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聽起來你正在構建一個穿越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你和你的朋友蕭處楠穿越到了南北朝,那是一個充滿曆史變遷和文化交融的時代。


    1. **遇見曆史人物**:你們可能會遇到像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這樣的南朝開國皇帝,或者北朝的拓跋珪、高歡、宇文泰等著名統治者。


    2. **參與重大事件**:你們可能會目睹或參與諸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南朝的侯景之亂等重大曆史事件。


    3. **體驗不同的文化**:南北朝時期,佛教文化非常盛行,你們可能會參觀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等佛教藝術寶庫。


    4. **軍事冒險**:由於這是一個戰亂頻繁的時代,你們可能會卷入一些軍事衝突,或者有機會學習古代的戰爭策略和武器使用。


    5. **社會生活體驗**:你們可以體驗到當時的日常生活,包括食物、服飾、住所、交通等,這些都是與現代截然不同的。


    6. **科技與醫學**:雖然與現代相比非常原始,但你們可能會對當時的醫學知識、天文學、數學和工程學有所了解。


    7. **語言挑戰**:你們可能會麵臨語言溝通的挑戰,因為當時的人們使用的是古漢語,而且各地方言差異可能很大。


    8. **文學與藝術**:南北朝時期文學和藝術非常繁榮,你們可能會有機會欣賞到當時的詩歌、繪畫、音樂等藝術形式。


    9. **經濟活動**:你們可能會參與到當時的農業、手工業或商業活動中,體驗古代的經濟生活。


    10. **政治鬥爭**:作為一個穿越者,你們可能會被卷入宮廷的權力鬥爭或者地方勢力的紛爭中。


    在構建這樣的故事時,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將曆史事實與虛構情節相結合,創造出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記得保持對曆史的尊重,同時也要讓故事充滿懸念和冒險,這樣讀者才會喜歡。


    南北朝時期的石窟藝術是中國佛教藝術的重要代表,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代表作品:


    1. **敦煌莫高窟**: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始建於366年,是世界著名的石窟藝術寶庫,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


    2.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始建於北魏時期,以其大型佛像和浮雕技術著稱。


    3.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以賓陽洞和“龍門二十品”書法而著名。


    4.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以泥塑藝術和仿木崖閣建築聞名,被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


    5. **鞏縣石窟**:位於河南省鞏義市,以北魏時期的石窟藝術為代表。


    6. **天龍山石窟**:位於山西省太原市,以唐代造像和“天龍山樣式”著稱。


    這些石窟不僅是佛教藝術的寶庫,也是研究當時社會曆史、文化和宗教的重要資料。南北朝時期的石窟藝術在不同地區呈現出多樣化的風格,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多元文化交融。


    南北朝時期的農業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 **北方戰亂與南方開發**:由於北方戰亂頻繁,農業生產受到破壞,而南方相對穩定,加之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為南方農業發展提供了勞動力,促進了南方農業的開發和發展。


    2. **屯田製的實施**:為了恢複和發展農業生產,北方政權如曹魏開始大規模屯田,通過組織流民和軍隊進行農業生產,以解決軍糧問題。


    3. **土地製度的變化**:北魏實行均田製,將無主荒地分配給農民耕種,以恢複和發展農業生產,而南朝則出現了大土地所有製,土地兼並現象嚴重。


    4. **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齊民要術》一書總結了當時的農業生產經驗,包括耕作、選種、灌溉、施肥等方麵的技術,反映了當時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


    5. **農具的改進**:北方農具種類增多,出現了新的播種農具如點葫蘆(竅瓠),以及耙、耮、鋒等中耕農具,形成了耕—耙—耱技術體係。


    6. **園藝、畜牧獸醫和桑蠶的發展**:《齊民要術》中記載了多種蔬菜、果樹的栽培方法,以及畜牧獸醫和桑蠶的養殖技術,顯示了這些方麵的農業也得到了發展。


    7. **農作物品種的增加**:魏晉南北朝時期,農作物品種顯著增多,尤其是粟和稻,這與選種和良種繁育技術的發展有關。


    8. **水利建設**:南方政權如宋朝非常重視水利建設,興修水利工程,開墾田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這些特點反映了南北朝時期農業的發展狀況,以及南北方農業的差異性。


    南北朝時期的農業技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 **農具的改進**:北方農具的種類增多,《齊民要術》記載的農具有20多種,除了傳統的犁、鍬(鍤)、鋤、耩、鐮等,新增了鐵齒漏楱、耮、撻、陸軸、木斫、耬、竅瓠、鋒、鐵齒耙、魯斫、手拌斫、批契等。


    2. **耕作技術體係的形成**:北方旱作地區形成了耕—耙—耱技術體係,中耕的方式由原來單一的鋤發展出了耙、耮、鋒、耩等多種形式。


    3. **農作製的發展**:廣泛采用禾穀類和豆科輪作,並在輪作中加入綠肥作物,形成用地養地結合、靈活多樣的輪作體係。


    4. **選種技術**:農作物品種顯著增多,尤其是粟和稻,這與選種和良種繁育技術的發展有關。


    5. **園藝、畜牧獸醫和桑蠶的發展**:《齊民要術》中記載了栽培方法的蔬菜共達三十餘種,比起漢代有明顯的增加。果樹方麵,黃河流域的果樹基本與漢代相同,但南方果樹的種類有了很大的發展。


    6. **灌溉係統的改進**:在西域地區,水利灌溉管理得到加強,灌溉係統的發達和管理的強化是綠洲農業的特色。


    7. **農作物新品種的引進**:西域地區引進了新的農作物品種,豐富了當地居民的飲食,增加了糧食產量,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


    8. **農業生產的全方位發展**:除了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園藝作物、經濟林木等獲得了全方位的發展,獨立的林業生產和獨立的漁業生產亦相繼出現。


    這些進步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也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南北朝時期的農業技術進步對當時的社會經濟產生了以下影響:


    1. **農業生產效率提升**:農業技術的進步,包括耕作方法的改進、新農具的發明和使用,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使得單位麵積的產量有所增加。


    2. **農作物品種多樣化**: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農作物的品種也更加多樣化,這不僅豐富了人們的飲食,還增強了食物的安全性,減少了因作物單一化帶來的風險。


    3. **促進人口增長和穩定**:農業生產的發展為更多的人口提供了食物保障,促進了人口的增長和穩定,尤其是在相對安定的南方地區。


    4. **推動經濟重心南移**:由於北方戰亂頻繁,南方相對穩定,加上農業技術的進步,南方的農業生產得到了快速發展,推動了經濟重心向南方的轉移。


    5. **加強了中央集權**:農業的發展增強了中央政權的財政基礎,使得中央集權得以加強,有利於統一的政治局麵的形成。


    6. **促進了社會階層變化**:農業生產的發展導致了土地所有權的轉移和集中,促進了社會階層的變化,特別是地主階級的崛起。


    7. **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業生產的豐富產出為商品經濟提供了物質基礎,促進了市場的發展和商品經濟的繁榮。


    8. **促進了文化交流**:農業技術的傳播和交流,加強了不同地區之間的文化聯係,促進了文化的交融和發展。


    9. **影響了土地製度**: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管理製度也發生了變化,如北魏的均田製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10. **增強了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農業技術的進步,如水利建設的加強,增強了抵禦旱澇等自然災害的能力,保障了農業生產的穩定性。


    這些影響表明,南北朝時期的農業技術進步對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南北朝時期的手工業發展呈現了多樣化的特點,其中一些重要的進步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 **冶鐵技術**:南北朝時期,尤其是南朝,出現了灌鋼法的燒鋼技術,這是一種將生鐵和熟鐵混合冶煉的方法,能夠生產出更優質的鋼材,用於製造武器和其他工具。


    2. **絲織業**:絲織業在南北朝時期繼續發展,南方的絲織技術尤為發達,絲織品成為重要的商品,同時織造技術也更為精細。


    3. **製瓷業**:這一時期,北方開始煉燒製白瓷,為後來的瓷器發展奠定了基礎。南朝的製瓷技術也有了一定的進步,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


    4. **造船業**:南朝的造船業較為發達,能夠建造大型船隻和戰艦,對後世的航海和海外貿易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5. **造紙術**:雖然造紙術的發明可以追溯到漢代,但南北朝時期造紙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進和發展,紙張的質量和產量都有所提高。


    6. **民間手工業**:民間手工業在南北朝時期也有一定的發展,尤其是在北方,盡管受到戰亂的影響,但民間的手工業生產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活力。


    7. **官府手工業**:官府手工業在南北朝時期占據了重要地位,主要生產政府和皇室所需的產品,如武器、祭祀用品、宮廷用品等。


    8. **金屬加工**:金屬加工技術在這一時期也有所進步,包括金銀器的製作和裝飾工藝。


    這些手工業的發展不僅提升了當時的生產力,也為中國的手工業技術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南朝的絲織業在當時是非常發達的,並且擁有一些獨特的技術和產品。以下是南朝絲織業的一些顯著特點:


    1. **技術創新**:南朝時期,絲織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在織造技術方麵。例如,采用了一躡鼓動數綜的較先進的機織技術,提高了織造水平和生產能力。


    2. **品種繁多**:南朝的絲織品種類繁多,如羅、紗、錦、絹、綢等,其中錦的產量很大,是南朝絲織業中的重要產品。


    3. **織金技術**:南朝絲織業在織金技術上有獨到之處,能夠生產出鑲嵌金箔的織物,這些織物色彩絢麗,工藝精湛。


    4. **圖案設計**:南朝絲織品的圖案設計非常精美,有“天、人、鬼、神、龍、象、宮殿之屬”,顯示了高超的藝術水平。


    5. **官營手工業**:南朝的絲織業中,官營手工業占據了重要地位。例如,南朝各朝都設有少府,下設平準掌織染,大力生產各種絲織品。


    6. **桑蠶業的發展**:南朝時期,由於北方人口南遷,桑蠶業也隨之南移,促進了絲織業的發展。


    7. **南京雲錦**:南京雲錦的產生和發展與南京的城市史密切相關,其絲織業最早可追溯到三國東吳時期。東晉末年,大將劉裕北伐,滅秦後,將長安的百工遷到建康(今南京),其中織錦工匠占很大比例。後來,錦署成為南朝官府手工業常設紡織機構,製作王室服物。


    8. **宋錦**:蘇州宋錦是在唐代蜀錦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晉末,因五胡亂華導致漢人衣冠南渡,南朝宋郡守山謙之從蜀地引用織錦工匠在丹陽建立東晉南朝官府織錦作坊鬥場錦署,使蜀錦技藝傳到江南。


    這些技術和產品不僅提升了南朝絲織業的藝術和技術水平,也使其成為當時經濟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北朝時期的商業發展具有鮮明的特點,南方與北方呈現出不同的商業景象。


    在**南朝**,商業經濟活動在西晉的基礎上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城市的繁榮成為其顯著特征。建康(今南京)、京口(今鎮江)、山陰(今紹興)、吳(今蘇州)、吳興(今浙江湖州)等城市構成了長江下遊的商業中心。商業稅成為政府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此外,南朝的商業都會增多,分布領域的擴展以及分布密度的提高,體現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勢頭。南朝還大力經營珍奇的奢侈品,以滿足統治階級驕奢的生活要求。


    **北朝**的商業活動相對南方較為緩慢,甚至在某些時期呈現停滯狀態。北魏孝文帝時期,洛陽成為北方的商業中心,商業活動與政治緊密相關,商人與權貴的結合成為其商業經濟的特色。然而,北魏末年的內亂導致商業活動受到影響,直到北周統一北方後,商業形勢才逐漸扭轉。


    南北朝時期,對外貿易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雖然陸路被北朝阻塞,但東南海道的利用使得對外貿易得以維持。廣州、交州成為重要的外貿港口城市,與大秦(羅馬帝國)、波斯、印度等國保持著頻繁的貿易往來。


    此外,南北朝時期市場規劃也得到了統治者的重視。在建康城內實行坊市製,區分生活區與商業區。北魏遷都後,洛陽城的商業規劃更是體現了統治者對市場的細心規劃和管理。


    綜上所述,南北朝時期的商業發展呈現出南方繁榮、北方相對滯後的特點,但整體上仍有一定的發展,特別是對外貿易方麵。


    南北朝時期的市場規劃具有以下特點:


    1. **城市布局**:多數城市的規劃布局呈現出方形或長方形,街道網格狀布局比較規整,城市內部有數條主要道路,通常位於城市的東西和南北兩條主要方向上,形成“十字路口”的布局 。


    2. **核心區集中**:城市內的主要官府、寺廟、商業街區和市場等建築物往往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地帶,形成了“城市核心區”。


    3. **城牆防禦**:城市外圍常常有城牆環繞,城門設置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上,城牆的設置不僅為了防禦,還體現了城市的等級和地位。


    4. **市場分類**:市場分為城區市場、農村市場、邊境市場等類型,城區市場包括京畿市場、區域性市場、州、郡、縣等地方市場。


    5. **市場與宗教**:京畿市場受宗教影響較大,寺廟周圍常常成為交易的重要場所,不少市場設於寺院附近。


    與現代城市規劃相比,南北朝時期的市場規劃更加注重城市的防禦功能和行政管理效率,而現代城市規劃則更加強調綜合性、政策性、民主性和實踐性 。現代城市規劃是一個涉及經濟、社會、環境等多方麵的綜合性過程,不僅要考慮城市的經濟發展,還要考慮社會公正、環境保護和曆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現代城市規劃更注重市民的參與和規劃的動態性,強調規劃是一個不斷發展和調整的過程。


    此外,現代城市規劃還強調城市規劃的法製性,即城市規劃和建設必須依法進行,而南北朝時期的城市規劃則更多依賴於統治者的意誌和當時的社會狀況。現代城市規劃還注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考慮長遠的環境影響和資源利用效率。


    南北朝時期的城牆和城門設置對城市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 **城市防禦**:城牆和城門首先增強了城市的防禦能力,保護城市免受外敵侵擾。


    2. **城市規劃**:城牆限定了城市的物理邊界,城門則作為控製點,有助於規劃和管理城市的交通和商貿活動。


    3. **社會結構**:城牆內的區域通常為行政和商業中心,而城牆外可能發展為農業或手工業區域,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的結構。


    4. **禮儀功能**:城門的設計往往具有禮儀和象征意義,如北魏洛陽城的閶闔門,是太極宮南門,具有重要的禮儀功能。


    5. **經濟發展**:城門作為進出城市的重要通道,促進了商品和資源的流通,對城市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6. **居民生活**:城牆和城門的設置也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如城內的居民可能享有更好的安全保障和更便利的生活服務。


    與現代城市規劃相比,南北朝時期的城市規劃更注重防禦和行政管理,而現代城市規劃則更加注重綜合性、居民生活質量、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現代城市規劃強調居民參與和規劃的動態性,而南北朝時期的城市規劃則更多依賴於統治者的意誌和當時的社會狀況。


    南北朝時期的城牆和城門設置對居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以下具體影響:


    1. **城市防禦與安全**:城牆和城門的設置首要作用是城市的軍事防禦,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2. **日常生活節奏**:城門的開啟和關閉嚴格遵循時間,通常與日出日落同步,這影響了居民的出行和商業活動。晚上城門關閉後,城市實施宵禁,居民不得隨意外出。


    3. **商業活動**:城門是進出城市的重要通道,促進了商品和資源的流通,對城市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城門附近往往成為商業活動頻繁的區域。


    4. **社會管理**:城牆和城門的存在也便於當時的社會管理,如收稅、維持治安等。


    5. **居民生活**:城牆內是居民的生活區域,城牆外可能發展為農業或手工業區域,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的結構。


    6. **文化傳播**:城門附近成為大眾傳播的地方,如張貼公文、告示等,是信息傳播的重要場所。


    7. **節日慶典**:城門也是舉行各種儀式和慶典的地點,如凱旋儀式、祭祀活動等。


    8. **居民身份標識**:城門的設置也體現了居民的身份和地位,例如,某些城門可能隻為特定身份的人開放。


    9. **城市規劃**:城牆和城門的設置影響了城市規劃,城市內部的街道和建築往往圍繞城門進行布局。


    10. **居民身份標識**:城門的出入受到限製,有時也作為區分居民身份和地位的標誌。


    這些影響表明,城牆和城門不僅是物理上的防禦工事,也是社會結構和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城門的開放時間對古代居民的日常生活有著顯著的影響。首先,它決定了居民的日常作息時間。在日出時城門開啟,居民可以開始外出工作、買賣商品或進行其他活動。而日落前城門關閉,意味著居民必須返迴城中,否則他們將不得不在城外過夜。


    城門的關閉還意味著宵禁的開始,居民不被允許在夜間外出,這限製了他們的夜生活和社交活動。對於那些因工作或其他原因需要夜間外出的人來說,他們可能需要特殊的通行證或許可,否則可能會受到懲罰。


    此外,城門的開放時間也影響了商業活動。商販必須在城門開啟後才能進入市場,而在城門關閉前必須完成所有的買賣。這也意味著城市的商業活動通常在白天進行,晚上則相對安靜。


    對於那些需要進出城市的人來說,城門的開放時間是他們規劃旅行的重要因素。如果城門關閉,他們可能不得不在城外等待到第二天早晨。


    在特殊情況下,如戰爭或緊急情況,城門可能會提前關閉或在夜間開啟,這需要特別的命令和程序。例如,在宋代,夜間開啟城門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和監督。


