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與韃靼的戰鬥一直持續到一日後結束,在諸將的帶領下,對韃靼潰軍進行追擊。


    戰後統計,韃靼大軍死傷約二十萬人有餘,降者八萬,剩餘潰軍隨重傷的韃靼主將鬼力赤逃離。有隨行的史官將此戰記錄為溫格蘭大戰。


    朱棣以瓦剌對付他的方式反過來對付韃靼,終取得大勝,這在出征前是不可預料的。


    朱權見姚廣孝已死,心中對朱棣的怨氣也緩和了,不再如之前那般拒對方於千裏之外。


    大軍凱旋,這次再無其他阻礙,浩浩蕩蕩沿著來時的路返迴大明。路過大明之境,民眾夾道歡迎。


    數日後,京師朝堂。朱允炆大賞出征將領,撫恤戰死的將士。


    這一戰意義非凡,不僅消滅了瓦剌,還重創了韃靼。如今大明的北邊就算不設防,在幾十年內也沒有外敵侵擾。


    韃靼如今在草原上是矮子裏麵拔高個,成為草原的霸主。乃爾不花雖然痛心損兵折將,可終究他還是實現了稱霸草原的夢想,隻不過實現夢想的代價有些大。


    不過此戰雖大勝,但物資消耗也頗多,這並非簡單體現在銀兩錢財上,而是這幾年研究所造出可用的武器都差不多消耗殆盡了。


    想要再造就需要大量的精鐵,目前大明缺鐵。不過此戰解決了北方的戰患,倒是讓朱允炆的心思活絡了起來,大孤山鐵礦是時候開采了。


    如今朱允炆有這樣的底氣,盡管國庫收入看似沒有增長,但大多數收成都被朝廷無償返還與百姓,實則減少了朝廷後期的支出,也算是增長吧。


    玉米的種植在今年擴大了範圍,不僅僅限於京師皇城附近,周邊的州縣也下了任務,朝廷提供玉米種子讓百姓們免費種植。朝廷隻需要在他們豐收後收迴之前提供的種子和應交的公糧。


    有了去年京師大豐收的例子,這一次百姓們不但不抗拒,反而爭相種植,要知道這東西可比水稻小麥等農作物產量高,而且還好伺候,抗病蟲、耐旱澇。


    而京師附近的土地,這次那些王公貴族幾乎都把地獻出種植,因為他們現在有底了,玉米這東西真的是寶貝。


    在秋收後,光是糧庫積累的種子也足夠北方兩三個州府種植了。朱允炆特意將這些種子優先批給河南,此地旱澇災害時有發生,百姓已苦之多年。


    不過黃河貫穿此地,經過老先人們數千年的開墾和治理,這個地方可用於種植的田地也多。況且玉米初步引進,還需適應北方的環境,以河南作為過渡在合適不過。


    以沈芸為主導的幾人已將蒸餾白酒推上市場,經過李景隆這個商業‘經理’的推銷,此酒現在風靡大明。


    不過此酒也隻有達官貴人、富賈鄉紳能消費的起,因為朱允炆初步定的並不是要讓大明百姓都能喝上蒸餾酒。


    洪武年間大多數百姓連溫飽都在勉強,經過朱允炆提議的土地改革,減輕了百姓的賦稅,能讓窮苦百姓口中有糧可食已實屬不易,哪還有閑錢去喝酒。


    不過富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存在的,資本的積累是不斷疊加的,其實就是有錢才能賺錢,錢生錢;沒錢的人想要賺錢難如登天。


    朱允炆就是要掏出這些富人手中的餘錢,用在朝廷需要的地方。所以,蒸餾白酒的定價奇高。


    按理說價格太高,受眾麵窄,肯定會打消一部分人的購買欲望,使得白酒經濟效益不怎麽好才對。這點深得劉馨兒的同意,因為她本就家境貧寒,對於富人的享受無法感受。


    不過其他人倒有不同看法,尤其是柳如煙,深知那些富商貴人花錢如流水。一個貴人一晚上的消費可能就是一戶尋常百姓家一年的支出,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定價上,朱允炆直接拍板了,三兩一瓶,買得起就買,買不起別喝。這番話說的其他幾人目瞪口呆,皇上這樣子就跟奸商似得,看著真欠打。


    三兩一瓶的好酒,能不能賣出去,就要看營銷了。這點上幾女不可拋頭露麵,畢竟身份特殊,讓那些讀書人知道,不得吵翻天。


    如此‘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李景隆頭上,不過老李同誌向來能說會道,在做生意上也頗有心得,在別人看來不易的事到他這裏輕而易舉。


    咱們在這裏有必要說一下老李的操作,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老李同誌從庫房中拉出一馬車酒,這麽些酒價格也不菲,不過他不是拿去賣,而是送!


    是的,你沒聽錯,他就是送酒。無論是京師中有錢的公侯權貴,亦或是朝中清貧的文人騷客,他基本每人一瓶。


    對於這樣一小瓶酒,大家都摸不著頭腦。勳貴們覺得老李小氣,這麽點酒還用瓶子裝,夠誰喝的,不過這瓶確實挺精致。可人家送上門,總歸是一番‘好意’,也不能嫌棄禮輕就退迴去不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子在狂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子在狂奔並收藏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