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男尊女卑不僅僅是社會習俗,而且早已經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男主外女主內,是沿襲了千百年的傳統,男人出去幹活賺錢,女人在家裏洗衣做飯,就是這個時代最常見的普通生活。


    劉二哥這個人雖然手腳勤快幹活也很賣力氣,而且沒有任何的不良嗜好,和吃喝嫖賭之類的勾當完全“絕緣”,但卻是個典型的“大男子主義者”。


    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動手打老婆,而且是隔三差五的打,都已經成了家常便飯,甚至是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最近這段時間以來,劉二哥卻表現極是反常:作為一個從來都不碰鍋盆碗灶的大老爺們兒,劉二哥竟然一反常態的收拾起來鍋灶,開始主動生火做飯了。


    當二嫂子披著昏沉的暮色迴到家的時候,劉二哥早已經煮好了飯。


    “老婆辛苦了,肯定累壞了吧。”


    就好像以前二嫂子伺候劉二哥一樣,劉二哥很是殷勤的把飯菜擺上了桌。


    二嫂子確實已經非常的勞累了,滿臉都是疲憊的神色,但精神頭兒卻好的出奇,好似炫耀一般從懷裏摸出一小角銀子:“今日二奶奶把這個月的工錢給結了,總計是一兩六錢銀子……”


    一兩六錢銀子,對於那些豪富之家而言,連一壺上好的“江南春”都買不到,但是對於劉二哥這樣的升鬥小民之家而言,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足足一兩六錢銀子啊,合算成銅錢的話,差不多也有兩吊錢了呢。


    比劉二哥的“工資”還要高出不少呢。


    一兩六錢銀子,差不多沒有買八十幾斤粳米,或者是四匹最廉價的粗布,對於生活條件非常一般的普通百姓而言,不是一個小數目了呢。


    這一兩六錢銀子,雖然隻有那麽一點點兒,卻是劉二嫂起早貪黑辛辛苦苦一個月的酬勞。


    因為時下物件低廉,一兩六錢銀子可以買到很多東西,對於一個婦道人家而言,每個月一兩六錢的銀子,絕對可以算是非常高的“薪資水準”了。


    劉二哥一辛辛苦苦一個月,都賺不了這麽多呢。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話放之四海而皆準,無論古今皆是如此。


    誰能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誰的家庭地位就會更高一些。


    原本就有著濃厚大男子主義作風的劉二哥,早早的做好了晚飯:“娃兒他娘,真是辛苦你了,一個婦道人家如此的辛苦……”


    縱觀上下五千年,都是男尊女卑的社會,這是萬古不亙的真理。


    但老婆每個月都能拿迴一兩多銀子,確實讓劉二哥汗顏。


    劉二哥自己都賺不到這麽多銀錢呢。


    偉大的導師說的這句話當然蘊含著無比的真理,所以一直都把老婆不太當迴事的劉二哥才終於把老婆當迴事了。


    “咱們得趕緊攢些錢,給兒子討老婆用……”


    雖然劉二哥的兒子還穿著開襠褲呢,但劉二嫂已經開始惦記起了給兒子討老婆的事情。


    這事看起來好像無比的荒謬,但卻最符合天地人心,甚至可以算是“天地大道”。


    對於普普通通的百姓而言,金鑾殿上坐在龍椅上的那個人到底是誰,根本就一件無所謂的小事,他們根本就不關心什麽國家大事。


    什麽朝廷大事,什麽千秋偉業,全都沒有自己的小日子更加要緊。


    今天晚上吃什麽,遠比朝廷的家國大政要實惠的多。


    所以,當劉二嫂拿迴第一個月的“薪水”之時,家庭地位立刻就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一兩六錢銀子啊,不是個小數目了。


    尤其是對於劉二哥這種普普通通的升鬥小民之家而言,每個月一兩多的收入,絕對舉足輕重。


    “娃兒他娘,你辛苦了……”


    劉二哥的這句話,絕非是什麽客套話,而是對於事實的真實陳述:劉二嫂在二奶奶的印染作坊裏頭做工,每日裏起早貪黑,也不過是為了賺取一些銀錢罷了。


    印染作坊裏的活是那麽幹的嗎?


    每日裏披星戴月,累的好像牛馬一樣,也不過一天幾十文錢而已。


    在這樣的時代當中,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工。


    二奶奶開辦的印染作坊,隻要她願意,隨時隨地都可以招募數不清的人手,反正這個時代人工也不怎麽值錢。


    完全就是因為和陳長生在隔壁鄰居的關係,找了小慧兒妹子去說和。


    雖說二奶奶早已成為織造、印染行業的一方巨擘,但她終究隻是陳長生的姬妾罷了,不能不給小慧兒妹子的麵子。


    好在劉二嫂還算是比較爭氣,不僅為人勤快手腳麻利,而且舍得賣力氣,總算是在二奶奶的印染坊裏站穩了腳跟。


    其實吧,二奶奶對於那些印染女工的壓榨一點都不比別人少,甚至是變本加厲,但劉二嫂終極是陳長生隔壁的鄰居,又是小慧兒妹子介紹過來的。再加上劉二嫂本人吃苦耐勞,雖然她的薪水確實沒有多少錢,但卻通過日複一日的加班兒,依舊拿到了不菲的“工資”。


    一兩六錢銀子啊,折算成銅錢也有差不多兩吊了呢,就算是年輕力壯的壯勞力也賺不了這麽多呢。


    劉二嫂能賺這麽多錢,完全就依靠廢寢忘食的“加班兒”。


    長時間的加班,早已讓劉二嫂疏於對家庭的照料,這段時間以來,一直都是劉二哥在照看著家裏。


    劉二嫂把那一兩六錢銀子小心翼翼的放在那個黑陶瓦罐當中,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隻要咱們再好好的幹十年,就能攢下百十兩銀子,到時候就給大娃子討個老婆,然後生兒育女繁衍子孫……”