    總的來說,城門的開放時間是古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確保了城市的安全,同時也對居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南北朝時期,宗教在中國社會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佛教和道教都在這一時期廣泛傳播,並對社會各階層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佛教**:在南朝,佛教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尤其是在梁朝,梁武帝蕭衍極度推崇佛教,甚至將其幾乎提升至國教的地位。他頒布了崇佛詔,鼓勵男子出家,廣弘經教,化度含識,同共成佛。佛教寺院數量和僧尼人數大量增加,佛教文化和藝術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如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等佛教藝術寶庫大多是在這個時期開鑿和建造的。


    **道教**:道教作為中國本土宗教,在南北朝時期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特別是在北朝,道教與政權的結合更為緊密。北魏時期,道教徒寇謙之對道教進行了“清整”,明確提出道教應輔佐北方太平真君(指太武帝)統治中原人民。北魏諸帝即位時都在道壇受符籙,顯示了道教在北魏政權中的重要地位。


    **宗教政策**:南北朝時期的宗教政策特色是扶植與控製並舉,利用與改造共行。政府允許信仰或不信仰宗教,沒有強迫人民改變其宗教信仰,出家與還俗較為自由,形成了古代中國宗教政策允許信仰自由的傳統。政府為了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先後設置了僧官和道官製度,這是對宗教實施行政管理的主要措施。


    **社會影響**:佛教和道教的廣泛傳播對於社會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宗教為人們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同時也為統治者提供了一種控製和安撫民眾的手段。然而,宗教的過度發展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僧尼人數過多導致國家稅收減少,以及宗教勢力與世俗政權之間的矛盾等。


    **與現代城市規劃的異同**:與現代城市規劃相比,南北朝時期的城市規劃更多地考慮了軍事防禦和宗教活動的需要。現代城市規劃則更加注重綜合性、居民生活質量、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現代城市規劃強調居民參與和規劃的動態性,而南北朝時期的城市規劃則更多依賴於統治者的意誌和當時的社會狀況。


    南北朝時期的宗教政策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 **宗教與政治的結合**:南北朝時期,宗教與政治的結合為後世提供了一種模式,即宗教可以作為政治權力的輔助工具,用來加強統治階級的合法性和權威。這種模式在後來的曆史時期得到了繼承和發展 。


    2. **宗教政策的製定**:南北朝時期形成的宗教政策,如僧官和道官製度,對後世的宗教管理產生了影響。這些政策體現了政府對宗教事務的管理和控製,為後來的宗教政策製定提供了經驗和模板 。


    3. **信仰自由的傳統**:南北朝時期政府允許信仰或不信仰宗教,沒有強迫人民改變其宗教信仰,形成了古代中國宗教政策允許信仰自由的傳統,這種傳統在後世得到了延續 。


    4. **宗教經濟政策**:南北朝時期政府對宗教經濟的支持和控製,如對寺觀經濟的保護和限製,為後世處理宗教與經濟關係提供了經驗 。


    5. **宗教思想文化的整合**:南北朝時期政府利用宗教思想文化政策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這種政策對於後世處理民族問題和宗教問題具有啟示意義 。


    6. **宗教與社會秩序**:南北朝時期的宗教政策強調宗教在維護社會秩序中的作用,這一點在後來的曆史時期也得到了重視。


    7. **宗教政策的搖擺性**:南北朝時期宗教政策的搖擺性,如對佛教的時而扶持時而打擊,為後世提供了教訓,說明了宗教政策需要穩定性和連續性 。


    8. **政教關係**:南北朝時期形成的政教關係模式,即教權服從於皇權,對後世的政教關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政教關係的基本格局 。


    這些影響表明,南北朝時期的宗教政策不僅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重要作用,而且對後世的宗教發展和政策製定產生了長遠的影響。


    南北朝時期的人們日常生活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受到當時社會文化、經濟條件和地域特征的影響。


    **衣食住行**:


    - **衣**:南北朝時期的服飾文化豐富多樣,南朝貴族服飾寬鬆飄逸,北朝最初多為胡服,後逐漸模仿華夏服飾。婦女的裝飾喜用假發和環佩。服裝材料以絲織品為主,工藝隨著時代進步。


    - **食**:南北方飲食習慣有差異,南方多食稻米,北方多食麵食。飲酒成風,酒的種類繁多。外域食物如甘蔗、胡桃、椰子等開始傳入。甘蔗製糖尚未出現,人們多用蜂蜜作為甜味劑。南朝開始飲茶,但並不普遍。


    - **住**:士大夫住宅豪華,有花園田圃,而平民多住茅屋板屋。北方的胡床胡椅開始使用,人們由席地而坐逐漸轉向使用椅子和床。


    - **行**:北方主要用馬車、騾車、驢車等,南方則多用牛車,貴族也有使用轎子的。


    **娛樂和傳統節日**:


    - **百戲**:雜技表演在宮廷和民間都很流行。


    - **博弈**:賭博和圍棋是流行的娛樂活動。


    - **節令風俗**:南方的風俗多樣,很多一直流傳至今。


    **宗教信仰**:


    - **佛教**:佛教在南北朝時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尤其是在南朝,佛教寺院數量和僧尼人數大量增加,佛教文化和藝術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 **道教**:道教在北朝較為流行,與政權的結合更為緊密。


    **社會影響**:


    - **階級分化**:社會階級分化嚴重,富人生活奢靡,而普通百姓生活較為艱苦。


    - **文化交流**:南北朝時期胡漢雜處,西域交通,南洋海運,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與現代生活的異同**:


    - **相似之處**:很多生活習慣與現代相差不大,如對美食的追求、節日慶典等。


    - **不同之處**:由於曆史條件限製,如交通工具、娛樂方式、信息傳播等與現代有顯著差異。


    總的來說,南北朝時期的日常生活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既有戰亂帶來的苦難,也有文化繁榮帶來的豐富生活。


    南北朝時期的服飾風格獨特,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其獨特風格和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 **褒衣博帶**:這一時期,男子的服飾以寬衣大袖為特點,追求輕鬆、自然、隨意的感覺,這種風格被稱為“褒衣博帶”。


    2. **大袖衫**:魏晉時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為一時的風尚。


    3. **袴褶**:袴褶是從先秦兩漢的衣褲發展而來的一種服裝搭配,至南北朝時已融入漢族特色,將袖口和褲管特意加寬加大。


    4. **雜裾垂髾**:婦女服飾在衣服的下擺部位加一些飾物,通常以絲織物製成,其特點是上寬下尖形如三角,並層層相疊。


    5. **腰襴**:晉製上襦最大的特點就是腰襴,這是上襦衣擺的位置拚接出來的一塊布,側邊不開叉,可同色也可以異色。


    6. **間裙**:裙身主要采用直角梯形裁片設計,不同色彩的梯狀布料有層次的排列拚接。


    7. **首服**:當時的冠帽也很有特色,如平上幘或小冠,以及籠冠等,男女皆用,因以黑漆細紗製成,又稱“漆紗籠冠”。


    8. **婦女發式**:魏晉時期的婦女發式多樣,有的模仿西域少數民族習俗,將發髻挽成單環或雙環髻式,高聳發頂。


    9. **服飾圖案**:從衣飾圖案上看,魏晉時期人們喜歡用圓形、方格、菱形及對稱的波狀線條勾畫組成幾何圖案,呈現出方格紋和夔紋式樣。


    這些服飾風格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尚,也體現了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情況。


    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在色彩和圖案設計上具有獨特的風格和特點:


    1. **色彩**:


    - 常用的色彩有黑、青、藍等,其中黑、青、藍三種顏色最受歡迎。


    - 由於五行文化的影響,金木水火土分別對應白、青、黑、赤、黃五色,北魏時期崇尚水德,因此黑色的使用頻率較高。隨後北周時期崇尚木德,青色在服飾中的運用較為明顯。


    - 色彩豐富,但純度並不高,服飾色彩不僅能體現出各個時期不同的等級製度,而且反映了魏晉南北朝睿智、內斂的時代特征。


    2. **圖案**:


    - 漢代傳統的神話動物紋樣如龍、鳳以及雲氣紋等在南北朝時期仍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雲氣紋的裝飾得到很大的發展。


    - 新出現的紋樣是“卷草”,這種紋樣源出近東,後來流行於歐亞各國,成為世界裝飾美術中最普遍的一種紋樣。


    - 南北朝時期的植物紋樣後來發展成隋唐的花草禽鳥的裝飾,花草禽鳥在南朝已經開始出現,但尚缺乏具體的實物材料。


    - 佛教盛行亦與服裝發展有密切關係,蓮花、忍冬等紋飾大量出現在世人服裝麵料或邊緣裝飾上。


    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圖案設計不僅體現了當時的社會文化和審美趣味,而且也反映了不同民族和地區的文化交流與融合。


    南北朝時期是一個曆史變革和文化繁榮的時代,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曆史人物,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南朝**的知名人物包括:


    1. **劉裕**(宋武帝):南朝宋的開國皇帝,早年以軍功起家,逐步掌握東晉實權,最終建立劉宋政權。


    2. **蕭道成**(齊高帝):南齊的開國皇帝,原為劉宋將領,後通過政變上台,取代劉宋建立南齊。


    3. **蕭衍**(梁武帝):南梁的開國皇帝,他在位期間大力提倡佛教,曾多次舍身出家。


    4. **陳霸先**(陳武帝):南陳的開國皇帝,原為陳朝將領,通過平定侯景之亂逐漸掌握大權,最終自立為帝。


    5. **範曄**:南朝宋時期的著名史學家,著有《後漢書》。


    **北朝**的知名人物包括:


    1. **拓跋珪**(北魏道武帝):北魏的開國皇帝,統一了北方,奠定了北魏政權的基礎。


    2. **拓跋燾**(北魏太武帝):北魏的第三位皇帝,他統治時期北魏國力達到鼎盛。


    3. **元宏**(北魏孝文帝):進行了一係列改革,推動了北魏的漢化進程。


    4. **高歡**:東魏的實際掌權者,其子高洋後來建立了北齊。


    5. **宇文泰**:西魏的實際掌權者,其侄子宇文覺後來建立了北周。


    此外,還有一些文化人物在這一時期也非常著名:


    1. **王羲之**:東晉時期的書法家,被譽為“書聖”,代表作有《蘭亭序》。


    2. **顧愷之**:東晉時期的畫家,以其精湛的繪畫技藝聞名。


    3. **賈思勰**:北魏時期的農學家,著有《齊民要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


    4. **酈道元**:北魏時期的地理學家,著有《水經注》。


    這些人物在政治、軍事、文化、科技等領域均有卓越貢獻,對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


    南北朝時期的科技成就在中國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盡管這是一個政治分裂和戰爭頻繁的時期,但科技、文化卻有著顯著的發展。以下是一些突出的科技成就:


    1. **數學**:


    - 祖衝之(429年-500年)是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他在數學領域的主要成就是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七位,即在3.和3.之間,這一成就領先世界近千年。


    2. **天文學**:


    - 祖衝之還製定了《大明曆》,引入了歲差的概念,提高了曆法的精確度。


    3. **農學**:


    -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北朝時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係統地總結了當時的農業技術,對後世農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4. **地理學**:


    - 酈道元的《水經注》是中國古代地理學的巨著,詳細描述了中國的河流、山脈等地理特征,對後世地理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5. **醫學**:


    - 王叔和的《脈經》和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是現存最早而且垂範後世的脈診和針灸方麵的經典專著。


    6. **機械製造**:


    - 馬鈞是三國時期的機械製造家,他發明了指南車、改進了織綾機、發明了龍骨水車等。


    7. **冶金技術**:


    - 南北朝時期,冶鐵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如煉鐵爐的溫度得到了提高,鑄鐵脫碳技術的出現,使得鐵製品更加堅固耐用。


    8. **兵器製造**:


    - 南北朝時期,兵器製造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鋼刀、鋼槍等兵器的出現,提升了軍隊的戰鬥力。


    9. **建築**:


    - 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傳播促進了石窟藝術的發展,如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等,展示了當時的建築技術和藝術水平。


    這些科技成就不僅體現了南北朝時期人們的聰明才智和創新精神,而且對後世的科技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南北朝時期的醫學成就對現代醫學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啟示:


    1. **臨床醫學的重視**:南北朝時期臨床醫學迅速發展,診斷水平提高,治法豐富多樣,這對現代醫學意味著臨床實踐的重要性,強調了實踐經驗的積累和診斷技能的提升。


    2. **養生思想**:這一時期的養生思想和方法,如“養性”、“養心”、“養神”、“養形”等,為現代醫學提供了身心整體健康的觀念,強調了預防疾病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3. **醫學模式的轉變**:南北朝時期的醫學模式開始由單一的生物模式向綜合性的醫學模式轉變,這對現代醫學意味著需要從生物-心理-社會的角度綜合考慮健康問題。


    4. **形神雙修**:道家哲學中的“形神雙修”理念啟示現代醫學,除了關注身體健康,也應注重心理健康和精神狀態。


    5. **氣學理論與行氣導引療法**:道家的氣學理論以及中醫的行氣導引療法,為現代醫學提供了一種通過調整唿吸和身體動作來促進健康的方法。


    6. **疾病預防和控製**:南北朝時期對傳染病、侵襲病的防治措施,如隔離、消毒等,為現代醫學提供了早期疾病預防和控製的範例。


    7. **醫學知識的傳承和創新**:南北朝時期的醫學著作,如《脈經》、《針灸甲乙經》等,為後世醫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強調了醫學知識傳承和創新的重要性。


    8. **醫學與哲學的結合**:南北朝時期醫學與道家哲學的結合,為現代醫學提供了一種思考方式,即將醫學與哲學、倫理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相結合,以更全麵地理解健康和疾病。


    9. **醫學世家的形成**:南北朝時期出現了許多醫學世家,這表明家族傳承在醫學發展中的作用,也為現代醫學教育和職業發展提供了參考。


    10. **醫學與社會的關係**:南北朝時期醫學的發展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緊密相關,這啟示現代醫學發展需要考慮社會環境和需求。


    這些啟示表明,南北朝時期的醫學成就不僅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積極影響,也為現代醫學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思想資源。


    南北朝時期的醫學成就對現代醫學有多方麵的啟示和影響,其中一些治療方法和理念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1. **急證用灸**:《肘後備急方》中提倡使用灸法救治卒中、惡死、昏厥等急證,這種簡便而有效的急救方法,在現代急救醫學中仍有應用。


    2. **疾病預防**: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知道采取隔離、消毒等措施預防傳染病和侵襲病,這些措施在現代醫學中仍是控製傳染病傳播的重要手段。


    3. **養生思想**:當時的養生思想和養生方法,如“養性”、“養心”、“養神”、“養形”等,與現代強調的身心健康和整體醫學理念相契合。


    4. **針灸科**: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為中國針灸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針灸作為一種非藥物治療方法,在現代被廣泛用於治療各種疾病,甚至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並用於治療某些病症。


    5. **兒科**:晉代葛洪《肘後備急方》中最早對天花的典型症狀和流行作了描述,為後世對傳染病的研究和治療提供了重要參考。


    6. **婦產科**:《小品方》中有關妊娠疾病如漏胎、胎動不安(先兆流產)和妊娠子癇(妊娠中毒症)的描述和治療方法,為現代婦產科醫學的發展提供了早期的醫學文獻。


    7. **外科**:《劉涓子鬼遺方》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外科專著,其中的外傷處理和瘡瘍治療等知識,為現代外科學的發展提供了早期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這些醫學成就不僅在當時具有重要的醫療價值,而且對現代醫學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肘後備急方》是東晉時期葛洪所著的醫學著作,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臨床急救手冊。這本書對現代醫學仍有諸多啟示,其中一些急救方法在現代急救醫學中仍然適用:


    1. **人工唿吸**:《肘後備急方》中記載了一種類似於現代人工唿吸的方法,用於搶救自縊或溺水者。書中描述了使用蘆管向患者口中吹氣的方法,這與現代的口對口人工唿吸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2. **艾灸**:在現代中醫急救中,艾灸仍然被用於治療一些急性病症,如休克、急性腹痛等。


    3. **針刺**:《肘後備急方》中提到了針刺急救法,通過刺激特定穴位來促進患者蘇醒。這種方法在現代中醫急救中仍然有應用,尤其是在中風、休克等情況下。


    4. **催吐法**:書中提到了使用藥物催吐的方法來治療食物中毒或誤服藥物。在現代急救中,催吐仍然是清除胃腸道內毒物的一種有效手段。


    5. **導尿術**:《肘後備急方》中提到了一種原始的導尿方法,這可以看作是現代導尿技術的雛形。


    6. **灌腸術**:書中記載了使用灌腸來治療便秘和某些急性疾病,這在現代急救醫學中仍然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法。


    7. **止血**:《肘後備急方》中提到了多種止血方法,包括壓迫止血、藥物止血等,這些方法在現代急救中仍然非常重要。


    8. **免疫思想**:書中提到使用狂犬病患犬的腦組織治療狂犬病,這被認為是中國免疫思想的萌芽,對現代免疫學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這些方法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很多至今仍在現代醫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肘後備急方》的許多理念和實踐為現代急救醫學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南北朝時期的文化和藝術具有以下特點:


    1. **文化交流與融合**:南北朝時期,由於政權更迭和戰亂,文化交流得到更大空間和更多機會,這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 **文學藝術的相互學習**:南方和北方的文學藝術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南方的文學藝術主要表現在詩歌、曲藝、繪畫和雕刻等方麵,而北方的文學藝術則主要表現在官方文學和書法方麵。


    3. **佛教藝術的興盛**:由於佛教的廣泛傳播,南北朝時期石窟藝術、佛教繪畫表現手法等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4. **文學的自覺**:文學從政治教化的工具轉變為個人抒發情感的載體,出現了許多傑出的作家和作品。


    5. **書法藝術的形成與發展**:東漢末年,書法成為一種藝術,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書法家,如王羲之。


