍色的羽絨服。

    他站在講台上,什麽也沒有對她說。

    米拉匆匆一瞥,她感覺到背後的藍色一直在目送她,但她沒有迴頭。

    沒有人知道,在交錯而過的一瞬間,兩顆心是怎樣激烈的碰撞。

    各有各的矛盾,各有各的無奈。

    米拉走出了他的視野,她長籲一口氣,感到分外的輕鬆。

    北方的深冬,異常的寒冷,那時,天上開始紛紛揚揚的飄灑雪花。

    米拉豎起衣領,裹緊身上的黃色羽絨服,徐徐向前走去。

    馬路對麵的音像店,適時機的放起了豁達的情歌——梁詠琪的《愛的代價》。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

    像朵永不凋零的花

    陪我經過那風吹雨打,看世事無常,看滄桑變化

    那些為愛所付出的代價,是永遠難忘的啊

    所有真心的話,癡心的話,永在我心中,雖然已沒有他

    ……

    也曾傷心流淚,也曾黯然心碎,這是愛的代價

    米拉駐足路邊,一直到一曲終了。

    她眼裏湧起一層水霧,卻終於沒有化為淚水。

    她不是個愛哭的女孩,麵對傷心和無助,她通常是不哭的。

    流淚是懦弱的表現,雖然她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個堅強的女孩。但她知道自己就是喜歡隱藏起真實的自己。

    她不想改變,不想為任何人改變。

    特別是當她第一次麵對人生中除了親情友情以外的感情時,她是無措的。

    波波剛才對她說:佳奇是把我當女朋友來邀請的。

    我終於要失去他們兩個了。米拉抬頭看天,天空空空蕩蕩,隻有漫天的飛雪,似乎刹那間就填補了這個空蕩的世界。

    “我很冷……”

    “我的衣服,借你穿。”

    “不,它屬於你。”

    “可你比我更需要它。”

    “不,它不屬於我。”

    “你的眼神出賣了你,它已經是你的了。”

    “借來的溫暖,總有一天我得把它還給你。”

    ……

    從那時起,米拉的生命中有了一首讓自己對愛情灑脫的歌。也從那天起,米拉知道自己來到了愛情的邊緣,並不時的透過感情的縫隙在不時的窺視它了。

    高一的第一個學期就在這樣無助中倉皇的結束了。

    冬天過去了,又迴到熟悉的班級,似乎一切也已經波瀾不驚了。

    春天轉瞬即至,這期間,米拉和波波都有人追了。

    第一次被人追,米拉心情忐忑。雖然那個男孩子她並不喜歡,卻不知道怎麽表達,因為她害怕傷害一個男孩的自尊。

    波波似乎就沒那麽苦惱了,很輕易的打發了身邊出現的男孩子。

    波波很漂亮,人也開朗,很早的時候就有人喜歡她。雖然她們兩個人都是以愛美著稱的金牛座,但是米拉的愛美之心卻要比波波萌動的晚好多年。

    那個時候,米拉隻是一個很普通的女孩。雖然長的很可愛,卻不會打扮,在冬天經常會把自己整的臃腫不堪,而夏天從來不穿裙子。頭發亂糟糟的,永遠一副睡不醒的樣子,也不精神。更是從來不懂誰誰喜歡誰誰的孩子。本來嘛,十幾歲的孩子,還不懂愛情,追來追去的,更多的是好奇,是學習一些大孩子們。

    於是不管誰追誰,就一笑置之吧。

    但是也有人無法一笑置之。

    波波曾經問過諾言喜歡米拉不,諾言故作神秘的說,你以後就知道了。

    上個學期,為了三個人的事情,誰也沒心情知道諾言的秘密了。不到到了穿t恤的時候,他又舊事重提了。

    “波波,你不是以前問我,我喜歡的人是誰麽?”

    “是誰啊?”此時的波波幾乎對諾言的事情沒什麽興趣了,勉強聽著。

    “米拉啊!”