    對於普普通通的百姓而言,隻要能吃飽穿暖,隻要生活還過得下去,就有莫大的希望。


    尤其是對於劉二哥和劉二嫂而言,兩口子都能賺錢,而且日子一日好過一日,愈發的感覺這日子有奔頭了。


    “雖說在印染作坊裏幹活,實實的是很辛苦,每天都累的好像死過去一起,但咱畢竟的長生大兄弟的鄰居,二奶奶總是要關照些個的……”


    劉二嫂能拿到這麽高的“月薪”固然是因為她本人吃苦耐勞,但更主要還是因為和陳長生是隔壁鄰居的緣故。


    二嫂子雖然淳樸,卻她終極不是傻子,自然能夠感覺到二奶奶對她的關照。


    “其實吧,我早就看的很明白了,這印染作坊說起來是二奶奶當家做主,但二奶奶終究是二奶奶,到了最後還不是長生大兄弟的首尾?”二嫂子當然知道印染作坊背後真正的主人到底是誰:“若不是因為咱家是長生大兄弟隔壁的鄰居,又怎麽會輕而易舉的到二奶奶的印染仿作去做工?”


    在二奶奶的印染作坊裏頭,絕大多數都是女工,而且幾乎全都劉二嫂這樣的健壯婦人,究其根本無非就是兩個字:成本。


    女工的薪水非常的低,差不多相當於是壯勞力的一半。二奶奶這樣的作坊主,其實已經具備了資本家的基本屬性,自然要雇傭相對低廉的女工。反正印染這樣的行業,男人和女人創造的價值都差不多,自然要優先選用女工。


    其實吧,二奶奶也知道劉二嬸和陳長生的關係匪淺,所以才會特意“關照一些”。


    劉二嬸當然明白這一層意思,幹活的時候就愈發的賣力氣了……


    自己有一份還算穩定的收入,老婆在二奶奶的印染作坊也有一次相當不錯的收益,對於當時絕大多數升鬥小民而言,這已經可以算是相當不錯的小日子了。


    但劉二哥還是有些不知足:“生下咱家二娃子已經一年多了,你這肚子怎麽還是沒有動靜啊?啥時候才能再添個三娃子哦?”


    劉二哥家裏僅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他還想著再多生幾個。


    “多子多福”是傳承了千百年的傳統,誰家的子孫眾多本身就是一件很有麵子的事兒,一家五六個孩子基本就是社會常態。


    就在劉二哥和二嫂子準備再“辛苦一下”,再生下個三娃子的時候,二嫂子卻做出一副側耳傾聽的神態:“當家的,你有沒有聽到啥子動靜?”


    “天色都已經黑了,能有啥動靜,咱們還是趕緊上床去吧,爭取讓你早點再懷上個娃娃才是要緊的事情。”


    “真的有動靜,你聽……”


    這一次,連劉二哥都聽到了一些淅淅索索的聲音。


    這些聲音好像是從隔壁傳過來的。


    這麽多年以來,小慧兒和劉二哥他們一家人,都是僅僅隔著一堵牆的老街坊,彼此守望相助已經好幾代人了。


    自從陳長生發達了以後,小慧兒和阿母她們就搬到了深宅大院當中享福起了,隔壁的那座宅院就成了無人居住的“閑宅”。


    隻要是沒人居住,難免會招惹一些溜門撬鎖的賊娃子,劉二哥豎起了耳朵,果然聽到一陣細微的響動和有有節奏的腳步聲從隔壁傳來。


    難道說,是有賊娃子來偷東西了?


    明明知道隔壁的小慧兒和陳長生早已經已經搬走了,家裏隻剩下些粗苯的家具和幾件三文不值兩文的農具,劉二哥還是披上了衣裳,來到了隔壁的院落。


    很想象當中的情形完全不同,並沒有什麽偷雞摸狗的賊娃子,鬧出動靜的恰恰就是陳長生。


    “長生兄弟?”劉二哥看了看陳長生,又看了看昏迷不醒的穀王:“你這是在做啥子呦?這是什麽人呀?”


    陳長生正把昏迷不醒的穀王往柴房裏頭拖拽,根本就沒有想到熱心的劉二哥會跳過牆頭來觀看,隻能含含糊糊的說了一句:“這人是朝廷要犯,暫時先不方便送到衙門裏去,我得先好好的審一審他。”


    對於劉二哥來說,陳長生的這一番說辭實在是太正常了。


    陳長生本就是安北所的指揮使,捉到幾個朝廷要犯簡直不要太正常,他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反而笑嗬嗬的湊了過來,主動幫忙抬起了穀王的雙腿,把他弄到柴房裏頭:“長生兄弟,這人還需要你這個指揮使親自審問,肯定是很要緊的江洋大盜吧?”


    “此人罪行深重,惡貫滿盈,你先審問吧,我得迴去……”


    “二哥,你先別走,”陳長生喊住了劉二哥:“二哥,你能不能幫我一個小忙。”


    “什麽事兒?你說。”


    “二哥,麻煩你去到我家裏去,把小慧兒喊過來……”


    “小事一樁。”


    “最好不要驚動其他人,就隻告訴小慧兒妹子一人。”


    “好的,好的,”劉二哥滿口的答應著:“我這就去找小慧兒妹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明朝賺大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物阿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物阿花並收藏我在明朝賺大錢最新章節