    6. **繪畫藝術成就**:繪畫藝術方麵,一方麵繼承了中國傳統的漢畫的技藝和風格,一方麵受到了來自印度、西域的佛教繪畫表現手法的影響,在繪畫理論和表現手段方麵,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


    7. **石窟藝術寶庫**:佛教的發展推動了石窟藝術的繁榮,如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窟等。


    8. **音樂與舞蹈藝術**:直接從西域引進了多種音樂和舞蹈,如《龜茲樂》《疏勒樂》等,舞蹈在這一時期帶有明顯的民族融合色彩。


    在你的穿越故事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體現這些文化和藝術特點:


    - 主人公可以參與或見證石窟的開鑿和佛教藝術的創作過程。


    - 通過詩歌和文學作品的創作,反映當時文人的思想情感。


    - 描述書法藝術的實踐和欣賞,以及書法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


    - 通過繪畫作品展現當時的社會生活和宗教信仰。


    - 通過音樂和舞蹈的表演,體現南北朝時期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 通過文學理論和批評的討論,展現當時文學的自覺和個性化趨勢。


    這些元素可以豐富你的故事背景,增加曆史的真實感和文化的深度。


    南北朝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時期,時間跨度大約從420年到589年。這一時期,中國分裂為南北兩個政權,南朝包括宋、齊、梁、陳四個朝代,而北朝則包括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個朝代。


    1. **南朝**:


    - **宋**:420年-479年,由劉裕建立。


    - **齊**:479年-502年,由蕭道成建立。


    - **梁**:502年-557年,由蕭衍建立。


    - **陳**:557年-589年,由陳霸先建立。


    2. **北朝**:


    - **北魏**:386年-534年,由拓跋珪建立。


    - **東魏**:534年-550年,由高歡建立。


    - **西魏**:535年-557年,由宇文泰建立。


    - **北齊**:550年-577年,由高洋建立。


    - **北周**:557年-581年,由宇文覺建立。


    南北朝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都發生了很多變化。佛教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許多著名的佛教寺廟和石窟藝術作品都是在這一時期建造的,如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等。同時,南北朝也是中國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與漢族的融合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南北朝最終在589年由隋朝統一,結束了長期的分裂局麵。


    南北朝時期的政治製度具有以下特點:


    1. **中央集權與地方割據並存**:南朝的中央集權相對穩定,但地方割據勢力也時常出現,如宋、齊、梁、陳等朝都有宗室成員出鎮地方,有時會出現宗室與中央抗衡的情況。


    2. **士族與寒門的權力鬥爭**:南朝時期,士族地主的勢力依然強大,但寒門地主通過軍功或其他途徑逐漸崛起,士族與寒門之間的權力鬥爭時有發生。


    3. **宗王出鎮製度**:南朝沿襲了西晉的宗王出鎮製度,宗室成員出鎮地方,但這也成為宗室起兵奪取皇位或叛亂的根源。


    4. **都督和刺史領兵製**:南朝的地方軍事製度特點是軍政合一的都督和刺史領兵製,都督多兼刺史,而且常與中央抗衡。


    5. **官職世襲**:南朝時期,高門大族的子弟可以世襲官職,而庶族地主子弟則難以獲得同樣的待遇。


    6. **譜學盛行**:為了嚴格區分士族和庶族,南朝時期譜學盛行,賈弼之祖孫三代專精譜學,撰《十八州士族譜》。


    7. **兵戶和吏戶**:南朝時期,兵戶和吏戶是官府控製的世襲身份,他們需要為官府服各種雜役,社會地位較低。


    8. **中央官製的變化**:南朝時期,中央官製經曆了變化,如尚書省的權力擴大,中書省和門下省的權力受到限製,形成了三省六部製的雛形。


    9. **地方行政區劃**:南朝的地方行政區劃為州、郡、縣三級,但州、郡的轄境日益縮小,而數量大為增加,刺史、太守多帶將軍稱號,權重者更有“使持節都督某州或某某數州軍事”等頭銜。


    10. **俸祿製度**:南朝時期,官員的俸祿有穀、絹、綿、菜田等,北朝則有以絹定俸祿,而以帛、粟、錢發放,或以穀定祿,以年成好壞決定頒發數量。


    這些特點反映了南北朝時期政治製度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以及中央與地方、士族與寒門之間的權力鬥爭和社會變遷。


    南北朝時期的軍事製度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兵民合一**:北朝在北魏初期實行兵民合一的部族兵製,即平時為民,戰時為兵,士兵與家屬一起生活,寓兵於農。


    2. **世兵製衰落與募兵製興起**:南朝軍隊體製基本沿襲晉製,世兵製衰落,主要實行募兵製。招募對象多為失地流亡農民,士兵地位和戰鬥力都有所提高。


    3. **中軍與外軍的區分**:南朝軍隊區分為中軍(亦稱台軍)及外軍。中軍直屬中央,駐守京城,有事出征;外軍歸各地都督管製,都督多兼刺史,常擁兵自重,與中央相抗衡。


    4. **都督製的實施**:在全國範圍內普遍施行都督製,委任都督中外諸軍事代表皇帝統率全國武裝力量,加強中央對全國武裝力量的統率和統一指揮。


    5. **府兵製的創立**:北朝後期創立了府兵製,成為隋唐兵製的基礎。府兵製是一種兵農合一的製度,士兵平時耕作,戰時出征,士兵的裝備和馬匹通常自備。


    與後來的三省六部製的聯係主要體現在:


    1. **中央集權的加強**:三省六部製是中央集權體製的進一步發展,南北朝時期的軍事製度改革已經體現出中央集權的趨勢,為後來的三省六部製奠定了基礎。


    2. **官製的演變**:南北朝時期,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的職能逐漸分化,為隋唐時期三省六部製的確立提供了經驗和模板。


    3. **行政效率的提高**:南北朝時期的軍事改革注重提高行政效率,這與三省六部製追求的行政效率提高是一致的。


    4. **地方與中央的關係**:南北朝時期通過都督製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製,三省六部製進一步規範了中央與地方的關係。


    三省六部製起源於東漢的尚書省,後經過三國、南北朝的發展,至隋唐時期正式確立為中央官製。


    南北朝時期的軍事製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 **府兵製的創立與影響**:北朝後期創立的府兵製,是一種兵農合一的製度,士兵平時耕作,戰時出征,士兵的裝備和馬匹通常自備。這種製度在隋唐時期得到了繼承和發展,成為隋唐兵製的基礎,對後世的軍事製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 **中軍與外軍的區分**:南朝的軍隊分為中軍和外軍,中軍直屬中央,外軍分屬各地都督。這種區分為後來的中央與地方軍事管理體係的形成提供了雛形。


    3. **都督製的實施**:都督製的實施加強了中央對地方軍事力量的控製,這種製度在後來的朝代中得到了沿用和發展。


    4. **兵戶和吏戶製度**:兵戶和吏戶是官府控製的世襲身份,他們需要為官府服各種雜役,這種身份製度在後世的軍事和行政體係中也有所體現。


    5. **軍事領導體製的變革**:南北朝時期在軍事領導體製方麵有許多新的發展,如委任都督中外諸軍事代表皇帝統率全國武裝力量,尚書台下設五兵尚書作為常設性的軍事行政事務主管機構等,這些變革對後世的軍事管理體係產生了影響。


    6. **兵民合一的部族兵製**:北朝初期實行的兵民合一的部族兵製,對後來的民族融合和軍事製度的發展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7. **世兵製的衰落與募兵製的興起**:南朝時期,世兵製衰落,募兵製興起,這種變化對後來的兵役製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8. **軍事製度與政治製度的關聯**:南北朝時期,軍事製度與政治製度的緊密關聯,如宗王出鎮製度等,對後世的政治和軍事製度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這些影響不僅體現在軍事製度本身,還對後來的政治製度、社會結構和民族關係等方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南北朝時期的都督製是中央政權加強對地方軍事力量控製的一種製度安排,其具體做法和影響如下:


    1. **都督的職權**:都督是地方軍事和行政權力的集中代表,負責監督和指揮所轄區域內的軍事行動,同時也涉及地方行政管理,如稅收、民生等。


    2. **中央與地方的平衡**:都督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中央與地方的權力。都督由中央任命,代表中央政權,但同時也擁有一定的地方事務自主權,這有助於減少地方與中央的衝突。


    3. **都督區的設置**:都督區通常是基於戰略需要而設置的軍事指揮區域,其範圍並不一定與行政區劃完全一致。有的都督區可能涵蓋多個州,有的則可能隻涉及一個州的部分郡。


    4. **都督的監督**:為了防止都督權力過大,中央會通過各種方式對都督進行監督,例如派遣監察官員、設定任期、限製軍事行動的自主權等。


    5. **都督製的強化**: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央政權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製,可能會加強對都督的任免權力和監督,使都督製更加規範化和有序。


    6. **都督製的衰落**:在南北朝後期,隨著中央政權的衰弱和地方勢力的崛起,都督製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影響力,最終走向衰落和消亡。


    7. **對後世的影響**:盡管都督製在南北朝後期衰落,但它在曆史上的存在和發展對後世的政治製度和軍事體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在中央與地方關係管理方麵提供了經驗。


    通過這些措施,都督製有助於中央政權維護地方的穩定和統一,防止地方軍事力量的濫用和地方內亂的發生。


    【注:摘自百度百科: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420年-589年)和北朝(439年,一說386年-581年)的統稱,指中國曆史上從420年東晉滅亡、南朝宋建立到589年隋朝統一全國形成的南北對峙局麵。 [71-72]


    南朝承自東晉,從420年劉裕代晉算起,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蘇南京)為都;北朝承自十六國,首個政權北魏於439年統一北方,推行改革,國勢強盛,但於六鎮之亂後衰落,在534年分裂為東魏、西魏。後來北齊代東魏,北周代西魏。577年,北周滅北齊。581年,隋代北周,北朝結束。589年,隋文帝發兵滅陳朝,統一全國,結束了西晉末年以後延續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麵。 [72-73] [75]


    南北朝前期仍是世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世族、編戶齊民、依附戶及奴婢。南方四朝社會相對穩定,江南開發規模空前,使南方經濟得到長足發展。 [75]對外交流也很興旺,東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亞、西亞,南到東南亞與南亞。


    南北朝時期,社會出現民族大融合的趨勢,如北魏孝文帝改革,進一步加速少數民族漢化的步伐。在胡漢交融、南北會通中,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以重生,為此後隋唐時期的繁榮強盛奠定基礎。 [75]


    (概述圖來源 [90] [92])


    相關星圖


    查看更多


    北朝時期政權


    共5個詞條24.7萬閱讀


    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第一王朝。也稱“拓跋魏”“元魏”,鮮卑族拓跋氏所建,傳12帝(列入正史帝紀者)。4世紀初,拓跋氏在今山西北部、內蒙古中部等地建立代國,376年,為前秦苻堅所滅。386年,代國王族拓跋珪乘苻堅淝水之戰兵敗之機複國,改稱魏王,定都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建立北魏,相繼擊敗庫莫奚、高車、柔然及後燕等,勢力日益強大。398年,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正式稱帝。其孫太武帝拓跋燾時,先後滅夏、北燕、北涼,統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推行一係列漢化改革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並改姓元氏。宣武帝元恪時期發兵南侵,擴展了北魏疆域;胡太後臨朝前期,北魏達到極盛;然而相繼發生大乘之亂、宣光政變、六鎮起義、河陰之變,北魏由盛轉衰。534年,孝武帝元修受權相高歡逼迫,西奔關中,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北魏疆域東起遼西,西至今新疆東部,南達秦嶺、淮南,北抵蒙古高原。北魏時期,社會生產力逐步得到恢複和發展,特別是孝文帝改革後,自耕農顯著增加,社會趨於繁榮,農業、手工業都有顯著的發展。商業也逐漸活躍起來,北魏鑄造並發行貨幣“太和五銖”,洛陽的商業尤為發達,成為當時少有的國際性大都市。科技文化也取得新的成就,湧現《齊民要術》《水經注》《木蘭詩》《洛陽伽藍記》等科學和文學作品。以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為代表的石窟寺展現了北魏高超的雕塑藝術。北魏崇尚的藍色,被稱為“北魏藍”。


    東魏


    東魏(534年-550年),南北朝時期屬北朝割據政權之一,從北魏分裂出來的政權。曆時十七年,共一帝。534年,權臣高歡所立的北魏皇帝孝武帝元修不願做傀儡皇帝,被迫投奔關隴軍閥宇文泰。高歡立年僅十一歲元善見為帝,即魏孝靜帝,國號“魏”,《北齊書》開始稱之為“東魏”。東魏依鮮漢兵力立國,與西魏展開大戰。高歡掌權期間土地兼並情況嚴重,社會矛盾與民族矛盾尖銳,且屢敗於勁敵西魏宇文泰。邙山之戰後三年,高歡病死。長子高澄繼續都督中外諸軍,總攬朝政。武定七年(549年),高澄在受禪前夕,為膳奴蘭京所弑,時年二十九歲。武定八年(550年)高歡次子高洋繼任其職,進封齊王。魏孝靜帝以禪讓名義退位。高洋稱皇帝,立齊國。東魏建都鄴(今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以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為別都,高歡坐鎮晉陽遙控朝廷。國土包括今河南汝南、江蘇徐州以北,河南洛陽以東的原北魏統治的東部地區。


    西魏


    西魏(535年―556年),南北朝時期由北魏分裂出來的地方王朝。元寶炬在以宇文泰為首的諸臣支持下稱帝,國號“魏”,後世稱之為“西魏”。與高歡所掌控的東魏和南朝梁對立,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557年被北周取代,經曆兩代三帝,曆時二十二年。535年,宇文泰毒死魏孝武帝元修後,與諸臣支持元寶炬為帝,改元大統。551年,元寶炬死,皇太子元欽嗣位。廢帝二年(553年)取得南朝梁的蜀地,恭帝元年,宇文泰命於謹又奪得江陵。554年元欽被害。元寶炬四子元廓被宇文泰扶上皇位,實為傀儡。在宇文泰胡化運動下複姓拓跋。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病死,由侄宇文護掌權。557年宇文護迫使西魏恭帝禪讓於宇文覺,即孝閔帝,建立北周,西魏覆滅。整個西魏時期,朝政一直被權臣宇文泰控製,任用蘇綽等人改革,采用和北攻南策,社會較為安定,國力日趨強盛,使西魏進一步強盛,北方經濟逐漸恢複。且在三次戰役中大敗東魏大軍,奠定北周統一中國北方和隋朝統一中國的基礎。西魏加上後來的北周雖隻存在了近半個世紀,但經濟發展,文化的創新,民族和諧,推動著社會全麵發展,成為連接兩漢與隋唐兩大興盛高峰的又一中間環節。


    北齊


    北齊(550年~577年),南北朝時期的北朝政權之一,由東魏權臣高歡次子高洋所建。曆經六帝,享國二十八年。因皇室姓氏為高氏,故又稱高齊。東魏權臣高歡死後,長子高澄繼專魏政,將篡未篡之時,被家奴刺殺。其弟高洋襲位,廢掉東魏的傀儡皇帝孝靜帝,於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即帝位,國號齊,建元天保,建都鄴城,史稱北齊。武成帝昏庸好色,北齊國力大衰,不久去世,由後主高緯繼立。高緯也是昏庸好色,國政混亂,還誅殺名將斛律光。之後北齊被南陳攻下淮南,並在577年亡於北周。北齊繼承了東魏所控製的地盤,占有今黃河下遊流域的河北、河南、山東、山西以及蘇北、皖北的廣闊地區。同時與其並存的王朝有西魏、北周(取代西魏)、梁、陳(取代梁,但隻占有前者部分領土)等。北齊天保三年(552年)以後,北擊庫莫奚、東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南取淮南,勢力一直延伸到長江邊,這時北齊的國力達到鼎盛。北齊的核心主要為六鎮流民及關東世族,其軍力比較強盛。由於其源頭六鎮流民偏向鮮卑化以及統治者為鮮卑化漢人的原因,使得北齊主要提倡鮮卑文化。北齊的農業、鹽鐵業、瓷器製造業都相當發達,是同陳、北周鼎立的三個國家中最富庶的。北齊繼續推行均田製,大體上與北魏相同,但也略有變化。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傳記


    共45個詞條1.0萬閱讀


    陸遜傳


    《陸遜傳》是由西晉陳壽創作的一篇紀傳體史書,出自《三國誌》。


    荀彧荀攸賈詡傳


    《荀彧荀攸賈詡傳》是西晉時史學家陳壽創作的一篇傳,出處是《三國誌》。


    方技傳


    《方技傳》是史學家陳壽創作的一篇傳,出自《三國誌》,創作年代為西晉。


    後妃傳


    《後妃傳》是西晉陳壽創作的一篇傳。


    陝西曆史博物館_魏晉南北朝展廳


    共9個詞條4044閱讀


    西魏白石佛龕像


    白石佛龕像為西魏至北周時期的文物,1975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北郊李家村。高38.5厘米,寬27.3-28厘米,厚7.3-8.8厘米。現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西魏彩繪人麵鎮墓獸


    彩繪人麵鎮墓獸為西魏時期的文物,1977年出土於陝西省漢中市崔家營,高37厘米。現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南朝挾鼓徒附俑


    挾鼓徒附俑為南朝的文物,1982年出土於陝西省安康市長嶺鄉。高32.3厘米。現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西魏獨孤信多麵體煤精組印


