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嶠、劉承胤、郗鑒、郭默等人赴任外地,朝堂上又少了好幾個大臣。不過對於蘇峻,庾亮仍然耿耿於懷,堅持調蘇峻迴朝。
太極殿東堂,庾文君和司馬衍坐在禦座上,正在聽取文武百官議論和蘇峻相關的事情。王導勸諫道:“蘇峻是流民帥出身,我行我素慣了。如果朝廷非要讓他來朝廷任職,讓他離開他的將士們,弄不好會適得其反。把蘇峻逼急了,他提前反叛不是沒有可能。現在蘇峻雖然趾高氣揚、目中無人,不過還沒有表現出反意。朝廷可以想一個萬全之策,不要急於求成,逼迫他就範。”
庾亮見王導仍然反對征召蘇峻,轉身對其他大臣說道:“王大人所言,是有一些道理。不過夜長夢多,誰也不能保證明天會發生什麽。蘇峻的狼子野心,已經昭然若揭。留住卞闡不放,就是明證。犯上作亂,隻是時間問題。現在朝廷征調他,就算他起兵,造成的危害也不會太大。如果任由他發展下去,將來必定造成更大的禍亂。幾百年前晁錯勸漢景帝削藩,是為了國家而不是為了他自己。請各位大人暢所欲言,盡快解決蘇峻的問題。”
文武百官聽了庾亮的話,麵麵相覷,不知道該怎麽辦。誰都知道,漢景帝的削藩,導致了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而提出削藩的晁錯,卻落了個被腰斬的下場。
看著庾亮堅毅的表情,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敢明確反對。沉默了一會兒,卞壼說道:“蘇峻手握一萬多精兵強將,其麾下聚集了很多亡命之徒。曆陽到建康不過百十來裏,一旦蘇峻揮師建康,局勢將不可收拾。征召蘇峻應從長計議,切不可倉促行事”。
眼看著連王導都不再言語,其他大臣更是明哲保身。庾亮看了看上麵的庾文君和司馬衍,說道:“正因為曆陽和建康近在咫尺,朝廷才不能養虎為患,請太後和陛下下達詔令,調蘇峻來朝!”
“既然諸位愛卿沒有異議,那就征召蘇峻來朝任職!”庾文君無可奈何地說道。文武大臣都敢怒而不敢言,紛紛搖頭歎息。
散朝以後,王導和卞壼走到了一起。兩個人走下太極殿前的台階,卞壼說道:“滿朝文武都不敢說出自己的心裏話,就我們兩個敢直言相諫。我們不能阻擋庾亮發布朝廷詔令,應該趕緊考慮其它補救的措施。如果真把蘇峻逼反了,建康又將血雨腥風。”
“可惜的是,溫嶠已前往江州赴任。如果溫嶠在,肯定會不遺餘力阻止朝廷發布這樣的詔令。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給溫嶠寫封信,言明利害得失。”王導說道。卞壼點點頭,說道:“王大人所言正合我意。我迴家後馬上給溫嶠寫信,派專人送到武昌。”
王導點點頭,和卞壼拱手施禮,上了輿車,迴家去了。
五天後,武昌江州刺史府議事廳,溫嶠正在召集二十多個掾屬商議江州事務。外麵有個親兵進來說道:“大人,建康來信了!”
這個親兵說著,來到溫嶠跟前,把卞壼的書信遞給了溫嶠。溫嶠看罷卞壼的書信,大吃一驚。溫嶠問道:“來人走了嗎?”
“沒有,是兩個專門從建康來送信的人,我正讓他們吃飯。兩個人從建康劃船過來,有時在江邊停船買點兒吃的,有時就餓著。兩個人早飯還沒吃,我就先把信拿過來了。”那個親兵說道。
溫嶠揮揮手,讓那個親兵出去了。看著下麵二十多個掾屬、部將,溫嶠歎了口氣說道:“唉!沒辦法,該來的一定會來。我離開建康前,千叮嚀萬囑咐庾亮大人,千萬不要急於求成征召蘇峻。他就是不聽,還在朝堂上壓製那些反對征召的大臣。王導大人,卞壼大人,都說服不了他。看來,建康的風雨,又要來了!”
“大人,既然情況這麽緊急,您是不是需要給庾亮大人迴信?”劉承胤問道。溫嶠點點頭,說道:“當然需要迴信,事不宜遲,我馬上給庾亮寫信,千萬不能下達征召蘇峻的詔令!”
