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一個以夷製夷!皇上,方大人此計堪稱絕妙,如此一來隻需讓他們鷸蚌相爭,我們坐收漁翁之利。”沉穩的徐輝祖此時出言讚同道。


    “是啊,方大人此計甚好。”


    “這是長久之計啊,既可避免邊關百姓生靈塗炭,也可退敵,卻是好計。”


    “不僅如此,咱們不用出兵,自然也就不存在內憂外患的問題,朝局也可安穩無虞。”大臣們議論紛紛,無不讚同方孝孺的話。


    ‘皇爺爺眼光就是毒辣,此人確實可堪大用。’朱允炆心中想到。


    “嗯,方大人說的不錯,朕也覺得此計可行。不過保險起見咱們自己該做的戰備還是要做,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外人身上。”


    “徐輝祖!即日起整備中軍二十萬,隨時待命。”朱允炆命令道。


    “臣遵旨!”徐輝祖領命。


    “夏元吉,你戶部清點庫銀糧草,備好軍需,如有戰當第一時間糧草到位。”


    “臣遵旨!”夏元吉領命。


    “好,如今方向已定,接下來就是細節問題。與瓦剌的交涉還需有人前往,李景隆!”朱允炆喊道。


    “臣在!”李景隆出列候命。


    “你本是邊貿總管,雖說此事不是因你而起,但你監管不力,朕就先不罰你,著你為我朝使節,前往瓦剌戴罪立功。”朱允炆道。


    “臣遵旨。”李景隆盡管不情願,但還是領命。


    隨著朱允炆的旨意下達,大明這台機器迅速轉動了起來,群臣各自堅守崗位,做好分內之事。


    李景隆帶著一紙國書出發,跨過黃河,向著北方前行。越過山海關到達大寧,在寧王府上做了短暫休整,而後進入草原。


    有當地的向導帶著他來到瓦剌的王庭,沒有熟悉的人帶路,李景隆還真找不到馬哈木。


    說是王庭,其實就是帳篷大一些,人口多而已,並沒有中原大地的城鎮。因為放牧的緣故,他們幾乎每隔半個月就得換一片地方。


    “歡迎你,尊貴的曹國公。”馬哈木在李景隆到來時,出帳迎接。


    “哈哈,老馬,好久不見啊。上次邊貿一別,已經三年了,怎麽樣,你還好吧。”李景隆本來累的沒精神,見了馬哈木卻立馬像換了個人似的,精神煥發。


    “老李,我說了,我不姓馬,跟你們漢人的名字不一樣。”馬哈木無語的看著李景隆這個自來熟說道。


    “咦,老馬你這就見外了啊,都一樣都一樣,走,咱們進去說,這一路可把我累壞了。”李景隆拉著馬哈木進入大帳。


    現在瓦剌與明朝還在貿易,而且瓦剌嚴格意義上來說並非出自黃金家族,因此對明朝的敵意沒有韃靼那般強烈。


    並且雙方在邊貿上合作幾年,達到了互贏的效果,所以在瓦剌人心中,明人非敵,當然也算不上朋友。


    經過短暫的修整,雙方進入正題,別看李景隆與馬哈木親切的像兄弟,那都是表麵現象。在國事上二人心裏可都跟明鏡似得,牽扯到利益上寸步不讓。


    “老馬啊,你應該也聽說了,我大明現在是永樂時期,皇上年輕有為、一身正氣,看不慣韃靼欺負人的做法,因此特派我來相助兄弟”。李景隆率先開口道。


    “嗬嗬,你們明人換了皇帝我聽說了,不過好像乃爾不花就是因為你們換了皇帝才蠢蠢欲動吧。這關我瓦剌何事。”馬哈木道。


    “咦,老馬你這樣說可就不對了,韃靼跳的歡實不錯,但是他敢與我大明正麵對抗嗎?就是借乃爾不花十個膽子,怕是也不會蠢到與我們打仗吧。”


    “無非就是想要些優惠罷了,可我們會答應嗎?自然不會!我們皇上本來是要直接出兵的,也就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不想讓皇上背上好戰的名聲,才勉強勸阻了。你要是不信,可以派人打聽打聽,看看我明軍現在是否已經集結。”李景隆道。


    他不怕馬哈木打探,京師確實如朱允炆所說的那樣積極備戰,盡管規模較小,但對於韃靼來說已經足夠了。


    “一旦我軍開往大同,你想想他乃爾不花還會口出狂言嗎?屆時定會賠禮道歉,貢獻些牛羊財產,那我們也不至於把人家趕盡殺絕不是。”李景隆頭頭是道的分析道。


    看馬哈木聽得認真,他喝了口水接著道:“到時候我們與韃靼的關係必然緩和,而韃靼在我們這裏損失的東西,定要想辦法補充迴去,老馬,你們可就有的受咯。”


    “到那時候,你再想要我大明幫助可就難了,畢竟我們皇上最是注重朋友,怎可能為了一個拒絕大明的人而對順從大明的朋友動手呢。”李景隆字字誅心,看似忽悠卻又帶著無限可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子在狂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子在狂奔並收藏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