    獨孤信多麵體煤精組印為西魏時期的文物,1981年出土於陝西省旬陽縣。高4.5厘米,寬4.35厘米。獨孤信印是一枚用煤精製作的印章,這枚印章是由26個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三角形組成的多麵體,其中14個正方形印麵上刻著規範的楷書陰文。現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十六國(304年—439年),是中國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該時期自304年李雄和劉淵分別在漢地巴蜀建立成國(成漢)、在中原建立漢趙(前趙)時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北涼,統一北方為止。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胡人內遷,導致了五胡亂華、西晉滅亡。在十六國期間,前秦宣昭帝苻堅一度統一北方、西域、巴蜀等地,周邊六十二國皆來朝拜,自此前秦成為十六國中最強大的國家。但是前秦在南征東晉時,於淝水之戰中遭遇慘敗。其後羌族、鮮卑族、丁零族等在關東及關中地區叛變,加上東晉的北伐,前秦全麵崩潰,北方再度陷入混亂。北魏建立之後,經過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及太武帝拓跋燾的經營,最後於439年統一北方,進入南北朝時期。東晉十六國時期,漢地江南、荊湘地區由東晉控製,而漢地北部和西南部則先後建立了二十多個國家。其中的前涼、成漢、前趙、後趙、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後秦十六個國家實力強勁,“十六國”之稱源出於北魏史學家崔鴻所撰的《十六國春秋》:“五涼、四燕、三秦、二趙,並成、夏為十六。”範圍大致上涵蓋漢地中部、東部、西南部、西部,最遠可達漠北及西域。十六國諸政權中,後趙、前秦、前燕、後燕、後秦都曾占據過北方的大部分疆域,後趙基本統一北方,而前秦統一了整個北方與西域,不過時間都很短暫。在這百年間,北方戰亂基本上沒有停息。


    中文名


    南北朝


    外文名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72]


    時間範圍


    420年 至 589年


    首 都


    建康、平城、洛陽、鄴城、長安


    主要城市


    徐州、晉陽、汴梁、許州、江陵、福州等


    官方語言


    漢語


    貨 幣


    圓形方孔錢


    政治體製


    君主製


    國家領袖


    劉裕、拓跋燾、陳霸先、宇文邕(等)


    人口數量


    約 5000 萬(六世紀初)


    主要民族


    漢族、匈奴、鮮卑族、羌族、氐族等


    主要宗教


    佛教、道教


    北朝起訖


    439年-581年 [71-72](也有說法從386年北魏建立算起)


    南朝起訖


    420年-589年


    時代特征


    國家分裂


    軍事體製


    府兵製


    南 朝


    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


    北 朝


    北魏、東魏、西魏、北周、北齊


    南北朝是中國一個分裂的朝代,分為南朝和北朝。南朝依次是劉宋、蕭齊、蕭梁、南陳;北朝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出身於北周八柱國之一的李唐宗室,修《晉書》,奉南北朝共為正統。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奉南朝為正統。


    劉宋世係


    蕭齊世係


    蕭梁世係


    南陳世係


    拓跋\/元三魏世係


    高齊世係


    宇文周世係


    曆史


    播報


    編輯


    南朝始末


    南朝出現在東晉滅亡後漢族政權的延續,其皇族主要是士族或次級士族。南朝各政權都以建康(今江蘇南京)為都,且存在時間普遍較短。後為隋朝所統一。 [93]


    南朝宋


    清人繪宋武帝劉裕像


    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早年以“躬耕”“樵漁”為生,家境較為貧寒。後加入北府兵,在鎮壓孫恩、盧循起義中戰功卓著。後來又打敗稱帝的桓玄,迎立被廢黜的晉安帝。晉義熙三年(407年),劉裕任侍中、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完全控製了東晉朝廷大權。晉義熙五年(409年)四月,劉裕出兵北伐南燕,次年攻下南燕都城廣固、俘虜南燕皇帝慕容超,把疆域擴展到青州地區。晉義熙八年(412年),劉裕又派大將朱齡石攻入益州,消滅割據稱王的譙縱。這兩次征伐的勝利,進一步樹立了劉裕的威望。為建立更大的功績,晉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乘後秦內亂之機、北伐關中,並於次年占領洛陽,攻破潼關,直搗後秦國都長安,俘虜了後秦皇帝姚泓,滅掉後秦。然而對劉裕來說,取代司馬氏建立新王朝才是頭等大事,所以滅掉後秦後,聽說自己的心腹劉穆之病逝,害怕政局有變,便留下兒子劉義真鎮守關中,自己匆匆趕迴建康。不久,劉義真被夏國的赫連勃勃打敗,隻身逃迴,關中地區得而複失。 [94]


    晉義熙十四年十二月(419年1月) [95],劉裕殺安帝而另立琅邪王司馬德文,是為晉恭帝。晉元熙元年(419年),劉裕受封為宋王,在次年(420年)六月接受晉恭帝的“禪讓”即帝位,建元永初,國號宋,是為宋武帝。 [94]


    宋武帝是東晉門閥政治的終結者,在即位後打擊豪強,鎮壓不聽命的世家大族,加強了中央集權;又實行“土斷”,限製豪強非法占有勞動人口:發布放免軍戶以及赦免奴婢的命令,使國家控製的勞動人口增加。他對下屬的不同意見采取寬容和接納態度,生活上力行節儉,反對奢侈,是南朝以開明、節儉著稱的皇帝 [2]。 [94]


    宋武帝去世後,宋少帝劉義符繼立,因為嬉戲失德 [3],被輔政大臣徐羨之、傅亮及謝晦所殺 [3-4],改立宜都王劉義隆,是為宋文帝 [5]。他後來與北府名將檀道濟鏟除把持國政的徐羨之等人,又使宗室掌管朝政大權,同時任用士族和寒人共同參與朝政,使文帝一朝出現了宗室、士族、寒門相互製衡的政治平衡局麵,至此政局穩定。在此基礎上,宋文帝整頓吏治、發展農業生產,使社會安定,民勤本業,餘糧棲畝,史稱“元嘉之治”。 [94]


    宋文帝像,取自明《三才圖會》


    自宋元嘉七年(魏神麚三年,430年)起,宋文帝屢次北伐,由於準備不足,再加上文帝的錯誤指揮,以致“兵荒財單”,國力大減。大將檀道濟、裴方明因軍功被宋文帝猜忌而被鏟除。到宋元嘉二十七年(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宋文帝再次伐魏,卻“北伐敗辱,數州淪破” [6],長江以北的廣大國土飽受魏軍蹂躪 [7]。劉宋的國力遭到了重挫。 [8]


    宋元嘉三十年(魏興安二年,453年),宋文帝被太子劉劭所殺,三子劉駿趁機率軍奪位,即孝武帝。宋孝武帝在位前期在政治、經濟、軍製、戶籍、禮製、稅製等領域均推行了係列改革;其統治時期“寒人掌機要”的政治局麵全麵形成;軍事上,先後在青州“四戰四捷”、“破七城”擊潰魏軍侵犯 [10];宋大明四年(魏和平元年,460年),於梁州的北陰平地區再次擊退北魏侵犯;一時“民戶繁育,將曩時一矣” [11]。然其統治末年,一改前期的息兵簡政的風格,開始居傲自滿,大興土木、窮奢極欲乃至恣意妄為,加重了百姓負擔,以致原本在他在位前期逐漸出現好轉的劉宋,在他統治末年走向衰敗。其統治時期,發生兩起宗室戰事,最後還屠廣陵城。當時民謠言道:“遙望建康城,小江逆流縈,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即是劉宋宗室間殘殺的反映。 [9]


    孝武帝病逝後,其子前廢帝劉子業繼立後又大殺宗室,後為湘東王劉彧所殺,是為宋明帝。然而他亦大殺宗室,使孝武帝的子孫盡亡。明帝晚年為政失誤,造成劉宋淮河以北的青、冀、徐、兗四州及豫州的淮西六郡盡陷於北魏,國力大大衰退 [12]。明帝之子後廢帝劉昱繼立後,政局動蕩,屢有叛變。


    劉宋宗室內的骨肉相殘愈演愈烈,為蕭道成建立新王朝提供了機會。蕭道成起初任中兵參軍,明帝時逐漸升為督南兗和南徐二州諸軍事、南兗州刺史,明帝死後又任右衛將軍、衛尉。後廢帝時由於平定江州刺史劉休範的反叛,地位和威望大增,成為掌握朝廷大權的“四貴”之一。在消滅政敵袁粲與沈攸之後,蕭道成在宋升明三年(魏太和三年,479年)逼迫宋順帝劉準“禪位”,登上帝位,國號齊,年號建元,是為齊高帝。劉宋滅亡。 [13] [94]


    南朝齊


    南齊存在僅二十四年,是南朝宗室內鬥最嚴重、曆時最短的一個朝代。 [94]


    齊高帝蕭道成像,清人繪


    齊高帝即位的政風也如同宋初,崇尚節儉。高帝在位四年即去世,由太子蕭賾繼立,即齊武帝。武帝為政清明,與北魏無戰事,安民保境,史稱“永明之治”。當時皇帝利用典簽官作為耳目,來監察諸州政事及宗室諸王。


    齊武帝去世後,由皇太孫蕭昭業繼立,由蕭子良、蕭鸞輔政。然而蕭昭業奢侈荒戲,國政漸由蕭鸞掌握。蕭鸞有意篡位,殺蕭昭業後改立其弟蕭昭文,不久廢帝自立,是為齊明帝。明帝繼位後,大殺宗室諸王,使高、武二帝的子孫被誅殺殆盡 [13]。其皇室內部的骨肉相殘比劉宋有過之而無不及。 [94]


    明帝去世後,由太子蕭寶卷繼立。蕭寶卷為人昏庸殘暴,殺死顧命重臣,激起地方叛亂。亂事平定後,他又殺平亂有功的雍州刺史蕭懿。齊永元二年(魏景明元年,500年),蕭懿之弟、雍州刺史蕭衍以報仇為名宣布舉兵,在江陵立蕭寶卷之弟蕭寶融為帝,是為齊和帝。次年(502年),蕭衍攻入建康,蕭寶卷被將軍王珍國所殺。


    齊中興二年(魏景明三年,502年),蕭衍接受蕭寶融“禪位”,國號梁,年號天監,史稱梁武帝,蕭齊滅亡。 [14] [94]


    南朝梁


    南宋佚名繪《梁武帝半身像》,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77]


    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不僅在南朝,而且在中國曆史上也算得上皇位坐得長久的。他接受前朝皇室骨肉相殘的教訓,對宗室采取優待政策,即使犯重罪也不予追究;大興儒學,設立學校,實行土斷,勸課農桑,製定《梁律》,減輕賦稅,使梁朝的政治、經濟、文化達到南朝之鼎盛。以吉、嘉、軍、賓、兇為內容的五禮製度在此時日漸成熟。中書省起草詔令、門下省“駁議”詔令、尚書省執行詔令的三省製已經成型,尚書省下設的吏部、祠部、度支、左官、都官、五兵六尚書實際上是後來尚書六部的淵源,強化了尚書省的執行職能。三省六部製作為一個新的中央行政製度從舊的行政係統中脫胎出來。梁武帝改革九品中正製,以通經或詩賦取士,不問其出身。 [94]


    梁武帝信奉佛教,曾三次出家為僧。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很多是在他統治時期興建的。 [94]由於僧侶道士不用賦稅,以致近一半的戶口記名其下,使國家財政蒙受重大損失。當時的宗室及官員貪財奢侈,沉陷在紙醉金迷中而不能自拔。 [15]


    梁武帝初期,北魏在漢化運動後矛盾叢生,國力逐漸衰退。至鍾離之戰後,魏軍大敗,梁武帝有意北伐,但範圍不出淮南地區,直到梁普通七年(魏孝昌二年,526年)才收複南齊時丟失的壽陽 [96]。到北魏發生六鎮之亂時,梁武帝派陳慶之護送北魏北海王元顥北返繼位,先勝後敗,又以失敗告終。


    東西魏對峙時期,東魏將侯景受東魏及西魏逼迫投奔梁,梁武帝任用他北伐東魏。但在梁軍戰敗後,梁武帝意圖送還侯景以求和。侯景得知後舉兵叛變,南攻建康,史稱侯景之亂 [16]。梁將蕭正德引他渡江,使侯景攻入建康,梁武帝退至台城,侯景包圍台城,之後各地雖有勤王之師,但皆觀望。侯景聞知勤王師後一度和談,但最後叛約並攻陷台城,囚禁梁武帝,梁武帝最後被餓死。建康淪陷後侯景屠殺江南世族,為南朝政治帶來毀滅性打擊 [17]。侯景先後立殺梁簡文帝蕭綱及淮陰王蕭棟,最後篡位,建國漢。但是侯景勢力僅在江東一帶,湖廣、四川一帶依舊由梁室掌控,隻是梁朝各宗室互相攻擊,無暇討伐侯景。之後湘東王蕭繹擊敗了其他梁朝宗室勢力,後又得到廣州太守陳霸先的加盟,實力大增,於是蕭繹派遣大將王僧辯與陳霸先合軍討伐侯景,接連擊破侯景部將任約、宋子仙,之後在台城與侯景展開決戰,侯景戰敗逃跑,後被部下所殺。侯景之亂平定。


    梁承聖元年(齊天保三年、西魏廢帝元年,552年),湘東王蕭繹於江陵繼位,為梁元帝。之後據守益州的武陵王蕭紀稱帝並進攻江陵。梁元帝向西魏求救,武陵王蕭紀後為西魏攻滅,益州亦被西魏奪走。梁承聖三年(齊天保五年、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蕭詧引西魏軍趁機攻陷江陵,梁元帝被殺 [18],西魏立蕭詧為傀儡,史稱西梁。


    梁元帝被殺後,陳霸先與王僧辯立晉安王蕭方智為帝,即梁敬帝。而後北齊送蕭淵明南下,梁軍被擊敗,王僧辯屈事而迎立蕭淵明為梁帝。陳霸先於是率軍擊殺王僧辯,複立梁敬帝,之後陸續擊敗北齊南侵軍隊及王僧辯餘黨徐嗣徽,專政梁廷。最後於梁太平二年(齊天保八年、周孝閔帝元年,557年)篡位,建國號為陳,定都建康,改元永定,史稱陳武帝,梁亡。 [94]


    南朝陳


    清人繪陳武帝陳霸先像


    陳武帝是吳興(今浙江長興)人,此時,中國南方經過了多年的戰亂,當時僑姓世族及吳姓世族皆因侯景之亂而受創,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許多地方勢力亦紛紛割據。由於無法盡數平定割據勢力,武帝采用安撫的方式穩定統治。


    陳武帝死後其侄陳蒨繼位,即陳文帝。此時盤據兩湖原是蕭繹部將的王琳叛變,聯合北齊、北周大軍東征建康。陳文帝先是擊潰王琳北齊聯軍,繼而封鎖巴丘,阻止北周順江東進。至此國勢方定。在位時期,他勵精圖治,複蘇江南經濟,使南朝陳國勢強盛。 [20]


    陳文帝去世後由太子陳伯宗繼位,即陳廢帝。不久,其叔安成王陳頊廢帝自立,即陳宣帝。當時北周意圖滅齊,於是邀陳朝共伐北齊。陳宣帝有意收複淮南,於是同意,並於陳太建五年(周建德二年,573年)派吳明徹北伐,兩年後收複淮南。而後北周趁機攻滅北齊,並在陳太建九年(周建德六年,577年)南征,陳軍慘敗,南朝陳岌岌可危。不久後,北周武帝突然去世,北周內亂,遂無意南征。


    楊堅在建立隋朝後陳宣帝去世,由太子陳叔寶繼位,即陳後主。他荒淫奢侈,國政大亂,朝政極度腐敗。當時官吏剝削嚴重,人民苦不堪言。隋軍在南方收成季節,火燒南方的田地,嚴重削弱南陳的經濟實力,南朝陳國力大衰,最終在陳禎明三年(隋開皇九年,589年)為隋朝所滅(參見“曆史-走向統一”部分)。 [109]


    北朝興替


    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國,是中國曆史上與中國南朝同時代並存的北方王朝的總稱,其中包括了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數個王朝。北魏、東魏、西魏及北周均由鮮卑族建立,北齊則由鮮卑化漢人所建。


    北魏興起與前期北方的民族關係


    主詞條:北魏統一北方之戰


    北魏統一北方之戰 [76]


    建立北魏的鮮卑拓跋部最初生活在大興安嶺北段,後南遷到唿倫貝爾草原的唿倫池,開始由氏族部落向國家形態過渡。前秦於淝水之戰崩潰後,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孫拓跋珪於前秦太安二年(386年)召集舊部重建代國。同年四月又改稱魏國,史稱北魏,次年建都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皇始三年(398年),拓跋珪把都城從盛樂南遷到平城(今山西大同)。拓跋部所建立的國家至此已然形態完備。到拓跋珪之孫太武帝拓跋燾即位後,先後攻滅北燕、北涼,於宋元嘉十六年(魏太延五年,439年)重新統一了北方,與南朝宋對峙,形成南北朝局麵。拓跋燾統一華北後又滅鄯善,控製西域;在宋元嘉二十七年(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又反攻劉宋,直逼瓜步,並揚言渡江。之後掠奪五萬戶北返。至此,北朝扭轉了國力被南朝壓製的局麵,但軍力也大損,北魏將士“疾疫死者甚眾” [22]。宋泰始五年(魏皇興三年,469年),北魏軍攻破南朝宋的青、冀二州,疆域進一步向南擴張。 [100]