在溫嶠身邊的一個親兵研好了墨,溫嶠拿起書案上的毛筆,在一塊布帛上給庾亮寫了一封信,然後朝門外喊道:“進來!”
送信的那個親兵進來了,溫嶠說道:“你把這封信封好,等兩個建康來的人吃好飯,讓他倆返迴建康,把信交給卞壼大人。”
“好的大人!”這個親兵接過書信,出去了。
太極殿東堂,卞壼把溫嶠的書信遞給庾亮。庾亮打開,見上麵寫道:“庾亮大人,蘇峻不是朝廷能夠馴服的人。能夠在緊急時刻讓他為朝廷出力,就相當不錯了。千萬不要發布詔令征召蘇峻入朝任職,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局麵也會無法收拾。”
庾亮把溫嶠的書信遞給身邊的王導、陸曄、謝裒等人看了看,都點點頭,對溫嶠的擔心表示認可。但庾亮不以為然,庾亮說道:“溫嶠和各位大人,有些杞人憂天。這件事宜早不宜遲,征召的越晚,他越有可能造反。現在蘇峻有一萬多人,以後可能會更多。”
過了幾天,溫嶠得知庾亮已兩次下達征召蘇峻入朝的詔令,感到事態嚴重。溫嶠又寫了一封信,這一次是寫給庾亮的。
溫嶠的兩個親兵,因為不是上朝時間,就把書信送到了庾亮在建康的府邸。庾亮和庾懌等四個弟弟,正在商議征召蘇峻不肯來建康的對策。庾懌說道:“大哥,其實王導、溫嶠、卞壼等人的意見,大哥應該聽一聽,想一想。萬一把蘇峻逼反,無法收拾。”
“大人,溫嶠大人送來了書信!”庾亮府裏一個親兵,領著兩個送信的人來到客廳。溫嶠的兩個親兵給庾亮跪倒施禮,然後起來把書信遞給庾亮。庾亮讓兩個人下去休息,打開書信。溫嶠的書信是這麽寫的:庾亮大人,我已經得知朝廷連續征召蘇峻,而蘇峻不肯入朝這個情況。蘇峻不肯入朝,必然徒生事端。為防範可能出現的戰亂,請朝廷及時征召我領兵迴朝,以防不測。
太極殿東堂,庾文君和司馬衍坐在禦座上,正在聽取文武百官議論和蘇峻相關的事情。王導勸諫道:“蘇峻是流民帥出身,我行我素慣了。如果朝廷非要讓他來朝廷任職,讓他離開他的將士們,弄不好會適得其反。把蘇峻逼急了,他提前反叛不是沒有可能。現在蘇峻雖然趾高氣揚、目中無人,不過還沒有表現出反意。朝廷可以想一個萬全之策,不要急於求成,逼迫他就範。”
庾亮見王導仍然反對征召蘇峻,轉身對其他大臣說道:“王大人所言,是有一些道理。不過夜長夢多,誰也不能保證明天會發生什麽。蘇峻的狼子野心,已經昭然若揭。留住卞闡不放,就是明證。犯上作亂,隻是時間問題。現在朝廷征調他,就算他起兵,造成的危害也不會太大。如果任由他發展下去,將來必定造成更大的禍亂。幾百年前晁錯勸漢景帝削藩,是為了國家而不是為了他自己。請各位大人暢所欲言,盡快解決蘇峻的問題。”
文武百官聽了庾亮的話,麵麵相覷,不知道該怎麽辦。誰都知道,漢景帝的削藩,導致了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而提出削藩的晁錯,卻落了個被腰斬的下場。
看著庾亮堅毅的表情,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敢明確反對。沉默了一會兒,卞壼說道:“蘇峻手握一萬多精兵強將,其麾下聚集了很多亡命之徒。曆陽到建康不過百十來裏,一旦蘇峻揮師建康,局勢將不可收拾。征召蘇峻應從長計議,切不可倉促行事”。
眼看著連王導都不再言語,其他大臣更是明哲保身。庾亮看了看上麵的庾文君和司馬衍,說道:“正因為曆陽和建康近在咫尺,朝廷才不能養虎為患,請太後和陛下下達詔令,調蘇峻來朝!”