    “咳,帶要說的。”波波搖搖頭,答案對她來說一點也不吃驚,早自預料之內。

    “怎麽了?”

    “可是米拉已經有了喜歡的人啦啊。”

    “誰啊?”

    ……米拉適時機的出現了,波波吐吐舌頭,迴到座位上。

    幾分鍾後,米拉便知道了談話的內容。

    “你告訴他了?”

    “告訴了啊,就說是佳奇。”

    “不會吧?你瞎說什麽啊?”

    “你看你,又急,一說到佳奇就急了。我沒告訴他,告訴他幹嘛啊?我就奇怪他那會裝神秘,現在怎麽突然又說了,是聽說咱們和佳奇的事啦?”

    “不知道啊,那怎麽辦啊?”

    “那還能怎麽辦,你不喜歡他就裝不知道唄,就當我沒和你說。”

    這之後,諾言就一直追問那個人是誰,搞的波波不勝其煩。米拉就一直裝作什麽也不知道。盡管知道這個答案時候還有些吃驚,但是也覺得答案合乎情理,波波一早就提醒過她的。

    米拉也終於覺得喜歡上一個人是會做出些離經叛道的事情的。說離經叛道,是有點大了,可是喜歡上別人的人,總是做出些讓別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啊,就比如諾言,一米八幾的體育隊主帥居然無聊到調查別人的初中生活啥的。比如說自己,不也好好的生給人家當了一陣子的“第三者”。

    這個時候,她以為一切雲淡風輕了呢。

    可是諾言的一張紙條還是打破了米拉偽裝的寧靜。

    “波波應該告訴你了,給我個答案吧!”

    “答案是多種多樣的。”波波看完了條子居然蹦出了這麽一句。

    “也不知道急啥呢?總不能說我們還小,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的夢想是北大吧?”

    “你看你又不懂了吧?這不有人喜歡你了麽?估計諾言怕你何別人好了,他跳出來讓你做個選擇麽?……你就告訴他,你太帥了,我怕別的女生找我麻煩。”

    “去你的有個正形麽?”

    “那怎麽辦啊?那個你還沒解決呢?答案太多了,你就沉默吧。”

    是啊,除了沉默,他們也想不出更好的解決辦法了。

    可是這種沉默是絕對不會符合諾言的火爆性格的。他不能夠理解米拉的空間感。也許這個時候用沉默迴避是最好的辦法了。米拉是不會一直逃避的,她隻是想有點時間想清楚怎麽辦,隻可惜諾言不懂。

    諾言步步緊逼,他需要答案:米拉到底有沒有迴應他的喜歡。

    終於兩個人的關係也搞得不可收拾。

    米拉和諾言再次吵架,她說了傷害諾言的話。

    她開始討厭諾言,討厭他的自以為是,討厭他的緊逼。

    諾言也承受了米拉淩厲的語言,他為自己不值。他覺得米拉在褻瀆自己的感情。

    兩個人又一次不再說話了。

    那個時候,誰知道“喜歡”二字意味著什麽?那不過是一種朦朧的情愫罷了,說出來,似乎也就什麽都不存在了,它無關於責任,無關於未來,它隻是小孩子之間好感的表達。

    然而,年少的愛是不適合表達的。

    從那個飄雪的日子走出來後,米拉便真正的遠離了曾經三個人的陣營。

    波波和佳奇似乎迴到了從前,可是誰都知道,誰也迴不到從前了。

    十幾歲,米拉並不真的懂什麽是“登對”,何況這又是個充滿世故的詞語。但她固執的相信,佳奇的感情從一開始就屬於波波,她隻是中途出現的人,她曾經打擾了他們的感情,現在的遠離,也許誰都不會在受到傷害了。

    波波的眼淚,也讓米拉徹底的心碎了。她是那樣需要溫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多事之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銘並收藏多事之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