    伴隨著鮮卑拓跋部南下的征程,他們也先後經曆了狩獵、遊牧、農耕等經濟形態。而從事農耕經濟使鮮卑族領略了中原物質文明,從而產生認同先進文明的向心力;完備的國家形態以及北方統一的實現,更增強了這個民族吸收漢族先進文化的迫切性。拓跋珪遷都平城後,在平城營建宮室,建立宗廟,又製定郊廟、社稷、朝覲、饗宴等禮儀。他還仿漢人製度建立太學,並在太學舉行祭奠孔子的活動。又接受漢人李先的建議,搜集天下經書,編成《眾文經》。北魏拓跋統治者向中原擴張之初,就注意任用漢人,利用他們的統治經驗治理國家。拓跋珪在領軍征伐途中,處處留心安撫接納漢族士人,凡是有來拜訪的,不論年少年長,全都接見,如果發現有才能者,就加以任用。拓跋珪的兒子拓跋嗣即位後,把國子太學改為中書學,這個由中央朝廷辦的具有極高地位的學校,一直延續到魏孝文帝太和年間。中書學容納了精通儒學的知識分子、懂得治國的政治家、政績卓著的良吏、號為忠義的功臣、文武雙全的將領、北方各地的大族、南朝降人等各種人才。 [100]


    北魏統治者雖然任用漢人,但對他們並不十分信任。清河人崔逞,受拓跋珪之命給東晉襄陽戍將郗恢寫迴信,因信中稱東晉皇帝為“貴主”而被拓跋珪所殺。拓跋燾當政時,漢人段暉因在馬鞍中藏有金子,被懷疑欲投奔南朝而被處死。漢人崔浩,曆事三朝,尤受拓跋燾的重用和信任,曾“專製朝權”,然而最終在“國史之獄”中被族誅,並牽連其姻親範陽盧氏、太原郭氏和河東柳氏等北方大族 [101]。北魏統治者雖然對儒家文化興趣濃厚,但對儒家典籍並不十分了解。北魏前期的禮儀製度與漢族傳統也存在巨大差別。上述現象表明,北魏建立前期,鮮卑拓跋部雖然與漢族錯居雜處並注意吸收漢文化、任用漢族人才。但族際壁壘並未消除,民族矛盾依然嚴重。 [100]


    傳唐人所繪《八公圖》,畫中有數位北魏初期鮮卑、漢等族的高官 [102]


    孝文帝改革與北方民族融合


    主詞條: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方的統一,使鮮卑拓跋部完成了從征服者到統治者的角色轉變,所麵臨的任務也從對北方的軍事征服和穩定政權,轉變為維持其政權的長治久安以及實現南北方的統一。


    現代繪馮太後像 [103]


    拓跋燾統治後期,刑罰殘酷,最後被宦官宗愛所殺,宗室之亂至文成帝拓跋濬時方平定。獻文帝拓跋弘幼年即位後,鮮卑貴族乙渾專權,隨後被拓跋弘生母馮太後及朝臣合力誅殺。事後,馮太後開始臨朝聽政。宋泰始三年(魏皇興元年,467年),皇子拓跋宏(即孝文帝元宏)出生,馮氏還政於拓跋弘。後馮太後與拓跋弘的矛盾日漸激化。宋泰始七年(魏皇興五年,471年),拓跋弘讓位給兒子拓跋宏,自己做太上皇,仍掌握大權。宋元徽四年(魏承明元年,476年),拓跋弘暴崩後(有說法認為被馮太後所害),馮太後再度臨朝聽政,並開始進行被稱為“太和改製”或“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係列改革。 [100] [104]


    齊永明二年(魏太和八年,484年),北魏朝廷下詔實行百官俸祿製度。在此以前,北魏的文職官僚們沒有俸祿。拓跋軍事貴族們可以通過征服戰爭掠奪大批財富,通過征戰立功獲得巨額賞賜,而各級文職官僚“惟取給於民”,實際上是縱容貪汙受賄和搜刮百姓,“競為聚斂”,吏治極為敗壞。實行俸祿製後,北魏嚴厲打擊貪腐惡習,規定“枉法無多少皆死”。在嚴法峻刑的威懾下,貪官不得不束手收斂,吏治狀況為之改善。 [100]


    不久,北魏朝廷相繼實行均田製、三長製、租調製等一係列改革措施。這三個製度互相配合,三長負責監督鄉裏,一是落實均田,二是查閱戶口,防止向國家繳納租調的人口流失;均田製使農民和土地結合,有能力向國家繳納租調:租調製保證國家每年有固定的財政收入。 [100]


    今山西大同的拓跋宏塑像


    齊永明八年(魏太和十四年,490年),馮太後去世後,親政的拓跋宏排除阻力,繼續堅持改革,並把改革從政治經濟深入到禮儀製度、社會習俗等文化層麵。齊建武元年(魏太和十八年,494年),拓跋宏把都城從平城遷到漢族文化中心洛陽,隨後又作出幾項進一步推進漢化的決定:1.禁止官員在朝廷說鮮卑語,以漢語為“正音”即官方通行語言;2.禁止穿鮮卑服裝,不分男女一律改著漢裝;3.改鮮卑複姓氏為漢姓,如改拓跋氏為元氏、賀賴氏為賀氏、獨孤氏為劉氏;實行門閥製度,明確規定漢族“五姓”、郡姓和鮮卑八姓為高門望姓,拓跋宏本人和皇室帶頭與漢族高門通婚;4.把遷到洛陽的鮮卑人的籍貫改為河南郡洛陽縣,死後安葬洛陽,不得遷迴代北。此外,還按照魏晉之法改革官製,厘定魏律等各個方麵。 [100]


    馮太後及拓跋宏推行的改革措施得力,成效顯著,不僅推進了北魏國家和拓跋鮮卑等少數民族社會屬性的封建化。也促進了北魏各少數民族同漢族的民族融合。有學者統計,自魏晉到南北朝,少數民族融入漢族的總人口數多達千萬,其中絕大多數是在南北朝時期完成民族融合曆史進程的。拓跋宏所推行的漢化改革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北朝民族大融合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裏程碑。 [100]


    北魏的衰退與分裂


    主詞條:六鎮之亂、河陰之變


    齊建武元年(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太子元恂意圖北返平城,拓跋宏得知後廢太子並在數年後將其賜死。保守派穆泰、陸叡於平城擁王兵變,後被鎮壓,拓跋宏還親自北巡安撫。齊永元元年(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拓跋宏死後,宣武帝元恪繼位,由於部分守舊貴族和鮮卑武人的反對,北魏統治者逐漸廢棄了以前的民族和解政策,又恢複了鮮卑族的特權,於是新的矛盾產生了,北魏開始逐步走向衰落。


    北魏六鎮略圖


    拓跋部進入代北平城以後,蒙古草原興起一個強大的遊牧政權——柔然。北魏建立以後,柔然騎兵幾乎每年都南下侵擾邊境,成為北魏北方的巨大威脅。為抗擊柔然,北魏在北邊由西向東設置了沃野(今內蒙古五原縣東北)、懷朔(今內蒙古固陽縣西南)、武川(今內蒙古武川縣西南)、撫冥(今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南)、柔玄(今內蒙古興和縣西北)、懷荒(今河北張北縣北)等六個主要軍鎮。 [100]


    六鎮中的每鎮都有鎮都大將,這些大將在北魏初期都是由拓跋宗室或鮮卑八族王公擔任,鎮兵也大都是拓跋部成員。他們被視為“國之肺腑”,可隨時返京任職。六鎮的設立主要是對付柔然騎兵,這就決定了六鎮地區的鮮卑人必定要保留許多鮮卑族特點,以保持能騎善射、剽悍勁勇的品格。所以當進入中原的鮮卑人大力推進漢化時,六鎮地區的鮮卑人卻沒有與他們同步。 [100]


    當拓跋宏在平城推行改革時,柔然統治下的高車族試圖從柔然汗國中獨立出來,這使得北魏北方邊境的壓力得到緩和。北魏孝明帝元詡時期,高車族的獨立終於取得成效。柔然在攻打高車失敗後國內權力爭鬥加劇,在爭權中失敗的柔然首領阿那瑰投降北魏,後在北魏幫助下重登柔然王位。此時的柔然已成為北魏的盟友。 [100]


    北魏末的各族起義


    隨著北方的威脅逐漸消失,六鎮鮮卑人的作用日益被北魏王朝所忽視。由於仍保有鮮卑原始習性,他們被漢化的貴族歧視為“代北寒人”,與謫罰的罪人和刑徒為伍。六鎮鮮卑人對自己的地位和境遇日趨惡化而越來越心懷不滿和憤恨。到梁普通五年(魏正光五年,524年),這種不滿和憤恨的情緒終於爆發。沃野鎮人破六韓拔陵首先聚眾起義,殺鎮將,建年號。不久,起義烽火便蔓延到河北、山東、關隴地區。六鎮鮮卑或被起義裹挾,或被朝廷征召,紛紛湧入河北、關中地區。 [100]


    六鎮起義曆經三年,方定被平定,並形成許多軍閥。其中以鎮守晉陽的爾朱榮的勢力最大,爾朱榮經過一係列軍事攻伐,攻滅了關東勢力最大的葛榮及其他群雄成為實力最強的軍閥。元詡意圖聯合爾朱榮對付胡太後,但被胡太後毒死。梁大通二年(魏武泰元年,528年),胡太後先後立元詡獨女敬哀公主及堂侄元釗為帝。同年,爾朱榮以替孝明帝報仇為由,率軍攻占洛陽,掌控朝政。他在河陰將北魏幼主和胡太後沉入黃河溺斃,改立孝莊帝元子攸,又殺死朝臣兩千餘人,史稱“河陰之變”,爾朱榮則於晉陽遙控朝政 [23]。此事後,任職北魏朝廷的鮮漢高門遭到毀滅性打擊 [100]。元子攸憤為傀儡,於梁中大通二年(魏永安三年,530年)在爾朱榮晉見時親自將其殺掉。而後爾朱榮之侄爾朱兆、從弟爾朱世隆擁長廣王元曄為帝,攻下洛陽後殺元子攸,改立節閔帝元恭。同年,軍閥高歡起兵反對爾朱集團,高歡於信都擁元朗為帝,並在梁中大通四年(魏中興二年,532年)攻下洛陽後,改立孝武帝元修。 [24]


    元修不願為高歡所製,有意聯合關中鎮將賀拔嶽對付高歡。高歡先發製人,於梁中大通六年(魏永熙三年,534年)暗殺賀拔嶽。元修則任宇文泰代之,並與高歡決裂,西逃投奔宇文泰。高歡再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為帝,即東魏孝靜帝,遷都鄴城。元修西奔後不久被宇文泰毒殺,宇文泰改立南陽王元寶炬為帝,即西魏文帝,定都長安。至此,北魏分裂成由六鎮懷朔地區鮮卑和漢族豪強集團所控製的東魏,以及由六鎮武川地區鮮卑和漢族豪強集團所掌握的西魏。 [24] [100]


    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對峙


    東、西魏建立後,表麵上由拓跋氏後裔所繼承,實際上分別由高歡及宇文泰控製,他們的子孫在數年後分別篡奪,形成北齊與北周的對峙。由於東魏繼承北魏的國力較多,所以不論在軍力、經濟或文化上均勝過西魏,但東魏在多次進攻後皆失利。


    梁大同二年(東魏天平三年,536年),高歡率竇泰等人西征西魏,竇泰軍於潼關戰敗。隔年高歡趁關中大饑時率軍再度西征,於沙苑之役敗給軍力不多的宇文泰,至此分裂局勢大定,戰場也轉向河東地區。梁大同四年(東魏元象元年,538年),東西魏又爆發河橋之戰,雙方互有勝負。梁大同九年(東魏武定元年,543年),東西魏邙山大戰,戰爭形勢激烈,攻防交錯。梁大同十二年(東魏武定四年,546年),高歡再率十萬大軍西征,但受阻於玉壁城。守城的是西魏將領韋孝寬,高歡無法攻克玉壁,東魏死傷七萬餘人,高歡無奈退兵,隔年病死於晉陽。高歡死後,其長子高澄繼承霸業,對外驅逐叛將侯景,鞏固疆土,對內加強高氏政權,積極準備代魏自立,但不久離奇遇刺。其弟高洋繼任後於梁大寶元年(齊天保元年,550年)廢殺東魏帝,並屠殺東魏皇室,東魏亡。高洋建立北齊,改元天保,史稱北齊文宣帝。


    在抵抗東魏進攻的同時,宇文泰任人為賢,推行改革,使西魏國力逐漸強盛,也影響隋唐的政治製度與集團分布 [25]。宇文泰趁南朝梁於侯景之亂後宗室諸王內鬥之際,先後攻下蜀地及江陵,並立西梁為傀儡國。西魏後由廢帝、恭帝相繼繼立。梁紹泰二年(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去世後,其侄宇文護專政。他於隔年廢西魏恭帝,國號周,立宇文泰子宇文覺為北周孝閔帝,西魏亡。宇文護先後殺死宇文覺和周明帝宇文毓,於陳天嘉元年(周武成二年,560年)改立宇文邕為帝,即周武帝。宇文邕采韜晦之計,在十二年後成功殺死宇文護,親掌朝政。


    北齊建國後,高洋先後擊敗庫莫奚、契丹、柔然、山胡等族,並攻下南朝梁的淮南地區。在經濟方麵,農業、鹽鐵業、瓷器業都相當發達。北齊大致上同北魏,持續推行均田製。這些使得北齊的國力在初期均勝過北周及南朝陳。然而高洋在後期荒淫殘暴,並為了維護鮮卑貴族,屠殺漢人世族。他對人民的壓迫更重,使得北齊國勢衰落。齊廢帝高殷繼立後,由其叔高演輔政。但高演不久即篡位,是為孝昭帝。高演在位期間,國力漸漸複元,還親征庫莫奚。但他在兩年後去世,由其弟長廣王高湛繼立,即北齊武成帝。高湛昏庸好色,北齊國力大衰,不久去世,由後主高緯繼立。高緯在位時,北齊國政混亂,還被陳朝攻下淮南,最終在陳太建九年(周建德六年,577年)亡於北周。


    關隴集團的形成與胡漢交融


    六鎮鮮卑南下,在某種意義上說是第二批拓跋鮮卑進入中原。如果說從平城到洛陽的北魏拓跋鮮卑是漢化先行者,那麽從六鎮進入中原的拓跋鮮卑就是追隨者。但是這個追隨者並沒有亦步亦趨,他們保留著自己的語言,保留著自己的鮮卑姓氏,甚至還把鮮卑姓氏賜給漢人。但這種保留並不意味著全麵倒退。 [100]


    六鎮鮮卑有時候可能因自己的強惶而輕視漢人的文弱。但他們並不拒絕與漢人合作,也不排斥漢族文化。東魏高歡任用範陽人盧景裕教授子弟儒家經典,以後的諸帝也“引進名儒,授皇太子諸王經術”。北齊甚至規定各個郡縣推舉精通儒家經典的人為孝廉。孝廉答對朝廷策問,迴答得好則加以提拔。這種製度無疑刺激了儒學的發展。 [100]


    建立西魏北周的六鎮鮮卑所在的關隴地區,人力、物力遠遠不如東魏北齊富庶,為了與東魏北齊及南朝政權抗衡。西魏北周統治者除在經濟上實行均田製、在軍事上實行府兵製以外,還竭力促成鮮卑與漢人的結合。在這方麵府兵製具有重要意義。在府兵製度下,宇文泰是最高統帥,下設六個柱國大將軍,每個柱國大將軍督兩個大將軍,每個大將軍督兩個開府,共二十四軍。柱國大將軍、大將軍由鮮卑人和漢人擔任,漢人將軍也被賜予鮮卑姓。在西魏北周政權中,不僅包括鮮卑貴族上層元、長孫、宇文、於、陸、源、竇、獨孤等家族,還包括京兆韋氏、弘農楊氏、武功蘇氏、隴西李氏、河東裴氏和柳氏等關隴大族,形成胡漢緊密結合的關隴集團。 [100]


    西魏北周對待儒學的態度比東魏北齊還要積極。宇文泰雅好經書,任用蘇綽製定體現儒家治國思想的《六條詔書》;采用《周禮》設計的模式運轉國家機器;任用大儒盧景宣充實儒家五禮製度。明帝宇文毓在位時,進一步完善官學,使儒學進一步發展。武帝宇文邕親自行尊三老之禮,被史家稱為“一世之盛事”。據史書記載,當時的北周是“天下慕向,文教遠覃”。 [100]


    走向統一


    北周滅北齊之戰 [78]


    北周武帝改革府兵製,提高府兵地位,擴大兵源,軍力大片增強。陳太建九年(周建德六年,577年),北周出兵攻滅北齊。隨著北方重新統一,胡漢融合進入新階段。 [100]


    北周武帝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有著統一南北的雄心壯誌。他所領導的北周,是一個經過又一番胡漢融合過程而產生的具有勃勃生機的政權。這個政權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方麵都體現出民族融合的新特點。這不僅是北方新局麵的出現,也折射出中華民族曆史重新走向全國統一的曙光。但武帝英年早逝。北周朝政大權落入外戚楊堅之手。 [100]


    楊堅為北周十二大將軍楊忠之子,他還是太子宇文贇的嶽父。陳太建十年(周建德七年,578年),周武帝去世,太子宇文贇繼立,即周宣帝。他荒淫昏庸,迷信佛道二教,立五位皇後並奪人妻子。他殺宗室功臣宇文憲並大撤諸王就國。楊堅開始集結文武諸臣,形成一股龐大的集團。周宣帝去世後,其子宇文闡繼位,即周靜帝,劉昉、鄭譯矯詔以楊堅總知中外兵馬事,入朝輔政。尉遲迥、司馬消難、王謙等人不滿楊堅專權,起兵討伐楊堅,史稱“三總管叛亂”。楊堅得李德林策劃,以韋孝寬等人平定了叛軍。


    隋滅陳之戰 [79]