“既然諸位愛卿沒有異議,那就征召蘇峻來朝任職!”庾文君無可奈何地說道。文武大臣都敢怒而不敢言,紛紛搖頭歎息。
散朝以後,王導和卞壼走到了一起。兩個人走下太極殿前的台階,卞壼說道:“滿朝文武都不敢說出自己的心裏話,就我們兩個敢直言相諫。我們不能阻擋庾亮發布朝廷詔令,應該趕緊考慮其它補救的措施。如果真把蘇峻逼反了,建康又將血雨腥風。”
“可惜的是,溫嶠已前往江州赴任。如果溫嶠在,肯定會不遺餘力阻止朝廷發布這樣的詔令。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給溫嶠寫封信,言明利害得失。”王導說道。卞壼點點頭,說道:“王大人所言正合我意。我迴家後馬上給溫嶠寫信,派專人送到武昌。”
王導點點頭,和卞壼拱手施禮,上了輿車,迴家去了。
五天後,武昌江州刺史府議事廳,溫嶠正在召集二十多個掾屬商議江州事務。外麵有個親兵進來說道:“大人,建康來信了!”
這個親兵說著,來到溫嶠跟前,把卞壼的書信遞給了溫嶠。溫嶠看罷卞壼的書信,大吃一驚。溫嶠問道:“來人走了嗎?”
“沒有,是兩個專門從建康來送信的人,我正讓他們吃飯。兩個人從建康劃船過來,有時在江邊停船買點兒吃的,有時就餓著。兩個人早飯還沒吃,我就先把信拿過來了。”那個親兵說道。
溫嶠揮揮手,讓那個親兵出去了。看著下麵二十多個掾屬、部將,溫嶠歎了口氣說道:“唉!沒辦法,該來的一定會來。我離開建康前,千叮嚀萬囑咐庾亮大人,千萬不要急於求成征召蘇峻。他就是不聽,還在朝堂上壓製那些反對征召的大臣。王導大人,卞壼大人,都說服不了他。看來,建康的風雨,又要來了!”
“大人,既然情況這麽緊急,您是不是需要給庾亮大人迴信?”劉承胤問道。溫嶠點點頭,說道:“當然需要迴信,事不宜遲,我馬上給庾亮寫信,千萬不能下達征召蘇峻的詔令!”
在溫嶠身邊的一個親兵研好了墨,溫嶠拿起書案上的毛筆,在一塊布帛上給庾亮寫了一封信,然後朝門外喊道:“進來!”
送信的那個親兵進來了,溫嶠說道:“你把這封信封好,等兩個建康來的人吃好飯,讓他倆返迴建康,把信交給卞壼大人。”
“好的大人!”這個親兵接過書信,出去了。
太極殿東堂,卞壼把溫嶠的書信遞給庾亮。庾亮打開,見上麵寫道:“庾亮大人,蘇峻不是朝廷能夠馴服的人。能夠在緊急時刻讓他為朝廷出力,就相當不錯了。千萬不要發布詔令征召蘇峻入朝任職,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局麵也會無法收拾。”
庾亮把溫嶠的書信遞給身邊的王導、陸曄、謝裒等人看了看,都點點頭,對溫嶠的擔心表示認可。但庾亮不以為然,庾亮說道:“溫嶠和各位大人,有些杞人憂天。這件事宜早不宜遲,征召的越晚,他越有可能造反。現在蘇峻有一萬多人,以後可能會更多。”
過了幾天,溫嶠得知庾亮已兩次下達征召蘇峻入朝的詔令,感到事態嚴重。溫嶠又寫了一封信,這一次是寫給庾亮的。
溫嶠的兩個親兵,因為不是上朝時間,就把書信送到了庾亮在建康的府邸。庾亮和庾懌等四個弟弟,正在商議征召蘇峻不肯來建康的對策。庾懌說道:“大哥,其實王導、溫嶠、卞壼等人的意見,大哥應該聽一聽,想一想。萬一把蘇峻逼反,無法收拾。”
“大人,溫嶠大人送來了書信!”庾亮府裏一個親兵,領著兩個送信的人來到客廳。溫嶠的兩個親兵給庾亮跪倒施禮,然後起來把書信遞給庾亮。庾亮讓兩個人下去休息,打開書信。溫嶠的書信是這麽寫的:庾亮大人,我已經得知朝廷連續征召蘇峻,而蘇峻不肯入朝這個情況。蘇峻不肯入朝,必然徒生事端。為防範可能出現的戰亂,請朝廷及時征召我領兵迴朝,以防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