    陳太建十三年(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於楊堅,楊堅即隋文帝,改國號大隋,年號“開皇”,北周亡。隋開皇七年(陳禎明元年,587年),隋文帝廢西梁後主蕭琮,西梁亡。


    隋開皇八年(陳禎明二年,588年),隋文帝發動滅陳之戰,以楊廣、楊素為行軍元帥,以賀若弼和韓擒虎等人發兵攻陳。陳後主恃長江天險,照常歌舞 [21]。隔年(589年)隋軍攻陷建康,陳叔寶與愛妃張麗華、孔貴人避入井中後被俘,南朝陳亡,中國再度統一,南北朝時代結束。 [109]


    疆域


    播報


    編輯


    勢力範圍


    北朝疆域方麵,北魏自代北之地崛起,從後燕、夏奪取了大部分疆域,又先後滅北燕、北涼,到元嘉十六年(魏太延五年,439年),基本統一了北方。北魏剛統一北方時的疆域大致北至今中蒙邊界稍北,蒙古高原和今葉尼塞河上遊、貝加爾湖,帶有柔然、高車(敕勒)、契骨等部族,其中柔然與北魏為鄰,最為強大,在今蒙古杭愛山脈的東段車車爾勒格一帶建有可汗庭。北魏的東界已退至遼河以西,控製今大淩河下遊,遼東成為高句麗的範圍。北魏的西戎校尉府駐在杅泥(今新疆若羌),控製著焉耆(今新疆焉耆)和鄯善一帶,但未能擴展到西域其他地函。南界在今黃河以南,占有今河南中部及山東西北局部。 [89]


    南朝宋、北魏對峙圖(449年) [90]


    南朝宋繼承東晉疆域,其河南地於宋太初四年(魏泰常七年,422年)之後逐漸被北魏並吞。宋元嘉二十七年(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元嘉北伐失敗,魏軍反擊,一度到達建康(今江蘇南京)對岸長江邊,從此疆域擴展至淮河一線,南朝僅保住今江蘇北部。但北魏在西部已失去對西域的控製,退至伊吾(今新疆哈密)。南朝齊時,相繼失去雍州沔北及淮南豫州之地。南朝梁時因北伐獲得淮北之地,又開拓閩、越、平俚洞,破牂柯。 [89]


    南齊、北魏對峙圖(497年)


    (“南齊、北魏對峙圖”圖冊參考資料 [74] [91])


    梁中大通六年(魏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討伐權臣高歡未成。出奔關中,依靠宇文泰在長安建都,史稱西魏。高歡另立元善見為帝,遷都鄴,史稱東魏。東、西魏的界線大致在黃河、今山西西南、河南西部、湖北北部。梁中大同二年(東魏武定五年,547年),侯景以河南地降梁。這時,吐穀渾首領誇呂稱汗建國,西魏的西域部分為吐穀渾所占,伊吾被柔然占有,西界退至敦煌。 [89]


    南朝梁大同十二年(546年)梁與東魏、西魏對峙圖


    梁、東西魏時期中心區域圖


    (“梁、東魏、西魏對峙圖”圖冊部分來源 [92])


    梁承聖二年(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攻取梁的益州,次年攻下梁元帝所在的江陵,其疆域增加了今湖北西部、四川。今貴州和雲南名義上也隨益州的歸屬而成為西魏的一部分,實際上已為當地民族所占。西魏又劃出江陵附近數縣,建立附庸政權後梁(或稱西梁)。與此同時,北齊奪取了南朝江淮間土地,與南陳隔江對峙。南陳陸續收複淮南及部份淮北之地,並且一度奪下北齊黃河以北之地(573年—577年) [26]。北周武帝滅北齊後,取陳江淮之地,領土大大擴充。陳末國土則僅剩長江以南至交廣地區。且侯景之亂後,在寧州爨蠻影響下,周圍的部族紛紛自立,因此在今四川長江和大渡河以南、湖南西部、廣西西部已經不再有南朝的郡縣存在。此外,南北朝後期,林邑(位於今越南中部)占領了原日南郡剩下的三個縣,使南朝疆域的南界退到了北緯18°一線。 [89]


    都城


    南朝


    宋、齊、梁、陳四朝均定都建康(又稱建業,今江蘇南京)。梁元帝時曾短暫定都江陵(今湖北荊州),到梁敬帝時仍都建康。 [85]


    北朝


    北魏最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孝文帝時遷都洛陽。 [85]


    東魏至北齊時以鄴城(今河北臨漳)為都,西魏、北周則以長安(今陝西西安)建都。 [85]


    政治


    播報


    編輯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世族、齊民編戶、依附人及奴隸 [27]。世族擁有大量不需付稅的依附人從事生產與作戰,影響朝廷的稅收。雖然南朝皇帝仍然需要主流世族的擁護,不過也扶持寒門以平衡政治勢力,並且在南朝梁時萌芽出科舉製度 [28]。南朝世族因為長期安逸而逐漸衰退,在侯景之亂後徹底崩潰。北朝統治者缺乏政治的經驗,所以重用漢人世族,引起雙方的文化采借,久之形成文化混合,以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最盛。混合的過程產生激烈的思想衝突、政治鬥爭或種族衝突,例如六鎮民變、宇文泰的鮮卑化政策。北周借由宇文泰開創的關隴集團,吞並政治日趨腐敗的北齊。周武帝去世後,楊堅通過逼迫周靜帝禪讓建立隋朝,發兵滅陳,統一中國。以上變化,都有助於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國的出現。


    中樞機構


    南朝的中央官製,基本沿襲東晉,又有所變化。其中,尚書、中書、門下三省的長官位高望重,而實權不大,但往往仍由宗室諸王任尚書令和中書令。吏部尚書及所屬的吏部郎,掌握官職的任命,在南朝還一直受重視。宋孝武帝置兩名吏部尚書,以分其權。但宋、齊兩代皇帝主要倚靠中書通事舍人(四人)處理政務,凡臣下陳奏和皇帝詔令,都通過他們,實際上成為最接近也最能左右最高決策者皇帝的人。齊明帝時,詔命專出舍人之手,天下文簿版籍的副本,也歸他們掌管,儼然兼中書省與尚書省的長官於一身。梁武帝時,仍選拔有才幹者任中書通事舍人,但主要依靠的不在寒庶,而是明習吏事的低級士族。宋齊以來,中央的軍事統帥權和武器的控製權,也由中領軍、中護軍轉移到寒人操縱的外監與製局監手中。有時製局監也由中書舍人兼任。 [109]


    行政區劃


    南朝


    南朝政承襲東晉,實行州郡縣三級製。而僑州郡縣及雙頭州郡也因為土斷而變成一般州郡。自東漢末期實施的州郡縣三級製,到隋平陳後改為州縣二級製而結束。南朝的州設刺史,郡設太守,隻有丹陽郡因為是首都所在地而設尹。縣設令、長。自宋以後,縣令多於縣長。與郡同級的有王國和公國,設內史和相。還有特為習稱蠻民及僚族、俚族等少數民族設置左郡、左縣和僚郡、俚郡。例如有南陳左郡、東宕渠僚郡等。 [26]


    刺史多帶將軍開府,而州與府各置僚屬。州之佐吏別駕、治中等治民,府之佐吏長史、司馬等治兵。但軍府的佐吏地位一般較州僚屬為高,府官長史常兼首郡太守或代行州事。郡太守如帶將軍,軍府佐吏亦高於郡佐(見州郡縣掾屬、軍府僚佐)。皇子年幼出守方鎮,則行事、長史以至出身寒庶、地位低下的典簽主持一州事務。宋武帝劉裕在地方行政方麵鞏固皇權、抑壓世家大族的措施,是隻命皇子或宗室諸王擔任重要方鎮。齊、梁亦遵此慣例。 [109]


    北朝


    北魏在北魏孝文帝以後,官製模仿南朝,至唐代仍沿用。北周時按周禮,設置六官,即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府,是隋唐之後六部體製的源頭。北朝政區承襲十六國,如同南朝一樣為州郡縣三級製。然而州轄區不大,州刺史可越郡級直接管理縣,使得郡級逐漸虛級化,到隋朝時正式定為州縣兩級製。北魏也設有僑州郡縣和雙頭州郡(如南雍州),並將州郡縣按人口數分等級。為了防範新附或異姓叛變,於晉義熙二年(406年)將各級行政長官分立三位,其中州刺史方麵須一位為宗室。北魏原設有負責地方軍政的行台及管理數州軍事的都督。到北齊定為行台製,北周則為總管製,都是負責數個州郡軍事與行政的政區單位。北齊因為州轄區越分越細,於是設置行台兼管數州民政及軍事 [29]。西魏則改稱都督為總管,性質同北齊行台。北周時,總管一般兼任駐州刺史,並以所駐之州為名 [30]。北魏還特為鮮卑本族或其他民族(漢人除外)設置領民酋長來管理該族,地位隻次於州刺史。又延續十六國政區,設有管理州境內其他民族的護軍,其地位等同郡守,至宋大明元年(魏太安三年,457年)廢除。還有鎮戍製,於重要的軍事要地設鎮。鎮由鎮將管理,下置戍,由戍主管理。其中又以鞏固首都平城的六鎮最重要 [31],至孝文帝遷都後勢微。六鎮民變後,北朝的鎮戍專管軍事,不再具政區性質。


    經濟


    播報


    編輯


    人口


    南北朝人口統計列表


    年代


    戶數


    口數


    備注


    宋大明八年(464年)


    數據出自《通典·食貨七》 [48]


    據今學者考證,實際人口達兩千餘萬人 [47]。


    魏正光元年(520年)


    1


    2


    1 [49]


    2


    1號數據出自《文獻通考·卷十》 [50]


    2號戶數出自王育民版《中國人口史》 [47]


    2號口數出自葛劍雄版《中國人口發展史》 [51]


    6世紀20年代北魏人口達600萬戶、3500萬人,加上南梁的兩千餘萬,南北總人口超過五千萬。 [1]


    魏永熙三年(534年)


    [49]


    數據出自《文獻通考卷十》 [52]


    齊隆化二年(577年)


    1


    2


    1


    2


    1號數據出自《周書·卷六》 [53]


    2號數據出自《通典·食貨七》 [54]


    因學者考慮逃避沉重賦役而避於寺廟的僧尼人口而認為北齊河清三年(564年)人口峰值達2200多萬,後因北齊後主的殘暴統治及齊末戰亂,齊亡時人口銳減迴兩千萬。 [55]


    陳太建九年(577年)


    1


    2


    1


    2 [56]


    1號數據出自《北史·卷十一》 [57]


    2號數據出自《隋書·卷二十九》 [58]


    據學者考證南陳實際人口達1500萬 [1]


    周大象二年(580年)


    1


    2 [59]


    數據出自《通典·食貨七》 [60]


    注:僅含北周舊地,因學者考慮未納入統計的軍戶、隱戶、少數民族等人群而認為北周至少有1250萬人。 [55]


    周大定元年(581年)


    數據出自《十六國北朝人口考察》 [61]


    因考慮到隱匿戶口,學者路遇、騰澤之認為北周滅齊後有3250萬人。 [55]


    土地政策


    隨著中原人口的大批南下,不僅使南朝增加了勞動力,而且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為南方的進一步開發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南朝政府對北來的流民起初采取僑立州郡的政策,後來,東晉和南朝政府為了擴大剝削對象,改行土斷政策。


    所謂土斷,就是撤銷僑州郡縣和僑籍,讓僑戶和土著居民一起在當地著籍,並且同樣負擔國家的賦役。自東晉到陳朝時期,共進行九次土斷。土斷後,南朝境內的僑寓政府便陸續消失了。


    農業


    開發江南


    南朝時期,南方的農業普遍有所發展。比較突出的地區,是長江中、下遊的荊、揚二州。揚州是南朝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其中都城建康及其周圍地區發展很快。宋在湖熟起廢田四千多頃,向京口、姑熟移民。齊在句容修赤山塘。揚州“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 [107]。


    三吳(吳郡、吳興、會稽)經濟發展尤為突出。宋在烏程修吳興塘,溉田二千餘頃;又在會稽一帶開墾湖田,“皆成良業”。東晉、南朝政府的各種支出,主要依靠三吳。洞庭湖周圍的荊、湘地區發展也很快 [32]。梁罷義陽(河南信陽)鎮兵以後,“江湖諸州並得休息,開田六千頃。二年之後,倉廩充實” [108]。


    與浙江相鄰的閩中、鄱陽湖周圍地區,也有較快的發展。此外,淮南地區,土地肥沃,流民集中。壽春附近有芍陂灌溉農田,地方千裏,“良疇萬頃”,是重要糧食產地。江南地區普遍實行麥稻兼作,嶺南種雙季稻。


    元嘉以前,淮南是經濟發達的地區。元嘉末,由於宋魏戰爭,淮南遭到破壞。經過齊、梁二代的經營,江淮間一些地區的生產也迅速恢複、發展。益州則號稱“沃野天府”,物產豐富。廣州也是富庶的經濟地區。 [86]


    當時南朝作物品種日趨多樣,耐寒及越冬作物日益普遍。此時,僅水稻品種就有30餘種。昔日中原地區的麥、菽、粟等耐旱及越冬作物在南方得到了種植和推廣。僅謝靈運《山居賦》所提及的農作物就有稻、秫、麻、麥、粟、菽等,蔬菜、果木及水生作物則更多。至遲在陳朝時,麥粟之類已經成為封建政府征收田賦的內容之一。此外,經濟作物的栽培也超過了兩漢,不但具有鮮明的南方特色,而且出現了一些單一種植經濟作物的農戶。第五在種植水稻方麵,雖然仍保持著傳統的火耕水耨的耕作製度,但隨著人們對水稻生長規律的進一步掌握,其內涵已有明顯的變化,精耕細作的程度加強了。火耕已非惟一的殺蟲施肥的方法,糞肥被廣泛使用,綠肥也日益普及。 [86]


    東晉、南朝水利工程有了明顯的發展,特別是小型水利工程漸趨普及,形成了沿港濱湖地區以水網圩田為主、山地崗阜地區以陂塘堰壩為主的特色。 [86]


    此外,南朝在牛耕有所發展的基礎上,創造了單牛、短轅的框型犁。它的出現,對農田耕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與此同時,適合南方水田生產的犁、耙之類的工具日臻完善。 [86]


    經濟形態


    士族田莊經濟


    在南方經濟的發展中,南、北士族地主都采取田莊形式進行生產。其中北方士族南遷時,都帶來大量部曲和佃客,缺乏的是田地。因此,他們到處“求田問舍”,不擇手段地謀取土地。如刁逵在京口一帶掠奪土地達萬頃。與此同時,南方士族地主也進一步擴張自己的經濟力量。


    士族地主在他們占領的平原和山澤上建立田莊,當時稱為“墅”或“園”。如會稽士族孔靈符在永興建墅,“周圍三十三裏,水陸地二百六十五頃,含帶二山,又有果園九處”。謝靈運在始寧的墅有南北二山,山上有五個果園,沿水渠兩岸有大批良田。


    農業在士族田莊經濟中占主導的地位。田莊中有大量的耕地,又有河湖水渠等水利灌溉係統。在耕地上種有稻、麥、粟、桑、麻、蔬菜等作物。僅次於農業的是園林業,經營竹木果樹等。此外,還有養魚業和畜牧業,並從事紡織、釀造、製造生產工具等多種手工業生產。由於從事多種經營,使士族地主田莊具有自給自足的性質。


    田莊裏的生產者,主要是佃客、部曲和奴隸。士族地主對他們的剝削和壓迫是殘酷的。但它把大量勞動人手組織起來,在山區水濱進行墾植,特別是在東晉和南朝前期,士族地主還關心生產的時候,地主田莊對江南地區的開發是起一定的積極作用。以後,由於門閥土族日益腐朽,田莊也就成了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障礙。


    自耕農


    自耕農是當時農業生產的重要力量,是封建政府榨取的主要對象。他們對政府的負擔有租調、雜稅、徭役三大項。宋、齊時的田租大概沿襲東晉後期的製度,即口稅米五石。戶調剝削,在宋孝武帝規定:“天下民戶,歲輸布四匹”,歲輸布四匹,隻是每戶農民應納戶調的平均數目,征收時仍采取“九品相通”的辦法,即事先評出戶產,定出戶等,然後再依照戶等的高低分派。在戰爭時期,一般農民也有兵役負擔,各種徭役更是隨意征發。於是,許多自耕農破產流亡,越來越多地淪為士族田莊裏的部曲和佃客。


    手工業


    紡織業


    東晉南朝時期,紡織業比較發達,養蠶技術已經相當可觀,豫章等地一年蠶四、五熟,永嘉等地一年八熟。絲、綿、絹、布等是南朝調稅的主要項目,因此紡織是民間普遍的副業。其中荊、揚二州的紡織業尤為發達。錦業在益州也早負盛名。劉裕滅後秦,把關中的織錦戶遷到江南。南朝後期,織錦業也發達起來。富豪人家穿繡裙,著錦履,以彩帛作雜花,綾作服飾,錦作屏障。


    北魏初,每匹絹值千錢,孝文帝以後降到二、三百錢,說明絲織品的生產已增加。 [105]


    冶煉、煮鹽


    南北朝時,政府都設有專官管理礦冶。建康尚方有東、西二冶(宋、齊時有南冶,後廢),州、郡有礦冶的設冶令。另外還有不少私家冶鋪作坊;北朝從北魏道武帝開始,也設置官冶,鑄造兵器。 [86] [105]


    在冶鑄技術上,用水排鼓風冶鑄已在南朝應用。煉鋼技術也有很大進步。那時還發明一種雜煉生鐵和熟鐵的灌鋼法,即把生熟鐵混雜起來冶煉,火候到時,生鐵先熔化,滲淋入熟鐵中,然後取出反複鍛煉,就成為優質鋼,用來製造寶劍和刀、鐮。灌鋼法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鋼鐵冶煉技術,用它生產的鐵除製造武器外,尚有較多的富餘,可以用於製造生產工具。尤其是堅硬耐磨的灌鋼工具的出現,是生產工具的一大革新,為丘陵、崗阜、湖泊、沼澤、灘塗的開墾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86] [105]


    煮鹽方麵,北魏池鹽產地主要在河東郡,鹽產很多。東魏、北齊之際,海鹽產量很大。鹽的生產主要掌握在官府手中。 [105]


    瓷器


    南北朝玉器


    東晉南朝時,瓷器的燒製有新的發展。當時瓷器的代表性產品是通體青釉的青瓷,產地比較集中的是會稽郡(浙江紹興)一帶。青瓷胎質純,硬度高,釉料勻,通體青瑩,造型多樣美觀。考古發掘,江南許多地區的製瓷技術逐漸成名,並各有自己的特點。 [86]北朝時期,勞動人民還成功地燒出了白瓷。 [105]


    商業


    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加上江南河流縱橫,水上交通方便,為商業發達提供了基礎和有利條件。


    士族豪強兼並土地,官府賦稅徭役繁重,許多中小地主和農民被迫從事商販活動。貴族官僚有免關津稅特權,在任期屆滿時帶著大批貨物作為“還資”,然後轉販各地。官府征收租調要農民折錢交納,農民被迫出賣自己僅有的農副產品。因此,南朝出現商業畸形發展的現象。


    當時南方的重要城市有建康、江陵、成都、番禺(今廣東廣州)等地。建康是東晉南朝的政治中心,也是長江下遊的經濟中心。這裏“貢使商旅,方舟萬計”。蕭梁時期,建康城內有居民28萬。城內有四個市,秦淮河北有大市和小市十餘處。會稽、吳郡、餘杭等地也是“商賈並湊”。


    日本法隆寺金堂(南朝風格)


    番禺是海外貿易中心,南洋各國,以及天竺、獅子國(斯裏蘭卡)、波斯(伊朗)等國的商船,“每歲數至”,或“歲十餘至”。江陵“當雍、岷、交、梁之會”,商業也較發達。成都不僅商業繁盛,而且也是高級絲織品的重要產地。市場上既有奢侈品,也有普通的生產、生活用品。商賈小者坐販於列肆,大者轉運於四方。商稅是南朝收入的大宗。


    東晉、南朝都注意貨幣鑄造,但幣製混亂,數量不足。


    文化


    播報


    編輯


    思想


    經由魏晉時儒學獨尊的地位被破除後,到了南北朝時期的思想已經形成多元化的思想。在諸多的思想流派中,出現了以法治國、務實求治的主張和“無君論”等有價值的觀點,也產生了消極頹廢、遁世遊仙的思想,影響最大的是玄學思想。


    南北朝時代,在思想文化領域出現了不同於兩晉時期的新形勢,玄學思潮歸於沉寂,佛道二教繼續發展。佛教大量譯經,廣泛流行,滲透到政治、經濟、社會、民俗及文化的各個層麵。儒學麵臨嚴峻挑戰。由於佛教的急劇膨脹,使原來儒、玄、佛、道的相互關係及其曆史格局發生新的變化。當時佛道爭論十分激烈。佛道之爭中,道教是比較被動的,不僅造出一個傳說,強調佛陀是老子變的,而且還大量“抄襲”佛經的內容。對道教而言,它想把佛教改造成自己的一部分;佛教則需要在保持獨立性的同時又必須麵對文化上的張力。 [66]


    文學


    南北朝時期的文學發展迅速,其中南朝風格偏向華麗纖巧,而北朝風格偏向豪放粗獷。


    詩


    南朝時,以謝靈運為代表的山水詩人把田園情趣擴大到對自然山水的熱愛。沈約是“永明體”詩人的代表,“永明體”詩講究聲律對偶,追求藝術形式完美,為格律詩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97]北朝代表人物是北地三才,即邢邵、魏收、溫子昇。敘事長詩以南朝的《西洲曲》和北朝的《木蘭詩》為代表。


    辭賦


    南北朝辭賦也在繼承楚辭、漢賦的基礎上有所變革,形式上多為短篇,不以用典和堆砌詞藻為要;內容上抒情多於詠物,如江淹《別賦》、庾信《哀江南賦》便是這個時期辭賦的代表。 [97]


    民歌


    民歌方麵,由於南北文化不同,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調。《樂府詩集》即有“豔曲興於南朝,胡音生於北俗”的說法。 [98]《敕勒歌》是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影響很大。 [99]


    小說


    南北朝時期的小說主要有兩類:誌怪小說和筆記小說。筆記小說具有史料價值,故在史學中敘述。誌怪小說很多題材和故事源於遠古神話傳說和曆史人物的傳聞逸事,也深深打上道教和佛教影響的時代烙印,如南朝宋東陽無疑的《齊諧記》、劉義慶的《幽明錄》、劉敬叔的《異苑》,齊祖衝之的《述異記》,梁吳均的《續齊諧記》,北齊顏之推的《還冤記》等都是誌怪小說的名作。 [97]


    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是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逸事的筆記小說。語言簡約傳神,含蓄雋永,生動描寫了魏晉名士的清談、品題等活動,以及名士們的性格特征及其人生追求和嗜好,涉及漢末魏晉時期政治、經濟、社會、文學、思想等多方麵的內容,成為研究這時期曆史的重要史料。 [106]


    文學評論


    南朝梁劉勰的《文心雕龍》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自成係統的古典文學研究專著,提出文學應反映現實、文質並重的主張,闡明了文學評論的依據和標準,探討了文學作品的構思、想象、風格、繼承、創新等問題。同時期人鍾嶸所作《詩品》,是中國最早專門評論詩歌的著作。對兩漢至梁代的五言詩進行總結和優劣評判。梁武帝長子蕭統組織文人編選的《昭明文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詩文選集,其中涉及探索文章的體裁和流派,取舍的緣由和標準,因此具有文學評論的價值。 [97]


    史學


    南北朝繼承了漢代以來設官修史之製。宋設著作官(宋齊梁陳時官名及分職屢有更改),負責撰修國史(本王朝史)及帝王起居注。齊始有國史與前朝史之分。北魏亦設著作官及起居令史,使修史官與起居官逐漸分職。北齊始設史館(或稱史閣),為專門修史機構,影響中國日後的官方修史製度。西魏、北周亦設著作官製度。南北諸朝又有大臣監修史書 [35]。此外,南朝梁時始行編修武帝、梁元帝的“實錄”,是為唐代開始一朝接一朝修實錄的濫觴 [36]。


    紀傳體斷代史書在南北朝史學仍占一席位。官修的有如沈約《宋書》、蕭子顯《齊書》、魏收《魏書》 [37],私修的有如範曄《後漢書》 [38]。


    南北朝書法


    反映社會各種狀況的史書,亦在南北朝盛行。如範曄《後漢書》、沈約《宋書》當中新增“獨行”、“逸民”(或“隱逸”)、“列女”等類傳記各種人物麵貌;宗教史籍有慧皎的《高僧傳》 [39]和僧佑的《弘明集》 [106];記述寺院建築的有楊炫之《洛陽伽藍記》 [39];地理類著作方麵,以酈道元《水經注》為南北朝集大成之作 [40];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是極具史料價值的雜記類著作 [106]。少數民族曆史亦因五胡各族建割據政權而深受重視,成就較高的有北魏崔鴻的《十六國春秋》 [41]。


    南北朝的注史之學,具代表性的有如裴鬆之《三國誌注》。裴注著重資料搜集、補充史事,不再局限於對音訓及解釋史文,對中國的注史方法產生有相當影響。裴鬆之對史料相互考異,日後史家有所繼承,如司馬光撰《資治通鑒考異》。裴注裏又有對前代史家的評論,這推動了中國史學批評的發展 [43]。


    宗教


    南朝釋迦佛石像 [83]


    隨著佛教的傳播,發展佛像、壁畫、石窟寺院等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其中敦煌千佛洞、雲崗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成為中國造像藝術寶庫之中的瑰寶。此時佛教盛行的思想有般若學 、涅盤學、地論學、成實學、攝論學等。 [69]竺道生強調佛性在於每個眾生之中,關鍵在於能否“自見”,開啟了後來禪宗覺悟不離世間的先河,他“一闡提人皆有佛性”的思想則體現了佛教的平等觀。 [70]道教靈寶經前接上清經的教法,又借用和融匯了佛教的概念和術語,在中古道教的教義、思想、儀式等領域,占據了主流的地位。 [67]十六國晚期出現改革道教的寇謙之,他受東晉靈寶派的影響,製作《雲中音誦新科之誡》等經八十餘卷。在精義經理方麵無所創新,卻明確聲稱要清理道教,除去五鬥米道的三張(張陵、張衡、張魯)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嚴格齋戒禮拜,使道教組織更為嚴密,道規教儀更為完備。


    此一時期的三教論爭主要表現為佛教與道家、道教兩種不同思想體係的爭論。通過爭論,道教與佛教互相吸收,呈現一種互融互攝的景象。佛教對道教無論是從教規、教儀,還是從教典、教團等方麵,都產生了一種示範效應,這對道教逐步走向成熟是大有益處的。而道教也為佛教從印度順利移植至中國,並逐漸適應中國社會土壤,形成中國化的佛教,提供了多方麵的助緣。 [44]援佛入道是道教不斷豐富並提升自我的重要手段。佛教產生的時間比道教早得多,在傳入中國時佛教已經發展得相當完備,因此道教在很多方麵都借鑒吸收了佛教。比如早期道經的造作過程中便多有模仿乃至因襲佛經之處,道教的宮觀設施、組織形式、宗教儀式等方麵亦不乏借鑒佛教之處。又如受“大道無形”思想的影響,早期道教是反對偶像崇拜的,但是後世道教“設像立教”的形式與佛教卻別無二致,正是受佛教影響使然。在宗教哲學方麵,道教義理的思辨水平與佛教相比略為遜色,因此道教也積極援引佛教哲學以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 [68]


    同時,道教影響了中國藝術及科學。例如《遊仙詩》等文學,描述神仙飄逸之妙或藉由神仙之說抒發情懷。道教名士陶弘景、陸修靜均擅長神仙文學 [34]。


    繪畫


    南朝陸探微所畫人物肖像極其傳神。民間傳說張僧繇畫龍不敢點睛,點睛則龍會飛去。 [97]而畫論、畫史研究在此時期已建立,如南朝謝赫的《畫品》,提出繪畫品鑒的六法,而其中的“氣韻生動”說更被曆代畫評家奉為最高水準。


    雕刻


    永寧寺塔複原圖 [81]


    在佛像石窟雕像上,北朝石窟造像,著名的有雲岡石窟、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天龍山石窟等 [46]。石窟藝術最雄偉的是雲岡20辜的座像。佛像容貌豐滿,兩肩寬厚,衣褶線條緊貼身軀而雕,莊嚴中寓有慈祥,表現出佛的胸懷氣度。彩塑最好的是敦煌莫高窟第259窟的造像,含蓄微笑的神態,給人以恬靜的美感。洛陽永寧寺塔基出土的北魏泥塑殘像最為精致,麵目傳神。隨著山水詩的出現,長期以來的以表現人物為主的繪畫傳統開始轉變,山水景色也成為繪畫的內容。南朝還有不少以人物畫著稱的畫家,也有人在團扇上畫出“咫尺之內而瞻萬裏之遙”的山水。南齊謝赫撰著了研究繪畫理論的《古畫品錄》,而他所總結的“六法”,已不僅限於人物畫,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南朝陵墓雕刻方麵,曆代帝王、貴族陵墓前有神道石柱、石碑、石獸等。石獸又稱避邪,由獅子造型演變而來,有驅邪、求福或升天之含意。其中已齊武帝陵前的天祿(雙角石獸)、齊景帝陵前的麒麟最具代表。風格承襲漢代石獸雕刻,善於利用整塊石材,以洗練的手法表現雄偉的氣勢。


    書法


    主詞條:南北朝書法


    《鄭文公碑》(局部)


    南北朝時期,書法發展呈現兩條主線:南朝承“二王”新體書風並加以深化,出現了不少書家,存世的作品以士族文人的行草尺牘為主。北朝為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其遊牧文化與南朝的中原文化形態截然不同,書法以刻石為主,有碑刻、摩崖、墓誌、造像、磚文等,類型極其豐富,藝術成就高。北朝碑刻即所謂的魏碑書法,結體扁方、構架緊密、方筆折角、骨力雄勁,在書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97]。著名的有《龍門二十品》《張猛龍帖》《鄭文公碑》《石門銘》等,以及眾多的墓誌銘文。南朝有名的碑如《爨龍顏碑》《瘞鶴銘》等。 [45]在南北朝後期,隨著民族融合的不斷深入,南北書家之間相互學習借鑒,南北書風也不斷融合,這種書風的融合一直延續到唐代初期。 [87]


    譜牒學


    譜學(或叫譜牒學、家譜學)在南北朝門閥政治影響下而大盛一時。各豪族郡望為求鞏固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利,乃撰修家牒,以彰顯自身血統、門第及婚宦。繼家譜出現後,又有了家譜學的研究,當時便出現“統譜”“百家譜”等書籍。 [42]南齊王儉對東晉賈弼之的《姓氏簿狀》進行修補,南梁王僧孺對《百家譜》進行改定,又相繼撰成《十八州譜》《百家譜集》《東南譜集抄》等,形成王氏譜牒學。 [106]


    目錄學


    南梁阮孝緒撰《七錄》,其中的《記傳錄》就是史學目錄。 [106]


    文字學


    南梁顧野王的《玉篇》,在文字學的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106]


    科技


    播報


    編輯


    在整個魏晉南北朝期間,由於邊疆民族內遷、北方人群的南下,造成文化大交流及混成。由於儒學一統的局麵打破以及玄道佛的興起,使得學術研究朝向多元化。各國為了生存或戰爭,多少推行一些改革措施以確保某些地區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這些都使得科學技術大幅提升 [62]。


    農學


    北魏至東魏時農學家賈思勰麵對持續的天災人禍,主張重視農業,並以齊民謀生為己任,撰寫了農書《齊民要術》,在中國或世界的農學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齊民要術》以當時黃河中下遊地區,特別是山東地區為重點。描述當時農業生產概貌,並介紹中國傳統農業細耕和多種經營方法和包括食品加工技術在內的農業科技的高超水準。 [64]這是中國農業科學第一次係統的理論表現形式,反映了當時農業發展的先進水平。 [106]


    曆算


    南朝宋的祖衝之出身世代熟悉天文曆算的家族,從小對天算有興趣。他平生著作豐富,天文方麵有《上“大明曆”表》《駁議》;數學方麵有《綴術》《九章術義注》《重差術》。他在科學上有三大成就:一,在張衡、劉徽的基礎上,將圓周率數值精準到小數點後七位數字;二,是世界上第一個將“歲差”數值記入曆法運算中。還將閏月規則修整,這是唐代之前最好的方法;三,在機械方麵,製作出指南車、千裏船(即腳踏輪船)、水力運轉的水碓模,以同一原動輪帶動碓和磨作功。 [65]


    北齊張子信“視差”現象的發現,是繼“歲差”之後古代天文學研究的又一偉大成果。從南朝劉宋《元嘉曆》,再到祖衝之的《大明曆》,直至北周《丙寅元曆》,曆法的計算一次比一次精確。 [106]


    地理學


    北魏的酈道元從小誌於地理學研究。由於當時地理著作不夠完備,所以他在各地做官之際進行實地考察。然後他以《水經》為藍本,完成《水經注》。 [63]《水經注》不僅是中國古代一部地理學名著,也是一部優秀的山水文學名著。 [106]


    造船


    造船業在東吳的基礎上又有較大的發展。運輸、作戰用的艦船隻很多,往來於東海、南海和內地河道的船隻頻繁,大者可載重二萬斛。 [86]北魏能造盛穀二千斛的大船,由官府經營。 [105]


    造紙


    造紙業有了新的發展。壓光和染色是這一時期造紙技術的新成就。當時紙的名目很多,其中用藤皮造的藤角紙是一種質地優良的紙張 [33]。造紙業的發達對當時文化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86]


    軍事


    播報


    編輯


    軍隊體製


    南朝


    南朝的主要軍隊大致分為兩大類,即中央軍和地方軍。中央軍一部分擔任京師衛戍,稱禁衛軍,一部分屯駐京城附近的要衝之地,以保衛京城或受命出征。外軍是中央軍駐守在地方要鎮的,由當地都督府統領,所以南朝的主要軍隊通常稱中外諸軍。在軍事統禦方麵,一般由尚書省所屬五兵曹主管軍隊的日常工作,同時設中領軍統領京城的禁衛軍,設中護軍統率京城外宿衛軍,使之相互製約,直歸皇帝統禦。由於南朝士族衰落,寒人興起,君主利用寒人掌機要,專設製局監或外監軍事機構,以侵奪中領軍和中護軍的權勢。南朝常有權臣執政,或恢複丞相以統領軍政,或任都督中外諸軍事和錄尚書事以掌握全國軍政大權,而架空皇帝。在地方,南朝軍事製度的特點是軍政合一的都督和刺史領兵製。其中的宗王出鎮製度是西晉時建立的,南朝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沿襲,由此成為南朝宗王起兵奪取皇位或叛亂的根源。都督多兼刺史,而且常與中央抗衡。 [19] [110]


    北朝


    北魏彩繪騎馬武士俑,陝西曆史博物館藏 [80]


    北魏的軍隊體製,由中兵、鎮戍兵、州郡兵三部分組成。中兵又稱台軍,是北魏軍隊的主力。北魏前期,中兵多為鮮卑部落兵,主要任務是戍衛京師、出征作戰,有時也戍衛地方要鎮,是當時向四處征戰的主力。其數量很大,前期動輒十幾萬甚至數十萬人出征,大都屬於中兵部隊。北魏中兵領導體製,在前期主要是部落兵製,中兵的指揮權歸皇帝直接掌握,下設八部大人製,實為部落聯盟最高軍政領導機構。孝文帝改製後,中兵的領導體製仿效漢製,設領軍將軍一人,“總握禁旅,兵皆屬之”,權勢極大。此外,在京師四方設置關津,以東、西、南、北四中郎將各領中兵鎮守,並以護軍將軍統率四中郎將,扞衛京師。北魏中期以後,尚書省設五兵尚書,專管中外軍的日常工作。 [110]


    為了防禦北邊柔然等遊牧民族的侵擾,北魏在北疆和西北疆設置鎮戍,派兵鎮守,後來鎮戍又設置於南部邊界,這些守兵即是鎮戍兵。鎮戍兵的主要任務是戍邊守土,戰時也配合中兵征戰。鎮設鎮將,戍設戍主,統率鎮戍兵,鎮將的地位相當於州刺史,戍主則常由郡太守兼任。各鎮戍領兵數不等,一般說來,一鎮有兵三、五千人。州郡兵即州郡屬下的兵,主要是為防範人民的反抗,維持地方治安而設置。 [110]


    東魏、北齊的兵製,大體上沿襲北魏,隻是在高歡執政時期實行夷、漢分兵製。高歡基本實行的是以鮮卑人當兵打仗、漢人務農納糧服雜役的作法。雖有少數漢人兵,但與鮮卑兵分開,單立一軍,由漢人將領統率。高歡曾在丞相府設騎兵曹、外兵曹,統率中軍和外軍。高洋代魏稱帝後,將丞相府下屬諸司合並尚書省,隻留下騎兵、外兵二曹,改立為省,命親將任二省長官,掌管兵事,直歸皇帝統禦。北齊時,挑選鮮卑兵中勇力超群者組成軍隊,號稱“百保鮮卑”,以加強軍隊的戰鬥力。 [110]


    兵役製度


    南朝的兵役製度,主要實行的是世兵製,或稱軍戶製。由於當時門閥士族和地方豪強勢力強大,他們在戰亂中不斷地擴充各類依附人口,侵占國家領民。為了保證兵士的來源,從三國各政權開始,便把一部分民戶強製變為軍戶,他們不入郡縣民籍,另立軍籍,歸各軍府管轄。南朝劉宋時沈慶之伐“蠻”,前後共俘“蠻人”20餘萬,並為“營戶”,也即軍戶。北魏建國之初,主要實行部落兵製,後來也逐步實行鎮戶、府戶即軍戶製。六鎮兵民多是軍戶,經起義死亡流散之後,還有20餘萬。直到北周武帝時,還移並州軍戶4萬戶於關中。這個時期無論南朝還是北朝,都曾間行征兵製和募兵製,但世兵製始終是一種主要兵役製,這種兵製是為適應當時的戰亂而設置的。軍戶子弟世代為兵,兵民分離,兵士一般是終身服兵役,父兄死亡,子弟替代。他們除戰時打仗外,平時還要服各種苦役,因而兵士身份地位低賤;加之戰爭的摧殘,南朝後期世兵製逐漸衰落,募兵製興盛起來。 [110]


    西魏、北周實行的是宇文泰建立的不同於魏齊的府兵製。府兵製采取拓跋氏早期部落兵的形式,“以諸將功高者為三十六國後,次功者為九十九姓後,所統軍人,亦改從其姓”。這是說,統兵官不論是漢人或其他族人,一律賜以鮮卑部落舊姓,其所統兵士亦從主帥改姓。又仿照拓跋氏早期八部大人製,立八柱國大將軍(實際領兵官是六柱國),各領一軍,是為六軍。各柱國大將軍領兵8000,總兵力近5萬人。府兵仍由宇文泰統領。早期府兵包括鮮卑兵、關隴軍戶、“關隴豪右”所領鄉兵,沒有一般民戶子弟。府兵另立軍籍,不編入民籍,不負擔賦役,平時半月宿衛,半月訓練,輪流服役,戰時出征。府兵製加強了官兵關係,提高了兵士的身份地位,增強了組織紀律性,因而大大提高了兵士的戰鬥力。北周武帝以後,不斷擴大征召範圍,以補充兵源,使府兵人數至隋文帝滅陳時,激增至50萬人。府兵製是中國古代的重要軍製,為隋唐所沿襲,成為唐帝國前期強盛的重要因素之一。 [110]


    兵種


    南朝


    為適應長期的南北對峙的需求,立國江南的南朝利用南方河流湖泊縱橫的特點,大力發展水軍,成為中國曆史上水軍 大發展時期,在戰爭中常使用舟師數萬或十餘萬。而且由於南方軍隊作戰總是離不開江河湖泊,因而即使步兵一般也具有水軍乘船戰鬥的技術。實際上南方水軍和步兵是不可分的,水軍登陸即成步兵,步兵上船便為水師,這類事例在戰爭中常見。南朝水師中大批“拍艦”的出現,以及“拍車”在戰爭中的普遍使用,是水軍發展的一種重要標誌。“拍艦”作為水師戰艦的主要裝備,一直保留到宋代。 [110]


    南朝的步兵和水兵在北方平原野戰中難於同北朝騎兵抗衡,但可以充分利用步兵攻守城鎮,以及水軍在江河湖泊中作戰的優勢,加上步、水、騎等軍聯合作戰的戰略戰術,以進行北伐或對抗北朝騎兵的南進。 [110]


    北朝


    北朝是中國古代騎兵大發展的階段。騎兵發展的基礎是畜牧業經濟,北魏先後有規模宏大的4個官辦畜牧場,經常儲備戰馬數十萬匹,以備軍國之用。北魏拓跋珪和拓跋燾平定中原時,常動用騎兵十幾萬,最多時達到40萬左右。一個北方政權騎兵如此之多,在中國曆史上是少有的。 [110]


    騎兵大發展的另一個特點,乃是重裝甲騎兵的出現。所謂重裝甲騎兵,就是人和馬都披鐵甲的騎兵,當時稱“甲騎”或“鐵騎”。這種騎兵具有較強的防護力和集團衝擊力,在對沒有裝甲的輕騎或步兵作正麵突擊時,具有相當大的威力。在漢末以來馬鎧發展的基礎上,北朝的具裝鎧已在騎兵部隊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強大的騎兵集團的快速性和衝擊力,能在野戰中帶來優勢。但在攻城略地和守衛疆土方麵,顯然步兵占有優勢,所以北朝政權穩固後的軍隊一般是建立步騎混合,而以騎兵為主的合成部隊,作為國家政權的主力軍隊。 [110]


    社會


    播報


    編輯


    社會等級


    士庶


    東晉時期,門閥士族達到極盛階段。南朝以後,雖有寒門地主稱帝,但門閥士族的特權仍得到承認。


    南朝規定,高門大族的子弟二十歲登朝做官,庶族地主子弟三十歲才能試做小吏。高門大族升遷極快,短時期內就可“坐致公卿”。南朝的“清華貴重”的官職,幾乎全被高門所壟斷。他們竭力維護自己的特殊社會地位,宣揚“士庶天隔”,同庶族寒門保持著嚴格的界限,不同寒門通婚共坐。


    北朝郡望示意圖 [82]


    為嚴格區分士、庶,於是譜學盛行。東晉南朝時,賈弼之祖孫三代專精譜學,撰《十八州士族譜》,共七百多卷。宋劉湛、齊王儉、梁王僧孺也都有譜學專著。譜學是吏部選官的重要依據,是維護士族政治特權的工具。大多數士族地主缺乏征戰理政的才能,但也有少部分新興士族階層,在動亂時期乘勢而起,成就事業後注重自身或後人文化教育,是社會頂梁柱。


    不甘心受到排擠的庶族通過各種途徑登上政治舞台。南朝的開國皇帝,就都是通過領兵打仗、控製軍權而上升起來的庶族。


    寒人掌機要


    由於士族缺乏辦事能力,皇帝又怕他們難以控製,所以南朝時以寒人典掌機要,處理政務。


    東漢時政事歸台閣,曹魏時權力集中到中書監、中書令手中,南朝時權力又集中到中書通事舍人手中。通事舍人不僅替皇帝起草詔令,又掌管政令,成為天子身邊的實權職務。權力移歸近臣,反映了皇權的加強,也反映士族已處於有職無權的地位。


    南朝時,寒人擔任的另一要職是典簽。南朝君主鑒於東晉方鎮勢強,威脅中央,因此多以宗室子弟為州鎮軍政長官,以寒人為典簽進行控製。典簽職微權重,州鎮要事,須典簽簽署方能實行。典簽每年數次迴京向皇帝報告,所謂“刺史行事之美惡,係於典簽之口”。因此,諸王刺史都非常害怕典簽,故又有“諸州惟聞有簽帥,不聞有刺史”之語。 [88]


    部曲佃客


    部曲、佃客是世家豪族控製的依附人口的主要部分,奴隸則是他們的私產。


    部曲原來的主要任務是作戰,但隨著南方戰事的減少,越來越多的部曲被用於生產。梁張孝秀“有田數十頃,部曲數百人,率以力田”,就是典型的例證。


    佃客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政府依官品賜給的,一部分是私自招誘的。東晉、南朝的給客製規定:第一、二品官佃客無過四十戶,以下每品遞減五戶,至第九品占五戶。此外還有典計、衣食客等。這一部分佃客無獨立戶籍,而是登記在官僚地主的戶籍上。他們不給國家交租調,服力役;而交納百分之五十的地租給官僚地主。當時,“南北權豪,競招遊食”,私招的佃客很多。


    部曲、佃客為世家豪族世代占有,不經“自贖”或“放遣”,是不能獲得自由的。他們實際上是被束縛在土地上的世襲農奴。東晉南朝時,世家豪族都有大批的奴隸,政府毫不限製。農民破產自賣或在流亡中被掠,是奴婢的主要來源。他們是地主的私產,因而可以抵押或買賣。為了防止逃亡,奴隸都被“黥麵”。


    南朝時,奴殺主人以及逃亡、暴動的事多有記載。在奴隸們的反抗鬥爭之下,統治者根據自己的需要,通過“糜喃為客”“發奴為兵”等手段,使大量的奴隸轉化為地主的佃客和國家的士兵。


    服飾特征


    南北朝是中國古代服裝史的大變動時期,這個時候因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來住,胡服便成了當時時髦的服裝。緊身、圓領、開叉就是胡服的特點。


    男服服飾


    禮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禮服祭服,仍隻有一種,與漢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異。


    平冕服:各級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紋,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等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等七章,天子用刺繡文,公卿用織成文。


    北周冕服:北周武帝漢化政策相成功,大力推行中國古代的周禮之製,因此北周的服色製度多根據周禮而定。


    委貌冠服:為公卿行卿射禮之禮服。衣黑而裳素,中衣以皂緣為領袖。


    朝服:同於漢代,天子與百官之朝服以所戴之冠來區別,亦都有五色朝服,不過漢代平時常朝以皂朝服、絳服為多,而魏晉南北朝則以絳朝服為主。


    通天冠服:魏晉南北朝,各王朝均以此服為天子的朝服,也是次等的禮服。著絳紗袍,皂緣中衣,黑鞋。


    遠遊冠服:為皇太子及諸王所服,著朱衣,絳紗袍,皂緣白紗中衣,白曲領。


    百官冠服:以絳紗為主。但陳製較複雜,百官位高者以朱衣為朝服,位卑者,則以皂衣為朝服,皂白紗緣中單。


    品色衣:天台近侍及宿衛之官,皆著五色衣,以錦綺饋繡,名曰品色衣。


    常衣:主要是褲褶服,用途非常廣,可以做朝服、軍服、便服、從貴族到庶民均用到它。


    女服服飾


    皇後謁廟服:是女性官服中,最隆重的禮服,也是皇後的嫁服。


    入廟佐祭服:為妃、嬪、命婦之祭服。在晉及南朝宋、陳均為皂上皂下。


    親蠶服:為皇後行親蠶禮之禮服,均為青上縹下。


    助蠶服:為妃、嬪、命婦助皇後行親蠶禮之禮服,在晉及南朝陳為縹上縹下。南朝宋為青上青下。


    朝服:以上三朝均以為女性之朝服。


    比周禮服:女性官服與男性官服同樣,非常複雜,用色亦多,與前述朝代大不相同。


    兵戶吏戶


    東晉、南朝時期,廣大人民的身份日益低落,許多人淪為世襲的農奴,除了部曲、佃客外,還有屬於官府控製的兵戶、吏戶和百工戶等。


    晉、南朝繼承了三國以來的世兵製,兵戶世代當兵,受壓迫極重。兵戶除服兵役外,還要耕田紡織,向國家交納租調。兵戶的地位比自耕農低,甚至比佃客還要低。


    東晉、南朝的地方機構和中央官府都擁有一定數量的吏,少者數十,多者成千上萬。地位低的文武吏,被迫為官府服各種雜役,耕種官田,在官府手工作坊中進行生產,他們所受的剝削和壓迫格外沉重。吏的來源,大多是來自“吏門”。這種吏戶是世襲的,非經官府放免,不能免役。


    南朝時,百工即各類手工業者很缺,故官府對他們的控製極嚴。貴族、官僚私占百工戶往往受到懲治。百工戶從民間征調到官府作坊後,與配到作坊裏的刑徒為伍,終年勞作,世代相襲,社會地位卑下,處境是同樣悲慘的。


    民族


    播報


    編輯


    高句麗墓葬中的女媧形象 [93]


    南北朝時,位於今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的少數民族政權高句麗(又稱高麗)政權與中原王朝的關係更加密切,每年都有經常性的使節往來。在此期間,高句麗一麵稱臣納貢於北朝,以保證了遼東地區的和平;一方麵結托南朝,使其能利用南北對峙的局麵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增強保障。北朝和南朝都對高句麗有所冊封,這使其在對周邊民族和政權的征戰中擁有了政治上和戰略上的優勢,得以在遷都平壤後逐步確立對百濟、新羅的戰略優勢,基本控製了朝鮮半島北部。 [93]


    高句麗崇信儒家思想,在平壤設立太學,學習儒家經典。後來,佛教也傳入高句麗並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位於今吉林省集安市的丸都山城遺址體現了中國傳統的“風水”理念。在丸都山城附近,還有大量與中原壁畫題材相似的出行、戰爭、狩獵、宴飲以及涉及佛教題材的飛天、菩薩等壁畫,體現出中原王朝對高句麗的文化影響。 [93]


    外交


    播報


    編輯


    東亞


    梁武帝大同七年(541年),出使南朝的百濟使者迴國不僅帶迴《涅盤經》和《毛詩》,而且還有工匠和畫師。朝鮮東海岸曾出土過一些花紋磚,和南京出土的齊梁時代的磚的蓮花、纏枝紋等風格相同。朝鮮忠濟南道公州郡宋山裏古墓出土的“梁瓦官為師矣”銘文的蓮花紋磚,說明當時百濟引進南朝工匠及其工藝技術的事實。此外,中國的史書以及陰陽五行、醫藥等,都在這一時期傳入朝鮮,對朝鮮的科技文化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86]


    孫吳至南朝時期,日本從中國輸入了各種紋飾的銅鏡和透雕的金飾件。同時,有不少中國人經過朝鮮半島移居日本,其中就有製陶匠和縫衣匠,他們的移居促進了日本手工業技術的發展。據日本文獻記載,近年日本考古發現了一些具有中國南方風格的陶器(如鍾形器、五聯罐、盤口壺等)。在一些古墓周圍發現的埴輪陶俑,其服飾和南朝陶俑相同。 [86]


    西亞


    漢代開始的“絲綢之路”在南朝時仍然暢通,同時由於航海業的發展,與西域、西亞各國又開通了海路交往。梁武帝中大通二年(530年)和大同元年(535年),波斯國王派使節到建康訪問。這些交流帶來了西方的玻璃製造技術。《南史》記載,大秦國曾遣使由海道至建康贈送各種琉璃(即玻璃),數年後一琉璃工人來,煉石為水晶,並傳其術。說明此時中國已經學會了玻璃製法。 [86]


    南亞


    南朝時,印度的笈多王朝和中國互有來往。宋文帝元嘉五年(428年),笈多王月愛(應為新日王鳩摩羅·笈多一世)遣使到建康訪問。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笈多王朝又遣使訪問建康。此後梁、陳期間,也都有使節來訪。宋文帝元嘉五年(428年),師子國(今斯裏蘭卡)國王又遣使至建康贈送象牙佛像。此後,元嘉七年(430年)、元嘉十二年(435年)及梁武帝大通元年(527年),都有使節來訪。 [86]


    這一時期,中國和印巴次大陸的佛法交流非常頻繁,既有許多中國人西行求法,也有許多印巴次大陸的僧人來中國從事譯經和傳經。大量的印度佛經被譯為漢文,印度的不少藥方也隨東來僧人傳入中國。 [86]


    東南亞


    航海業的發展促進了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科技文化交流。六朝時,不少文入學士遷往交趾一帶居住,對傳播中國科技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國的建築、造紙和紡織等技術傳人越南。扶南國、占婆國(今越南中部)也多次派遣使節來中國訪問並贈送禮物,南朝朝廷也迴贈了很多禮品。 [86]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時間沙:我在時間縫隙裏整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凍山示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凍山示月並收藏時間沙:我在時間縫隙裏整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